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在东汉开国名将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战功卓著,但不在云台二十八将之列,一说是因为他的女儿是皇后,为了避嫌。马援一生数当大任,灭隗嚣,平峤南,南征交阯,北击乌桓,这些都是不小的功绩。不过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对西羌边患的妥善解决,特别是他力排众议,坚持保留并经营破羌以西地区,通过迁移客民,劝以耕牧,使这一地区的百姓安居乐业,同时缓和与羌人的关系,用和亲等外交手段,最终使陇西地区的边患得以彻底解决。
不过,马援的经历与其他名将不同,他不是从龙之臣,由始而终,他是半路转投光武帝的。他才智高明,自然不会安于公孙述、隗嚣这些庸碌之辈的门庭之下,所以他弃暗投明,选择了具有帝王气象的刘秀。马援虽以“臣亦择君”来自圆其说,但这样的中途转隶,在他人看来总算不得正大光明,易遭人诟病,为他人留下话柄。初归之时受到冷遇,后因在家书中议论他人而遭人忌恨,都不能不说与他的这段经历有关。他虽实现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自许,然而身后之事却颇为可悲,不仅没有哀荣,还死后蒙冤,被褫夺印绶,《后汉书》评价他“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谗隙”。不过,没有哀荣并不妨碍马援在历史上的光辉形象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正所谓“天长地久,人仰英风”(《事林广记》)。
本篇选自《晋书· 马援传》。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1〕 。其先赵奢为赵将〔2〕 ,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以马为氏〔3〕 。援少有大志。为郡督邮〔4〕 ,送犯至司命府〔5〕 ,见有重罪〔6〕 ,援哀而纵之〔7〕 ,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转游陇、汉间〔8〕 。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9〕 ,穷当益坚〔10〕 ,老当益壮。”因处田牧 〔11〕 ,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 〔12〕 ,贵其能施赈也 〔13〕 ,否则守钱奴耳。”乃尽散以颁昆弟故旧 〔14〕 , 身衣羊裘皮袴〔15〕 。
【注释】
〔1〕 扶风:即右扶风,属京畿三辅之一。茂陵:县名。治所在今陕西兴平东北。
〔2〕 赵奢:参见“白起”条。
〔3〕 因:承袭。
〔4〕 督邮:官名。郡守的重要佐吏,掌督察县乡,宣达教令,狱讼捕亡等事。
〔5〕 司命府:官署名。王莽时期设置五威司命,掌纠察。
〔6〕 见有重罪:《后汉书· 马援传》为“囚有重罪”。
〔7〕 哀:怜悯,同情。纵:释放。
〔8〕 转游:辗转迁移。陇:即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汉:即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甘谷东南。
〔9〕 为志:立志。
〔10〕 穷:境遇不好。
〔11〕 因处: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
〔12〕 殖货:经营兴利,生殖财货。
〔13〕 施赈:施舍救济。
〔14〕 颁:分发。
〔15〕 袴:亦作“裤”。
【译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其先祖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将军,号称“马服君”,后世子孙因此以马为姓。马援年少时胸有大志。后来担任郡里的督邮时,押送一名犯人至司命府,犯人身有重罪,但马援却同情他而将他放走,马援因此犯法,不得不逃到北地。后来赶上天下大赦,他就留在北地以放牧为生,并辗转迁移到陇西、汉阳郡之间。他常对他的宾客说:“大丈夫要立大志,越在境遇不好的时候越要坚毅,年龄越大越要雄壮有力。”他放牧能因地制宜,以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物数万斛。然而马援却感叹说:“经营增殖财产,贵在能施舍救济别人,否则就成了守财奴了。”于是就把财产全部都分给了同辈兄弟和故旧朋友,自己只穿一身羊皮袍裤而已。
