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派中有所谓“阴阳家”的,专言术数[1]鬼神,集原始思想之大成。[道教的来源]其后孔墨两家各自创立学说,孔子颇取术数,墨子好说鬼神。
孔子虽不明言术数,但如《论语》所说的“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君子有三畏:畏天命,……”“道之将兴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都有承认或利用术数的嫌疑。其后《中庸》等书出,儒家学说的系统渐完成,《中庸》里所说的“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那简直染上极浓厚的术数的色彩了。至于墨子的好说鬼神,那便有《墨子》里的《明鬼》等篇在着,不用多述了。
秦汉时阴阳家的支流——方士,以“求神仙、炼仙丹”等谬说博得皇帝的崇信,汉儒用阴阳灾异等说与之比胜,遂使儒家和方士相糅合。
西汉的五经家好以阴阳五行解释经义,如《书》有《洪范五行》,《礼》则有《明堂阴阳》,《易》则有京房的象数灾异,《诗》则有翼奉的五际六情;《春秋》的公羊家更喜说灾异,如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所列求雨、止雨的魔术,简直分不出是儒生还是方士。
墨子学派失传最早,但他的“明鬼”之说,则秦汉以来相承未衰;其末流遂成为幻化役鬼的刘根一派。
阴阳五行说既统御了两汉的思想界;同时墨家明鬼的思想亦大盛。如《史记》所记汉武帝求神君长陵女子,《正义》引《汉武故事》把长陵女子的鬼魂现形说得历历如绘。《后汉书·方术传》记刘根能令人见鬼,好像真有其事;此外如费长房、左慈之流,都能役鬼。术数和鬼神的迷信极盛于两汉,故道教遂应运而生。
汉代铜羽人
方士本分“符箓”“丹鼎”两派:丹鼎派以炼丹、服药、求仙、却老为主;符箓派以祷祝劾鬼、符咒治病为主。上述的几派,一向各自传授,不相为谋。东汉末年,方士中的符箓派乘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假借鬼神符箓以聚徒惑众。那时候佛教已经传入,他们遂窃取佛教的形式,更利用老子的《道德经》,创设道教。
老子的学说本来和古代阴阳家不同。但上古语言文字都没有现在那么进步,哲学家要著书说明他的哲理时非常困难。所以从前的书,往往文义隐晦,字句艰涩。尤其是老子的书,不但辞句艰深,而且有许多话很容易和阴阳家的话头有混淆之处,如“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谓天地根”等都是。因此,道教徒就把老子所著的“五千言”作为经典,改名为《道德真经》。又尊老子为太上老君。详可参阅《道藏目录详注》。
后来各派混合起来,把道教的基础奠定。
道教初创于方士中的符箓派,不过假借鬼神迷信及符箓治病以聚徒惑众,没有高深的教理,没有完善的经典。其后丹鼎一派与之联络,又加入一些“服饵炼养”的方法。这一派代表是魏伯阳,他所著的《参同契》大都是说明炼丹长生的方法。到了晋朝,有葛洪著《抱朴子》,说明“道”为宇宙本体,修道可与天地同寿;引证古今事迹,主张神仙的存在;说明修道的秘诀及炼丹的方法;又说明人要成仙,除修养外,必须实践忠孝和顺仁信等人间道德;又倡定命说,以为人的贫富贤愚,都和人的星宿有关,所以人生于世,非辛苦勤勉,不作非分之想,便难得成仙。这样一来,道教便有了哲学上及伦理学的根据,而道教的基础亦遂奠定了。
道教遂与佛教、儒家成为中国三大信仰的中心。然追本溯源,道教实出于古代的阴阳家,和春秋战国时的道家思想倒没有多大关系。
《搜神记》道教源流插图
清刻本
道教的首创者是张陵[2]。[道教的开创与完成]据说他是佐汉高祖定天下的张良的九世孙。他曾遍游名山,在蜀中的鹤鸣山里,写成符书若干篇,自称得道,能替百姓驱鬼治病,百姓都相信他。到他那里去受道的,照例须出米五斗,时称“五斗米道”。后由蜀中迁居龙虎山。他死后,将传道的经典、符箓、印、剑交给他的儿子张衡;衡死,又传给儿子张鲁,信仰者愈多。灵帝时,张陵的门徒张角等,用灵符仙水替人治病,称为“太平道”。张角后来聚众造反,以黄巾为号,就是所谓“黄巾贼”。又有张修在巴郡也用道术为百姓治病,求治病的须纳米五斗,称为“五斗米师”。后来也曾聚众作乱,便称“米贼”。张角张修先后败亡,张鲁遂博采他们的法术聚众据汉中,以鬼道治民,尽力推行他的家传的道教。鲁后被曹操所逐,退巴中,教他的儿子张盛还居龙虎山,奉他的祖先张陵为正一玄坛。从此以后,张氏世居龙虎山传教。教徒们奉张陵为天师。这天师的尊号,张家子孙世代相袭,像孔家的衍圣公一般。
道教初开创时完全是一种“教匪”,所以流派不一。[黄巾之乱]张角起初不过以妖术惑众,大概并没有政治上的野心的,但百姓信从他的很多,十多年间,徒党多至数十万:遍于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州。角遂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千人,各有魁帅。又用白土写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标语于京师各官署的门上。阴谋在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年)[3]三月五日起事。事前被他的门徒们告发,他遂约集党徒,以黄巾为标帜,在各地起来作乱,一月之间,全国响应,京师震动。灵帝发天下精兵,命皇甫嵩等讨张角。不久张角病死,他的徒众次第被皇甫嵩等所讨灭。但从此盗贼蜂起,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灵帝崩,后兄何进拥兵立何后的亲生子刘辩为帝,进专朝政。[十常侍之乱与董卓废立]时宦官张让、赵忠等有宠于灵帝,号称“十常侍”。恃宠专权,紊乱朝政。进既专权,遂设计尽诛宦官,以事机不密,反为宦官所杀。进的属官袁绍等遂举兵把宦官杀尽。凉州将董卓,本是一个拥兵跋扈的将军,何进谋诛宦官时,为要厚自己的兵力,教他带兵入京师。董卓既应召而来,进已被杀,宦官亦已诛灭。他为要立自己的声威,遂废刘辩,而立灵帝子刘协,是为献帝。时距黄巾之乱仅六年。
* * *
[1]研究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以推知人事,趋吉避凶者,叫做“术数”。
[2]张陵,是张鲁的祖父,后人称他张道陵,这“道”字系道教徒所加。
[3]公元一八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