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易家《序卦》的理解,“蒙”是蒙昧开蒙的意思,是万物的幼稚时期。万物幼稚细嫩时不可不养育它,所以蒙卦接着是需卦。“需”就是需养,主要探讨有关饮食方面的规律。需就是需要者的饮食之道,人类的养育之道。
而从卦象看,云雨积于天上,等待降下,正是“需”即等待的本意和卦象。旧时的官吏授职后,有按个人资历依次补缺的制度,称之为“需次”。如张三调任某官,需次三年,意即张三为此职等待了三年。引申开去,可以说,任何人在主客观条件不成熟时,要想担任某项工作,都会遇到需要耐心等待的时期,这就是需的阶段,它是人生道路的必经阶段。如何度过这个阶段,正是需卦所要探索的。
䷄ 需[1] 有孚[2],光[3]亨[4],贞[5]吉。利涉[6]大川。
【注释】
[1]需:卦名。
[2]孚:信用,诚实。
[3]光:大。
[4]亨:通。
[5]贞:正。
[6]涉:涉水。
【译文】
需卦象征等待,心怀诚信则前途光明亨通。只要坚守正道,就可获得吉祥,有利于涉越江河巨流。
《彖》曰:需,须[1]也,险在前也[2]。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3]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注释】
[1]须:等待。
[2]险在前也:这是以需卦的卦象来说,坎就表示险。
[3]贞:正。
【译文】
《彖传》说:需是需要等待的意思。因为前方有艰难险阻,如要做到刚强健实而不陷入危险,那就自然不会遭致路困途穷。“等待,心怀诚信则前途光明亨通,只要坚守正道,就可获得吉祥”,说明九五位居至高无上的天位,又中正不偏。所以“有利于涉越江河巨流”,前进必获成功。
《象》曰:云上于天[1],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注释】
[1]云上于天:需卦的卦象是下乾上坎,乾表天,坎表水,水在天上则为云,所以说“云上于天”。
【译文】
《象传》说:云气上升集聚于天,象征着等待。君子应于等待时机之时,安心饮食,举宴作乐。
初九 需[1]于郊,利用恒[2],无咎[3]。
《象》曰:“需于郊”,不犯[4]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注释】
[1]需:等待,停留。
[2]恒:持久。
[3]咎:灾祸。
[4]犯:冒犯。
【译文】
初九,在郊外等待,有利于保持恒心,这样就不会有过失灾难。
《象传》说:“在郊外等待”,指不冒险迎着艰难险阻前进。“有利于保持恒心,这样就不会有过失灾难”,表明了如此则没有偏离常道。
九二 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1]”,衍在中[2]也。虽“小有言[3]”,以“终吉”也。
【注释】
[1]沙:沙滩。
[2]中:内。
[3]言:闲言,谴责之言。
【译文】
九二,在沙滩上等待,虽略受责难,但最终可获得吉祥。
《象传》说:“在沙滩上等待”,说明宽大不躁,虽然略受责难,但最后还是能得到吉祥的结局。
九三 需于泥,致[1]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注释】
[1]致:招致。
【译文】
九三,在泥泞中等待,招来了盗寇。
《象传》说:“在泥泞中等待”,表明此时的灾难来自外部。自身招来了盗寇,说明要谨慎从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六四 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1]也。
【注释】
[1]听:听其自然,听天由命。
【译文】
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从险陷中逃脱。
《象传》说:“在血泊中等待”,是说要顺应变化,听从天命。
九五 需于酒食,贞[1]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注释】
[1]贞:正。
【译文】
九五,在醇酒佳肴中等待,要纯正才可获吉祥。
《象传》说:“在醇酒佳肴中等待,要纯正才可获吉祥”,说明虽然处于安乐,但仍要强调中正之德行。
上六 入于穴[1],有不速[2]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注释】
[1]穴:古代北方多有穴居,这里的穴也就是山洞式的家。
[2]速:召,请。
【译文】
上六,回到家中,有三个不请自来的客人到了,只要恭敬相待,最终可获吉祥。
《象传》说:“有三个不请自来的客人到了,只要恭敬相待,最终可获吉祥”,是说虽在毫无预备的情况下接待来客,但只要恭敬,就不会有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