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作
段桥擪笛 ② 。但水云梦里,依然寒碧。魂断翠禽 ③ ,一夜枝头暗笳咽。仙羽巢居归否?凭谁问、尧年消息 ④ ?料雪后、树树苔根,千丈劫灰黑。 南北,寄未得。应念我故山,花下踪迹。塞鸿望极,黄竹哀歌况伤别 ⑤ 。寒暖商量未定 ⑥ ,已一半、飘流潮汐。剩点点、盘露恨 ⑦ ,似人泪滴。
注释
①徐堇侯:温州画家。吴鹭山:温州诗人。方介堪:温州篆刻家。戴幼和:温州诗人。蒋云从:名礼鸿,作者学生。茶山:地名,在温州郊区,多植梅树。白石:姜蘷别号。千树三句:为白石《暗香》词中语。
②擪笛:吹笛。
③翠禽:“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是白石《疏影》词中句。
④仙羽:指鹤。鲍照《舞鹤赋》:“伟胎化之仙禽。”尧年消息:指雪。元稹《白鹤》诗:“尧年值雪度关山。”
⑤黄竹哀歌:指难民流离道路。穆天子游苹泽,北风雨雪,有“我徂黄竹”之诗,以哀百姓。
⑥寒暖商量未定:指国民政府对联俄与联英美抗日举棋不定。
⑦盘露恨:魏明帝取汉武捧露金人承露盘归洛阳。金人临载,潸然泪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词之谓也。国难中探梅,残山断水,举目伤情。翠禽啁啾,凄如笳咽;梅根的青苔,黑如劫灰。塞鸿来路,难民在风雪中挣扎。而国事摇摆不定,花也飘零过半。剩下不多的梅花,像仙人的泪滴一样,令我伤悲。刻画苦难,设想真切入微,令人肝肠寸断,不忍卒读。
一九三八年作
招得秋魂 ② ,断笳先送斜阳去 ③ 。惊乌飞处 ④ ,南北山无数。 打尽霜红 ⑤ ,迢递伤心路。长亭树,无声最苦,夜夜风兼雨。
注释
①“八一三”:1937年8月,日军大举入侵上海,遭到激烈抵抗。翌年爱国青年于上海租界发起纪念活动。租界当局大捕青年,实行镇压。
②秋魂:指爱国青年。
③断笳:凄断的号角声,指租界当局的镇压。
④惊乌:指受惊青年。
⑤霜红:指爱国青年。
词以象征手法表现爱国青年遭到追捕。“夜夜风兼雨”,以凄风苦雨喻示反动当局的迫害行为,语似微婉而意却凝重。
一九三八年作
九死攀髯无涕挥 ② ,龙翔门外路 ③ ,又鹃啼。过江搨本莫轻携。中川水,日夜斗蛟螭。 魂魄恋清晖。几番桑海劫,一鸥飞。江山重过定沾衣。神游地,万鼓听潮归 ④ 。
注释
①中川寺:即瓯江江心岛上的江心寺。寺中有文天祥词刻碑。
②攀髯:《史记》载黄帝骑龙升天,小臣持龙髯,攀,堕黄帝之弓,乃抱弓与胡髯号泣。此言天祥舍身保护宋室江山。
③龙翔门:中川寺之门。
④万鼓:形容潮声。
睹物思人,充满忠义奋发之气。作者见到江心寺所刻《正气歌》搨本,乃引发无限慷慨爱国之豪情。“过江”三句,两面关锁。一言忠义无价,二言时局险恶。下片之“魂魄”指天祥若重来,睹此沧海扬尘之劫难,定当哀痛。结以万鼓听潮,寓奋起抗争之意。
集友人园林,归得鹭山书。
一九三九年作
权作武夷山顶会 ① ,人间万事如麻。尊前相望抵天涯 ② 。题襟犹汐社 ③ ,吹帽尽胡沙。 客里香醪从似蜜,不归总负黄花。叩门一盏雁山茶,平生吴季子 ④ ,归梦为君赊 ⑤ 。
注释
①武夷山:相传为仙灵所居,此指雅集如神仙相聚。
②尊前句:尊前对酒,却有天涯之感。犹言国难深重。
③题襟:题写襟抱所感。晚唐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互相唱和,有《江上题襟集》。汐社:南宋遗民谢翱等人结为汐社,以抒愁抱。
④吴季子:春秋时吴国贤公子季札。此指吴鹭山。
⑤赊:欠也。此言暂欠归聚之梦,不久将往。
纵有沪上雅集,但当此万事如麻的乱局,胡沙吹帽,战氛日逼,又如何能乐得起来?客醪纵美,难比故乡的秋菊,待来日与贤公子一圆乡关之梦。笔姿活泼,情致高雅,令人神驰无尽。
题霜崖翁遗札 ① ,翁以己卯三月十八日谢世云南大姚村,后八日方闻其讣,后半月接其三月十日书,作此志痛。
一九三九年作
要离冢畔青山 ② ,五噫歌罢愁风雨 ③ 。滇云南望,烽高雁断,此行良苦。楚畹都空,吴歈纵好 ④ ,何怀故宇?诵远游一喟,昆仑阊阖 ⑤ ,骖鸾到,鞭龙去 ⑥ 。 昨夜天风一纸,伴清箫、梦中亲付。开天旧事,人间谁记,霓裳宫羽。风洞山头,杜鹃声里,神游前度。料逢迎犹有,村姑野老,唱霜花谱 ⑦ 。
注释
①霜崖翁:吴梅字矍安,号霜崖,苏州曲学大师。抗战时避兵云南。1939年逝世。
②要离:春秋时吴国勇士。受吴王阖闾派遣,以苦肉计去刺杀庆忌,果得成功。庆忌临死前曰:哪有一天杀两勇士之理,嘱卫士放之。要离回国报命,亦伏剑自杀。其坟在泰伯陵旁。与梁鸿、专诸墓作“品”字形。
③五噫歌:后汉梁鸿作。因讽刺朝政奢华,流亡吴地,与妻孟光为佣人以度日。
④楚畹二句:屈原“余既滋兰之九畹”。此谓苏州沦陷,兰畹都空了。吴歈:吴歌,苏州民谣。
⑤远游:屈原有《远游》篇。昆仑阊阖:《离骚》中所说的天门。
⑥骖鸾:乘凤。鞭龙:骑龙。此谓霜崖逝世。
⑦霜花谱:吴梅著有《霜崖诗录》《霜崖词录》等。
词情悲壮沉痛。开篇引出侠义干云、高节照世的要离、梁鸿来突显吴梅老人的环境背景。接写避乱远行,在苦怀乡邦中骖鸾离世。赋情之高,烘托之妙,悼词中罕见。下片写其著作、书札,长留人间,为世所重。所谱词曲,仍被村姑、野老传唱不断,清芬永存。悲壮骚雅,此词之谓也。
一九三九年作
白雁谣长 ② ,啼乌泪尽 ③ ,江船归兴何浓。折秋花赠别,满鬓是西风。寻梦路、已非故国。竹西消息 ④ ,歌断箫空 ⑤ 。看二分月底 ⑥ ,惊飞阵阵哀鸿 ⑦ 。 春衫白纻,正年年、邀约芒筇。奈回首先惊,山河垆下 ⑧ ,身世墙东 ⑨ 。珍重冰霜颜色,涉江人、手把芙蓉。梦锦囊醉墨 ⑩ ,春风世界重逢。
注释
