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
〔扑枣〕俗语,打采枣子。
〔此〕指偷采枣子。
〔只缘句〕因为她怀着恐惧的心,所以特别要对她亲近。
〔即防句〕这句话很曲折,不易懂。大概是这样的意思:吴郎是远客初来,未必要禁止她采枣。老妇人对他即存戒备之心,防着他而不敢再采,虽也是多事。
〔便插句〕可是吴郎正在结着个篱笆,使得老妇人见了,便认真了。
〔已诉〕妇人平日向杜甫诉说。〔征求〕即征敛。
〔正思戎马〕杜甫因这个妇人的生活穷困,联想到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
七六七年秋天,杜甫自夔州之瀼西迁居东屯,把瀼西草堂借给刚从忠州来的吴郎居住。吴郎是杜甫的亲戚,做着州府里司法参军的官。这诗是杜甫迁居东屯后写给吴郎的。题目写作“又呈”,因为杜甫在不久以前已经有诗给过吴郎。在这首诗里杜甫告诉吴郎一件事。在瀼西草堂的西邻住着一个老妇人,她常时到草堂前面打采枣儿。杜甫对她很和气,从不干涉她。现在草堂借给吴郎住了,特地告诉吴郎,不要禁止她打枣。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公元七六七年。
〔别驾〕官名,是州刺史的佐吏。〔元持〕人名。〔临颍〕县名,故城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
〔蔚跂(qǐ)〕雄浑豪宕貌。
〔郾城〕在临颍南。〔剑器浑脱〕“浑脱”,亦是一种武舞名,从胡舞《泼寒胡戏》演变出来,舞态跟剑器舞一样雄壮。剑器与浑脱合起来的舞叫作“剑器浑脱”。
〔浏漓〕形容舞态的活泼。
〔独出冠时〕言公孙大娘的舞技为当时第一。“冠”,读去声。
〔高头〕即前头的意思,言常在皇帝面前。〔宜春、梨园二伎坊〕开元二年(七一四年),玄宗在蓬莱宫的旁边设置“教坊”,演习乐舞,亲自教授法曲,称皇帝梨园弟子;命宫女数百人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院。“伎坊”,教习音乐歌舞的机构,亦称“教坊”。〔内人〕即宫中人,宫女。宜春院中的妓女称“内人”。亦称“前头人”。〔洎〕及。〔外供奉〕不居宫内,随时入宫承应娱乐的男女伎人称“外供奉”。
〔圣文神武皇帝〕指玄宗,是开元二十七年(七三九年)群臣所上的尊号。〔初〕初年。
〔玉貌锦衣四句〕“匪”,同“非”。四句的意思是:这是数十年前的事情了,不要说玉貌锦衣的公孙大娘,即她的弟子李十二娘,现在也已经不是青年人了,无怪我这样头白了!
〔由来〕来历。
〔波澜莫二〕说李十二娘的舞技与公孙大娘的舞技是一脉相承的。她得到她老师的嫡传。
〔抚事〕追念往事。〔慷慨〕激昂感叹的意思。
〔张旭〕见前《饮中八仙歌》注。
〔邺县〕故城在今河南临漳县西。〔西河剑器〕剑器舞又名《西河剑器》。
〔感激〕生动的意思。
〔即〕则。犹言“那么”。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 ,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 ,壮其蔚跂 ;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 ,独出冠时 。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 ,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 。既辨其由来 ,知波澜莫二 。抚事慷慨 ,聊为剑器行。往者吴人张旭 ,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 ,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即公孙可知矣 。
〔色沮丧〕即失色。
〔矫〕飞举、矫捷。〔群帝〕即群仙。〔骖龙翔〕驾龙飞翔。
〔罢〕舞罢。
〔绛唇珠袖〕指公孙大娘的歌和舞。
〔传芬芳〕说李十二娘能传公孙大娘的舞技。
〔临颍美人〕指李十二娘。〔白帝〕白帝城,指夔州。
〔既有以〕即序中所说“既辨其由来”的意思。
〔先帝〕指玄宗。〔八千人〕极言其多。
〔五十年间〕开元五年(七一七年)起至写此诗时的大历二年(七六七年)。
〔女乐余姿〕李十二娘的舞蹈,犹有往日公孙大娘的姿态。〔映寒日〕舞时在十月,故云“映寒日”。
〔金粟堆句〕“金粟堆”,即指金粟山,在陕西蒲城县东北,为玄宗陵墓所在地。“拱”,合抱。说玄宗陵墓上的树木已经长得很大了。
