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斗争。从基本上说来,它是基础于地主阶级中有一部分人企图使自己转化为资产阶级这一事实而发生的政治运动。他们企图在封建主义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政权力量来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就其本质上看,它只能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但是由于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决定,也由于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进行社会改革的前提,这个运动在一个时期内就形成为一个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和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声气相通。这样就使得这个运动具有一定的反帝国主义性质,而成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一个里程碑。同时,这个改良主义运动虽然并不要触犯封建主义的根基,而且还要借箸代筹抵制人民革命,但是在政治上它要求限制皇权而给予士绅们以参与政治的权利,使幼弱的资产阶级得到政治上的保障并有自己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在经济上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在思想上它要求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学”来代替封建文化里面最落后的一些东西。这些主张,在还没有独立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历史条件下,它软弱地提出了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要求。因之不可避免地与当时真正掌握政权的,旧的生产关系的最落后最反动的代表者顽固派,发生生死之间的搏斗。顽固派和维新派的冲突显示着阶级利益和阶级倾向的尖锐矛盾,因而他们之间的斗争就带有阶级斗争的性质。维新派在这场斗争中起了一定程度的反封建作用。这个改良主义运动以自身的失败教育了群众,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因而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展,这个作用也是应该估计在内的。

所以,就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应该说是巨大的。固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维新派对帝国主义又反对又存着幻想,对封建主义又要斗争又要依附这种冲突矛盾的情况,也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失败以及和人民事业相去日远的道路。但在当时,这个运动究竟曾经对这两个人民的祸害做了一番有声有色的斗争,不同于后来一般实际上站在反革命方面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维新运动是作为幼弱的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的初次演奏,同时又是作为比较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而出现的。因此它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整个过程中一个必经的驿站,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斗争过程中的一个巨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