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作
谁种万莲朵 ① 。镵破一青天 ② 。天边看涌凉叶,云片各田田 ③ 。我挈横江鹤梦 ④ ,来觅藏身藕孔 ⑤ ,尘劫此何年。欠子一枝笛,离思满风烟。 千嶂顶,倘招手,有飞仙。笑予不肯轻举,未了几吟篇。唤起五峰浪语 ⑥ ,重对双鸾天柱 ⑦ ,掷笔复茫然。一笑愧禅老 ⑧ ,闭户已酣眠。
注释
①万莲朵:形容万山如莲花般高矗。
②镵破:凿破。
③天边两句:指云片连绵。
④横江鹤梦:东坡《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⑤藕孔:《法苑珠林》载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斗,大败,藏身藕孔。
⑥五峰:元代温州名宦李孝光号。
⑦双鸾:峰名,在灵岩寺旁。
⑧禅老:指成圆方丈。
此词传诵已久,真把灵岩夜景写到了出神入化的妙境。在月光朗照下,山峰似莲花万朵,白云似荷叶田田。自己像东坡道人,带着鹤梦到藕孔藏身。百转千回,不离莲花藕孔,见出构思之妙。过片词意一转,千峰顶上有天仙相约。而竟不往者,乃在吟缘未了。于是唤起古代的李五峰,再为灵山赋句。赋罢而茫然者,乃钦羡禅老不为尘累,已闭户酣眠了。如此结尾真奇气盈胸,无任高旷。
一九四四年作
自拂僧床支美睡,偶然梦亦灵奇。无名秋病莫惊疑。倦犹携铁笛,瘦恰称筇枝 ① 。 四海子由三日别 ② ,每逢佳处相思。相逢不必有前期 ③ 。心头诗几首,荡顶月圆时 ④ 。
注释
①瘦恰句:言病后体瘦,恰似筇杖之修长。
②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此以之比鹭山情同兄弟。
③前期:预约。
④荡顶:雁荡之顶。
清极而奇之佳作。上片自述近况,虽病毋惊。“自拂僧床支美睡”七字,何其精彩灵奇乃尔。下片招游。“心头诗几首,荡顶月圆时”,以对语作结,一片华严妙境,堪称绝唱。
一九四四年作
入画家山,撄人世网 ① 。白溪无日无乌榜 ② 。梦中伸脚万山青,何人吹笛同长往。 望岳长谣 ③ ,过江高唱。不如乞我还山杖 ④ 。人间无处觅秋光,龙湫白月千峰上。
注释
①撄人:折磨人。
②白溪:雁荡山麓的镇名。乌榜:小船。
③长谣:长歌。
④乞我:赐我。
《雁荡山图志》是一部有画有文字的文献。作者看着它,浮想联翩,更觉得尘世之烦人。“梦中”二句,是对灵境的向往。与其徒发登五岳与过长江的豪言壮语,还不如归返家山,徜徉在龙湫白月的千峰顶上,领略美妙之秋光。立意之高,构思之妙,令人倾倒。
传湘中寇退,敬五翁治庖相祝 ① 。
一九四四年作
楼外残山唤不醒 ② ,灯前解酒有松声。奇兵也似诗无敌,快事能教醉有名。 鸡未动 ③ ,梦先惊。明年洗眼看河清 ④ 。三山挂旆从无分 ⑤ ,飞檄看君下百城 ⑥ 。
注释
①敬五:姓王,温州学者。
②残山:残破山河,形容国土尚沦陷敌手。
③鸡未动:祖逖与刘琨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刘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见《晋书》)
④河清:河清海晏,指天下太平。
⑤挂旆:悬挂旗帜。从:纵使。
⑥飞檄句:友人王季思时有从戎之兴。飞檄:快递的军书。君:指季思。
写捷报传来的激奋之情,可与老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并读。下片“三山”“飞檄”愈唱愈高,皆想落天外之奇句。