〔瞿唐石城〕指夔州。夔州近瞿塘峡,故云“瞿唐石城”。
〔玳筵急管〕“玳”,玳瑁,龟类动物,背甲可做装饰品。“玳筵”,玳瑁饰的筵。形容华盛的宴席。“管”,泛称箫笛等管乐器。“急管”,急促的乐声。
〔茧〕胝。脚上生厚皮。〔愁疾〕即愁病,愁苦。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1],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 ,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 ,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 ,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 ,风尘 洞昏王室[2]。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 ,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 ,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
公孙大娘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名的女舞蹈家,精于剑器浑脱舞,亦能为《裴将军》《满堂势》等舞,皆冠绝一时。〔公孙大娘弟子〕指李十二娘。〔剑器〕古代武舞曲(即健舞曲)名,舞伎执剑而舞,表现雄武、战斗的姿态。
[1] 〔 (huò)〕闪烁貌。〔羿射九日〕古代神话:唐尧时,十个太阳并出,草木都焦死,有一个善射的人名羿,他一连射下了九个太阳。
[2] 〔风尘 (hòng)洞〕指安史之乱。“ 洞”,浩大无边际貌。
夜归
〔冲虎过〕极言夜半走山路的危险。
〔明星〕指太白星,即金星。
〔嗔〕一本作“唤”。〔两炬〕两支烛。
〔老罢〕犹言“老去”,即“老了”的意思。
〔杖藜〕扶着藜杖。〔那〕奈何。
夜半归来冲虎过 ,山黑家中已眠卧。傍见北斗向江低,仰看明星当空大 。庭前把烛嗔两炬 ,峡口惊猿闻一个。白头老罢舞复歌 ,杖藜不睡谁能那 ?
大约是七六七年作于夔州。
晚晴
〔高唐〕本是宋玉《高唐赋》所说的高唐,在云梦泽中。此处用来作为巫山的代词。
〔皑皑〕洁白貌。
〔六龙〕古代神话:太阳的车驾驭着六龙。
〔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曾筑黄金台,招致天下人才。因而后来把黄金台泛称重义气结交情的场所。
〔汩(gǔ)乎〕像流水似的去得很快。
〔委绝〕弃绝。
高唐暮冬雪壮哉 !旧瘴无复似尘埃。崖沉谷没白皑皑 ,江石缺裂青枫摧。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照耀从西来,六龙寒急光徘徊 。照我衰颜忽落地,口虽吟咏心中哀。未怪及时少年子,扬眉结义黄金台 。汩乎吾生何飘零 ,支离委绝同死灰 !
当亦是七六七年左右,杜甫在夔州作。
冬至
〔至日〕即冬至日。
〔泥〕胶缠的意思。
〔形容〕形貌。
〔天边〕一本作“天涯”。
〔丹壑〕丹色的山谷。“丹”是石色、泥土色。
〔鸣玉〕“玉”,玉佩;玉佩挂在身上,走路时动摇,发出声音。〔紫宸〕唐宫殿名。皇帝听政的地方。〔鸣玉句〕想念长安宫廷散朝时的情景。
〔心折句〕“心折”,犹言心碎。古人常称心为寸心,亦称方寸。“无一寸”,极言其心碎之状。
〔三秦〕项羽分秦地为三,因称“三秦”。其地都在今陕西。“三秦”即“秦”,这里寄寓想望长安之意。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
冬至,大约是七六七年的冬至。时杜甫在夔州瀼西。因节日而引起对长安的想念,写了这首诗。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抑塞〕郁闷。被压抑。〔磊落〕胸怀坦白。
〔豫章〕乔木名。豫亦称枕木,章亦称樟木。木材坚好,供建筑之用。
〔跋浪〕即涉浪。〔沧溟〕海水。
〔得〕得被信用。〔诸侯〕指镇守蜀中的大员。〔棹〕划船,摇动船桨。〔锦水〕即锦江,在四川。
〔趿(tā)珠履〕“趿”,穿。“珠履”,战国时春申君有门客三千人,上客皆穿珠履。此借指做幕僚。
〔仲宣楼〕建安诗人王粲(一七七—二一七),字仲宣,曾流寓荆州,作《登楼赋》。王粲所居之荆州,是三国刘表时的荆州,今湖北襄阳县。后来荆州移在江陵,因而江陵亦有“仲宣楼”的故迹。
