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消弭战端实现和平,建设民国,孙中山以大局为重,于十二月初三日(阳历一月二十二日)提出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清帝逊位,他愿意辞去临时大总统,并推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十二月初七日,南京开特别大会,【磋商政策,】对于和议及孙文自愿辞职,以总统推荐袁世凯一节,提出讨论。决定:
一、和议所辩论的为民主抑为君主?须付国会议决。
二、孙文任总统,乃系临时性质,其去留自然不受【有】任何法律的约束。
三、今孙先生愿解【辞】职,并请人民举袁世凯为民国总统,系出自己意,民党先前未有提及,及后经孙先生再三教【劝】导,始得公认,庶几国事问题可以和平解决。
四、孙先生请袁世凯为总统时,声明袁须依附民军,并须由袁世凯自行声明符合民军及中国人民的愿望,始能举他为总统。
五、前致满洲亲王条件,仍旧遵行。倘袁如允诺这些条件,则他被举为总统时,亦当照前条件一样切实履行。
六、孙先生政策,前后一辙,他极欲早日谋致和平及全国人民幸福,并无丝毫为自己地位起见。
七、近来外间谣言繁兴,造谣者不是民军公敌,即是民军汉奸,我辈当防备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