援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因以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是时公孙述称帝于蜀〔1〕 ,嚣使援往观之。援素与述同里闬〔2〕 ,相善〔3〕 ,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4〕 。而述盛陈陛卫〔5〕 ,以延援入〔6〕 ,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7〕 :“天下雌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8〕 ,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9〕 ,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10〕 ?”因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11〕 。”
【注释】
〔1〕 公孙述(?—36):字子阳,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据蜀地称帝,后为汉军所破,被杀。
〔2〕 闬(hàn ):里巷的门,亦泛指门,引申为乡里。
〔3〕 善:友好。
〔4〕 平生:往常。
〔5〕 盛陈陛卫:列队在宫殿台阶下护卫。陈,同“阵”,指列队。
〔6〕 延:邀请。
〔7〕 晓:使其明白,告知。
〔8〕 吐哺:语出《史记 · 鲁周公世家》:“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指停下饭食去接待来客。比喻求才若渴,礼贤下士。
〔9〕 边幅:原指布帛的边缘,借以比喻人的仪表、衣着等外在之物。
〔10〕 稽:留住。
〔11〕 东方:古代指陕甘以东地区。
【译文】
马援留在西川,隗嚣很器重他,委任他为绥德将军,参与谋划决策。当时公孙述在蜀称帝,隗嚣派马援去了解情况。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同里,原本关系很好,他以为自己这次去公孙述会像以前那样对待自己,两人握手言欢。然而公孙述先在宫殿台阶下摆出庞大的军阵后,才邀请马援进宫。公孙述想授给马援侯爵大将军的名位。这时马援的宾客都想留下来,马援则告诉他们:“天下胜负未定,公孙述不是周公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人,他不会跟他们商量成败大计,而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得住天下的贤士呢?”于是告辞返回。马援对隗嚣说:“公孙述是井底之蛙,却妄自尊大,根本没有合作的可能,不如我们还是一意专注东方吧。”
嚣因使援奉书洛阳〔1〕 。援至,引见于宣德殿,世祖笑迎谓援曰〔2〕 :“卿遨游二帝间〔3〕 ,今见卿,使人大惭。”援顿首谢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臣亦择君。臣与公孙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后进臣〔4〕 。臣今远来,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5〕 ,而简易若是〔6〕 ?”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7〕 。”援曰:“天下反覆〔8〕 ,盗名字者不可胜数〔9〕 。今见陛下,恢廓大度〔10〕 ,同符高帝〔11〕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帝甚壮之〔12〕 。援归谓嚣曰:“朝廷才明勇略,非人敌〔13〕 ,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大度〔14〕 ,与高帝同。经学博览〔15〕 ,政事文辩〔16〕 ,前世无比。”嚣曰:“何如高帝?”援曰:“不如高帝。高帝无可无不可〔17〕 ,今上于吏事,动如节度〔18〕 ,又不喜饮酒。”嚣不怿曰〔19〕 :“如卿言,反复胜耶〔20〕 ?”然雅信援〔21〕 ,遂遣长子恂入质。援因将家属随恂归洛阳。
【注释】
〔1〕 奉书:送信。奉,恭敬地捧着。洛阳:为当时的国都。
〔2〕 世祖:此处指光武帝刘秀。
