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是殷商的后代宋国祭祀商的始祖成汤的乐歌。关于《商颂》的写作年代,学者意见多不一致。《国语·鲁语》说:“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史记·宋世家》说:“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王国维利用殷商的甲骨文字,证明《商颂》不是商代作品而是春秋时代的宋诗。反对者则列举种种理由,说《商颂》是成于商代的诗。我认为《国语》和《史记》的记载比较可靠。宋国保存有自己先代颂祖乐歌,这是很可能的;正考父据之改写成颂诗,来祭祀祖先、赞美宋襄公,并到周太师处校对音节、配合乐调。这和屈原据楚民间祭歌而作《九歌》的性质相似。正如《九歌》是战国时代屈原的作品一样,《商颂》的作者应是正考父,它实际上是《宋颂》(《左传》称“宋”或称“商”),是周代宋国的作品。

猗与那与 〔1〕 , 多盛大啊多繁富,

置我鞉鼓 〔2〕 。 堂上竖起拨浪鼓。

奏鼓简简 〔3〕 , 击鼓咚咚响不停,

衎我烈祖 〔4〕 。 以此娱乐我先祖。

汤孙奏假 〔5〕 , 襄公祭祀祈神明,

绥我思成 〔6〕 。 赐我顺利拓疆土。

鞉鼓渊渊 〔7〕 , 拨浪鼓儿声声响,

嘒嘒管声 〔8〕 。 竹管呜呜吹新声。

既和且平, 曲调谐协音和平,

依我磬声 〔9〕 。 玉磬一声众乐停。

於赫汤孙 〔10〕 , 啊哈显赫宋襄公,

穆穆厥声 〔11〕 。 他的乐队真动听。

庸鼓有 〔12〕 , 铿锵洪亮钟鼓鸣,

万舞有奕 〔13〕 。 洋洋万舞场面盛。

我有嘉客 〔14〕 , 助祭嘉宾都光临,

亦不夷怿 〔15〕 。 无不欢乐喜盈盈。

自古在昔, 遥远古代先民们,

先民有作。 早把祭礼安排定。

温恭朝夕 〔16〕 , 态度温文又恭敬,

执事有恪 〔17〕 。 管理祭祀需虔诚。

顾予烝尝 〔18〕 , 秋冬致祭请光临,

汤孙之将 〔19〕 。 襄公奉献表衷情。

【注释】

〔1〕 猗(ē)那(nuó):形容乐队美盛的样子。与:通“欤”,叹美词。

〔2〕 置:通“植”,竖立的意思。鞉(táo)鼓:一种摇鼓,似今之拨浪鼓。用它表示奏乐开始或终了。

〔3〕 鼓:指大鼓。简简:鼓声。

〔4〕 衎(kàn):欢乐。烈祖:光荣的祖先,指汤。

〔5〕 汤孙:商汤的子孙。此指宋襄公。奏:进。假:格,致,祭者致神的意思。

〔6〕 绥:赠予的意思。思:句中语助词。成:指生长成功的地方。

〔7〕 渊渊:鼓声。

〔8〕 嘒嘒:吹管的声音。管:用大竹制成的一种吹奏乐器。

〔9〕 磬:玉制打击乐器。古乐队以磬声止众乐。

〔10〕 於(wū):叹美词。赫:显盛的样子。

〔11〕 穆穆:美好的样子。声:指音乐。

〔12〕 庸:通“镛”,大钟。有 (yì):即 ,形容乐器声音盛大的样子。

〔13〕 万舞:舞名。有奕:即奕奕,形容舞蹈场面盛大的样子。

〔14〕 嘉客:指宋的同姓附庸小国都来助祭(从魏源《诗古微》说)。

〔15〕 夷:通“怡”。夷怿,喜悦。

〔16〕 温恭:温文恭敬的样子。朝夕:早晚。

〔17〕 执事:办事人员。指管理祭祀食物的人员。有恪(kè):即恪恪,恭敬的样子。

〔18〕 顾:光顾。予:襄公自称。烝尝:冬祭曰烝,秋祭曰尝。

〔19〕 将:奉献。

烈 祖

【题解】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向有二说:有人认为它是祭中宗的乐歌,有人认为它是祭成汤的诗。就诗论诗,似以后说比较有理。

嗟嗟烈祖 〔1〕 ! 赞叹先祖多荣光!