一九四四年作
抛却西湖有雁山,携家况复住灵岩。不愁尽折平生福,并欲先支来世闲 ② 。 无一字,落人间。野僧诗债亦慵还。但防初写禅经了,便有龙神夜叩关 ③ 。
注释
①报:答复。张云雷:浙江乐清人。
②先支:预付。
③龙神:雁荡有龙湫瀑布,故云。
“不愁尽折平生福,并欲先支来世闲”,以层进句式表述爱山心绪,可谓妙语天成,写足了清闲佳致。“野僧诗债亦慵还”,“野”字下得好,散淡情态,跃然纸上。连龙神造访,也要防范。更是截断万缘,一尘不起了。
一九四四年作
酒边记得相逢地,人间更没重逢事。辛苦说相思,年年笛一枝。
吟成江月碧,吹作秋潮咽 ② 。无泪为君垂,潮平月落时。
注释
①有寄:此亦为邻娃钱女所发,作于是年秋月。
②吹作句:言吹笛之声,如哽咽的秋潮。
对钱女的怀念,是词翁一生的情结。四年后词翁又有《浣溪沙·有忆》,言及此情云:“一瞑安知非暂住,千生不分有当年。”犹言:纵活一千次也不会再有当年的幸福了。情重如此,又如何忘得?“辛苦说相思,年年笛一枝”就很自然了。下片以江月之澄碧,秋潮之悲咽,刻画思恋之苦。“无泪”可垂,说明苦恨之深度。词情悃愊恳挚,可谓哀感顽艳了。或谓词为失节友人而发者。余则以为美人香草本无确诂。谭献有云:“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两存之可也。
一九四五年作
过雨春溪万佩鸣 ② ,草虫能学鼓琴声。溪头侧耳有牛听。 隔水数峰犹在定 ③ ,过桥孤杖莫相惊。滩风到面小诗成。
注释
①灵峰:雁荡名胜之一,在灵岩寺侧。
②万佩鸣:玉佩叮 ,形容水声悦耳。
③在定:佛家修持有入定之说。谓僧人默坐,片念不起。
此作发天心,揭地窍,极写自然之美。溪声如玉佩,草虫作琴鸣,一派天籁。侧耳牛听,无理而妙。远处群山入定,滩风拂面,却送来了一首小诗,禅机汩汩,灵境悠悠之高唱。
乙酉四月望,宿龙壑轩,夜半沐大龙湫下看月 ① 。
一九四五年作
雷崩雪斗,欲语先摇手。消得病秋肝膈否 ② ?分掬清泠数口。 一峰冷月冥冥 ③ ,寻诗梦路程程。不信龙眠能稳,四更犹有箫声 ④ 。
注释
①龙壑轩:景点名,在大龙湫旁。
②肝膈:肝与横膈膜,犹言肝胆。
③一峰:指一帆峰,在大龙湫畔。
④不信龙眠能稳:谓作者在瀑下吟诗,蛟龙不能稳睡。箫声:指吟声。
“雷崩雪斗”四字言瀑布声势之大。“先摇手”言不可以语言加以惊扰,敬畏之态,栩栩见出。词境为之一变。“消得”二句,再转,突出瀑布清冷,冷透肝膈。以上皆写实境。下片以虚笔出之。境界再变,“不信龙眠能稳,四更犹有箫声”,以反剔的语气,突出吟诗力量,笔势奇矫,想落天外。
深夜行灵峰、净名寺道中,望铁城嶂 ① 。
一九四五年作
乱峰千笏,醉墨谁挥泼 ② ?拂下一身皆绿雪 ③ ,来踏松根旧月。
溪头无数云归,筇边犹未成诗。不信铁围压枕 ④ ,有人秋梦能飞。
注释
①灵峰、净名寺、铁城嶂,皆雁荡名胜。
②醉墨:此指山水如画。
③绿雪:谓树荫洒下的月光。
④铁围:铁城嶂,在净名寺后。佛经有“大铁围山”。
词写雁荡秋夜景色,真能妙夺造化。拂下绿雪,来踏松根月色,新奇高古,发人所未发。“铁围压枕”二句,意谓即使有铁围山大法王神力的弹压,也不能限制词人的“秋梦能飞”之灵感喷涌。此真坐驰以役万景之妙句也。
一九四五年作
犹有秋潮气未平,八方听角学春声 ② ,深杯莫问醉何名。 夜夜天心忘却月 ③ ,家家人面好于灯 ④ 。八年前事似前生。
注释
