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1]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2]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3],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4],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5],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

【注释】

[1]盈:充满。

[2]受:继续。

[3]蒙:蒙昧。

[4]讼:争讼,争论。

[5]比:亲附。

【译文】

有了天地(即乾、坤二卦),然后万物就产生了。万物充满于天地之间,所以接着的是屯卦。屯卦就象征着充满。所谓屯,是指万物开始生长。万物始生的时候必定蒙昧,所以接着的是蒙卦。所谓蒙,就是蒙昧,就是万物幼稚的状态。万物幼小的时候,不可不抚养,所以接着的是需卦。所谓需,就是饮食的道理。饮食就必然有争讼,所以接着的是讼卦。争讼必然有很多人参加,所以接着的是师卦。所谓师,就是众多的意思。人多必然各有亲附,所以接着的是比卦。所谓比,就是亲附的意思。人们亲附互助,必然可以积蓄力量,所以接着的是小畜卦。物质积蓄了就可以讲求礼仪了,所以接着的是履卦。所谓履,就是礼的意思。人们遵守礼仪,社会就会安泰,所以接着的是泰卦。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1],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2],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3]饰然后亨[4]则尽矣,故受之以剥[5]。

【注释】

[1]否:闭塞。

[2]豫:安乐。

[3]致:极致。

[4]亨:通达,顺利。

[5]剥:剥蚀,坏烂。

【译文】

所谓泰,就是指安泰的时候,万事就亨通了。但是事物不可能总是通顺,所以接着的是否卦。同样,事物不可能总是不顺利,所以接着的是同人卦。同别人同心同德,物质财富也必然会随之而来,所以接着的是大有卦。有了大量的财富后,不可以自满,所以接着的是谦卦。有了大量财富,又能谦虚待人,一定会安乐,所以接着的是豫卦。安乐必然有人追随,所以接着的是随卦。乐于追随他人安乐的,总要发生事端,所以接着的是蛊卦。所谓蛊,就是由于沉溺于安乐而发生腐败的事,所以需要整治。从事整治以后,事业就可以光大,所以接着的是临卦。所谓“临”,就是光大的意思。事物光大以后,就很值得观摩,所以接着的是观卦。观摩以后,必然同思想感情有所吻合共鸣,所以接着的是噬嗑卦。所谓嗑,就是契合的意思。但是事物不应该随便契合,所以接着的是贲卦。所谓贲,就是文饰的意思。致力于文饰,就可以亨通;亨通之后,就会文饰过了头,所以接着的是剥卦。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1]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2]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3],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注释】

[1]反:通“返”。

[2]妄:虚妄。

[3]丽:附丽,附着。

【译文】

所谓剥,就是剥落的意思。但事物不可能永远剥落,剥落到尽头,就可以从上面返回到下面,重新上升,所以接着的是复卦。复归到正道上来,就可以不虚妄了,所以接着的是无妄卦。行动不虚妄,就可以积蓄力量和财富,所以接着的是大畜卦。积蓄了足够的物资,就可以休养,所以接着的是颐卦。所谓颐,就是休养的意思。不休养就不能行动,但也不能休养过了头,所以接着的是大过卦。矫枉可以过正,但不能过头,所以接着的是坎卦。所谓坎,就是陷落。陷落一定要有所攀附,所以接着的是离卦。所谓离,就是附丽、攀附的意思。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1]。

【注释】

[1]错:通“措”,施行。

【译文】

有了天地以后,就有了万物。有了万物以后,就有了男女。有了男女以后,就有了夫妇。有了夫妇以后,就有了父子。有了父子以后,就有了君臣。有了君臣以后,就分出了上下等级关系,有了上下等级关系,礼义就可以在这方面施行。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1],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

【注释】

[1]乖:背离。

【译文】

夫妻关系不可以不长久,所以接着的是恒卦。所谓恒,就是久远的意思。事物又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所以接着的是遯卦。所谓遁,就是退避的意思。但事物不可能永远退避,所以接着的是大壮卦。事物不可能始终壮大,所以接着的是晋卦。所谓晋,就是前进。前进之中难免挫折受伤,所以接着的是明夷卦。所谓夷,就是伤害的意思。在外面受伤的人,一定要返回家里,所以接着的是家人卦。家道贫穷了,事情必定乖违,所以接着的是睽卦。所谓睽,就是乖违的意思。乖违必定有困难,所以接着的是蹇卦。

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1],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2]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3],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

【注释】

[1]决:冲开,溃散。

[2]反:通“返”。

[3]革物者莫若鼎:鼎是煮食物的大锅,这里的“革物”是以将生的东西煮熟为喻,使之发生很大的变化。

【译文】

所谓蹇,就是行动困难。事情不可能永远处于困难之中,所以接着的是解卦。所谓解,就是缓解。缓和必然会有损失,所以接着的是损卦。损失不止,必定会转向增益,所以接着的是益卦。增益不止,一定会溃决,所以接着的是夬卦。所谓夬,就是溃决的意思。溃决之后,必定会遇到补救,所以接着的是姤卦。所谓姤,就是遭遇的意思。事物相遇,就会相聚,所以接着的是萃卦。所谓萃,就是聚集的意思。聚集而向上发展,就叫作升,所以接着的是升卦。上升不止,一定会发生困难,所以接着的是困卦。在上面受困,必然会返回到下面,最下面就是水井,所以接着的是井卦。使用井的道理是时间长了就要淘清,这就是革新,所以接着的是革卦。使食物改变味道,没有比鼎的作用更大的了,所以接着的是鼎卦。鼎又是祭器,主持祭祀的没有比长子更合适的了,所以接着的是震卦。

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

【译文】

所谓震,就是动的意思。万物不可能始终运动,需要让它停止,所以接着的是艮卦。所谓艮,就是停止的意思。万物也不能永远停止,所以接着的是渐卦。所谓渐,就是渐进的意思。前进一定要有归宿,所以接着的是归妹卦。得到良好的归宿,事业就可以扩大,所以接着的是丰卦。所谓丰,就是盛大的意思。盛大到了极点,就会不安于原有的居处,所以接着的是旅卦。旅行的时候,没有地方容身,就要寻找一个地方进去住,所以接着的是巽卦。

巽者入也。入而后说[1]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注释】

[1]说:同“悦”,喜悦。

【译文】

所谓巽,就是表示进入的意思。进入到可以居住的地方,自然会喜悦,所以接着的是兑卦。所谓兑,就是喜悦的意思。喜悦总会过去,所以接着的是涣卦。所谓涣,就是离散的意思。事物不可能始终离散,所以接着的是节卦。有节制的人,言行就会有信用,所以接着的是中孚卦。有诚信必然能够实行,实行之中,难免会有失误,所以接着的是小过卦。有过失得到改进,一定会成功,所以接着的是既济卦。万物的运动是不可能穷尽的,所以接着的是未济卦,六十四卦就结束了,但结束于未济意味着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