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既立献帝,自为相国,大权都在他一人手里。[董卓被刺与凉州系军阀的自相残杀]那时袁绍因和董卓不合,早已出京走往山东。山东各州郡对于凉州系军阀的专政,很为不平,纷纷起兵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董卓见山东兵盛,于是挟着献帝,迁都长安。因为长安和自己的根据地——凉州——相近,预备万一失败,好有退步。但“反董”的军队,声势虽盛,大家存着保存实力占据地盘的私心,所以都很持重,不肯轻易进兵,彼此迁延,毫无成功。献帝初平三年[1]司徒王允和董卓的养子吕布[2]合谋,把董卓刺杀。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奉命在函谷关东面抵御山东的军队,得到董卓死讯,都很恐慌,派人到长安向王允求赦,王允不许,李傕、郭汜就反入长安,王允被杀,吕布逃往山东。李、郭又自相攻杀,关中大乱,人民逃避一空。献帝见势不佳,乃乘机逃出长安;行至半途,李、郭派兵追来,靠河东一带的盗匪救应,才得脱险,回到洛阳。献帝既到洛阳,因地方残破,将士专横,想得一个有实力的来做护符,献帝的丈人董承便召兖州牧曹操。[曹操的专权]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谯人。他的父亲名嵩,做宦官曹腾的养子,其祖先已不可考,有说他本姓夏侯。曹操小时候放荡不羁,但为人机警,很有权变。当时汝南许劭,好批评乡党人物,他特地去访许劭,请他批评。许劭对他说:“你在太平时代是一个能臣,乱世时候便是奸雄。”他听了非常高兴。后举孝廉为郎,助皇甫嵩讨黄巾贼有功,迁济南相。不久,拜典军校尉。董卓之乱,他逃往山东,散家财,募士卒,和袁绍一同起兵讨董卓。后来觉得不能和袁绍共事,就把军队移扎到东郡。黄巾余贼攻兖州,杀兖州刺史,他就引兵入据兖州,自称刺史,收降黄巾贼三十多万,加以训练,号为“青州兵”。于是他兵马精强,称雄于东方。

曹操既到洛阳,借口京师残破,把献帝迁到许昌,自为大将军,大权都落在他手里。从此以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假借的名义与众不同,声势就大起来了。

当时各州郡都被割据着,而具有相当势力的,是袁术[3]、公孙度[4]、刘表[5]、孙权、刘备等。[曹操的统一黄河流域]

孙权字仲谋,富春人。他的父亲孙坚,起兵讨董卓。又受袁术命征荆州刘表,为刘表将黄祖[6]所杀。他的哥哥孙策就收拾父亲的残兵,把江东占据起来。后孙策出猎,被怨家刺杀,他就继承他哥哥的余业,占据江东。用张昭等为谋士,周瑜、鲁肃为大将,江东百姓都归附他。

刘备字玄德,涿县人,他自称是汉宗室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小时候很穷,和他的母亲贩履为业。后因从校尉邹靖讨黄巾有功,做安喜尉,稍迁为高唐令,县城被匪攻破,投奔公孙瓒[7]。后归陶谦,领豫州刺史,屯小沛[8]。陶谦死,遗命请刘备兼领徐州。徐州为吕布所夺,刘备走归曹操,曹操给他粮食人马,叫他做豫州牧,屯沛城。不久,吕布又攻破沛城,刘备单身脱逃。后吕布为曹操所破,刘备跟曹操还许。献帝的丈人董承谋杀曹操,刘备与闻其事。曹操使刘备攻袁术于下邳,刘备就乘机杀徐州刺史,留关羽守下邳,自己到小沛,有部众数万人,想与袁绍联合。那时董承的密谋已泄露,董承被杀,曹操自己带兵攻刘备。刘备兵败逃到青州,依袁绍。袁绍为曹操所败,刘备复奔荆州,依刘表。