①祝捷:庆祝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②听角:角,指军号。
③天心忘却月:谓因祝节忘了中秋赏月。
④好于灯:谓人人笑脸比花灯更为美丽。
以浅白之语写欢快之情,在夏公为别调,“八年前事似前生”一句挽断,笔重千钧矣。
一九四五年作
昵枕新吟滞醉成 ② ,淡愁幽恨两难名 ③ 。倦游不奈花枝好,小别初惊白发生。 伸脚处,乱峰青 ④ 。水窗莫恼晓莺声。可知染柳薰桃地 ⑤ ,不碍先生梦二灵 ⑥ 。
注释
①湖楼:指西湖罗苑浙江大学宿舍。
②昵枕:亲枕。滞醉:疑为“ 醉”之讹。 :醉酒。
③难名:难以名说。
④乱峰青:此指西湖四周的山峰。
⑤染柳薰桃:桃柳芬芳之意。
⑥二灵:灵峰、灵岩。
此词作于杭州。虽然回到染柳薰桃的芬芳世界,却无法忘记绿雪松根与二灵幽境。对灵奇山水的向往,是词人天性的自然流露。
一九四七年作
阅劫溪山耐寂寥,重来吟鬓已飘萧,水村云壑不辞遥。 注籍黄金千本韭 ② ,吹愁绿玉一枝箫。为谁寻梦梦迢迢。
注释
①超山:在杭州郊区,以植梅出名。
②注籍:登记在账簿上。黄金千本韭:只有金黄色的韭菜。此句谓教职人员生活清苦。
超山看梅,却了无逸兴,只有飘萧的吟鬓与烦人的箫声。何以如此?它从侧面反映出旧政权的腐败无能与民生凋敝的现实状况。
一九四七年作
词人例作秋风客 ② ,征衫吟鬓无消息。雁语一天霜,湖窗初月黄。 灵岩投老地 ③ ,灰劫今何世。迟汝一枝筇 ④ ,荡云海日中 ⑤ 。
注释
①怀枫:扬州女词人丁宁之别号。
②秋风客: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郞秋风客。”茂陵,汉武帝陵墓。武帝有《秋风辞》,故云。此言诗人像秋风一样漂泊无定。
③投老:归隐。
④迟:等待。
⑤荡云句:怀枫与作者信中有“荡云海日间,为先生背诗囊”语。
此为招怀枫同游雁荡之作。“雁语一天霜,湖窗初月黄”,写西湖秋景。“迟汝一枝筇,荡云海日中”,想象雁荡同游之快,既亲切而又雄放。词人襟抱,竟能如此高奇!
一九四七年作
谁打疏钟送夕阳 ① ,水如琴筑满虚堂 ② ,晚蝉更比水声长。
垂柳写风兼写月,闲鸥知雨不知凉,萧萧秋意在湖窗。
注释
①疏钟:悠缓的钟声。
②筑:乐器。《广韵》云:“似筝而十三弦。”
词写湖窗小景,将一段闲适心绪,写得如此清虚灵妙。“水如琴筑满虚堂”,把乐声转化为水声,是通感的妙用。“垂柳写风兼写月”,“写”字颖妙无比,犹言风月得柳而大增美感与诗情。“闲鸥知雨不知凉”与东坡之“春江水暖鸭先知”皆无理而妙之佳例。
一九四八年作
年年醉梦负花风,听歌最恼公 ② 。何物似情浓,看别酒不如泪红。 风前愁鬓,尊前醒眼,往事转头空。万一有重逢,愿长在梦中醉中。
注释
①白门旧友:指一度失足投附汪伪政权的词友。
②花风:指二十四番花信风。恼公:犹恼人之意。李贺有《恼公》诗。
龙榆生先生是夏公挚友。从1929年李雁晴转来龙函,开始订交,并通过龙得交朱彊村先生,以及创办《词学季刊》,交谊深挚。后龙为汪所笼络去南京任职,有伤名节。夏公深为痛惜,曾多方努力为其减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终于得到政府的谅解,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此词曲折地表达了夏公对龙的惋惜与伤感。“万一有重逢,愿长在梦中醉中”,几多无奈与悃挚,读来令人酸鼻。
戊子秋,得姚鹓雏、丁怀枫、吴广洋、陈从周上海书 ① 。
一九四八年作