①丁怀枫:丁宁字怀枫,扬州女词人。
②白雁谣长:宋季童谣“白雁渡江来”,后元宰相伯颜率兵灭南宋。
③啼乌:白居易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时怀枫有丧母之戚。
④竹西:扬州有竹西亭。
⑤箫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以箫空说明扬州沦陷,已无人吹箫了。
⑥二分月底:徐凝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⑦哀鸿:鸿雁哀鸣,形容难民流离失所。
⑧山河垆下:《世说新语》:“王濬冲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此酒垆。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此言友朋离散。
⑨身世墙东:《后汉书》:“避世墙东王君公。”
⑩锦囊:李贺出游,命小奴携锦囊随后,得句则贮囊中。
上片哀音满纸:从铁骑纵横、慈母去世,到哀鸿遍野,难民流徙。生民苦难极矣。这就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真实写照。然而作者的词心并不消极,能从低沉中振起,看到了希望。“珍重”以下四句,强调只要坚持操守与理想,就一定能获得胜利,会在春风世界里重逢。这个亮色的结尾,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取向,也给读者以希望和鼓舞。
一九三九年作
卷叶劝酬家醖,休问,门外几斜阳。人间无此北窗凉 ② ,晋宋倦思量。 寂寞十年心迹,消得,一榻鬓丝风。西江只在画屏中,招手几归鸿。
注释
①吷庵:夏剑丞号。剑丞为老辈词人,书画名家。曾同龙榆生、夏承焘创办《词学季刊》。其妻左又宜,宗棠女孙,亦工词。
②北窗凉: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云:“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剑丞名门才彦,词坛老辈,与夏交谊颇密。“人间无此北窗凉,晋宋倦思量”二句称颂其为渊明一流人物,晋宋以下不足挂齿。可见人品之高。“西江”二句,写其归思之浓。寥寥几笔,便将人物生动画出。点睛手段,浑不易得。
一九四○年作
四海一师今八十,苍颜梦里依然。几人清福到华颠?横流吟烛外 ② ,孤兴野鸥前。 遗我黄庭能却老 ③ ,何时风引归船?但求亲寿似公年 ④ 。不须丹九转 ⑤ ,会见海三田 ⑥ 。
注释
① 隐:张字震轩,号 隐。作者业师。
②横流:沧海横流,指日寇入侵。
③黄庭:道经名。却老:延迟衰老。
④亲寿:父母之寿。
⑤丹九转:九转金丹,旧说可以长生不老。
⑥海三田:谓沧海三次变成桑田。此言长寿。
张震轩先生是夏公温州师范的老师,正是他把夏公引向词学之路,师生情义深笃。此词充满敬爱之心。“四海一师”犹言天下名师,用笔敬重。“横流”二句,世乱纷纭,仍不减山水吟兴,则其高情远韵可知了。最后以“不须丹九转,会见海三田”作结,不须求仙而自享高寿,一派祥和福寿气象,令人读之欣快。
一九四○年左右作
何处冷香多 ① ,愁忆凌波路 ② 。千舸围灯梦里湖,有泪如盘露。
待问几时莲 ③ ,惊散双飞羽 ④ 。夜夜秋塘听雨心,商略阴晴苦 ⑤ 。
注释
①冷香:荷花。
②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见曹植《洛神赋》。
③几时莲:“莲”与“联”同音。
④双飞羽:分飞鸳鸯。指夫妻离散。
⑤商略:商量,酝酿。姜虁《点绛唇》词:“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此为回忆西湖赏荷之作。舣舟苏堤,赏冷香问事。这里的“愁忆”“有泪如盘露”皆说明杭州已沦于日寇之手。“待问”二句是设想分飞的鸳鸯何时能够重聚。最后以“商略阴晴苦”,表达词人凄暗的乡心。如此咏荷,语极凄苦,时代使之然也。
一九四○年作
酒后乡心,雁边兵气,隔年盼断相思字。笳声绕枕梦先惊 ② ,花枝照眼诗都废。 池北生涯 ③ ,墙东身世 ④ 。何时办个为邻地?一瓯分享雁山茶,十年共饮西湖水。
注释
①鹓雏:即南社诗人姚雄伯,号鹓雏。
②笳声:军乐声。“笳鼓喧喧汉将营。”(祖咏诗)
③池北:王士禛有《池北偶谈》。
④墙东:隐居。《后汉书·逸民传》:“避世墙东王君公。”
附题曰“报”,答也。这是对姚君来信之答复。“酒后乡心”,自指。时在上海任之江大学中文系主任。“雁边兵气”,指雁荡一带已成战场。“笳声”“绕枕”想象战中花事都废,妙于作对。下片言池北、墙东远隔两地,何时结邻西湖呢?风致清雅,令人神往。
重熙、荪簃先后自万县、九龙来会 ① ,皆之江从游也。
一九四〇年作
出峡长谣,过江孤啸。秋笳声里抽帆早 ② 。蓬莱三浅一相逢 ③ ,何能青鬓长年少。 铁弩潮高 ④ ,钱塘月老。江山如画难重到。人间正有事无穷 ⑤ ,不须便说相逢好。
注释
①重熙:姓孙。荪簃:姓张。皆夏公学生。
②抽帆早:升帆早。此言动身早。
③蓬莱三浅:海枯三次,历劫三番之意。
④铁弩句:钱镠以铁弩射退钱塘恶浪。此言杭州江山之美。
⑤事无穷:指抗日重任在身。
词喜友生之远至,却以抗日重任相勉,立论正大。“铁弩”“江山”诸语,清劲雄奇,自成高格。
一九四一年辛巳正月十一日,四十一岁。答乡友问归志。
一九四一年作
能学扬雄亦壮夫 ① ,肯抛心力事虫鱼 ② 。门前那有谈玄客?身外都无覆瓿书 ③ 。 能饮否,有诗无?几回合眼梦江湖。天台雁荡青千仞,忍共谁 九域图 ④ ?