〔3〕 二帝:指隗嚣和公孙述。
〔4〕 陛戟:卫士持戟立于宫殿台阶下守卫。
〔5〕 奸人:邪恶之人。
〔6〕 若是:如此。
〔7〕 顾:不过是。
〔8〕 反覆:颠簸动荡,形容局势不定。
〔9〕 盗名字者:指窃据帝王名号之人。
〔10〕 恢廓:宏大的样子。
〔11〕 同符:与……相合。高帝:即汉高祖刘邦。
〔12〕 壮:赞许,钦服。
〔13〕 敌:匹敌,相当。
〔14〕 阔达大度:指心胸开阔。
〔15〕 经学:训解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16〕 文辩:文辞辩论。
〔17〕 无可无不可:语出《论语· 微子》。意谓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只要合乎道理即可。指处理问题手段灵活,不被僵化规矩束缚。
〔18〕 节度:调度指挥。
〔19〕 怿(yì ):喜悦。
〔20〕 复:又,再。
〔21〕 雅:很,甚。
【译文】
隗嚣派马援送书信到洛阳。马援到达后,被引见于宣德殿。光武帝笑着迎接,对他说:“你周旋于隗嚣和公孙述之间,今天见到你,真使人感到惭愧呀。”马援叩头称道:“今天的世道,不光君可以选择臣,臣也可以选择君。我与公孙述是同乡,年少时相处得很好。我之前到过蜀地,公孙述先列阵然后才让我进入。我今天远道而来,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或奸人,而如此简单随意?”光武帝笑着说:“你不是刺客,只不过是个说客而已。”马援说:“天下不安定,谬称帝号者不可胜数。今天看到陛下气度宏阔,风采与高帝差不多,才知道天下原来真有帝王存在。”光武帝很欣赏马援。马援回来后对隗嚣说:“皇上才思识见、胆气谋略不是常人可比的,而且对人推心置腹,行事光明磊落,无所隐瞒,豁达而讲求大节,这些品质都与高帝一样。而他又精通学术、博览群书,政务上也都文达雄辩,这些都是前世帝王无法相比的。”隗嚣说:“和高帝比如何呢?”马援说:“不如高帝。高帝做事无可无不可,而现今皇上治理吏事,一举一动都有分寸,而且他不喜饮酒。”隗嚣有点不高兴,说:“如果真像你说的,反比高帝还要强吗?”不过隗嚣非常信任马援,于是派长子隗恂去做人质,马援则带着家眷随隗恂回到洛阳。
既而隗嚣用王元计,发兵拒汉。援乃上疏曰:“夫居前不能使人轾 〔1〕 ,居后不能令人轩 〔2〕 ,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臣与隗嚣,实欲导之于善,非敢谲以非议 〔3〕 。而嚣自挟奸心 〔4〕 ,盗憎主人 〔5〕 。 愿诣行在,极陈灭嚣之计。”帝乃召援计事,因使援将突骑三千〔6〕 ,往来游说,以离嚣之党〔7〕 。帝自西征嚣,至漆〔8〕 ,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深入险阻,计犹豫未决。会召援,夜至。援因说帝,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直,昭然可晓〔9〕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嚣众大溃。
【注释】
〔1〕 轾(zhì ):前低后高的车子,比喻轻视。
〔2〕 轩:前高后低的车子,比喻看重。
〔3〕 谲(jué ):欺诈。非议:即非义,不义。议,通“义”。
〔4〕 挟:怀有,藏有。
〔5〕 盗憎主人:语出《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意谓盗贼憎恨被他偷盗的物主。
〔6〕 突骑: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三千:《后汉书· 马援传》作“五千”。
〔7〕 以离嚣之党:《后汉书· 马援传》作“以离嚣支党”。离,离间。
〔8〕 漆:地名。今陕西彬县。
〔9〕 昭然:明白、清楚的样子。
【译文】
不久隗嚣听取王元的计策,发兵抗拒汉朝。马援于是上疏说:“无论身居人前人后都不能使人看重,与人结怨了对人也构不成实际的威胁,我觉得这是可耻的。我对隗嚣,实在是想引导他向善,不敢用谎言陷他于不义。但隗嚣却自怀奸诈之心,就像盗贼憎恨物主一样,把怨恨之情都发泄到我的身上。希望陛下能允许我到您的住处,让我详细阐述消灭隗嚣之法。”光武帝于是召见马援,商议灭隗嚣之事。于是派马援统领精锐骑兵五千人,往来游说于隗嚣手下将领之间,以离间隗嚣的党羽。光武帝亲自西征隗嚣,到达漆县,众将领多认为以王师之重,不应当远征深入危险之地,但如何决策,犹豫不决。正赶上马援奉召,夜晚赶来。马援告知光武帝,隗嚣将帅已有土崩瓦解之势,此时进兵,必会大破敌军。他又在光武帝面前聚米做山谷模型,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军进攻的道路和往来地域,分析哪种方法可行,哪种不可行,都能做到晓畅明白。光武帝说:“敌人都在我眼中了。”第二天出兵,隗嚣军队大败。
