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家认为,小过善补就能成功过渡彼岸,所以紧接小过卦之后的,是象征事物圆满成功的既济卦。“既”是完成、已经的意思。“济”也就是如何渡过象征困难和障碍的大江,去济困救穷,拨乱反正,顺应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促成其发展而完成大业的意思。“既济”可以理解为事业的成功和终止,与汉语中的济事即成事的意义相近。可以说,既济这一哲学概念的提出,是易理历史演化论的必然结果。凡事有始必有终,有涉必有济,有事必有果。这正是既济一卦所代表的宇宙哲理。从“既济”一卦离下坎上的结构看,其六爻的排列次序,完全符合先阳后阴、阳阴交配的爻位次序,三阳三阴六爻全部归班就位,也正是一种卦变结束、完事成功的象征。这在《易经》里是绝无仅有的,易家把它作为“既济”的卦象确实用心良苦。它象征易理最后一个也就是第九个美满理想时代的到来。

从“既济”的爻辞看,就像一支扬鞭催马,战船香车,远征鬼国,浩浩荡荡的《渡江歌》,其中如何察机识变,用人修德,取得胜利的哲理,是发人深省的。【题解后】

既济[1] 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注释】

[1]既济:卦名。卦义:既定,既成,事已成,既渡,既通,到达彼岸等。

【译文】

既济卦象征完成,柔小者亦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若不慎守成功,则虽起初吉利,但最终还是会混乱的。

《彖》曰:既济,“亨[1]”,“小”者亨也。“利贞[2]”,刚柔正而位当也[3]。“初吉”,柔得中[4]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5]。

【注释】

[1]亨:通达。

[2]贞:纯正。

[3]刚柔正而位当也:这是以既济卦的卦象和各爻的爻位爻象为说的。既济卦是下离上坎,离为阴卦,表柔,坎为阳卦,表刚,刚上柔下,柔从于刚,这就是“刚柔正”。同时,既济卦的三个阳爻初九、九三、九五都居于阳位,三个阴爻六二、六四、上六都居于阴位,是刚柔皆“位当”,所以说“刚柔正而位当也”。

[4]柔得中也:这是以六二的爻位爻象为说的。六二以阴爻居于下卦之中位,所以说是“柔得中也”。

[5]终止则乱,其道穷也:这是以上六的爻位爻象为说的。上六是最后一爻,没有再发展的余地,可却是以阴爻居于阳爻之上,是“乱”的象征,所以说“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译文】

《彖传》说:“完成,亨通顺利”,是指柔小者亦能亨通顺利。“利于贞固坚守”,说明阳刚阴柔都行正道居位妥当。“起初吉利”,因为阴柔得居中正之位。“最终停滞则将陷入危乱”,说明成功之道过久的停止导致道路困堵。

《象》曰:水在火上[1],既济。君子以思患[2]而豫[3]防之。

【注释】

[1]水在火上:既济卦,下离为火,上坎为水,因而说“水在火上”。

[2]患:灾难。

[3]豫:通“预”,预备。

【译文】

《象传》说:水位于火的上面,象征事业成功。君子体察此种现象,因此在事成之初就考虑可能出现的祸患,事先加以预防。

初九 曳[1]其轮,濡[2]其尾[3],无咎。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注释】

[1]曳:拉,拖。

[2]濡:沾湿,浸渍。

[3]尾:指车的尾部。

【译文】

初九,渡河时往后拖拉车轮,野兽渡河时,撅起的尾巴被河水沾湿,但没有灾祸。

《象传》说:“往后拖拉车轮”,从其道理上说这一做法是没有灾祸的。

六二 妇丧[1]其茀[2],勿逐[3],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注释】

[1]丧:失。

[2]茀:妇女的首饰。

[3]逐:追寻。

【译文】

六二,妇人丢失头上的首饰,不用追寻,七日后可以失而复得。

《象传》说:“七日后可以失而复得”,是因为得守中道的缘故。

九三 高宗[1]伐鬼方[2],三年克[3]之。小人勿用。

《象》曰:“三年克之”,惫[4]也。

【注释】

[1]高宗:殷高宗,名武丁,殷代最著名的帝王之一。

[2]鬼方:殷代边境民族建立的方国。

[3]克:战胜。

[4]惫:极度疲乏。

【译文】

九三,殷高宗征伐鬼方,经三年苦战才获得胜利。对有战功的小人不予重用。

《象传》说:“经三年苦战才获得胜利”,说明已是疲惫不堪。

既济卦图

既济卦上坎下离,水在火上,水火相交。《周易·序卦》说:「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既济卦阐释的是成功后如何防止盛极而衰。

六四 繻[1]有衣袽[2]。终日戒。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注释】

[1]繻:通“襦”,短袄。

[2]袽:破衣败絮。

【译文】

六四,华美的衣服变成破烂衣服,应当整天警惕戒备灾祸。

《象传》说:“应当整天警惕戒备灾祸”,说明有所疑惧。

三少阴成既济图

一阳爻上加一阴爻,为少阴。既济卦上坎下离的六爻,可以看做是由三个少阴组成。

九五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1],实受其福。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2]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注释】

[1]禴祭:古代一种比较简单的祭祀活动。

[2]时:适时、及时。

【译文】

九五,东边的邻国杀牛举行大祭,不如西边的邻国举行简朴的祭礼诚敬,更能实在地承受神灵施降的福泽。

《象传》说:“东边的邻国杀牛举行大祭”,说不如西边邻国简朴的祭礼诚敬合于时宜;“更能实在地承受神灵施降的福泽”,说明吉祥将滚滚涌来。

上六 濡[1]其首,厉[2]。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注释】

[1]濡:沾湿。

[2]厉:危险。

【译文】

上六,渡河被水淹没了头,有危险。

《象传》说:“渡河淹没了头,有危险”,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