罢了登高还有赋 ② 。乍过重阳,爱此疏疏雨。一寸斜阳今又古,黄花颜色长如故。 自插花枝还独舞。戏马台前,只有山无数。破帽年年吹不去 ③ ,几人相忆江关路。
注释
①姚鹓雏、丁怀枫:为作者词友。吴广洋、陈从周:作者学生。
②罢了登高:李煜弟从善守边不还。煜念弟,“每登高北望,泣下沾襟”,尝制《却登高文》。
③破帽句:孟嘉随桓温于龙山登高。风吹帽落,浑然不觉。温令人作文嘲之。
以词代柬,答复友生的问候。起句反李煜意而用之,对上海来书表示欣喜。“一寸斜阳今又古”“破帽年年吹不去”,诸语句皆意深语奇,开径自行之笔。
约一九四八年作
谁画大莲叶,脚底一湖天 ② 。箫声来自天外,风露此何年?唤起越娥照影 ③ ,了了华鬘妆镜 ④ ,隔水几婵娟。酌我以明月,与子过梅边 ⑤ 。 最高顶,携缟袂 ⑥ ,叩逋仙 ⑦ 。暗香疏影何世,下界海成田。问讯安丘老子 ⑧ ,谁会履霜心事 ⑨ ,夜夜折冰弦 ⑩ 。无处跨黄鹤,归路满风烟。
注释
①晓沧:郑宗海之字。郑为浙江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行月:踏月。
②一湖天:指西湖。
③越娥:会稽美女,如西施等。
④华鬘:天竺人装束。
⑤与子句:“子”,指晓沧。
⑥缟袂:白色的衣袖。
⑦逋仙:林和靖的别号。
⑧安丘老子:指郑玄,家安丘,故称。
⑨履霜:《易》:“履霜坚冰至。”喻防患于未然。
⑩折冰弦:折断冰弦。弦有以绿冰蚕丝为之,故名。
西湖灵山秀水,文采风流,天下绝景。如何加以表现,是很费匠心的。此词的特点,是以意识流的手法,恣意挥洒,为我们营构出迷离惝恍的灵境。以大莲叶起笔,当是源自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笔意而写秋景之美。辅之以天外的箫声、越娥的倩影以及华鬘妆镜般美丽的西湖。还有在水一方的仙女。她们凌波微步,醉我明月,送我到在古梅之下林和靖的院中。暗香疏影,已不知何处。今日的孤山早已变海为田了。何处问候郑玄夫子?谁还为灾难操心?到处都是纸醉金迷的狂欢作乐。我无法骑鹤离去,眼前忽然风烟滚滚。如此错杂缤纷的意象,着重表现自然美景与时局动荡的纠结。1948年的江南,国民党政权败局已定。此词结尾用纵横交错的笔墨批判了当时的政局。用意殊深,不可粗粗读过。
一九四八年作
门外苏堤接白堤,窥门好鸟四时啼。吟人笔下有花枝。 霜雪不惊容阅世 ② ,声华渐淡可言诗。西风酒面立移时 ③ 。
注释
①压堤桥:在杭州西湖。芙蓉:即木芙蓉,亦名拒霜。
②霜雪不惊:指木芙蓉不惧霜雪,开于晚秋。阅世:静观世变。
③酒面:指芙蓉花如人醉酒。
上片清疏小景,一派诗人风致。下片“霜雪”“声华”二句对起,刻画哲人怀抱,深具道心。“西风酒面立移时”,两面关锁,花人合写,最为蕴藉。
一九四八年作
风价一匡床 ② ,日日青天数鹭行 ③ 。消得先生闲点笔,秋光,圆绿当门湖一双 ④ 。 梦路比愁长,扑帽征尘负举觞。占个湖楼吾已倦,津梁 ⑤ ,坐替雷峰管夕阳。
注释
①湛翁:马一浮号,马为当代哲学家、书法家。来禅楼:吴鹭山家楼名。夏翁字瞿禅,故名。
②风价:声望。匡床:方床。言马翁虽身卧匡床,而名满天下。
③鹭行:鹭山家后湖塘多白鹭。
④湖一双:杭州西湖分里湖、外湖。
⑤津梁:原意为桥梁。此为接引之意。庾亮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世说新语》)
上片赞美马一浮声望之高,住处之美。下片自况:前二句述对鹭山之思念,后二句言雷峰夕照之古塔虽已坍毁,就让自己来管理夕阳吧。立意高远,不嫌自负。