注释
①扬雄:汉代文学家,尝谓“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此反其意。
②肯抛:愿抛。
③覆瓿书:扬雄著《太玄经》,刘歆曰:“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④九域图:陆游《书叹》诗:“书生有泪无挥处,寻见祥符九域图。”此言中华大地多已沦陷,不忍翻看国家地图了。
词言平生志在著述和山水清游,可现在国土沦亡,连地图都不忍翻阅。中间插入“梦江湖”“青千仞”诸语,加以跌宕,便生动、深刻,令人感慨无尽。
一九四一年作
九衢尘里千虫倮 ① ,火狱当前堕 ② 。人间无价一丝风,却在牛栏西畔豕牢东 ③ 。 南窗如水归摊卷 ④ ,独享成长叹。层冰积雪满高坤,安得手提天下上昆仑 ⑤ 。
注释
①倮:赤体。谓人无羽毛鳞介以蔽体。《孔子家语》:“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
②火狱:酷热。
③豕牢东句:谓牛栏猪圈的农村有凉风。
④南窗句:谓南面风凉之地被摊贩簇拥着。
⑤高坤:厚土大地。层冰二句:王令《暑旱苦热》诗:“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这首苦热之作用语硬拔,构思奇矫,酷似退之,为天风阁词之别响。人堕火狱,转而羡慕乡下牛栏边的微风。遥想层冰积雪的昆仑,真想把苦热的民众安置到那里去。“手提天下上昆仑”源自北宋王令的《暑旱苦热》诗,诗人毛泽东1935年长征到岷山,远望西方皑皑无尽的雪,也挥笔写出了“安得倚天抽宝剑……环球同此凉热”,早于此词六年,然平均凉热之思却并无二致。
一九四一年作
校梦庵中领瓣香 ② ,苕溪一派向南长 ③ 。琼楼弹指春如绮 ④ ,锦瑟笺愁鬓已霜 ⑤ 。 茅一把,木千章 ⑥ ,江风归路最清凉。人生大好杭州住,桂子荷花奈断肠。
注释
①杨铁夫:名玉衔,号铁夫,广东香山人。曾官广西知府,时任无锡国专教授。
②校梦庵:铁夫斋名。校勘吴梦窗词,故以为斋名。瓣香句:钦佩之意。
③苕溪一派:指朱孝臧,家苕溪。杨学朱词而家在广东,故云。
④琼楼:指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
⑤锦瑟: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此指词风华美。
⑥茅一把:谓诛毛盖屋。杜甫诗:“傍此烟霞茅可诛。”木千章:大木曰章。
杨铁夫为夏公先辈,学问文章、政声人品,誉满四方,时与夏公同任教于无锡国专。此为题其词集之作。首言其精通梦窗词,是彊村词派南传的代表人物。继赞其词风春满琼楼,美如绮绣,老而弥笃。最后劝他移家杭州,好领略桂子荷花之美景。词笔清丽,宛转关情。
辛巳八月十二日,与瑗仲集诸友好为龚定庵百年周祭 ① 。
一九四一年作
九州秋气,欲酹芙蓉惊换世。魂魄重过,涕泪东南应更多。
酬君杯酒,不屑雕龙与屠狗 ② 。一事输君 ③ ,只见红桑一度尘。
注释
①瑗仲:王蘧常字,王为书法家,复旦大学教授。定庵:龚自珍别号。
②雕龙:指文章撰述。刘勰有《文心雕龙》。屠狗:樊哙追随刘邦夺取天下,出身屠狗。高旭《元旦》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此句言自珍目空天下之个性。
③一事输君:犹言只有一件事不如你,那就是你只赶上鸦片战争这场祸乱,而我却生于劫难无穷的乱世。
以龚自珍的时代与其为人来对比当下乱局。构思甚奇。“不屑雕龙与屠狗”,以隐喻刻画定庵性格,可谓思笔俱超。最后“一事输君”,语带反讽,更令人忍俊不禁。
一九四二年作
情话江湖不忍长,当时只道是寻常。箫声正好惊城角 ② ,花事都空剩佛香。 诗酒伴,水云乡,人生几度少年场。西湖鸥鹭多尘劫,莫把秋莲说断肠。
注释
①养癯翁:姓孙,诒让翁之孙。浙江大学教授。
②城角:城上的军号声。
战乱流离中而作太平人想。以平常话语出之,更觉凄暗悲凉。“西湖鸥鹭多尘劫,莫把秋莲说断肠。”鸥鹭都已蒙劫,不要再藕断丝连,来折磨自己了吧。用进一层修辞技法说出,更令人难以为怀。
龙泉浙江大学风雨龙吟楼在乱松中 ① ,作此呈养癯翁。
一九四二年作
谁种苍皮千尺铁 ② ,楼头对卧犹龙。五更万壑度笙钟 ③ 。为君招海月,看我舞天风。 西北神州愁极目 ④ ,年年去鹤无踪。乍惊剑气满南东 ⑤ 。雷霆看破壁,爪甲欲拏空。
注释
①风雨龙吟楼:在浙江龙泉山中,该年浙江大学龙泉分校迁此。
②苍皮千尺铁:指长松枝干奇矫苍劲。
③万壑句:言风过松中,如奏笙簧。
④西北神州句:宋戴复古《水调歌头》:“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此用其意。
⑤剑气:指民众抗日士气高昂。