西羌自王莽末〔1〕 ,因寇边,遂入居塞内〔2〕 ,金城属县多为敌有〔3〕 。来歙因奏陇西侵残〔4〕 ,非马援莫能定。帝因拜援为陇西太守,援乃发步骑三千人,击破先零羌于临洮〔5〕 ,斩首数百级,守寨诸羌八百余人诣援降〔6〕 ,其余诸种有数万,仍屯聚寇抄〔7〕 ,拒浩亹隘。援与扬武将军马成击之〔8〕 ,羌因率妻子辎重移阻于允吾谷〔9〕 。援乃潜行间道,掩赴其营〔10〕 ,羌大惊溃,复遁徙唐翼谷中〔11〕 ,援复进讨之。羌引精兵聚北山上,援陈兵向山,而分遣数百骑绕袭其后,乘夜放火,击鼓叫噪〔12〕 ,敌遂大溃,凡斩首千余级。援以兵少不得穷追,收其谷粮畜产而还。
【注释】
〔1〕 西羌:羌人的一支。
〔2〕 塞内:即边境之内,与塞外相对。
〔3〕 金城:见“赵充国”条。
〔4〕 来歙(xī ,?—35):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
〔5〕 临洮:今属甘肃。
〔6〕 八百余人诣援降:《后汉书· 马援传》此处为“八千余人诣援降”。
〔7〕 寇抄:劫掠。
〔8〕 马成(?—56):字君迁。东汉开国名将。
〔9〕 允吾谷:地名。故城在今甘肃兰州西北黄河北岸。
〔10〕 掩:偷袭。
〔11〕 唐翼谷:在允吾谷西。
〔12〕 噪:喧闹,吵闹。
【译文】
西羌从王莽末期开始侵犯边境,进而入居塞内,金城郡的属县大都被他们占领。来歙上书奏陈陇西受西羌侵略残破不堪,非马援不能平定。光武帝于是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调发步兵和骑兵三千人,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级,守寨的八千余羌人向马援投降,其余羌人各部族数万人,仍聚集屯守,以劫掠为事,在浩亹关隘一带抗拒汉军。马援与扬武将军马成进击,羌人于是带着妻子儿女以及辎重转移到允吾谷,继续进行抵抗。马援率兵从小路秘密行进,突然对他们的营地发动进攻,羌人大惊溃退,又逃到唐翼谷中,马援继续追击讨伐。羌人率领精兵聚集在北山上,马援面向北山布阵,同时派出骑兵数百人绕到敌人后方,乘夜放火烧山,并令士兵击鼓向着敌人大声喊叫,敌军溃败,共斩首千余级。马援因兵数少,无法穷追猛打,就夺取了羌人的粮食和牲口率军返回了。
是时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1〕 ,涂远多寇〔2〕 ,议欲弃之。援上书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3〕 ;其田土肥壤 〔4〕 ,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帝然之,诏武威太守 〔5〕 ,悉还金城客民 〔6〕 ,归者三千余口,使各返旧邑。援奏置长吏〔7〕 ,缮城郭,起坞候 〔8〕 ,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又遣羌豪杨封譬说塞外羌 〔9〕 , 皆来和亲。由是诸种悉降,陇西清静。
【注释】
〔1〕 破羌:县名。属金城郡,在今青海乐都东南。
〔2〕 涂:道路。
〔3〕 依固:凭坚固守。
〔4〕 田土肥壤:土地肥沃。
〔5〕 武威:郡名。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6〕 客民:指迁居武威的金城人。
〔7〕 长吏: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
〔8〕 坞:土堡。候:哨所。
〔9〕 譬:告诉,说明。
【译文】
当时朝廷中有一些大臣认为金城破羌以西的地方,路途遥远,而且沿途盗寇很多,提议弃置该地。马援上书道:“破羌以西的城堡保存完好坚固,易于凭坚据守;而且那里土地肥沃,适宜耕种,水利灌溉系统也很完善。如果放任羌人占据湟中一带,将后患无穷,所以万不可放弃。”光武帝深为同意,于是下诏武威太守,将客居武威的金城人三千余口全部迁回,让他们回到原来的村邑。马援还奏请在该地设置长吏,修缮城墙,建立坞堡哨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鼓励民众耕种放牧,不久郡内百姓即安居乐业了。马援还派遣羌人首领杨封到塞外游说开导羌人,使羌人都来和亲。于是羌人诸部族纷纷归降,陇西一带便清静安宁了。