有秩斯祜 〔2〕 , 齐天洪福不断降,

申锡无疆 〔3〕 , 无穷无尽重重赏,

及尔斯所 〔4〕 。 恩泽遍及宋封疆。

既载清酤 〔5〕 , 供上清酒祭先祖,

赉我思成 〔6〕 。 赐我疆土兴宋邦。

亦有和羹 〔7〕 , 还有调匀美味汤,

既戒既平 〔8〕 。 五味平正阵阵香。

鬷假无言 〔9〕 , 心中默默暗祷告,

时靡有争。 次序井井不争抢。

绥我眉寿 〔10〕 , 赐我长命寿百年,

黄耇无疆 〔11〕 。 满头黄发福无疆。

约 错衡 〔12〕 , 彩绘车衡皮缠毂,

八鸾鸧鸧 〔13〕 。 四马八铃响叮当。

以假以享 〔14〕 , 宋君赴庙来致祭,

我受命溥将 〔15〕 。 受周之命封地广。

自天降康, 安定康乐自天降,

丰年穰穰 〔16〕 。 五谷丰登粮满仓。

来假来飨, 先祖降临来受飨,

降福无疆。 赐我福分大无量。

顾予烝尝, 秋冬致祭请赏光,

汤孙之将 〔17〕 。 宋君奉献情意长。

【注释】

〔1〕 嗟嗟:叹美词。烈祖:见《那》注〔4〕 。

〔2〕 有秩:即秩秩,福大的样子。祜:福。

〔3〕 申:重,又。锡:赐。

〔4〕 斯所:此处。指宋的国土。

〔5〕 载:陈,设置。酤:酒。

〔6〕 赉(lài):赐。思成:见《那》注〔6〕 。

〔7〕 和羹:调制好的汤。

〔8〕 戒:完备。指和羹必备五味。平:和平。指羹味而言。

〔9〕 鬷:同“奏”,《礼记·中庸》引此诗作“奏假无言”。奏假,祭祷。

〔10〕 绥:赠予。

〔11〕 黄耇:黄发老人。

〔12〕 约 (qí)错衡:见《小雅·采 》注〔14〕 。

〔13〕 八鸾:见《采 》注〔15〕 。鸧鸧(qiānɡ):铃声。

〔14〕 假(ɡé):通“格”,祭者上致于神。享:祭。

〔15〕 溥将:广大。

〔16〕 穰穰:禾黍众多的样子。

〔17〕 顾予烝尝二句,见《那》注〔18〕 〔19〕 。

玄 鸟

【题解】

这是写宋君祭祀殷高宗的乐歌。高宗即武丁。据《史记·殷本纪》,殷从盘庚中兴,到其弟小乙立,殷又衰微。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说为相,国家大治。伐鬼方、大彭、豕韦,取得胜利。氐、羌都来朝见,殷又复兴。在位五十九年。这首乐歌就是歌颂他中兴的事业。

天命玄鸟 〔1〕 , 上天命令神燕降,

降而生商 〔2〕 , 降而生契始建商,

宅殷土芒芒 〔3〕 。 住在殷土多宽广。

古帝命武汤 〔4〕 , 当初上帝命成汤,

正域彼四方 〔5〕 。 治理天下管四方。

方命厥后 〔6〕 , 广施号令为君王,

奄有九有 〔7〕 。 九州尽入商封疆。

商之先后 〔8〕 , 殷商先君受天命,

受命不殆 〔9〕 , 国运久长安无恙,

在武丁孙子 〔10〕 。 全靠武丁是贤王。

武丁孙子, 后裔武丁是贤王,

武王靡不胜 〔11〕 。 成汤大业他承当。

龙旂十乘, 十辆马车插龙旗,

大糦是承 〔12〕 。 满载酒食来祭享。

邦畿千里 〔13〕 , 领土辽阔上千里,

维民所止 〔14〕 , 人民定居这地方,

肇域彼四海 〔15〕 。 四海之内是封疆。

四海来假 〔16〕 , 四方夷狄来朝见,

来假祁祁 〔17〕 。 络绎不绝纷又攘。

景员维河 〔18〕 , 景山四周黄河绕,

殷受命咸宜, 殷商受命治国邦,

百禄是何 〔19〕 。 邀天之福永呈祥。

【注释】

〔1〕 玄鸟:燕子。玄是黑色,燕色黑,故名玄鸟。

〔2〕 商:指商的始祖契。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契建国于商(今河南商丘)。事见屈原《天问》、《吕氏春秋》、《史记》等。

〔3〕 宅:居住。殷土:指商地。殷在盘庚迁都前称商,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称殷。后人也称商地为殷土。芒芒:即茫茫,广大的样子。