1942年初,之江大学在上海租界的校园被封,迁入龙泉办浙江大学分校。作者遂来此任教。该词推重气节,故以长松为喻。苍皮铁干,偃卧犹龙。特别是结尾三句,浓笔重抹,将象征民族精神的剑气与雷霆风雨之神龙气魄,表现得活灵活现,令人振奋。
鹭山来书,谓须有岩岩气象,作此报之 ① 。
一九四二年作
南雁西乌唤不回 ② ,浩歌谁尼我归哉 ③ ?故人劝作冰霜面 ④ ,孱妇知酬潋滟杯 ⑤ 。 行蹩躠 ⑥ ,坐豗堆 ⑦ 。有时吾驾亦难回。明朝沟壑安心等 ⑧ ,昨夜溪山入梦来。
注释
①岩岩气象:朱子《近思录》称孟子有“泰山岩岩之气象”。大气磅礴之意。
②南雁西乌:王士禛《秋柳》诗:“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西乌,指落日。
③尼:阻止。
④冰霜面:指严厉对待行节有亏的朋友。
⑤孱妇:老妻之谦称。
⑥蹩躠:联绵词,不良于行貌。
⑦豗堆:联绵词,坐立艰困貌。
⑧沟壑:溪谷,填沟壑,指死亡。
从“浩歌谁尼我归哉”及“昨夜溪山入梦来”看,通篇都是乡思。中间串以“冰霜面”“潋滟杯”与“蹩躠”“豗堆”诸语,家常情话,活灵活现,可作自画像看。
将归雁荡,诸从游饯别。梦苕翁并贶长句。念陈苍虬“来去堂堂非聚散”句,足成俚词奉报 ① 。
一九四二年作
留得樽前相见面,且引离杯、莫问愁深浅。来去堂堂非聚散,归心指点南飞雁。 我有家山东海岸,八表归来、奇翼林间满 ② 。辛苦路长兼日短,念他无限随阳伴 ③ 。
注释
①从游:门下学生。梦苕:钱仲联号。陈苍虬:上海老辈词人。
②奇翼:陶渊明《连雨独饮》诗:“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③随阳伴:大雁。
此词作于1942年3月。上月之江大学被日伪查封,乃有归返故乡之行。与诸生告别而云“来去堂堂非聚散”。是壮别,无一点儿女之态。“奇翼林间满”更是以冲霄云鹤勉励从游诸生。词情慷慨,大气磅礴,令人敬佩。
与心叔、逸群、从周小集上海公园 ① 。
一九四二年作
后庭花变青芜国 ② ,旧径莺犹觅。千红逝水一时休,却遣枝头小朵管春愁。 西枝东与南柯北 ③ ,欲去何由得?独携铁笛过欢场 ④ ,谁信吹箫帘户易斜阳 ⑤ ?
注释
①心叔:任铭善字。逸群:姓宓,作者友人。从周:陈郁文字,作者学生。
②后庭花句:言贵家池馆已一片荒芜了。
③西枝:地名。杜甫有《西枝村寻置草堂地》诗。南柯:过眼繁华之梦境。李公佐有《南柯太守传》。
④欢场:享乐之地。
⑤吹箫帘户:仕宦之家。其时东南沦陷,权贵人家纷纷迁蜀。
词写春游之观感。转瞬间春光逝尽,只剩下残枝小朵向人诉说着春愁。西枝、南柯互文,南北东西,都不能涉足,只好独携铁笛看人世的沉浮了。
一九四二年作
霜树惊乌动四邻,家家儿女笑啼频。风波幸免应怜我 ② ,糠核能肥却笑君 ③ 。 村酒艳,岁灯新。人间何物是真贫,遗山诗句同君诵,沧海横流要此身 ④ 。
注释
①赠妇:此指游夫人柔庄。
②风波幸免:指免去了汪伪方面的拉拢。
③糠核能肥:麦糠中不破的核,粗劣的粮食。《汉书·陈平传》:“亦食糠核耳。”
④沧海句:元遗山《即事》诗:“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沧海横流要此身”为全词之魂。危苦之中,存得此心,自能履险如夷,以全大节。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乃士君子立身之道也。
一九四二年作
九天欬唾何人?乱珠零琲风多处 ① 。斜阳影里,儿童气力,吹嘘徒苦。咒水初成 ② ,抛球难系,花梢偷度。有玲珑台阁,夭斜人物 ③ ,乍明灭,看来去。 只道青冥易到 ④ ,仗轻风片时抬举。等闲谁料,未容着地,已随零露 ⑤ 。扫尽繁星,一轮端正,乍惊窥户。是旧时片月,山河无恙 ⑥ ,看骊龙吐 ⑦ 。
注释
①九天二句:李白诗:“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琲(bèi):珠串,百枚曰琲。
②咒水:魔术,咒水成珠。
③夭斜:不正。
④青冥:青天。
⑤零露:皂泡破灭而落下。零:落。
⑥山河:佛氏谓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典出《酉阳杂俎》。
⑦骊龙吐:指明月。
此词上片以皂泡般的夭斜人物,喻往南京汪伪政权效力的文人。下片言这种轻风抬举是不可靠的,必将破灭。而中华民族终将克服困难,如皓月东升光照全球。立意庄严重大,设譬生动巧妙。
一九四二年作
秋柳无诗吊白门 ② ,荷花有约住青墩 ③ 。偶听客颂牛心炙 ④ ,便教妻裁犊鼻裈 ⑤ 。 歌乞食,和停云 ⑥ 。南朝出处共谁论。可知误尽高流事,正坐吾曹恕醉人 ⑦ 。
注释
①无闻:吴无闻,作者好友吴鹭山先生胞妹,无锡国专时从夏公学习,后与先生结为婚姻。
