中国的所谓“士大夫”,从前汉以来成为社会上一种特殊势力:官僚大都由士大夫构成,一切制度政策大半出于士大夫的策划。[士大夫的势力]光武帝表章气节,更造成一种特殊风气。士大夫势力不仅限于在朝做官的,在野者也得以尊贵的身份,主持所谓“清议”。

清议的对象专在于名节。[清议的力量]明白点说,当时士大夫都以名誉气节为重,乡里朋友之间,很严正地互相督责,互相批评,凡品行稍有失检处,便要受人家的指摘,一经指摘,往往为社会所轻视,终身没有公然出头做事的机会。当时清议的力量很大,如黄允因离妻再娶,为清议所不容,便废弃终身。又如汝南的豪族袁绍,声势煊赫,他由濮阳令任上卸职回乡,将到汝南,便把许多随从的人遣散,为的是怕他同乡许邵的“月旦评”[1]。这种风气起初大概偏重在个人的行为方面,后来渐渐影响到政治界。到后汉末年,宦官专政,士大夫起而抨击,遂酿成“党锢之祸”。

后汉宦官专政的局面,[宦官专政局面的造成]也是渐渐造成的:和帝(章帝子刘肇)以幼年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不得不引用宦官。其后后兄窦宪专横,和帝和宦官郑众定计把窦宪杀掉,于是开了宦官专政之风。

光武帝鉴于前汉外戚专权,故对外戚取压抑主义。明帝即位,仍循此方针。章帝即位,尊明帝后马氏为皇太后,后兄马防以功拜车骑将军,马氏势力渐盛。后马氏以骄奢不谨得罪,章帝的皇后窦氏之家益贵盛。章帝崩,和帝即位,年仅十岁,窦太后临朝听政。后兄窦宪以侍中贵幸,入参机密,出宣诏命。后又以征匈奴功,拜大将军。时窦氏父子兄弟充满朝廷,大都骄纵不法。和帝乃与中常侍郑众[2]定计收窦宪印绶,迫令他自杀,郑众以功封鄛乡侯。宦官封侯自郑众始。

和帝崩,邓太后临政,又不得不引用宦官。

和帝数失皇子,后生者辄秘密养在民间。帝崩,皇后邓氏收皇子于民间。少子隆生才百余日,迎立以为太子,即位,是为殇帝。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当时政权移于中宫。又以女主临朝,不得不引用宦官,于是宦官郑众、蔡伦等都乘机参预政事了。

安帝(章帝孙刘祜)时,外戚邓骘辅政,被宦官江京等谗害。

章帝立宋氏女为妃,生子名庆,立为太子。后宋氏被窦皇后所诬陷,自杀,庆废为清河王。殇帝即位仅数月崩,邓太后迎立清河王庆的儿子,是为安帝。太后兄邓骘辅政,颇崇尚节俭,推奖贤士。安帝宠爱宦官江京等,又有他的乳母王圣,日伺左右。太后死,江京等遂造谣说太后的兄弟要废安帝而立平原王刘翼(桓帝的生父)。安帝大怒,斥逐邓氏子弟,邓骘不食而死。

安帝又引用外戚阎氏。顺帝(章帝曾孙刘懿)即位,阎氏被宦官孙程等所诛杀。

邓氏既被斥,安帝乃引用皇后阎氏的哥哥阎显。阎皇后无子,后宫李氏生子名宝,立为太子。阎后和宦官合谋,杀李氏,废宝为济阴王。安帝崩,后和阎显定计,迎立章帝的曾孙刘懿。后自尊为皇太后,显以车骑将军辅政。不多时,刘懿死了,宦官孙程等迎立济阴王,是为顺帝。遂杀阎显,迁阎后于离宫。宦官孙程等十九人,皆以功封侯。