曹魏三体石经残片拓文

曹操先灭袁术、袁绍,次降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黄河流域除上游的凉州还被马腾、韩遂割据外,都归曹操所有了。于是曹操便南下攻荆州。那时荆州刺史刘表新死,他的小儿子刘琮不敢抵抗,就投降了曹操。刘备时依刘表在荆州,屯兵樊城,闻刘琮降曹操,便带他的部下,南走江陵。[曹兵南下与赤壁之战]曹操派轻骑追他,一日一夜走三百多里,追到当阳的长坂地方,双方接战,刘备兵败,弃了妻子,和他的谋臣诸葛亮等逃到夏口[9],与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会合。

诸葛亮字孔明,阳都人。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有人推荐给刘备,刘备去见他,三次才见到。问他天下大势。他说:“现在曹操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势不可与争。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代,百姓都归附他,只能和他联合,不能和他争夺。你倘能得到荆、益两州做根据地,和曹氏、孙氏三分天下,慢慢地想法恢复汉室,这是最妥当的办法。”刘备听了大喜,就请他做谋士。

时南方兵力最强,可以和曹操一战的,便是那割据江东的孙权。当曹操攻荆州、追刘备时,孙权屯兵柴桑,观望风色。但当时曹操声势浩大,想收服孙权,乘此统一中国。在孙权的地位,只有抵抗和屈服的两条路。刘备便派诸葛亮到柴桑见孙权陈说曹操不难击破的情形,和三分中国的大势。孙权就决计出兵,派周瑜带水军三万,和刘备合力抵抗曹操,曹操兵顺江东下,和周瑜的军队相遇于赤壁。曹军扎在长江北岸,周瑜扎在南岸。周瑜听部将黄盖计,用战船顺风放火,把江面的北船烧个干净,并延烧岸上的营落,曹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很狼狈地逃回北方,一时无力再向长江流域用兵。[三国鼎峙的形成]刘备乘势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做根据地。于是三国鼎立的局势,渐渐形成。

刘备先推刘琦为荆州刺史,不多时,刘琦病死,部下一致拥戴刘备为荆州牧。[刘备入蜀]刘备既得荆州,就想向蜀中进发。恰好益州牧刘焉的儿子刘璋,因被汉中的张鲁逼迫,求救于刘备,刘备便带兵入蜀。不久就和刘璋翻脸,夺取益州。那时候曹操已讨平了凉州的马腾、韩遂,降了汉中的张鲁。但刘备竟把汉中地方从曹操手里夺了过来。

孙权于刘备入蜀的时候,颇想乘虚夺取荆州。[孙权取荆州]刘备不愿开衅,便和孙权妥协,平分荆州。后刘备使守江陵的关羽进兵北方,孙权就乘虚袭取江陵,关羽回兵救江陵,竟被擒杀。孙权就把荆州完全夺了来。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自为魏王。[魏、蜀、吴的建国]二十五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后汉自光武帝建国,至是凡一百九十六年而亡——改国号为魏,都洛阳,是为魏文帝。时刘备已自称为汉中王,闻曹丕称帝,遂于公元二二一年,即皇帝位于成都,算是承接汉朝的皇统,是为蜀汉昭烈帝,亦称蜀汉先主。孙权先自称吴王,至公元二二九年,迁都建业,即位称帝,是为吴大帝。于是中国便分为魏、蜀、吴三国。

* * *

[1]公元一九二年。

[2]拿别姓的儿子抚养起来当作自己的儿子,叫做养子。

[3]袁术字公路,和袁绍是异母兄弟。因兵败呕血死。

[4]公孙度字升济,襄平人。据辽东,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死,子公孙康嗣,降曹操。

[5]刘表字景升,高平人。时据荆州。于公元二〇八年因病死。

[6]黄祖为江夏太守,孙权既立,为报父仇屡攻黄祖,祖兵败,城陷,挺身逃走,为他的部下所杀。

[7]公孙瓒字伯圭,令支人。为降虏校尉,屯右北平。后为袁绍所攻杀。

[8]后汉沛国治相县,而沛各自为城,故称小沛以别之。

[9]夏口,以夏水入江之口而得名。当时的夏口,在长江南岸,就是现在的武昌城。或以为就是现在的汉口,那便在长江北岸了,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