②白门:南京。杨铁崖有诗名“白门柳”。王渔阳《秋柳》诗:“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此用其意。
③青墩:吴兴地名。陈简斋词:“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④牛心炙:《晋书》载,周 在席上先割牛心炙与王羲之,人以为荣。时有朋辈投南京,来信谓得汪逆盛情款待,故以此讽之。
⑤犊鼻裈:《史记》载司马相如“自着犊鼻裈(围裙),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
⑥乞食:陶渊明有《乞食》诗。停云:陶渊明《停云》诗序云:“思亲友也。”
⑦高流:高贵人物。恕醉人:陶渊明《饮酒》诗:“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此以醉歌的形式言志,表达了对投伪者的反讽。言自己但愿追随渊明甘苦自励,不羡慕豪门的华筵。“便教妻裁犊鼻裈”,一篇诗眼,高风可敬。
抱香翁来书叙别 ① ,寄此相劳。
一九四二年作
我听翁吟,笑秦七、不如黄九 ② 。谁画出、骨头倔强,心肠僝僽 ③ 。湖海才情空费泪,燕莺声调慵开口。倚江楼,欲和一枝箫,惊刁斗 ④ 。
沧桑事,西湖柳。行藏事,东山酒。问翁还记否?翁都摇手。孤住径须携两屐,重逢不必沾双袖。待借君、一榻俯烟涛 ⑤ ,看龙斗 ⑥ 。
注释
①抱香翁:广东香山词人杨铁夫之号。
②秦七:秦少游。黄九:黄山谷。二人词风有豪、婉之别。秦词偏于软媚,黄词则以瘦硬著称。
③僝僽:忧愁。
④刁斗:古代军中的铜制炊具,夜则击以自警。
⑤俯烟涛:杨翁云将结庐海南孤岛。
⑥看龙斗:时南洋战氛正急。
此为送别铁夫老人归南海之作。首言老人词风豪健迈往。江楼赋句,充满抗日军声。继言其虽有东山之隐,仍将俯瞰风涛,写出龙争虎斗的鸿篇力作。以苏辛壮气,画出了这位爱国词翁的凛凛风神,不愧名作。
古津席上,名山翁示诗云:“明岁春风二三月,吾曹犹及看花否?”作此为报 ① 。
一九四二年作
欲待看花寻醉伴,醉中容易沾巾。明年红紫属何人?无穷门外事 ② ,有限酒边身。 并恐花无逃劫地 ③ ,不如随水成尘。恼他莺燕语殷勤 ④ 。斜阳余一寸,禁得几销魂 ⑤ ?
注释
①古津:作者友人,姓严。名山:即钱振锽,号名山。
②无穷句:指世事变化无端,令人伤痛。
③并恐句:花也难免被摧残。
④莺燕语殷勤:指汪伪门下的文化人还时常在耳边聒噪,令人烦恼。
⑤斜阳二句:言日伪的日子不会长久了。销魂:快意地享受。
名山翁光绪进士,生于1875年。时已近七旬。诗有迟暮之感。夏公借题发挥,词似老杜《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然角度有异。“并恐花无逃劫地,不如随水成尘。”哀心痛语,非凡手可及。
一九四二年作
千红一片残鹃血,犹自惊啼 ① 。双鸳头白倘思归 ② ,莫待红桑谢了海尘飞 ③ 。 关山夜夜闻孤管,数尽更长短。情天老了梦沉沉,只有一星识我倚楼心 ④ 。
注释
①千红句:言春花已谢,只有杜鹃仍在啼血呼唤着“不如归去”。啼 :杜鹃的别名。
②双鸳句:似指词友龙榆生夫妇,有心从南京自拔归来。
③红桑:曹唐诗:“海畔红桑花自开。”此句用“莫待”二字,有劝词友及早抽身,脱离南京归来之意。
④只有句:一星,似指前友,表示出惜才爱友的苦心。
此词为误入歧途友人而发。取类比喻,凄美悱恻。“情天”二句将一段护惜、期盼之深情表现得悱恻缠绵极矣。此类境界殊未易到。
一九四二年作
年年单舸哦诗到 ① ,不负江风好。夜乌声里酹西台 ② ,为报这番不是看山来。 一星在水依然碧 ③ ,世外今何夕?故人出处幸相忘,容我五更伸脚过桐江。
注释
①单舸哦诗:坐在一只小船上吟诗。
②西台:桐庐富春山有东西二台。西台亦名子陵钓台。宋谢翱曾登西台祭奠文天祥。
③一星:指客星。严子陵与光武同宿,加足于帝腹。翌日天文官言:“客星犯帝座。”又厉鹗《百字令》:“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此用其意。
词写家山清景,却今昔有别。前时单舸哦诗,何等爽快。而此番避寇过此,心境迥然不同。然而家山依然是万籁生山,一星在水,仍有世外桃源之感。那就让我偷闲片刻,忘却一切烦恼,伸直双脚,作一次自在舒心的夜游吧。雅怀高致,何减古贤。
壬午春,携眷属友生离沪返温,于甬台道中,日行七八十里,过郭卿庙日军岗哨作 ① 。
一九四二年作
黯黯乡心托杜鹃,迢迢星月满川原。数州消息愁瓯脱 ② ,一士身名幸瓦全。 龙纵壑 ③ ,鹤还山。风云难料道途间。南来琨逖知谁是 ④ ?惭愧胡儿着意看 ⑤ 。
注释
①甬台道中:作者经过宁波、临海到温州乐清县鹭山之家。过郭卿庙句:指途中之日军哨所,盘查甚严。
②瓯脱:指战场之工事、碉堡。
③龙纵壑二句:言从上海沦陷区回到敌后的故乡,有如蛟龙得水,仙鹤还山。