援务开宽信,恩以待下〔1〕 ,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2〕 。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或白外事〔3〕 ,援辄曰:“此丞、掾之任〔4〕 ,何足相烦。颇哀老子〔5〕 ,使得优游〔6〕 。若大姓侵小民〔7〕 ,黠羌欲旅距〔8〕 ,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尝有报仇者〔9〕 ,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狄道长请闭城发兵〔10〕 。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敌何敢复犯我境〔11〕 。晓狄道长归守寺舍〔12〕 。”既而稍定,郡中服之。
【注释】
〔1〕 务开宽信,恩以待下:为政宽厚不欺,对部下施恩惠。《后汉书· 马援传》作“务开恩信,宽以待下”。
〔2〕 总大体:总揽大局,指抓核心问题。
〔3〕 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白:禀告。
〔4〕 丞:此处指边郡的丞,职位与内地郡的长史等同,是太守的辅官。掾(yuàn ):分曹办事的署官。
〔5〕 颇哀老子:稍微可怜可怜老夫。
〔6〕 优游:悠然自得。
〔7〕 大姓:大族。
〔8〕 黠:狡猾。旅距:亦作“旅拒”,聚众抗拒。《周书· 异域上》:“强则旅拒,弱则稽服。”
〔9〕 傍:邻。
〔10〕 长:县长。
〔11〕 烧:指烧当羌,为西羌的一支。
〔12〕 寺舍:官舍。
【译文】
马援为政宽厚不欺,对手下人广施恩惠,给官吏给予实际处置权,自己则仅总揽大局而已。所以宾客旧友,常常聚满他的门下。下属诸曹官员向他报告外面发生的事情,马援总是说:“这些是丞、掾们的事,不用来烦我。可怜我这老头子,让我清静清静吧。如果遇有大族侵凌百姓,狡猾的羌人想聚众闹事,这才是我太守要管的。”邻县曾有人寻仇闹事,官员和民众都很惊慌,以为是羌人造反,纷纷奔入城内,狄道县长请求关闭城门派发军队。马援当时正在与宾客饮酒,大笑道:“烧当羌怎么敢再来侵扰我们。告诉狄道县长回去守着官舍。”之后局势渐渐稳定,郡中上下都很佩服马援。
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 〔1〕 ,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 〔2〕 ,寇略岭外六十余城 〔3〕 , 徵 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为伏波将军, 伐之。援遂缘海而进 〔4〕 ,随山刊道千余里 〔5〕 。军至浪泊上 〔6〕 , 与战,大破之。贼败走,追至禁溪〔7〕 ,又数败之,贼众散去。因斩 徵 侧、 徵 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并 徵 侧余党,斩获甚多。峤南悉平 〔8〕 。
【注释】
〔1〕 交阯(zhǐ ):郡名。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北部,治所在今河内东北。徵侧:雒越(越族一支)将领之女。徵贰:徵侧之妹。
〔2〕 九真:郡名。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北部偏南地区。日南:郡名。辖境相当于今越南中部稍北地区。合浦:郡名。治所在今广西合浦东北。蛮夷:汉代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3〕 岭外:即五岭以外地区。岭,指五岭,即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
〔4〕 缘海:沿着海岸。
〔5〕 刊:砍削,开凿。
〔6〕 浪泊:在今越南河内西北。
〔7〕 禁溪:在今越南河内西北。
〔8〕 峤(qiáo )南:指岭南。
【译文】
交阯郡的女子徵侧和她的妹妹徵贰反叛,攻陷了交阯郡,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的蛮人群起响应,这些叛乱者侵夺了岭外六十多座城池,徵侧还自立为王。因此,朝廷下诏封马援为伏波将军,进行讨伐。马援率军沿着海岸前进,顺着山势开凿道路千余里。军队到达浪泊后,与叛军大战,大破之。叛军败走,马援追至禁溪,又数次大败叛军,叛军于是溃散。马援斩杀了徵侧和徵贰,将她们的首级送到洛阳。马援因此战有功被封为新息侯。马援率领楼船大小两千多艘、战士两万多人,进击九真叛军及徵侧余党,斩杀俘虏很多。峤南一带彻底平定。