一九四八年作
不解销魂但惘然 ① ,人间初恋似初禅,阑干波影有情天。 一瞑安知非暂往 ② ,千生不分有当年 ③ ,数星无恙水窗前。
注释
①惘然:惆怅、迷茫。“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②瞑:闭眼,犹死去。暂往:小别之意。
③不分:不料想。
此为怀念少时恋情之作。在温州师范学校求学阶段,曾与邻娃钱蘅青互有倾慕之意。30年后,凭栏湖畔,波光云影间偶有所忆,乃成此阕。“一瞑”“千生”极言爱重此缘,有千生难挽之痛惜。翁亦天生情种,此作与放翁沈园之诗相似。曾有句云:“辛苦说相思,年年笛一枝。”正可与之对参。
一九四八年作
胎禽重到 ① ,俯双堤画里,绛阙琼台讶无此 ② 。料星娥、昨夜临影银潢 ③ ,明镜面,一道珠玑照水 ④ 。 半闲堂上客,只解听蛩 ⑤ ,奈有笳声枕边起 ⑥ 。容我一枝筇,领梦峰头,凉波外、朱霞迢递 ⑦ 。记听熟、谁家里湖箫,问诗句成时,藕花醒未?
注释
①胎禽:鹤之别名。
②绛阙琼台:指仙境。
③星娥:仙女。临影:照影。
④珠玑:此指白堤的夜灯投影。
⑤半闲堂句:贾似道住里西湖葛庄半闲堂,常与门客斗蟋蟀为乐。
⑥笳声:军声,战声。
⑦朱霞:红云。
此词上片写西湖夜景,“临影银潢,明镜面,一道珠玑照水”,将星光斑斓之美态写到极处。下片则批判贾似道辈游宴享乐,导致南宋沦亡,隐指国民党的腐败。朱霞,此指新中国似一轮红旭喷薄欲出。淮海战役以后国民党败局已定,此词反映了作者对新社会的向往与期待。
一九四九年作
对镜难为胜里人 ② ,临觞犹是客中身。番番阅劫逢人日,惘惘寻芳非我春。 迷望眼,莽惊尘。兴来尚有笔如神。十洲梦觉雷声动 ③ ,花事今年看崭新。
注释
①王伯尹:画家、诗人,与马一浮交好,家在里西湖。
②胜里人:此指王伯尹,王居胜里。
③十洲:《海内十洲记》旧传为东方朔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谈海上十洲之事。雷声:指解放军南下的军声。
上片言当时的杭州仍在劫中,了无寻春之绪。下片“十洲”二句言,新中国将以崭新面貌出现。故有崭新花事之喻。
一九四九年作
须臾不忍,马首黄尘来滚滚 ② 。万事炎凉,只隔青编字数行 ③ 。
鸳湖归客 ④ ,重看荷衣人不识 ⑤ 。杯酒南园,异代龟堂共断魂 ⑥ 。
注释
①《樵歌》:南宋词家朱敦儒集名。
②须臾不忍:谓朱敦儒以迟暮之年,应秦桧之召,不敢不赴,入朝为官。到官数日,桧死,遂为白璧之玷。黄尘来滚滚:形容路尘之多,指其见摈清议。
③青编:谓书籍。与“炎凉”相连,指受到非议。
④鸳湖:朱敦儒住嘉兴鸳鸯湖。
⑤荷衣:指隐者衣服。
⑥龟堂:陆游别号。此句谓陆游曾为韩侂胄作《南国记》,亦为清议所讥。
朱敦儒与陆游,皆南宋力主恢复中原的爱国词人。只因受秦桧与韩侂胄牵累,有损清誉。此词有感而作,措辞委婉,持论忠恕不苛。
一九五○年作
饥凤无声病鹤喑 ② ,东风无力豁沉阴。春讯冰柯霜筱外 ③ ,谁会?一枝绿萼见天心 ④ 。 招手故山携锸伴 ⑤ ,来看。满前翠 与丹岑。垂老种花无分戴,何碍?明年红紫任人簪。
注释
①鹓雏:即姚锡钧,号鹓雏。近代文学家,京师大学堂毕业,与林庚白齐名。其小说、诗文无体不工,以擅长言情小说,被讥为鸳鸯蝴蝶派。1949年后曾失业在家,后受聘于上海文史馆,1954年病故。
②饥凤、病鹤:谓贤者失位。喑,哑。
③霜筱:霜竹。
④绿萼:梅花。
⑤锸:锹。