〔青眼〕魏时诗人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是对人表示好感的眼色。〔吾子〕称呼王郎。
〔眼中之人〕亦指王郎。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 ,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西得诸侯棹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
七六八年(大历三年)春天,杜甫携带家人自夔州出了三峡,到达江陵。晚秋,又移居公安(在江陵南)。此诗大约是寓居江陵所作。时王郎将赴蜀。杜甫写此诗送他。〔短歌行〕汉乐府歌曲名。〔司直〕官名。掌纠劾官吏。
暮归
〔柝〕巡夜打更用的木梆。
〔客子〕指杜甫自己。
〔练〕熟绢而洁白的叫作“练”。
〔桂水〕在湖南郴县西四十里。北流至永兴县界入耒江。〔阙〕同“缺”。缺少。
〔北归句〕“秦川”,见《乐游园歌》注。“鼓鞞”,见《无家别》注,这里借指战争。七六八年秋,吐蕃又侵入灵州(今宁夏灵武县)、邠州(今陕西邠县),京师戒严。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 ,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 ,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此诗是七六八年秋末,杜甫寓居公安时所作。
夜闻觱篥
〔塞曲〕边塞的乐曲。〔欻(xū)〕忽然。
〔急管〕即指觱篥。〔风湍〕暴风急流。
〔干戈满〕去年吐蕃两次入侵。这年桂州有獠族变乱;成都有杨子琳变乱。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 ,不见江湖行路难。
七六八年暮冬,杜甫从公安到了岳州(今湖南岳阳县),这首诗是他寓居岳州时所作。〔觱篥(bì lì)〕原为龟兹国乐器,唐代俗乐常用,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吹起来声音很悲哀,亦名悲篥。
登岳阳楼
〔吴楚〕指我国东南部,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坼〕分裂。〔吴楚二句〕极言洞庭湖气象的阔大。
〔戎马句〕言中原尚有战事。这年,吐蕃入寇,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防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此诗亦当作于七六八年暮冬。〔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
岁晏行
〔潇湘〕二水名,在湖南省零陵县西北合流,称“潇湘”。
〔罟〕就是网。
〔莫徭〕杂居长沙一带的少数民族。即蜑(dàn)户。他们自己说因为他们的祖先曾立了功劳,被免征役,故名“莫徭”。“徭”,徭役。〔桑弓〕桑木做的弓。
〔厌〕同“餍”。吃足,吃腻。
〔此辈〕指劳动人民。〔杼轴〕织布具。亦作“杼柚”。〔茅茨(cí)〕草屋。
〔鬻(yù)〕出卖。
〔还〕犹言缴纳。〔租庸〕唐代赋税制度:纳粟纳谷叫作“租”,役人或纳绢代役叫作“庸”。
〔和〕间杂。
〔刻泥〕用陶泥做钱模。
〔好恶〕好坏。〔相蒙〕相欺骗蒙蔽。混淆。〔好恶句〕言钱法大坏,私铸钱与官钱不分。天宝年间(约在七四五年以后),富商奸人渐收好钱,运往江淮之南,每一好钱可换私铸恶钱五,再假托官钱,入京私用。
〔画角〕“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本是胡乐。其形本细末大,外加彩绘,因称“画角”。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 ,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 ,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 ,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 ,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 ,此曲哀怨何时终?
