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渊之别,常用来指上天与深渊的巨大差距。水泽处于天之下,是司空见惯的。然而,自然界偶尔也会有水泽聚于山顶、高与天齐、湖天一色的壮丽奇观,这就是被人称之为天池、天湖或天潢的地方。易卦中乾下兑上的夬卦卦象所指,正是如人间天池、峰巅天湖那样美丽的旅游胜地。

夬音怪,通决。决有大水破堤决坝之意。江河东去,波涛汹涌,堤危岸摇,其势正如唐代著名经学家孔颖达在注疏时所言:“泽性润下,虽复泽上于天,决来下润,此事必然。”而天泽盈满、飞瀑倒挂、漫壁直落、自天而决、摧枯拉朽之势,又远比河决堤溃更为迅猛。

夬是第五个消息卦,是阳气增长到了即将消灭阴气邪气的决胜阶段,但也预示着敌人的垂死挣扎和黎明前的黑暗。从卦辞的定义和《彖传》、《象传》的解释看,夬的时代是铲除高居于君子之上的邪恶小人的时代,夬德的要点,是讲究斗争方式,借助舆论,通过和平裁决来解决为宜,而不能以冒险的武力手段来解决,给坏人以口实,给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里反映出易家民本政治学的进步性。其具体的裁决除恶步骤,可见于六爻爻辞。

夬[1] 扬[2]于王庭[3],孚[4]号有厉[5]。告自邑,不利即戎[6],利有攸[7]往。

【注释】

[1]夬:卦名。卦义:分决,决也,决然无疑,决断等。

[2]扬:古代表示军旅之事的舞蹈。

[3]王庭:帝王殿前进行议事、庆典的地方。

[4]孚:诚信。

[5]厉:危险。

[6]即戎:从事于与战争有关的事。

[7]攸:所。

【译文】

夬卦象征决断,在君王的朝廷上表演武舞,宣布小人的罪状,心怀诚信疾呼危险。告诫自己封邑中的人,不利于立即动用武力制裁,但往前进发是顺利的。

《彖》曰:夬,决[1]也,刚决柔[2]也。健而说[3],决而和[4]。“扬于王庭”,柔乘五刚[5]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6]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7]也。

【注释】

[1]决:决定,决断。

[2]刚决柔:此句和下面的几句都是以夬卦的卦象为说的。夬卦六爻之中,五阳爻一阴爻,阳刚之势很强,可以制约或左右阴柔,所以说“刚决柔”。

[3]健而说:夬卦下乾上兑,乾表健,兑表悦,所以说“健而说”。说:通作“悦”。

[4]决而和:既能决断但又要和悦。

[5]柔乘五刚:夬卦下面五爻都是阳爻,最上面的上六是阴爻,所以说“柔乘五刚”。

[6]光:显露。

[7]刚长乃终:夬卦的五个阳爻如果向上发展增长,就会取上六这个阴爻而代之,全卦的变化也就结束了。

【译文】

《彖传》说:夬的意思是决断,犹如阳刚君子果决制裁阴柔小人。刚健勇进而又使人心悦诚服,果决行事而又意气平和。“在君王的朝廷上宣布小人的罪状”,因为阴柔小人乘凌在阳刚君子之上。“心怀诚信地疾呼危险”,这样才能渡过危险使君子的作为发扬光大。“告诫自己封邑中的人,不利于立即动用武力制裁”,说明若一味崇尚武力将使刚决之道衰微;“往前进发是顺利的”,说明阳刚盛长终获善终。

《象》曰:泽上于天[1],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2]德则忌[3]。

【注释】

[1]泽上于天:夬卦,上兑为泽,下乾为天,因而说“泽上于天”。

[2]居:积,停留。

[3]忌:讳,不要。

【译文】

《象传》说:泽水蒸发升至天空,象征决断。君子当效法于此,果决地广施恩泽于下民,仅停留在个人功德上将为人憎恶。

初九 壮于前趾,往[1],不胜[2]为咎[3]。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注释】

[1]往:前进。

[2]胜:胜任,能够承受。

[3]咎:灾祸,过失。

【译文】

初九,足趾前端强盛,冒失前往不能胜任,反而会有灾祸。

《象传》说:不能胜任而往前冒进,将会有灾祸。

九二 惕[1]号[2],莫[3]夜有戎[4],勿恤[5]。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注释】

[1]惕:警惕。

[2]号:大声呼叫。

[3]莫:同“暮”,昏暗。这里指黎明前的时候。

[4]戎:军事行动。

[5]恤:忧虑。

【译文】

九二,时刻忧惧地警惕呼号,就是夜间遭到敌人攻击,也不必担心。

《象传》说:“夜间遭到敌人攻击也不必担心”,说明修养夬德,不失持中慎行之道。

九三 壮于頄[1],有凶。君子夬夬[2],独行遇雨,若濡[3]有愠[4],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注释】

[1]頄:面部长颧骨的部位。

[2]夬夬:果决貌。

[3]濡:湿。

[4]愠:怒。

【译文】

九三,决断之心显于脸部,有凶险。君子当刚毅果决,独自行事,尽管遇雨被淋,心中颇有怨气,但终究事成无灾祸。

《象传》说:“君子刚毅果决”,说明终能成功,不致有灾祸。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1]。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2]不明也。

【注释】

[1]次且:通“趑趄”,行走很困难的样子。

[2]聪:听觉。

【译文】

九四,臀部皮肤已经磨烂,行动趑趄困难,如能像牵羊一般跟从他人前进,悔恨消亡,无奈听了这忠告却不相信。

《象传》说:“行动趑趄困难”,说明居处的位置不恰当。“听了忠告却不相信”,说明虽然听见了,但却不能审明事理。

九五 苋陆[1]夬夬,中行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2]也。

【注释】

[1]苋陆:一种草。

[2]光:光大。

【译文】

九五,像斩除柔脆的苋陆草一样刚毅果决地清除小人,居持中正的品行就不会有灾难。

《象传》说:“居持中正的品行就不会有灾难”,说明中正之道尚未发扬光大。

上六 无号[1],终有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注释】

[1]号:呼号。

【译文】

上六,不必呼号求救,凶险终究难逃。

《象传》说:“不必呼号求救,凶险难逃”,说明小人高居上位的情况终究不可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