此为慰勉之作。言鹓雏虽如饥凤病鹤,一时失位,相信天机衮衮的梅花消息定会到来。纵然暂时无分戴花,日后定会满头插遍。取譬高华,用典委婉,寓意深刻。
一九五○年作
归梦春山笋蕨肥,华亭一鹤尚孤飞 ① 。攀槛排阊都草草 ② ,堪笑。湖船来琢泛春词。 温李堪供驱使否 ③ ?摇首。平生坡谷有深期 ④ 。绿鬓红箫无我分 ⑤ ,何恨?一枝霜竹伴君吹 ⑥ 。
注释
①一鹤:指鹓雏。
②攀槛排阊:汉朱云冒死上书,攀折殿槛。此言姚曾任监察委员,敢于直言。
③温李:温庭筠、李商隐,二人诗风清婉。
④坡谷:苏东坡、黄山谷。深期:深佩。
⑤绿鬓:乌黑有光泽的鬓发。红箫:姜白石有“小红低唱我吹箫”句。
⑥霜竹:霜笛。
姚鹓雏有《苍雪词》,驰名一时。其《望江南·分咏当代词家十二首》之十一为夏瞿禅。中云:“宗白石,乐苑耿传灯。清苦江山留且住,野云孤鹤是平生,无迹任飞行。”又有《减兰·再赠夏公》云:“相从几杖,海日江云瞻气象。独殿词场,楚泽东篱并一芳。平生低首,欣赏不醉倾斗酒。神理绵绵,索解何须待郑笺。”附注云:“旧以先生词为艰涩,今读之,殊不尔。惟其气格凝重,笔力苍坚,为不可及耳。世徒以梦窗质实目之,非真知先生者也。”二公彼此倾慕,如伯牙之赏子期。夏公以“一枝霜竹伴君吹”评姚词,可谓真赏无讹。
一九五○年作
论亩种芝兰 ② ,玉树森成把。放眼郊原浩荡春,何必庭阶下。
美好出艰难,风日无闲暇。谁是当年手种人,招手花前者 ③ 。
注释
①当花图:对花图。
②芝兰:香草。此与“玉树”连用,喻子侄才质佳美。见《世说新语》。
③花前者:赏花之人,此为自指。
《离骚》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指培育人才,以为国用。夏词亦犹此意。“放眼郊原浩荡春”,气象何其发皇!“谁是”二句,一问一答,乐育英才之襟抱,呼之欲出。
一九五○年左右作
暂与湖光作主,独来玉界凭风 ② 。谁喷横笛月明中 ③ ,夜夜诗心飞动。 饮水能翻大白 ④ ,惊霜尚有千红 ⑤ 。高楼同听五更钟,下有龟鱼残梦 ⑥ 。
注释
①湛翁:马一浮号。马词原作:“吹皱一池春水,东风又换西风。村歌社鼓月明中,到处鱼惊荷动。 堤柳分来暗绿,湖波流尽残红。六时花外远闻钟,过眼轻尘如梦。”
②玉界:指明洁的秋波,如玉鉴晶然。
③喷:吹。
④大白:酒杯。
⑤惊霜句:谓虽有秋霜,红花仍盛。
⑥龟鱼:泛指水族。龟为水族之灵物。
词家唱和,名士高风。饮大白,赏千红,夜夜诗心飞动!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之心态,何其欢欣鼓舞。
一九五○年作
帘底双笙月一丸,闻声对影底温存 ① 。千生残日在阑干 ② 。 挑菜光阴无白堕 ③ ,闹花池馆欲黄昏 ④ 。与春有分是销魂。
注释
①双笙:二人相对吹笙。周邦彦《少年游》:“相对坐吹笙。”底:为何。
②千生:千世。犹言千世修来的缘分。
③挑菜光阴:指暖春时节。徐积诗:“雪消墙外逢挑菜,日暖门前见捕鱼。”白堕:酒名。
④闹花:春花怒放时节。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旖旎温馨的记情之作。上片回忆当日相对吹笙情景,吹笙对影,温存乃尔,何况又在黄昏时候。下片转写当下光景:面对无酒的春光、黄昏的池馆,便只剩有恼人的惆怅了。写怀人情绪,用笔欲落不落,可谓恰到好处。
皖北土改,夜行垓下阴陵大泽,息农舍作 ① 。
一九五一年作