七六八年暮冬,杜甫流寓岳州时作。“岁晏”即是岁暮。一年将尽,有感于战争不息和人民的痛苦,写了这首诗。
清明二首
〔新火〕古代习俗:每到清明前二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才起火,所以称“新火”。据说禁火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烧死在绵山的介子推。
〔客船〕指杜甫所坐着的船。
〔绣羽〕羽毛美丽的鸟。〔他〕指鸟。
〔红颜〕少年。〔骑竹〕把竹当作马骑,是一种儿童的游戏。
〔胡童〕时湖南一带当有胡人杂居,故此云“胡童”。〔结束〕打扮。
〔可怜〕可爱。
〔定王〕汉景帝儿子刘发封长沙王,死后称“定王”。
〔贾傅〕贾谊,汉代著名文学家,曾做长沙王太傅。他的旧宅在长沙,宅中有井,相传为贾谊所凿。
〔周举〕后汉人,他做并州刺史时,革除太原地方寒食一月的旧习惯,回复温食。〔虚沾句〕意思是这里的船上,寒食的禁例虽然没有了,但迫于穷困,仍然没有熟东西可吃。所以说是“虚沾”。“沾”,叨光。
〔藉〕靠赖。〔君平〕汉严遵,字君平,隐居在成都市卖卜,每日以得百钱为限。
〔钟鼎〕“鼎”,古时食具。富贵人家撞钟列鼎而食。〔山林〕指在野的生活。
朝来新火起新烟 ,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 ,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 ,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 ,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周举为寒食 ,实藉君平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 ,浊醪粗饭任吾年。
〔左书空〕“左”,左手。因右臂偏枯,所以用左手。“书空”,用晋殷浩典故:殷浩兵败坐废,很忧闷,终日用手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字。
〔蹴踘〕打球的游戏。古时寒食、清明节常有蹴踘、秋千等游戏。〔将雏〕携带着子女。
〔上云〕飞入云际。〔紫塞〕指北方关塞。〔旅雁句〕羡慕旅雁北归,暗示思乡情绪。
〔钻火〕古代相传,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此泛指取火。〔用青枫〕参看《梦李白》诗“枫林青”注。切合身在江南的意思。
〔秦城〕指长安。
〔汉主〕借指唐天子。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 ,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 ,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 ,汉主山河锦绣中 。风水春来洞庭阔,白 愁杀白头翁。
七六九年(大历四年)春,杜甫从岳州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南方的节候、景物、风习,引起了新的感触,在这两首诗中,他写出此时的心境。这两首是七言排律体。
江汉
〔腐儒〕腐朽的儒生。杜甫自指。
〔苏〕病好转。
〔存老马〕“存”,尊重的意思。“老马”,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路途。管仲乃用老马引路,才得回来。这里杜甫用老马比方自己。意思说虽然今已年迈,自信犹有可为。
〔不必句〕可用老马的智慧,不必取老马的筋力。至于奔跑长途,老马力衰,不能同壮马比了。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
大约作于七六九年。
客从
〔客从、遗我〕汉朝古诗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这样的辞句,是摹仿民歌风格的,这又是摹仿汉朝古诗的风格的。“客”和“我”皆泛说。“我”不指杜甫自己。“遗”,赠送。〔南溟〕南海。〔泉客〕即鲛人。古代传说:南海里有鲛人,他们生活在水中,像鱼类一样。鲛人能够织丝。鲛人的眼泪能够变成珍珠。
〔有隐字〕隐隐然好像有文字。
〔欲辨句〕可是辨认不出是什么字。“书”,文字。二句暗喻人民有难言的隐痛。
〔缄〕封。封藏。〔箧笥〕竹箱子。泛指藏物的箱子。
〔俟〕等待。〔须〕同需。需索。
〔哀今句〕悲痛现在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搜刮了。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 ,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 ,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