④琨逖:刘琨、祖逖,西晋末年深入敌后的抗胡将领。
⑤胡儿:此指郭卿庙哨所的日军。
上片写星月兼程归家途中凄暗的乡情,下片写到家的欣悦。有如蛟龙得水、云鹤冲天。结尾二句,俨然以义士刘琨、祖逖作比,让你们这些无恶不作的胡儿惭愧去吧。可说豪情浩气、力透纸背了。
一九四二年作
万事兵戈有是非 ① ,十年灯火梦凄迷。南辛北党休轻拟 ② ,雁荡匡庐合共归 ③ 。 持涕泪,谢芳菲。冤禽心与力终违 ④ 。衔山填海成何事,只劝风花作队飞 ⑤ 。
注释
①是非:此言兵戈战事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
②南辛北党:辛弃疾与党怀英同学。后辛归宋,党出仕于金。休轻拟:不可轻下判断。
③雁荡句:夏公家雁荡,榆生家江西。应当一同归老家山。
④冤禽:指汪精卫。此句言其所谓“曲线救国”必不得行。
⑤风花作队飞:最后只能是随风飘落,下场悲惨。
此乃怀念江西词友之作。龙、夏二君感情深笃,并合力创办《词学季刊》,开一代学风。早期榆生对夏公扶助尤多,夏公心存感念,而对榆生之投南京,心实痛之,字里行间充满痛心和惋惜。后榆生终得人民谅解,在文化建设上续有贡献,并得毛公接见。这一对词坛巨擘的管鲍之谊,终于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
一九四二年作
办个蒲团地 ② 。好同君、僧房分领,十年清睡。钟鼎箪瓢都无梦 ③ ,但乞松风两耳。便无事、须人料理。倦矣平生津梁兴 ④ ,念兵尘藕孔今何世 ⑤ 。滩响外,夜如此。 昨宵梦跨双鸾逝 ⑥ 。俯下界、云生云灭,洞箫声里。唤起山灵听高咏,山亦阅人多矣。问磊落英奇谁是?突兀一峰云外堕 ⑦ ,更破空、飞下天河水 ⑧ 。山月落,晓钟起。
注释
①灵岩寺:在雁荡山灵岩峰上。群峰环耸,风景绝佳,为东南著名禅林。
②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坐垫,供坐禅拜佛用。
③钟鼎:钟鸣鼎食,富贵之家。箪:竹器。瓢:饮水之具,贫者用具。
④津梁:过河曰津,桥曰梁。言碌碌道途。
⑤兵尘藕孔:佛书云,阿修罗与帝释战且败,被砍去手脚,遁身藕丝孔中。
⑥双鸾:峰名,在灵岩前。
⑦突兀一峰:天柱峰。在灵岩寺前,与展旗峰相对,极为奇险。北侧摩岩有“壁立千仞”“天不塌,赖以柱其间”诸字。
⑧天河水:指附近的大龙湫瀑布。
游山之绝品。一起三句,从小小蒲团说起,要领略人间十年清睡,神清透骨之句。入耳松风,高过了人间富贵,一切人世的烦恼都可以放下。下片以梦跨双鸾,俯瞰下界,用笔于虚处,何其神奇灵妙。最后以天柱之高奇,龙湫之奔泻,与山月、钟声作结。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逢?一百十六字,写尽了雁荡之胜概奇情,令人有观止之叹。
壬午冬,初到龙泉风雨龙吟楼,心叔自如皋寄诗云:“我自沉沉无酒兴,却看众醉独成眠。”拈为起调 ① 。
一九四二年作
愁自依然醉偶然。怕看人酩酊、独成眠。阑干高下月明边。听箫地、忽有雁连天。 招手武夷仙 ② 。何时来抵足 ③ 、宿松巅。不须倦鹤问归年 ④ 。匡床下 ⑤ ,一片是风烟。
注释
①壬午:1942年。浙江大学在龙泉办分校,夏公入住风雨龙吟楼。心叔寄诗,即用为起句,情调依黯。
②武夷仙:心叔时在武夷任教职,故云。
③抵足:足对足而同眠。
④不须句:不要像丁令威一样驾鹤归去。犹言此地正可宜居。
⑤匡床:方方正正的床铺。
上片一、二句写任心叔心忧时局,有独醒之叹。三、四句写龙泉现状尚佳,可以月下吹箫自遣。下片意在招心叔来龙泉共事,抵足谈文,可享受风烟之清福。格高而笔妙,虽小却好。
一九四二年作
不向华堂照酒波,松窗月似镜新磨。冬烘相对神仍旺 ② ,春梦先醒鬓未皤 ③ 。 行答飒 ④ ,舞婆娑 ⑤ 。未能摊饭且高歌 ⑥ 。山头蕨与沟中瘠 ⑦ ,何似朱门饱死多。
注释
①时薪饷不济,浙大有解散之说。
②冬烘:联绵词,糊涂,不清爽之意。此为自嘲。
③皤:白发。
④答飒:联绵词,懒散之意。
⑤婆娑:姿态蹁跹。
⑥摊饭:午睡。典出《诗人玉屑》。
⑦沟中瘠:沟中饿莩。
以乐观的精神面对困难,最见诗翁定力。上片言不羡华堂的酒肉,与松月清风相对,一群冬烘先生很能自得其乐。下片写随心地溜达,恣意地放歌,尚有蕨菜充饥,比起朱门外的饿死鬼,究竟孰高孰低?谑语排愁,清流高致。词中别调,令人忍俊不禁。
壬午腊月望夕,与声越行月龙泉山中,忆严杭雁荡旧游,作此和声越,并寄鹭山 ① 。
一九四二年作
惟有雁山月,知我在江湖。泷滩照影如镜 ② ,昨梦过桐庐。一卷六桥箫谱,一枕六和铃语 ③ ,便欲老菰蒲 ④ 。哀角忽吹破 ⑤ ,清景渺难摹。 烟瘴地 ⑥ ,二三子,共歌呼。人生能几今夕,有酒恨无鱼。长记白溪西去,只在绛河斜处 ⑦ ,风露世间无。归计是长计,来岁定何如?