谁泼围棋 ② ,幂夜野 ③ 、纵横星斗。想当日、大风歌里 ④ ,沙飞石走。逐鹿势成开楚汉 ⑤ ,拔山力尽分身首 ⑥ 。几村童、呼啸放牛还,翁招手。 童延客,忙箕帚。翁肃客 ⑦ ,罗浆酒。话翻身村史,灯光抖擞。九地蛟鼍移穴去 ⑧ ,千年奴隶当家后。送照天映海万红旗,风如吼。
注释
①垓下:在安徽灵璧县东南,刘邦围困项羽之地。阴陵:在垓下附近,项羽突围处。
②泼围棋:形容天上的星斗,如棋子泼出,罗布夜空。
③幂(mì):覆盖。
④大风歌:汉高祖刘邦作。
⑤逐鹿:“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书》)此言刘、项争夺天下。
⑥拔山:项羽困垓下,作歌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⑦肃客:迎客。
⑧九地:九重地下。蛟鼍:指恶势力。
词写参加土改的感受。上片写夜经垓下的景色与联想。夜幕上星斗纵横,一场斗争曾在此展开。用笔老辣,惊心动魄。下片写翻身农民的喜悦。“九地蛟鼍移穴去,千年奴隶当家后”,恶与美对比写出,大开大合之笔,令人振奋。最后以照天映海的红旗作结,突显出时代的大变革与大欢乐。
一九五一年作
何处歌声,红旗下、秋涛怒吼 ① 。看工农、共挥热汗,同开笑口。画地能教豺虎伏 ② ,滔天敢纵蛟龙斗 ③ 。是独夫、旧曲莫重讴 ④ ,隋堤柳。 漴潼合,沱浍鬭 ⑤ 。波一石,泥三斗 ⑥ 。有炊香万灶,登秋千亩。他日赓歌传酒客 ⑦ ,今朝鞭石驱山手。问诗翁、击壤颂丰年 ⑧ ,重来否?
注释
①秋涛:形容歌声如钱塘江之秋天壮潮。
②画地句:画地为牢,能伏猛兽。
③滔天:洪水。
④独夫、旧曲:指隋炀帝开河时传唱的歌曲。
⑤漴、潼、沱、浍:五河县的四条水名。鬭:字今简化为“斗”,遇合之义。(此为区别,暂不用简字)
⑥波一石,泥三斗:《汉书·沟洫志》:“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意谓水肥土美,可获丰收。
⑦赓歌:连续唱歌。
⑧击壤:尧时老人所唱的太平歌曲。见《帝王世纪》。
淮河洪涝频仍,为害甚烈。1950年中央成立了治淮机构,大举治淮。此词所反映的就是这一工程的浩荡场面。怒涛般的劳动号子,斗天斗地的无穷干劲,都一一纳入词人笔下,为旧体诗词表现沸腾生活开了一个好头。下片展望未来:炊香万灶,登秋千亩;赓歌传酒,鞭石驱山,是何等壮伟欢欣。不愧为“旧瓶装新酒”的典范佳作。
一九五一年作
淮泗名都 ① ,惊打面、风沙漠漠。问赤手 ② 、何人敢犯,蛟龙牙角。百战徒夸天设险,千年共怨邻为壑 ③ 。幸同君、洗眼见河清,今非昨。 昨相吊 ④ ,绕枝鹊 ⑤ 。今不羡,乘风鹤 ⑥ 。有川原还我,秋收春作。已挈鲸涛归澥渤 ⑦ ,更开雁碛营京洛 ⑧ 。是走千走万此家山 ⑨ ,归田乐。
注释
①淮泗:淮河泗县为安徽属地。
②赤手:空手。
③邻为壑:《孟子》:“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把邻居当作大水坑,嫁祸于人之意。
④相吊:安慰之意。
⑤绕枝鹊:曹操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指灾民流离失所,无处可居。
⑥乘风鹤:乘鹤高飞,得意之举。谚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语。
⑦鲸涛:海涛。澥渤:海之别支曰渤澥。
⑧雁碛:雁宿之沙漠地带。京洛,长安洛阳,繁华都会。
