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有增益和利益两种含义。增益与减损相反,利益则是民众的福祉,政策的核心。有益事多做,无益事莫为,是习知的常理。

益卦虽与损卦一样,是乾受损坤受益,但意义却完全相反。损卦损下益上,本弱枝摇,上层的受益并不能稳固持久。益卦则不同,益卦是损上益下,下层在上层的资助下增强了实力和活力,稳固了国家的根基,本固枝荣,整个时代都是繁荣发展的。

在这里,《象传》所提倡的“迁善改过”,其实正是易家通过益卦之理,所提倡的君子必须修养的益德,那就是损上益下、固本强根的道德。从风骤而雷迅、雷激而风烈、风雷相助增益而势不可挡的自然现象及其内在规律里,可以看到易家在卦辞和《彖传》、《象传》里所表现出来的光辉思想,那就是肯定损上益下,牺牲社会上层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增加和维护下层人民利益的合理性和正义性,把它视为社会的进步现象。实际上,损上益下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层的自觉和自愿,易家的这种益民安国的益德思想,是古代政治学的思想高峰,具体内容则可以详见于六爻之辞。

益[1] 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注释】

[1]益:卦名。卦义:增益,增长,增补,益富,益裕等。

【译文】

益卦象征增益,有利于往前进发,有利于涉越大江巨流。

《彖》曰:益,损上益下[1],民说[2]无疆。自上下下[3],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4]。“利涉大川”,木道乃行[5]。益动而巽[6],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7]。凡益之道,与时偕[8]行。

【注释】

[1]损上益下:益卦,上巽下震。上巽入而下震动,象征君王要减损消费,增益臣下和民众的福利,因而说“损上益下”。

[2]说:同“悦”,喜悦。

[3]下下:第一个下是动词,第二个下是名词,表下方。

[4]中正有庆:此句和以下几句都是以益卦的卦象为说。益卦的下卦之中位为六二,以阴爻居阴位;上卦之中为九五,以阳爻居阳位,所以说是“中正”而能“有庆”。

[5]木道乃行:震为东方,属木,巽也为木。上下卦都属木,因而说“木道”。下震“动”,上巽“入”,是“乃行”。

[6]益动而巽:益卦下震上巽,震表动,所以说“益动而巽”。巽:顺从,谦逊。

[7]无方:无类,即不分地区,不分群类。

[8]偕:同。

【译文】

《彖传》说:增益的意思是减损上层的以增益下层,这样民众就会喜悦无穷。由上而下推行益德,这种道义必能发扬光大。“利于往前进发”,因为六二与九五都居中持正,所以有吉庆。“利于涉越大江巨流”,是因为上卦巽木成船,顺风而动,涉渡之事通畅。增益之时下者兴动而上者谦逊,所以能够天天增进,以至无边无际,正如上天普降利惠,大地受益,万物茁壮生长,自然之生益遍及万方。大凡事物增益的现象和规律,都是随时令的到来同步地进行的。

益卦图

益卦从卦形上看,上卦为巽,下卦为震,巽可以引申为绳、线,震可以引申为动,为梭(震为木,为动,梭就是移动之木),所以整个卦象可以解释为织布。上卦巽为长女,古时织布多为女人所为,因此有织女的意思。织布使人类摆脱了穿兽皮和树叶的时代,男耕女织又是古代典型的生活方式,因此用「益」来命名此卦。

《象》曰:风雷[1],益。君子以见善则迁[2],有过则改。

【注释】

[1]风雷:益卦上巽下震,巽表风,震表雷,所以以“风雷”作为“益”卦的象征。

[2]迁:改变。

【译文】

《象传》说:风雷交动相互助长,象征着增益。君子应效法于此,见善美之德行就认真效仿,有了过错就马上改正。

初九 利用[1]为大作[2],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3]不厚事[4]也。

【注释】

[1]用:于。

[2]大作:大有作为。

[3]下:下民。

[4]厚:通作“后”。不厚事:不落在所从事者的后面。

【译文】

初九,有利于大有作为,至为吉祥,没有过错。

《象传》说:“至为吉祥,没有过错”,因为老百姓工作努力,毫不落后。

六二 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1]。永[2]贞吉。王用享[3]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注释】

[1]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此句与损卦六五爻辞同,注见前。

[2]永:长远。

[3]享:祭祀。

【译文】

六二,有人以价值昂贵的大龟相赠,不必辞谢,永远坚守正道就能吉祥。君王任用他来祭祀天帝这是吉利的。

《象传》说:“有人以价值昂贵的大龟相赠”,说明这是外来的赠与,有益无害。

六三 益之用凶事[1],无咎,有孚[2],中行[3],告公用圭[4]。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注释】

[1]凶事:各种不吉利的事。

[2]孚:诚信。

[3]中行:半道,中途。

[4]用圭:祭祀的代称。圭是一种玉制的祭器。

【译文】

六三,凶险事故中求助增益,没有过错,应心怀诚信,中道而行,执玉圭向王公告急。

《象传》说:凶险事故中求助增益,这当然是可行的。

六四 中行告公,从[1],利用为依[2]迁国[3]。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注释】

[1]从:听从,这里指占卜的某种结果。

[2]依:依托,依据。

[3]国:国都。

【译文】

六四,持中慎行求告王公,他必言听计从,有利于依从君上迁都益民。

《象传》说:“求告王公,他必言听计从”,这是有损己益天下的志向。

九五 有孚[1]惠[2]心,勿问元[3]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注释】

[1]孚:诚信。

[2]惠:恩惠,赐予。

[3]元:大。

【译文】

九五,有诚信态度和恩惠他人之心,毫无疑问是至为吉祥的。这样天下百姓必然也会诚意回报我的恩德。

《象传》说:“有诚信态度和恩惠他人之心”,其吉祥是无疑的。“诚意回报我的恩德”,说明这是益民之志大得遂行。

上九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1]勿恒[2],凶。

《象》曰:“莫益之”,偏[3]辞也。“或击之”,自外来[4]也。

【注释】

[1]立心:树立心愿,坚持主张。

[2]恒:永久,坚定。

[3]偏:片面。

[4]自外来:打击是从外面来的。

【译文】

上九,没有人增益援助,反而有人攻击,不能长久恒守立下的心志,就会有凶险。

《象传》说:“没有人增益援助”,因为是求益的片面言辞。“反而有人攻击”,说明凶险是从外部不招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