初援军还,平陵人孟冀〔1〕 ,名有计谋〔2〕 ,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3〕 ,反同众人耶?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4〕 ,欲自计讨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
〔1〕 平陵:县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北。
〔2〕 名:闻名。
〔3〕 善言:有益之言。
〔4〕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乌桓:古代东北方游牧民族。
【译文】
当初,马援率军归来,平陵人孟冀,善于计谋,他也在座中向马援道贺。马援对他说:“我希望您有良言相告,您怎么跟众人一样呢?现在匈奴、乌桓仍然在侵扰北方边境,我想亲自率军讨伐他们。男子汉应当死在边境野地里,用马革裹着尸体归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老婆孩子手里呢?”孟冀说:“真的壮士,就是应当如此呀。”
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1〕 ,深入,军没。援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2〕 ,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盼〔3〕 ,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4〕 ,是翁也。”遂遣援率耿舒等征五溪〔5〕 。援谓友人曰:“吾受厚恩,年迫余日〔6〕 ,当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军至临乡〔7〕 ,遇贼攻县,援迎击破之,斩获二千人,余皆散走,入竹林中。
【注释】
〔1〕 刘尚(?—48):汉朝宗族子弟,曾参与平定隗嚣和公孙述的西征之战。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五溪蛮夷:武陵郡有五条溪水,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被称为五溪蛮。五溪,其地相当于今湘西沅江上游流域。
〔2〕 愍(mǐn ):哀怜,怜悯。
〔3〕 顾盼:转头看。
〔4〕 矍(jué )铄:形容老人目光有神,精神强健。
〔5〕 耿舒:扶风茂陵人,东汉名将耿弇之弟。
〔6〕 年迫余日:指年龄越来越大,余日无多。
〔7〕 临乡:一般指武陵郡的临沅。
【译文】
武威将军刘尚率军进击武陵五溪的蛮夷,但深入敌境,全军覆没。马援请求率军出征。此时马援已六十二岁。光武帝怜惜他年老体衰,没有答应。马援于是直接向皇帝请愿,他说:“我虽然年龄大了,但还能披甲上马打仗。”皇帝就让他一试,马援在马鞍上有意左顾右盼,以示自己还有用。皇帝笑着说:“这老翁精神真好呀。”于是派马援率耿舒等人出征五溪。马援对友人说:“我受国家厚恩,但老年逼近,余日不多,常常担心不能为国家效死命,今天终于得获所愿了。”军队开到临乡,正赶上敌人攻打县城,马援率军迎击,大败敌军,斩杀俘获两千余人,其余的都四散逃进了竹林。
初军次下隽〔1〕 ,有两道可入,从壶头路近而水险〔2〕 ,从充则涂夷而运远〔3〕 。帝初以为疑〔4〕 。及军至,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5〕 ,不如进壶头,扼其喉咽〔6〕 ,充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7〕 ,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屋〔8〕 ,以避炎气。贼每升险鼓譟,援辄曳足以观之〔9〕 ,左右哀其壮志,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其兄弇书曰〔10〕 :“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拂郁待死〔11〕 ,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12〕 ,若夜击之,即可殄灭〔13〕 。伏波类西域贾胡〔14〕 ,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疫疾,皆如舒言。”弇得书,奏之,帝乃使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责问援〔15〕 ,因代监军〔16〕 。会援病卒,松遂因事陷之。帝大怒,追收新息侯印绶〔17〕 。