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诉说劳动生产者受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的痛苦。大约是七六九年在潭州作。〔客从〕取首句二字作题。
蚕谷行
〔向〕将近。
〔焉得句〕怎么才能销毁兵器作农器。
〔男谷女丝〕即男耕女织。〔行复歌〕且行且歌。
天下郡国向万城 ,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 ,一寸荒田牛得耕。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
这诗当亦是七六九年,杜甫在潭州作。
朱凤行
〔衡山高〕“衡山”,即南岳,为潇湘之间最高的山。
〔长顾〕引颈回望。〔曹〕同伴。一本作“群”。
〔愍〕同“悯”。怜念。
〔竹实〕竹子所结子实。传说凤凰非竹实不食。〔及〕到。〔蝼蚁〕比喻小百姓。
〔鸱枭(chī xiāo)〕恶禽。比喻迫害人民的统治者。〔尽使句〕由他鸱枭怒号罢了。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 ,山巅朱凤声嗷嗷。侧身长顾求其曹 ,翅垂口噤心甚劳。下愍百鸟在罗网 ,黄雀最小犹难逃。愿分竹实及蝼蚁 ,尽使鸱枭相怒号 。
此诗当亦是七六九年,杜甫在潭州作。凤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象征祥瑞的神鸟。这里杜甫用朱凤比喻自己。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帙〕装文书的套子。
〔常侍〕官名。高适做到左散骑常侍的官。
〔行〕文字的排行。
〔读终篇末〕把诗从头到尾读完。
〔枉诗〕称人寄来诗的客气语。
〔生意〕人生的意味。
〔忘形故人〕要好的不拘形迹的老朋友。
〔汉中王瑀〕唐宗室李瑀,玄宗兄李宪的第六子,封汉中王。他很喜爱文学,早有才名。〔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敬使君超先〕“使君”,对敬超先的称谓。〔在〕在世。
〔辞〕言辞。
开文书帙中 ,检所遗忘,因得故高常侍适 ——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 ,读终篇末 。自枉诗已十余年 ,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老病怀旧,生意可知 。今海内忘形故人 ,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 。爱而不见,情见乎辞 。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此作,因寄王及敬弟。
〔蒙〕承受。
〔不意〕不料。
〔壮士〕指高适。
〔合沓〕积聚貌。〔寥廓〕广漠,高远。
〔郁郁〕形容气盛。〔匡时略〕救时的策略。
〔锦里〕指成都。
〔瑶墀(chí)〕玉阶。指殿前。〔侍臣〕指高适为常侍。〔已冥寞〕指死亡。
〔鼋鼍(yuán tuó)〕水中爬虫类动物。“鼋”,似鳖而大。“鼍”,鼍龙,一名猪婆龙。〔潇湘句〕杜甫说自己流寓湖南的生活情景。
〔鄠(hù)杜〕“鄠”,在长安城西南。“杜”,即杜曲,在长安城南。这里的“鄠杜”泛指长安。〔雕鹗〕都是猛禽。高适能直言极谏,不避权贵,故以“雕鹗”相比。〔鄠杜句〕说高适死于长安。
〔东西南北〕指自己的漂泊。
〔北辰〕北极。比方帝王所居。这里指长安。
〔充斥〕盛多。
〔衣冠南渡〕五胡乱华,晋元帝渡江,士族亦皆南迁,史称南渡。此借指吐蕃入寇,唐代宗逃往陕州,及士民纷纷避乱南奔情事。
〔鼓瑟句〕《楚辞·远游篇》:“使湘灵鼓瑟兮。”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帝尧的女儿)哀之,投湘水而死,成为湘水女神。在风雨晦冥中,她们时常出游水面,鼓瑟悲歌。“帝子”即指娥皇、女英。这本是湘江一带的神话故事,杜甫用来叙写自己对王室多难的感伤。
〔曳裾〕见前《壮游》注。
〔曹植、刘安〕曹植是魏宗室,刘安是汉宗室,用来比拟汉中王李瑀。“服食”,服食丹药。神仙家一种求长生的法术。
〔长笛邻家〕用晋向秀典故:向秀听到邻家的笛声,因而想念起旧日的好友嵇康等,作《思旧赋》。这里比方自己对高适的追思。
〔昭州〕指敬超先。〔招魂〕宋玉哀伤屈原,作《招魂》。这里是说招高适的魂。〔文章四句〕请李瑀、敬超先同作诗赋以招高适之魂。
