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元年至六国灭亡一百四十年间大事表

1.jpg

① 致胙(zuò):祭祀后,君王、诸侯间互赠祭肉,以示礼节。

② 左庶长:秦国的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之一,既是爵位,又是官职,是非王族大臣中最有实权的职务。

续表

2.jpg

① 杜平:在今陕西省澄城东。

② 元里: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南。少梁:在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

③ 桂陵:在今河南省长垣市西北,一说在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北。

④ 大良造: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总揽军政大权。安邑:在今山西省运城市。

⑤ 固阳: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东。

续表

3.jpg

续表

4.jpg

① 天子致伯:周天子认可其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

② 蓬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

③ 马陵:在今山东省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

④ 公子卬(áng):魏昂,战国时期魏国的王族公子,魏惠王之弟。

续表

5.jpg

① 岸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市南。

② 宜阳:在今河南省宜阳县。

③ 文武胙:指周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祭肉。

④ 后元:纪年方法,战国后期,魏国国君魏惠王和秦国国君秦惠文王曾因故改元,称为后元。

续表

6.jpg

① 犀首:即公孙衍,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人用兵如鬼,征战如电,奔袭如火,故有“犀首”之称。

② 阴晋: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

③ 龙贾:战国时魏将。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以备秦。雕阴之战败于秦军。

④ 汾阴: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皮氏:在今山西省河津市。焦:焦城,在今河南省陕州区老城东北侧。

⑤ 应:应城,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续表

7.jpg

① 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

② 蒲阳:在今河南省长垣市。

③ 上郡:大概包括今陕西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旗左翼。

④ 曲沃:在今山西省临汾市。

⑤ 义渠君:义渠国的国君。义渠民族从商代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襄王时期存在800余年,其中在庆阳(今甘肃省庆阳市)建立奴隶制郡国达500年之久,经历国君数十人。前272年,义渠国为秦昭襄王所灭。

⑥ 前325年,秦惠文王于龙门称王,次年改元,史称后元。陕:今河南省陕州区。

续表

8.jpg

① 齧(niè)桑:在今江苏省沛县西南。

② 平周:在今四川省旺苍县。

续表

9.jpg

① 修鱼: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

② 中都:在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西阳:在今山西省中阳县。

③ 石章: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

④ 樗(chū)里子:即樗里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名将;为人滑稽多智,秦人誉为“智囊”。蔺(lìn):或称蔺阳、北蔺,在今山西省柳林县西北孟门镇。

⑤ 临晋:在今山西省临猗县。

续表

10.jpg

① 庶长章:魏章,战国时期秦国将领。

② 武遂: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

续表

11.jpg

① 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左丞相。

② 妇:楚妇,即昭王后。时秦昭王与楚婚。

③ 黄棘:在今河南省新野县前高庙乡张楼村。

④ 上庸:在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

⑤ 蒲坂(bǎn):在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境西南约17公里处黄河东岸。

⑥ 应亭:在今陕西省大荔县。

续表

12.jpg

① 司马错:战国中期秦国名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② 穰(ráng):在今邓州内城东南隅。

③ 泾(jīng)阳君:本名嬴芾,战国时期秦国贵族。封地在今陕西省泾阳县,故称泾阳君。

④ 重丘:一说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一说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⑤ 魏冉: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

⑥ 新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

⑦ 武关:在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

续表

13.jpg

① 函谷: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

② 公子胜:赵胜,赵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

③ 楼缓:战国时期赵国人,赵武灵王的大臣。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襄王两位君王。

④ 主父:即赵武灵王赵雍。

续表

14.jpg

① 武始:在今河北省武安市南。

② 白起:一称公孙起,中国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③ 伊阙(quē):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

④ 垣(yuán):在今山西省垣曲县。

⑤ 宛(yuān):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⑥ 左更错:司马错,左更,官职名。轵(zhǐ):在今河南省济源市。邓:在今河南省邓州市至湖北省襄阳市北一带。

续表

15.jpg

① 桂阳:亦称梗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② 曲阳: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

③ 温:温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

④ 蒙武:战国末期秦国将领。

⑤ 中阳:在今山西省吕梁市。

⑥ 济: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

⑦ 昔阳:在今山西省晋中市。

⑧ 莒(jǔ):莒国,周朝诸侯国,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古国。建都于计,至春秋初迁都莒(在今山东省日照市)。

续表

16.jpg

① 安城: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大梁: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② 鄢(yān):在今湖北省宜城市。

③ 石城:即离石,在今山西省吕梁市。

④ 代: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光狼城:在今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区西南。

⑤ 上庸:在今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西南。

⑥ 渑(miǎn)池: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

⑦ 西陵:在今河南省西平县。一说在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

续表

17.jpg

① 郢(yǐng):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夷陵: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

② 黔中郡:战国时期楚国初置的郡,秦朝将原楚国巫郡和黔中郡合并为新的“黔中郡”,在今湖南省怀化市。

③ 卷:卷城,在今河南省新乡市。蔡阳:在今湖北省枣阳市。长社:在今河南省长葛市。

④ 芒卯(mǎo):战国时期魏国将领。

续表

18.jpg

① 阏与:在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

② 刚: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北。寿: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西南。

③ 怀:在今河南省焦作市。

④ 芷阳: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续表

19.jpg

① 邢丘:在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东。

② 黄歇:即春申君,楚国人,曾任楚相,战国四公子之一。

③ 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

④ 上党:在今山西省长治市。

续表

20.jpg

① 王龁(hé):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名将,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

② 垣雍(yōng):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

③ 皮牢: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北。

④ 邯郸: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⑤ 阳城:在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南。

续表

① 钜(jù)阳: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宫集镇钜阳行政村境内。

② 衰绖(cuī dié):穿丧服。

③ 柱国:最初指国都,后称覆军杀将有战功者为上柱国,为楚国最高武官,引申义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④ 成皋(gāo):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荥(xíng)阳:在今河南省郑州市。

⑤ 蒙骜(ào):齐国人,后投靠秦国,官至上卿。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

续表

21.jpg

① 高都:在今山西省晋城市。汲:在今河南省新乡市。

② 武遂:战国时燕邑名,在今河北省徐水区西北遂城。方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续表

22.jpg

① 寿春:在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关寿春镇境内。

② 嫪毐(lào ǎi):为战国末期秦国的长信侯,秦始皇之母赵姬的男宠。

③ 垣、蒲、衍: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市附近。

④ 王翦(jiǎn):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军事家,秦统一六国的具体实施者。

续表

23.jpg

① 平阳: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宜安: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西南。

② 狼孟:在今山西省阳曲县。

c 内史腾:一作内史胜,战国后期秦国将领。

续表

25.jpg

a 负刍:楚考烈王之子,公元前228年,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

b 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入南拒马河。

c 蓟(jì):在今北京。

续表

26.jpg

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