〔4〕 古:从前。帝:上帝。武汤:成汤自号为武王。

〔5〕 正:治。域:封疆。

〔6〕 方:通“旁”,普遍的意思。后:君,指商汤。

〔7〕 奄:包括。九有:九域的假借,即九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南间曰兗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8〕 先后:先王。指商汤。

〔9〕 殆:危险。

〔10〕 武丁:殷高宗。武丁孙子即孙子武丁的倒文,指成汤的子孙武丁。

〔11〕 胜:胜任。

〔12〕 糦:同“ ”,酒食。承:供奉。

〔13〕 邦:封的假借。《文选·西京赋》注引这句诗作“封畿千里”,封畿二字都是疆界的意思。

〔14〕 维:是。止:居。

〔15〕 肇:通“兆”。兆域,即疆域。四海:《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王肃说:“殷道衰,四夷来侵,至高宗,然后始复以四海为境域也。”

〔16〕 假(ɡé):至,来朝。

〔17〕 祁祁:众多的样子。

〔18〕 景:景山,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古称亳,商的都城。有人训景为大,亦通。员:周围。

〔19〕 何(hè):通“荷”,担负,蒙受。

长 发

【题解】

这也是宋君祭祀成汤的诗。诗叙述汤的祖先契、相土的奠定国基,次述汤受命有天下和伐桀的功绩,末叙伊尹相汤。

浚哲维商 〔1〕 , 商朝世世有明王,

长发其祥 〔2〕 。 上天常常示吉祥。

洪水芒芒, 远古洪水白茫茫,

禹敷下土方 〔3〕 。 大禹治水定四方。

外大国是疆 〔4〕 , 扩大夏朝拓封疆,

幅陨既长 〔5〕 。 幅员从此宽又广。

有娀方将 〔6〕 , 有娀氏国也兴旺,

帝立子生商 〔7〕 。 简狄为妃生玄王。

玄王桓拨 〔8〕 , 商契威武又英明,

受小国是达 〔9〕 , 受封小国令能行,

受大国是达。 受封大国能行令。

率履不越 〔10〕 , 遵循礼制不越轨,

遂视既发 〔11〕 。 遍加视察促实行。

相土烈烈 〔12〕 , 契孙相土真威武,

海外有截 〔13〕 。 海外诸侯齐听命。

帝命不违, 上帝之命不违抗,

至于汤齐 〔14〕 。 代代奉行至成汤。

汤降不迟 〔15〕 , 汤王降生正当时,

圣敬日跻 〔16〕 。 明慧谨慎日向上。

昭假迟迟 〔17〕 , 虔诚祈祷久不息,

上帝是祗 〔18〕 。 无限崇敬尊上苍。

帝命式于九围 〔19〕 。 帝命九州齐效汤。

受小球大球 〔20〕 , 接受上天大小法,

为下国缀旒 〔21〕 , 表率诸侯作典范,

何天之休 〔22〕 。 蒙天之赐美名传。

不竞不 〔23〕 , 不相争也不急躁,

不刚不柔, 不强硬也不柔软,

敷政优优 〔24〕 , 施行政令很宽和,

百禄是遒 〔25〕 。 百样福禄集如山。

受小共大共 〔26〕 , 接受上天大小法,

为下国骏厖 〔27〕 , 各国诸侯受庇蒙,

何天之龙 〔28〕 。 蒙天赐与我荣宠。

敷奏其勇 〔29〕 , 大施神威奏战功,

不震不动, 不震惊也不摇动,

不 不竦 〔30〕 , 不胆怯也不惶恐,

百禄是总 〔31〕 。 百样福禄都聚拢。

武王载旆 〔32〕 , 汤王出兵伐夏后,

有虔秉钺 〔33〕 , 锋利大斧拿在手,

如火烈烈, 好比烈火熊熊燃,

则莫我敢曷 〔34〕 。 谁敢阻挡和我斗。

苞有三蘖 〔35〕 , 一颗树干三个杈,

莫遂莫达 〔36〕 。 没有一株枝叶稠。

九有有截 〔37〕 , 征服九州成一统,

韦顾既伐 〔38〕 , 诛韦灭顾扫敌寇,

昆吾夏桀 〔39〕 。 昆吾夏桀也不留。

