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欣夫(1901—1966),名大隆,字欣夫,号补安,中年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秀水,后迁居苏州吴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古典文献学家、藏书家。他出生于书香家庭,先世以经商致富,曾祖父边经商边学文,其父王祖询走上从政道路,家中藏书数千卷。年轻时,他随吴江著名文学家金松岑学习国学,后又到金的老师、前清翰林院编修曹元弼处学习经学。学业有成后,应苏州女师聘请任教,后又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直至去世。
王欣夫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献的收辑研究,在学术上成就颇丰。他受胡玉缙之托,编成《许庼遗集》,其中《许庼学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由中华书局出版;还编有《惠栋集》《复礼堂文二集》《三集》等多部前人遗著,与赵诒琛合辑以干支纪年命名的《甲寅丛编》等丛书七部,内容以吴门文献中未刊稿为主,兼及旧刻罕见者。在著书立说方面,他著有《景刊元贞本论语注疏解经考证》《管子校释》《补三国志兵志》《学礼斋随笔》等多种著作,还为给学生打好文献学基础,编写了国内第一部文献学的大学教材《文献学讲义》,广受学界好评,同时考订、补充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后经徐鹏辑录整理出版。作为实践型的藏书家,他的室名有二十八宿砚斋、蛾术轩等,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献,如清济阳张尔歧撰的《周易说略》康熙己亥泰山徐志定 “真合斋” 磁活字本、翁方纲未刊稿《四库全书提要》副本等,晚年撰写的《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著录所藏稿钞校本近千种,提要钩玄,体例精严,是其学术成果的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王欣夫毕生从事中国古代目录、版本、校勘之学,培育了不少中国文献学专家或教授,他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著作至今仍是古典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