注释
①声越:徐震 字。徐时任浙江大学教授。
②泷滩:严州桐江七里泷,风景绝佳。
③六桥:苏堤桥名。六和:六和塔,在钱塘江边。
④老菰蒲:长住菰蒲江边。
⑤哀角句:军号声。此句谓日寇入侵,破坏了和平生活。
⑥烟瘴:烟岚与瘴气。偏义复词,重在烟景。此处指龙泉、岚光之美。
⑦白溪二句:指雁荡山入口处。绛河:银河。
与良友月下散行。联想到泷滩打桨,六桥擪笛以及六和闻铃的生活,何等清逸优雅,但却被日寇的铁蹄踏碎了。下片描写携良友清风明月中,踏歌吟啸,乐以忘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者,正此之谓也。
挈家避地瞿溪,谢鹭山雁荡之约 ① 。
一九四三年作
春草生时别谢池。廿年重照影,过瞿溪。去来踪迹客儿诗 ② 。看山约,心事夜鹃知。 一诺负临歧 ③ 。故人书数纸,鹿门期 ④ 。江湖单舸欲何归?龙湫月,魂梦为君飞。
注释
①瞿溪:在温州南郊。作者19岁时任瞿溪第四高等小学教师,有诗赠琦君云:“我年十九客瞿溪,正是希真学语时。”距此时已20余年。
②客儿:谢灵运小名。
③一诺句:谓不能践约去鹭山之家。
④鹿门:在湖北襄阳。孟浩然隐居处。
上片言20年前离开春草池塘去瞿溪教书,现在又到瞿溪去避难,却在客儿(谢灵运)周边。同游雁荡的愿望,更是时刻在怀。下片说这次虽临时改变了行程,但造访府上(鹿门)的计划,是确定不疑的。到雁荡泷湫观赏瀑布,更是梦想神驰。单舸飞梦,赏月龙秋,何其壮哉!
小病初起,出看野色,诵“贫过中年病遇春”句 ① ,作此示诸生。
一九四三年作
剩欠杏花诗几首,无妨病过春分。尚余一半是浓春。江山仍动色,莺燕欲销魂。 到手筇枝随远近,西山何似东屯 ② ?何须轻命倚危阑 ③ 。试从平地看,四远绿无垠。
注释
①贫过中年病遇春:此当引洪亮吉赠黄景仁句“贫过中年病却春”,略师其意而加变通。
②东屯:东边的村舍。
③危阑:“阑”字出韵,或为浙东方言。
写春病初起。诗家清致,款款欲飞。“尚余”以下三句,随缘顺化,深见道心。“试从平地看,四远绿无垠”,将“浓春”气象,表现得何等高妙。
一九四四年作
山人七十瞳如画,手种青蔬田几罫 ① 。不愁瓦钵但藏云 ② ,却诩衡门堪过夏 ③ 。 开襟信有风无价,劝我长筇日日把。何知人世有陶诗,南山只在窗牖下。
注释
①罫:棋局中方块。此指菜田。
②瓦钵但藏云:一无所有也,形容贫穷。
③诩:夸口。
此为赠山中老农之作,好一派潇洒风致。瞳如画出,手种青蔬。虽钵无余物,却凉风满室,大得自在。“何知”二句是说,虽不知有陶渊明,但悠然入望的南山,却在自家窗下。这简直是羲皇上人的境界啊!摆脱尘累,享此乐境,这就是词翁向往的生活。
一九四四年作
还了明珠 ② ,悔一笑、翻教误君。当年事、何因避面,便肯回身。红泪江湖从宛转,素衣针线自温存。听车声、几度过晴雷 ③ ,迷暗尘。 仙溪路 ④ ,重问津。锦儿帖,胜回文 ⑤ 。叹易生面骨 ⑥ ,难掩眉颦。梦里未忘分钿约 ⑦ ,鹃边犹有看花人。倘重过、凝碧旧池头 ⑧ ,应断魂。
注释
①有忆:此为追忆其少年情侣钱蘅青之作。
②还了句: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③过晴雷:车轮声。李商隐《无题》:“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④仙溪路:用《幽明录》刘晨、阮肇入天台,得遇仙女事。
⑤锦儿帖二句:谓女友之书札,要比苏蕙的回文织锦图更加动人。
⑥生面骨:因相思瘦损,面骨突出。
⑦分钿句: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此指爱情盟誓。
⑧凝碧池:唐东京洛阳宫内池名。安禄山曾大会凝碧池,逼使梨园弟子奏乐。乐人怀念玄宗,为之垂泪。王维《凝碧池》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此为追忆邻娃钱蘅青之作。当年两小无猜,素衣针线,何等温存缱绻。而好事未谐,殆起于“还了明珠,悔一笑、翻教误君”的误会,终致鸳鸯分飞。“锦儿帖,胜回文”,说明其人聪慧能文。“易生”二句,写自己的刻骨相思。可谓字字钻心的至情文字。同年夏翁另有《菩萨蛮·有忆》,亦为钱女而发。二者对参,益见“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悲感了。