桓帝时,外戚梁冀擅权,骄横不法,帝和宦官单超等合谋诛冀,冀死,超等五人同日封侯。

顺帝引用皇后梁氏的父亲梁商为大将军,辅政。商死,他的儿子梁冀代握政权,骄横不法。顺帝崩,太子刘炳即位,是为冲帝。冲帝年仅二岁,即位的次年就死了。梁冀和太后定议立渤海王刘鸿(章帝曾孙)的儿子缵,是为质帝。质帝年纪虽小却很聪明,常因朝会,看着梁冀说,“这是一个跋扈将军”!冀遂用毒药弑质帝,迎立桓帝。冀专权二十多年,声势极盛。后桓帝和中常侍单超等定计诛冀,梁氏的兄弟子侄亲戚,不分男女少长都杀掉,和梁氏有关系的都被免官。没收梁氏的家产有三十多万万。

从此外戚势力一蹶不振,而宦官专政的局面却已造成。宦官本是“刑余之人”,根本谈不到“身份”,一向被士大夫所轻视,一旦在朝廷上掌握大权,并且分茅授土,在社会上一跃而为大地主。[宦官和士大夫的利害冲突]士大夫和宦官,在政治上经济上起了两重的利害冲突,便由外戚、宦官的斗争,一变而士大夫和宦官的斗争。这斗争的形式:宦官借皇帝的威权以压迫士大夫,所谓“口含天宪,手握王爵。”士大夫用清议的力量以攻击宦官,所谓“匹夫抗愤,处土横议。”斗争的结果,便是下面所讲的两次党锢之祸。

桓帝(章帝曾孙刘志)时太学生三万余人,以贾彪、郭泰为首。[第一次的党狱]和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等力持清议,攻击宦官。当时宦官的党徒满天下,而诸名士之为郡守者,对于宦官党徒之犯法的,往往加重处罚。桓帝延熹九年[3],河内人张成,交通宦官,教子杀人,时李膺为河南尹[4],把张成捕来治罪。张成的弟子牢修,受宦官的指使,出头控告李膺与太学生及各地生徒,结党作乱。桓帝受了宦官的包围,下诏收捕党人。李膺等被捕入狱,牵连达二百余人。后经许多人劝谏,才把党人赦罪释放,但仍把党人的姓名记下,不准再作官吏,禁锢终身[5]:这是第一次的党锢之祸。党案中人虽被禁锢,但社会上都称赞他们有气节,因此名誉更高,当时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称号。

君,是为一世所宗的意思。俊,是俊杰的意思。顾,是以德行引人的意思。及,是能引人宗仰的意思。厨,音皮;是以财救人的意思。今依《后汉书》列表如下:

三君——窦武 刘淑 陈蕃

八俊——李膺 荀昱 杜密 王畅 刘祐 魏朗 赵典 朱

八顾——郭泰 宗慈 巴肃 夏馥 范滂 尹勋 蔡衍 羊陟

八及——张俭 岑晊 刘表 陈翔 孔昱 苑康 檀敷 翟超

八厨——度尚 张邈 王考 刘儒 胡母班 秦周 蕃向 王章

桓帝崩,灵帝(章帝玄孙刘宏)即位,外戚窦武执政,又引用党案中人。[第二次的党狱]当时宦官曹节,因迎立灵帝有功,渐骄横,窦武与太傅陈蕃谋诛曹节等,事机不密,反为所杀。于是党狱再起,李膺等百余人被杀,株连者七百余人,不是流徙,便遭禁锢:这是第二次的党锢之祸。

经这两次党祸以后,朝政紊乱,盗匪蜂起。灵帝中平元年[6],宦官吕强奏请赦免党人,帝从之。于是党祸始解。但乱象已成,一纸赦书,已无救于后汉的衰亡了。

* * *

[1]许邵字子将,和他的从兄许靖,都有高名,时时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根据他们的近行,更易品题,当时号为“月旦评”。

[2]中常侍,掌侍左右,从入内宫。本以士人为之,后汉改用宦官。

[3]公元〇一六六年。

[4]河南尹,管理京师地方的县官。

[5]禁锢终身,犹现在的剥夺公权终身。

[6]公元一八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