自蒙蜀州人日作 ,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 ,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 。锦里春光空烂熳 ,瑶墀侍臣已冥寞 。潇湘水国傍鼋鼍 ,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 ,白首扁舟病独存。遥拱北辰缠寇盗 ,欲倾东海洗乾坤。边塞西蕃最充斥 ,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 ,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邻家乱愁思 ,昭州词翰与招魂 。
高适任蜀州刺史时,曾于七六一年正月初七日(人日)寄诗给杜甫,后不久,在七六五年即死去。到七七〇年(大历五年),杜甫追忆起来,写了这首诗。时距高适赠诗已十年,距高适的死亦已五六年,所以说是“追酬”。〔人日〕古代习俗相传,农历正月初几日,各有所属,即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李范,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很爱好文学、艺术。
〔崔九〕此句下有原注云:“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崔涤为唐玄宗宠臣。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是开元天宝时代的著名音乐家,杜甫年少时曾在洛阳听过他的歌声。七七〇年左右,杜甫又在潭州一带与他相遇。
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即佳节。〔食犹寒〕古时寒食节禁火三日,小寒食还没有用火,故云“食犹寒”。
〔隐几〕“隐”,读去声。靠着。〔鹖(hé)冠〕用鹖鸟毛为饰的冠。古时有隐士号鹖冠子,居深山,常戴鹖冠。此处杜甫用来比拟自己。
〔娟娟〕美好貌。〔幔〕船上所张的布幔。
〔直北〕犹言正北。
佳辰强饮食犹寒 ,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 ,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
此诗约作于七七〇年的春天。寒食节的次日叫作“小寒食”。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轩辕〕古代的帝王,即黄帝。相传他命伶伦制作律吕。〔休〕停止。〔律〕即律吕,是古时辨别声音的标准。〔虞舜〕相传虞舜作五弦琴。〔轩辕二句〕借喻衰乱之世,雅音废绝。
〔错〕置,安排。〔雄鸣〕相传伶伦制律,用十二个竹管以听凤鸣,其雄鸣六,雌鸣亦六。这句承上面“轩辕制律”句而说。〔半死〕据说古琴用龙门半死的桐树制成最佳。这句承上面“虞舜弹琴”句而说。〔尚错二句〕说自己不废诗歌,奋发有所述作。
〔圣贤〕指轩辕、虞舜。〔古邈〕古远。
〔震〕东方。〔舟泊句〕言泊舟在湘江的东岸。
〔参〕星宿名,即猎户星座。冬天夜空中明亮的星座。
〔马融笛、仲宣襟〕马融,汉代文人,善吹笛。仲宣,即王粲。他的《登楼赋》中有云:“向北风而开襟。”马融和王粲都曾作客望乡,所以此处把他引来作比。
〔霾(mái)〕尘土蔽晦。〔白屋〕贫穷人住的房子。
〔青岑〕指山峰。
〔冬炎瘴〕冬天还有炎瘴,说湖南地气之热。
〔鼓迎句〕记湘江一带风俗好淫祀,击鼓迎神祭鬼。
〔樽中弩〕《风俗通》载杜宣故事(乐广亦有此故事):杜宣看见酒杯中的弓影似蛇,疑惑得病。此借喻自己因病多疑多忧。
〔冠上簪〕古时有官职的人,冠帽用簪装饰。〔淹留句〕说自己久留异乡,空挂着官衔。
〔牵裾〕用魏辛毗故事:辛毗谏魏文帝,文帝不从,起而入内,辛毗就挽住他的衣襟。〔投阁〕用扬雄故事。见前《醉时歌》注。扬雄投阁,本为刘歆之子刘棻事,此处以“歆”字趁韵。〔牵裾二句〕借喻自己在任左拾遗时,因为直谏肃宗,营救房琯,为肃宗所不喜。
〔所钦〕所钦敬的人。指湖南亲友。
〔藜不糁(sǎn)〕“糁”,用米粒和羹。《庄子·让王篇》:“藜羹不糁”。藜羹没有米粒,贫人所食。〔吾安句〕说自己安于贫苦生活。
〔汝〕也指湖南亲友。〔琛(chēn)〕宝玉,比喻贤士。
〔乌几〕即乌皮几。〔鹑衣〕敝衣。“鹑”,鸟名。鹑尾短秃,像衣服的短结,故称敝衣为“鹑衣”。〔乌几二句〕言客中的用具、衣服都破敝不堪。
〔哀伤句〕参看《咏怀古迹》第一首注。
〔葛〕葛衣。〔砧〕捣衣石。〔十暑二句〕说自己在蜀十年,到楚地亦已三年。
〔锦帐〕古时郎官有锦帐。〔叨陪句〕说自己被任尚书工部员外郎。
〔放〕同“仿”。〔白头吟〕传说司马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此借喻自己的失意。
〔反朴〕反还淳朴。
〔忘机〕去除机械的心,无所机谋。〔陆易沉〕避世的人,譬如居陆而沉。此言自己与时世相背。
〔数粒食〕数粒而食。极言生活贫困,米粮可贵,计算粒数而后吃。
〔四知金〕汉杨震不肯私受王密纳贿的黄金,他对王密说:“天知、地知、子(你)知、我知。”〔得近句〕意思说自己虽清贫,亦不取非分之物。