昔在中叶 〔40〕 , 从前中期国兴旺,

有震且业 〔41〕 。 威力强大震四方。

允也天子 〔42〕 , 汤为天子诚又信,

降于卿士 〔43〕 。 卿士贤明自天降。

实维阿衡 〔44〕 , 贤明卿士是阿衡,

实左右商王 〔45〕 。 是他辅佐商汤王。

【注释】

〔1〕 浚(ruì):睿的假借字,明智的意思。《毛传》和《郑笺》都训浚为深,浚哲训为“深智”,亦通。维:是。

〔2〕 长:常。发:发现。

〔3〕 敷:治理的意思。方:四方。

〔4〕 大国:指夏。外大国:即夏朝统治区域以外。

〔5〕 幅陨:今作幅员,疆域。长:广大。

〔6〕 有娀(sōnɡ):上古国名。在今山西运城蒲州镇。将:大。

〔7〕 帝:指传说中简狄的丈夫高辛氏。子:指有娀氏国的女子简狄。商:指契。契长大了,当尧的司徒,封于商,所以诗人用商代契。

〔8〕 玄王:契。《国语》、《荀子》都称契为玄王。桓:威武。拨:韩诗作“发”,明的意思。

〔9〕 达:通。指契能通其教令于民。

〔10〕 率:循。履:礼的假借字。王先谦《集疏》:“三家履作礼。”越:逾越。

〔11〕 视:视察。发:实行。

〔12〕 相土:契的孙子。烈烈:威武的样子。

〔13〕 有截:即截截,整齐的样子。

〔14〕 齐:齐一,一样。

〔15〕 降:出生。

〔16〕 圣:聪明智慧。日跻:天天向上。

〔17〕 昭假(ɡé):虔诚祈祷。迟迟:形容长久的样子。

〔18〕 祗:敬。

〔19〕 帝:上帝。式:法式,榜样。九围:即九域,九州的意思。

〔20〕 球:本作“捄”,法制。《广雅·释诂》:“拱、捄,法也。”

〔21〕 下国:指诸侯。缀旒:表率、榜样的意思。

〔22〕 何:通“荷”,蒙受。休:指美誉。

〔23〕 :急躁。

〔24〕 敷政:施政。优优:宽和的样子。

〔25〕 遒(qiú):聚。

〔26〕 共:拱的假借字,《鲁诗》作“拱”。《毛传》:“共,法。”

〔27〕 骏厖:《荀子·荣辱篇》引作“骏蒙”,《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引作“恂蒙”,覆庇保护的意思。

〔28〕 龙:通“宠”,荣誉。

〔29〕 敷奏:施展。按这句可能是错简,和上章的句次比较,应在“不 不竦”句后。

〔30〕 (nǎn)竦(sǒnɡ):二字同义,都是恐惧的意思。

〔31〕 总:聚。

〔32〕 武王:指汤。载:始。旆:发的假借字,出发。指出兵伐夏后桀。

〔33〕 有虔:即虔虔,坚固的样子。秉:执,拿。钺(yuè):大斧。

〔34〕 曷:通“遏”,害。

〔35〕 苞:树的本。指夏桀。蘖(niè):树的枝。三蘖:指韦、顾、昆吾三国。

〔36〕 遂、达:都是形容草木生长的样子。

〔37〕 九有:九州。

〔38〕 韦:亦名豕韦,夏的盟国,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后为商汤所灭。顾:夏的盟国,在今河南范县东南顾城。后为商汤所灭。

〔39〕 昆吾:夏的盟国,在今河南许昌东。后为商汤所灭。夏桀:夏朝末代的君主,名癸,恃勇暴虐,荒淫无度。汤起兵伐之,败之于鸣条,放之于南巢,夏亡。

〔40〕 中叶:中世,指汤的时候。

〔41〕 有震:即震震,威武的样子。业:大。

〔42〕 允:诚信。天子:指汤。

〔43〕 降于:天赐与。卿士:官名。指伊尹,汤的大臣,名挚。

〔44〕 阿衡:伊尹的号。

〔45〕 左右:左右手,辅助的意思。商王:指汤。

殷 武

【题解】

这是宋襄公祭祀赞美其父宋桓公的诗。据《春秋》僖公四年,鲁僖公会齐侯、宋公伐楚。诗反映的就是这件事。从诗的结构和文字方面看来,这首诗和前一首《长发》都分章,文字浅近,不像《周颂》的聱牙。这显然是模仿大小《雅》的形式,是春秋时代的作品。