碧湖夜泊,与季思联句 ① 。
一九四四年作
市声不到,晓钟未动,渡水闲云几朵(瞿)。滩前滩后浪声高,正昨夜雷湾雨过 ② (思)。 岚光照眼,水风散发,佳处容人并坐(思)。梦中横笛到银河,防犹有双星识我 ③ (瞿)。
注释
①碧湖:在浙江处州。季思:王起之字。王为中山大学教授,作者同乡挚友。
②雷湾:在碧湖附近。
③双星:牛郎、织女星。
奇思壮彩,天作之合。两颗灵心的碰撞,乃有此奇。从“夜泊”看,是夜宿舟中。晓来一片静谧,只有朵朵闲云,飘荡湖上。这是瞿翁起句的诗境。季思则从回忆着笔,首先绘出浪急声高、雷湾过雨的昨宵光景。接着转入当下的岚光照眼、水风散发的融和景象。瞿翁最后以“梦中横笛到银河,防犹有双星识我”作结,逸兴遄飞,想落天外,清奇旷放,直追太白、坡仙。
一九四四年作
唤起忍寒人,当面数峰玉立 ① 。商略几番风雨,作一枝春色。 西湖东阁莫传笺 ② ,心事北山北 ③ 。自有暗香一阕 ④ ,够十年吹笛。
注释
①数峰:指龙泉的山峰。
②西湖:作者居所。东阁:汉丞相公孙弘开东阁延宾。此句谓与官场不宜交往过密。
③北山北:后汉法真为关西大儒,太守欲官之。法真曰:“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逸民传》)
④暗香:指梅花。姜白石有《暗香》梅词。
忍寒而赏梅花,自是高人风致。不与官场往来,唯愿坐花下吹奏暗香之曲,益见雅人高蹈之可钦慕也。
一九四四年作
斟酌新诗答晚晴,欲传幽兴却难名。浮沤池面无成坏 ① ,缺月墙头几死生 ② 。 茶梦熟,竹筇轻,风前自爱浩歌声。乡邻敦睦吾何有?但与归牛让畔行。
注释
①浮沤:水面浮泡成于水,破灭仍归于水。故云。
②缺月:月亮之圆缺,有如死生。
词写闲情逸致。一段幽兴,难以名状。光景在不知不觉中变换。浩歌风前,何其从容自得。乐乡亲之情话,为归牛让道,一派和乐融融之生活图景跃然纸上。
一九四四年作
屋山老鸹啼相和 ① ,一雨作凉天补过。直疑黑海挂空来,正欲青林看月堕。 短筇墙脚难坚卧 ② ,欲化腾蛟冲壁破。新灯劝我放高吟,明日江船天上坐。
注释
①老鸹:乌鸦。
②短筇:短杖。坚卧:长卧不动。
词写夏日之暴雨。酷暑得雨,老鸹亦放歌高啼。“直疑”二句之“黑海”“青林”皆为倒装。黑海,形容如海的黑云,骤降暴雨,时间正当月将西沉之际。二句奇矫尽态。“短筇”句言雷雨大作,连短杖也欲化作蛟龙破壁飞去。构想尤为奇悍,短令中亦有无穷之势。
将去龙泉,作计入雁荡。
一九四四年作
一凉昨梦苏肝肺 ① ,万壑秋涛翻瓦背 ② 。漫惊窥梦有龙蛇 ③ ,便欲移家同井垲 ④ 。 壮心吟鬓年年改,不用临风歌小海 ⑤ 。但防人笑半山翁 ⑥ ,犹是世间儿女态。
注释
①苏:醒,舒服。
②秋涛:指龙泉校舍周围的松涛。
③龙蛇:指松树苍劲的枝干。
④井:洼地。垲:高爽之地。此谓随地形高低不断移家。
⑤小海:歌名。伍子胥被冤杀投尸于海,国人为作《小海唱》以哀之。
⑥半山翁:王安石号半山。有诗:“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
词笔老健,用仄韵更显突出。龙泉为浙江大学分校所在,供应困难,难以维持,作者遂至雁荡师范任教。上片意谓并非龙蛇惊梦,便欲移家。下片言壮心已不如前,小海之情也淡漠了。结尾二句是说,此次移家,迫于生计,不要误解为儿女闲情的漫游。
一九四四年作
天柱峰头看雁字 ② ,平生无此重阳。吹衣吹帽任风长 ③ 。有诗酬远肇 ④ ,无酒属山王 ⑤ 。 自写楞严医小病,灯前山瀑浪浪 ⑥ 。听秋畅好借僧床。到家馀半偈 ⑦ ,飞梦已千江。
注释
①成圆上人:灵岩寺住持大和尚。
②天柱峰:在灵岩寺旁。雁字:雁行。
③吹帽:晋人孟嘉重九龙山登高,落帽而不觉。
④远:南齐高僧名。肇:晋代高僧名。
⑤山王:山涛、王戎,皆西晋名士。
⑥楞严:佛经名。山瀑:指小龙湫瀑布。
⑦半偈:半首偈语。佛家的唱词曰偈。
将名士与高僧的一段因缘,写得如此高旷出尘,令人赞叹。“到家馀半偈,飞梦已千江”,可谓禅性通神了。
九月十七日灵岩寺楼夜起看月,万峰雪玉相映,光景奇绝,作此寄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