〔封〕增加的意思。
〔源花句〕传说中的桃花源在湖南。
〔转蓬〕比方行踪无定。“蓬”是蓬草,随风飞转。
〔行药〕服药后,步行以宣导药气,叫作“行药”。〔涔(cén)涔〕病困汗出貌。
〔瘗(yì)〕葬。〔潘岳〕晋代文人,曾在《西征赋》里追悼他夭亡的幼子。杜甫当有儿子在旅途中病死,故此处引用潘岳事。
〔持危〕扶持行步欹危。〔邓林〕古代神话:夸父与太阳竞走,途中渴死,他所遗弃的杖,化为邓林。这里泛指杖。
〔蹉跎句〕说自己拙于趋时。
〔知音〕指湖南亲友。
〔假〕借。〔苏张〕苏秦、张仪,都是战国时有名的舌辩之士。〔周宋镡(xín)〕“镡”,剑鼻,一名剑珥。另一解:“镡”,剑首。《庄子·说剑篇》:“天子之剑,以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铗。”用来比方极大的才具。〔却假二句〕“苏张舌”指湖南亲友的善于夸说,“周宋镡”指他们夸奖杜甫的才具。
〔纳流〕容纳众流。〔浩汗〕水深广无际貌。〔峻址〕增高基址。〔嵚崟(qīn yín)〕山高貌。〔纳流二句〕赞说湖南幕府延纳人才之多。即另诗《留别湖南幕府亲友》中“大府才能会”之意。
〔城府〕指潭州。潭州长沙郡都督府城。〔旭〕晓日。
〔筠〕竹。〔浔〕水边。
〔披颜〕开颜。〔倩倩〕笑的样子。
〔逸足〕指奔驰的马。〔骎(qīn)骎〕奔驰的样子。〔逸足句〕以骏马比方湖南幕府亲友。
〔朗鉴句〕大概因为湖南幕府亲友曾留他,杜甫不肯留而南行。杜甫感谢他们的意思,请其鉴谅。
〔公孙〕公孙述,见前《阁夜》注。〔侯景〕南北朝时梁叛将。〔公孙二句〕借指当时各据一方、互相混战的藩镇和叛将,如崔旰、杨子琳、臧玠等。
〔北斗〕指长安、畿辅之地。参看《诸将》注。
〔畏人句〕“千里井”,相传南北朝时,有一计吏投宿驿舍,临去把挫马草(马吃的稻秆)泻在井里,以为自己不再回来了。不久,他因事重过驿舍,汲饮井水,竟被挫马草刺喉而死。后人因此相戒:“千里井,不泻挫。”这里杜甫暗示他不愿回来。
〔九州箴〕古时把中国划分为九州。汉扬雄曾作“州箴”。〔问俗句〕即入国问俗的意思。亦言作客多戒惧。
〔葛洪〕晋时人。入罗浮山(在广东增城县东)修炼丹药。相传他死后,颜色如生,举尸入棺,轻如空衣。人们认为他是尸解成仙。
〔许靖〕三国时人。他曾携带亲族避乱,先人后己,身受饥寒。
〔霖〕雨不止貌。此形容涕泪之多。〔葛洪四句〕杜甫自言老病将死。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 ,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 ,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水乡霾白屋 ,枫岸叠青岑 。郁郁冬炎瘴 ,蒙蒙雨滞淫。鼓迎方祭鬼 ,弹落似鸮禽[1]。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生涯相汩没,时物自萧森。疑惑樽中弩 ,淹留冠上簪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 。吾安藜不糁 ,汝贵玉为琛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哀伤同庾信 ,述作异陈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叨陪锦帐座 ,久放白头吟 。反朴时难遇 ,忘机陆易沉 。应过数粒食 ,得近四知金 。春草封归恨 ,源花费独寻 。转蓬忧悄悄 ,行药病涔涔 。瘗夭追潘岳 ,持危觅邓林 。蹉跎翻学步 ,感激在知音 。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 。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嵚崟 。城府开清旭 ,松筠起碧浔 。披颜争倩倩 ,逸足竞骎骎 。朗鉴存愚直 ,皇天实照临。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畏人千里井 ,问俗九州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葛洪尸定解 ,许靖力难任 。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
七七〇年四月,杜甫避湖南兵马使臧玠的兵乱,携带家人从潭州乘船想南往郴州(今湖南郴县),却被大水所阻;将北上汉阳,又不能行。在船上,他的风痹病加剧了,约在这年的冬天他就死去。此诗乃杜甫病倒湘江船上时所作。这是一首五言排律。〔湖南亲友〕当指潭州幕府中的亲友。
[1] 〔似鸮禽〕汉贾谊《 鸟赋》:“ 似鸮,不祥鸟也。”这里泛指南方怪异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