挞彼殷武 〔1〕 , 殷商大军疾如风,

奋伐荆楚 〔2〕 。 讨伐楚国真奋勇。

罙入其阻 〔3〕 , 长驱深入险阻地,

裒荆之旅 〔4〕 , 大败楚军擒敌众,

有截其所 〔5〕 , 所到之处皆报捷,

汤孙之绪 〔6〕 。 汤王子孙赫赫功。

维女荆楚 〔7〕 , 荆楚之邦听端详,

居国南乡 〔8〕 。 你们住在宋南方。

昔有成汤, 昔我远祖号成汤,

自彼氐羌 〔9〕 , 即使遥远如氐羌,

莫敢不来享 〔10〕 , 谁敢不来献宝藏,

莫敢不来王 〔11〕 , 谁敢不来朝汤王,

曰商是常 〔12〕 。 都说服从我殷商。

天命多辟 〔13〕 , 天子下令诸侯听,

设都于禹之绩 〔14〕 。 禹治水处建都城。

岁事来辟 〔15〕 , 年终祭祀来朝见,

勿予祸適 〔16〕 , 不给你们加罪名,

稼穑匪解 〔17〕 。 但莫松懈误农耕。

天命降监 〔18〕 , 天子下令去视察,

下民有严 〔19〕 。 下民肃敬实可嘉。

不僭不滥 〔20〕 , 不敢妄为违礼法,

不敢怠遑 〔21〕 。 不敢松劲又拖拉。

命于下国 〔22〕 , 天子下令我宋国,

封建厥福 〔23〕 。 努力兴建福禄大。

商邑翼翼 〔24〕 , 商都繁华又齐整,

四方之极 〔25〕 。 好给四方作标准。

赫赫厥声 〔26〕 , 他有赫赫好名声,

濯濯厥灵 〔27〕 。 光焰灿灿显威灵。

寿考且宁, 他既长寿又安宁,

以保我后生 〔28〕 。 保我子孙常昌盛。

陟彼景山 〔29〕 , 登上高高景山巅,

松柏丸丸 〔30〕 。 苍松翠柏参云天。

是断是迁 〔31〕 , 锯断松柏搬回去,

方斫是虔 〔32〕 。 又砍又削把屋建。

松桷有梴 〔33〕 , 松树椽子长又大,

旅楹有闲 〔34〕 。 根根柱子粗而圆。

寝成孔安 〔35〕 。 寝庙建成神灵安。

【注释】

〔1〕 挞:迅疾的样子。殷武:宋的武力。宋是殷的后代。故自称曰殷,殷武即宋武。

〔2〕 荆楚:指楚国。楚国在鲁僖公前都称荆,到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后才称楚。荆楚二字连称,好像后人称殷也连称为“殷商”一样。

〔3〕 罙:深的本字。阻:险要的地方。

〔4〕 裒(póu):俘虏的意思。旅:众。指兵士。

〔5〕 有截:整齐划一的样子。其所:指楚地。

〔6〕 汤孙:指宋桓公。绪:功业。

〔7〕 女:汝。

〔8〕 国:指宋国。

〔9〕 氐(dī)羌:古代两个民族。约分布在今陕西、甘肃、青海等省。

〔10〕 享:奉献。

〔11〕 来王:来朝见。

〔12〕 常:服从。

〔13〕 天:指周天子。多辟:众诸侯。

〔14〕 绩:迹的假借字。禹之迹,指禹治水所经之处。

〔15〕 岁事:指每年年终的祭祀大典。 来辟:来王,即来朝。

〔16〕 祸:音义同过,罪过。適:音义同谪,谴责,惩罚。

〔17〕 稼穑:指农业生产。解:通“懈”。

〔18〕 监:视察。

〔19〕 有严:严严,肃敬庄重的样子。

〔20〕 僭:越礼。

〔21〕 怠:懒惰。遑:闲暇。

〔22〕 命:指周天子的命令。下国:宋国自称。

〔23〕 封:大。建:建设。

〔24〕 翼翼:整齐繁盛的样子。

〔25〕 极:榜样。

〔26〕 赫赫:显著的样子。声:名声。

〔27〕 濯濯:光明。灵:神灵。

〔28〕 后:子孙后代。生:语助词。

〔29〕 陟:登。景山:在宋都内。见《玄鸟》注〔18〕 。

〔30〕 丸丸:光滑而笔直的样子。

〔31〕 断:砍伐。迁:搬动。

〔32〕 方:是。虔:虔刘,砍削。

〔33〕 桷(jué):方的椽子。有梴(chān):即梴梴,木材长长的样子。

〔34〕 旅:众多。 楹:柱。有闲:即闲闲,大的样子。

〔35〕 寝:寝庙,祭祖先的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