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红日升,地沃风扬,巨树挺拔,象征着君子的日新其德和事业的蓬勃发展。“升”是易学卦变历史上所出现的第六个繁荣期,它利用了前期益卦、夬卦打下的基础和姤卦提供的机遇,以及萃卦中期聚集的雄厚力量,终于通过自身的奋力提升,为贤人的起用晋升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社会出现了一片升平的康乐局面。综合升卦的卦辞、《彖传》和《象传》之意,以及《序卦传》关于荟萃就是聚集,聚集上扬就是高升,所以接着萃卦是升卦的解释,其共同的一点,就是以木为象,通过卦象思维的联想,从植物学引申至人才学,深入浅出地说明万物求“升”的深奥哲学道理。

如果说有所谓易家的“升德”,那这就是升德,即以人内在的道德升华为前提,积极寻求提升人才,通过人才的升迁起用,达到实现社会升平伟大目标的道德追求。

升[1] 元亨,用见大人[2],勿恤[3]。南征[4],吉。

【注释】

[1]升:卦名。卦义:上升,升高,升格,晋升,上进等。

[2]大人:有权有势之人。

[3]恤:忧虑。

[4]征:行进,开发。

【译文】

升卦象征上升,至为亨通顺利,宜于出现有权势的人物,无须担忧,往南方开拓事业,可获吉祥。

《彖》曰:柔以时升[1],巽而顺[2],刚中而应[3],是以大“亨[4]”。“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注释】

[1]柔以时升:升卦,巽在下,巽为中女、为入,阴柔上行为升,因而说“柔以时升”。

[2]巽而顺:升卦是巽下坤上,巽表逊,坤表顺,所以说“巽而顺”,也就是谦逊而顺服之意。巽:同“逊”,谦逊。

[3]刚中而应:升卦的九二为阳爻居于下卦之中位,又与上卦中位的阴爻六五相应,所以说是“刚中而应”。

[4]亨:通达。

【译文】

《彖传》说:以柔顺之德适时上升,谦逊而又和顺,保持刚强中正的品性而能与上呼应,所以大为亨通顺利。“宜于出现有权势的人物,无须担忧”,说明此时上升将有福庆。“往南方开拓事业,可获吉祥”,说明有志者的心志如愿畅行。

《象》曰:地中生木[1],升。君子以顺[2]德,积小以高大。

【注释】

[1]地中生木:升卦,上坤为地,下巽为木,因而说“地中生木”。

[2]顺:遵循。

【译文】

《象传》说:地里生出树木,象征上升。君子应效法于此,遵循美德修行之道,积小善而逐渐成就崇高宏大的德业。

初六 允[1]升,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2]合志也。

【注释】

[1]允:信。

[2]上:居于上位的升进的目标。

【译文】

初六,守时守信的上升,大为吉祥。

《象传》说:“守时守信的上升,大为吉祥”,说明顺合上方的高远志向。

九二 孚乃利用禴,无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1]。

【注释】

[1]这一条爻辞与萃卦的六二爻完全相同。注释见前,此不重复。

【译文】

九二,只要诚心诚意,即使微薄的祭祀也有利于献享神灵,没有灾难。

《象传》说:九二的诚信之美德,必然会带来喜庆。

九三 升虚[1]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注释】

[1]虚:空。

【译文】

九三,高高地上升,一路顺利,如入无人之境。

《象传》说:“高高地上升,一路顺利,如入无人之境”,说明顺畅而升,是因为无所疑虑。

六四 王用亨[1]于岐山[2],吉,无咎。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注释】

[1]亨:同“享”,祭享。

[2]岐山:西周旧都附近的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是周王经常举行祭祀大典的地方。

【译文】

六四,君王来到岐山祭祀神灵,吉祥,没有灾难。

《象传》说:“君王来到岐山祭祀神灵”,说明顺从了事物之情理。

六五 贞吉,升阶。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译文】

六五,坚守正道可获吉祥,登阶而上升。

《象传》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登阶而上升”,说明遂行心志。

上六 冥[1]升,利于不息[2]之贞。

《象》曰:“冥升”在上,消[3]不富[4]也。

【注释】

[1]冥:昏昧。

[2]不息:不停。

[3]消:消耗。

[4]不富:不足。

【译文】

上六,昏昧至极而继续上升,有利于不停息地坚守正道。

《象传》说:昏昧至极而继续上升,高居上位,说明位置过高而养料消减,实力已不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