【注释】
〔1〕 次:临时驻扎。下隽(juàn ):县名。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北通城西北。
〔2〕 壶头:山名。在今湖南桃源西南。
〔3〕 充:县名。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夷:平坦。
〔4〕 疑:疑惑。
〔5〕 弃日:拖延时间。
〔6〕 扼:控扼。
〔7〕 乘:凭借。
〔8〕 穿岸为屋:开凿河岸山石做成洞室。
〔9〕 曳足:拖着脚缓步而行。
〔10〕 弇(yǎn ):即耿弇(3—58)。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东汉开国名将。
〔11〕 大众拂郁待死:《后汉书· 马援传》作“大众怫郁行死”。拂郁,指心情愤懑,忧郁。拂,通“怫”。
〔12〕 自致:自行到来。
〔13〕 殄(tiǎn )灭:全部消灭。
〔14〕 西域:泛指玉门关以西地区。贾(gǔ )胡:域外的商人。
〔15〕 虎贲中郎将:为西汉所设军事职官,是禁军最高统领。乘驿:驾乘驿马。驿,官府设于各地传送公文和信息用的马。
〔16〕 监军:监督军队。
〔17〕 印绶:本意指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后借指官爵。
【译文】
起初,军队抵达下隽后,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从壶头山走,路途较近但需跨越水路险要;另一条走充县,路途虽然平坦,但运输线路较远。开始的时候光武帝也举棋不定,不知该走哪一条路。等到大军开到时,耿舒想走充县,马援则认为走充县耗时太长,要浪费更多军粮,不如从壶头进入省时省力,而且一旦控扼住敌人的咽喉,充县的贼军也会不攻自破。这些意见上奏给朝廷后,光武帝最终采纳了马援的意见,军队进至壶头。敌人利用高地优势,据守险要。该处水流湍急,船只难以行进。此时天气酷热,很多士兵染疾而死,马援也患了病,军队被困在这个地方,进退维谷。士兵只能在河岸上凿洞,将身体藏在洞中,以躲避炎热。敌人每次登到高处对着汉军鼓噪时,马援总是拖着脚来回走动,观察动静。他身边的将领都被他的这种壮志所感动,没有不流泪的。耿舒在给他兄长耿弇的信中说:“之前我曾上书,指明从充县进击,虽然这条路粮运较为困难,但兵马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几万名战士都争着要打先锋。现在军队困在壶头无法前进,大家都愤懑等死,实在是让人痛心。此前军队到临乡时,贼军无缘无故自己找上门来,如果当时能趁夜袭击,一定会将敌人悉数消灭。伏波将军现在就像西域的商人一样,到一个地方就停下来不动了,因而失利。如今果然疫病流行开来,我之前所说的一一应验了。”耿弇收到这封信后,上奏朝廷,光武帝于是派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站的快马赶到军前问责马援,并取代马援成为军队的监军。恰逢马援这时病逝,梁松借机构陷马援。光武帝因此大怒,剥夺了马援新息侯的封号。
断曰:马援大志,少便莫伦〔1〕 。益坚益壮,时时自陈〔2〕 。阳蛙井底〔3〕 ,嚣挟奸心。及见光武,知帝有真。聚米指形,帝喜进兵。西羌内寇,边害频频。拜援陇守,击破先零。金城欲弃,援苦请存。归民乐业,羌来和亲。宾客故旧,日满其门。徵侧徵贰,二女不驯。伏波伐之,传首立勋。裹尸明志,矍铄报恩。壶头失利,受责虎贲。怒收印绶,叹杀功臣。
【注释】
〔1〕 伦:比较,匹敌。
〔2〕 自陈:自己说给自己。
〔3〕 阳:指公孙述。
【译文】
断语:马援有大志,年少便无人能比。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是马援总说的话。公孙述是井底之蛙,隗嚣则怀有私心。等见到光武帝,才知道帝王之相原来真有。把米聚拢起来进行沙盘推演,皇帝听得高兴于是下令进兵。西羌侵入境内,边患频频发生。马援被委任陇西太守,率军击溃先零羌。金城险些被弃置,因马援的苦劝方得以保存。百姓重新回到故土,安居乐业,羌人也前来和亲了。宾客和好朋友每天都挤满大门。徵侧和徵贰,两个女人不服管束。伏波将军讨伐她们,献上她们的首级建立功勋。用马革裹尸来明志,老了精神仍很好,还不忘报恩。因为在壶头作战中失利,被虎贲中郎将追责。皇帝大怒收回封号,这让多少功臣悲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