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出世起,就学会了从无意扫描到有意的观察,学会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今天的人们还发明了可以放大延伸的高倍电子显微镜和太空望远镜,以各种科学仪器克服肉眼的局限性,观察到见所未见的更精微、更遥远、更广阔、更生动、更丰富的世界。
观是动物的生存本领,是人的进步阶梯,作名词讲有观点、想法之意,如世界观、哲学观、人生观、处世观、婚姻观、交友观;作动词讲则有观察、观望之意,如观人察世、观色察言,等等,是人立于世的基本技能。有人将人类由细而微、由小而大所观察的这一世界细分为宇观的世界、宏观的世界、中观的世界、微观的世界、秒观的世界,是颇有见地的,它说明,人类只有学会如何观察周围的世界,才能真正地正确地深入地了解世界,不为种种假象所迷惑,找到内在的客观规律,从而掌握改造世界的金钥匙。
从事物的发展关系和认识规律看,只有已经来临的事物才有“观”的条件和可能。为卦排序的古易家把“观”摆在“临”后正是如此。所谓“临”是庞大之物莅临某处的意思。事物大了然后才可远观近看,所以接着临卦的是观卦。
䷓ 观[1] 盥[2]而不荐[3],有孚[4]颙若[5]。
【注释】
[1]观:卦名。卦义:禘视,临观,观看,观瞻,观礼,观察,观光等。
[2]盥:通“祼”,是古代以酒灌地的一种祭祀。
[3]荐:在祭祀中献牺牲于神。在祭祀中,按次序应是先祼而后荐。
[4]孚:诚信。
[5]颙若:恭敬仰慕的样子。
【译文】
观卦象征仰观,祭礼前洗手自洁的时候,就应当虔诚肃穆。
《彖》曰:大观[1]在上,顺而巽[2],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3]而化[4]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5]。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注释】
[1]大观:最高位、最重要的观察。
[2]顺而巽:观卦,坤顺巽入,因而说“顺而巽”。
[3]下观:由下观之。
[4]化:教化,感化。
[5]忒:差错。
【译文】
《彖传》说:宏大壮观的气象高高在上,具备柔顺谦逊的美德,凭借中和刚正之德被天下人仰观。“观,祭礼前洗手自洁的时候,就应当虔诚肃穆”,是说在下者通过仰观而获得教化。仰观大自然运行的神妙法则,可知四季交替分毫不出偏差的道理。圣人效法大自然的神妙法则,设立教化,天下百姓纷纷顺服。
《象》曰:风行地上[1],观。先王以省[2]方[3],观民,设教。
【注释】
[1]风行地上:观卦,上巽为风,下坤为地,因而说“风行地上”。
[2]省:视察。
[3]方:各个邦国,亦即天下各地。
【译文】
《象传》说:风在大地上吹拂,象征着仰视。先代君王效法此德巡视全国,察视民情,以此设立教化。
初六 童观[1],小人[2]无咎,君子[3]吝[4]。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注释】
[1]童观:如儿童一样粗浅而幼稚的观察。
[2]小人:指庶民百姓。
[3]君子:贵族,治理国家的人。
[4]吝:艰难,麻烦。
【译文】
初六,像幼童那样仰观一切,于百姓不会有危害,对治国之人则会有麻烦。
《象传》说:初六“像幼童那样仰观一切”,这是无知庶民的浅见之道。
六二 窥[1]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注释】
[1]窥:从孔穴或缝隙中偷看。
【译文】
六二,从门缝窥视来观察事物,有利于女子坚守正道。
《象传》说:“从门缝窥视来观察事物,即使操行坚守正道”,也不是庄重体面的。
六三 观我生[1]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注释】
[1]我生:泛指亲族。
【译文】
六三,观察审视亲族的思想动向,从而抉择进取或后退。
《象传》说:“观察审视亲族的思想动向,从而抉择进取或后退”,说明六三没有丧失用人行政的正道。
六四 观国之光[1],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2]“宾”也。
【注释】
[1]光:风光,光景,即风土民情。
[2]尚:尊重。
【译文】
六四,观察一国风俗民情之盛况,有利于朝觐君王。
《象传》说:“观察一国风俗民情之盛况”,可知该国尊重贤人能士。
九五 观我生[1],君子[2]无咎[3]。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注释】
[1]我生:亲族。
[2]君子:这里指治国之人。
[3]咎:灾祸。
【译文】
九五,观察审视亲族的意向,君子就不会遭受灾害。
《象传》说:“观察审视亲族的意向”,说明由此可审察国民的生活状况。
上九 观其生[1],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2]也。
【注释】
[1]生:他姓,异族。
[2]平:安定。
【译文】
上九,观察审视其他氏族的意向,君子就不会遭受灾害。
《象传》说:“观察审视其他氏族的意向”,说明上九还要向更高的目标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