⑨走千走万:淮上民谣:“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黄河清,出圣人”,这是千百年来的夙愿。“洗眼见河清”,终于亲眼见到了河清海晏的太平景象。“是走千走万此家山,归田乐”,巧引民谣,以表现农家的新貌,顺手拈来,皆成妙谛。
一九五一年作
豪兴千笺复万笺,泼墨短檠前 ② 。为谁十丈扫风烟,下应有,藕如船。 烟波窗槛,琉璃砚匣 ③ ,清事了三年 ④ 。昨宵骑鹤看湖烟,一圆绿 ⑤ ,似荷钱。
注释
①湖楼:指西湖罗苑寓所。遣暑:指画荷以消暑日。
②短檠:矮灯。檠,灯架。
③琉璃:指明澈的湖波。
④三年:似指移家罗苑已过三年。
⑤圆绿:指西湖。
夏公闲时偶泼墨作扇面,索者时有之。居京时,耿鉴庭先生嘱余代求。用墨偏重,笑曰:“手生,不佳,似张飞妹妹。”此亦似写扇面之作。灯下泼墨,却豪气如虹。扫出十丈风烟,下有如船大藕,奇想入神如此。结拍“昨宵骑鹤看湖烟”三句,万顷西湖,小得似一枚小小的荷钱。纳须弥于芥子,令人有神观飞越之快。
中秋夕,风雨中渡长江,过徐州乃见月。
一九五三年作
对酒不须劝,听我浩歌声。百年能几今夕,一笑大江横。天上本无风雨,扫却人间云雾,万象自空明。散发照江水,此兴冠平生。 二三子 ① ,歌慷慨,兴飞腾。当年击楫豪气 ② ,醉里共谈兵。指点白鸥起处,想象红旗无数,万舸夜南征 ③ 。回首卅年事 ④ ,烽火满彭城。
注释
①二三子:此指同行之友生。
②击楫句:《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③万舸句:此指1949年解放军渡江战役。
④卅年事:1923年赴西安任中学教职,曾路过徐州(彭城),距此时已30年。
1953年中秋,作者离杭赴京参加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风雪中轮渡至长江北岸,感而赋此。是年教育改革,浙大中文系划归新成立的浙江师范学院。此次北上乃规划全国师范教育,重任在肩。面对如此壮丽江山,老诗人更是激起满怀豪情。指点江山,吟兴勃发,乃有“一笑大江横”“此兴冠平生”之快句。过片以后,拈出祖逖辈击楫中游的豪言壮语,联想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英雄伟业,更是兴不可遏。最后对比今昔,更突出新时代的万丈豪情。诗词是个人化的艺术,须有切身感受,才能打动读者。
一九五四年作
卵色天光鸭绿溪 ① ,画成团扇欲贻谁 ② ?风帆侧影疑蝴蝶,钓叟浮家伴鹭鸶。 同俯首,礼横眉 ③ 。垂天大翼破空飞 ④ 。筇边谁会苍茫意,禹迹桥头浩唱归 ⑤ 。
注释
①卵色天光:谓天青似卵色。“相逢卵色五湖天。”(苏轼诗句)
②团扇:陆游诗:“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③同俯首二句:鲁迅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④垂天大翼: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
⑤禹迹:绍兴有禹迹寺。
歌颂伟人,不须句句叮紧。如从其周边环境入手,更能顾盼生姿,增加意趣之美。此词先从青色天光、绿色溪水切入。风帆如蝴蝶,渔船上鹭鸶翩飞,便将读者导入一种诗情画意的天地。下片“俯首”“横眉”皆鲁迅原句,继之以“垂天大翼破空飞”挺接,则迅翁之人格、精神毕现无余了。再以筇边会意,浩唱归来,写出自己的钦仰之情,既庄严又灵动,为我们开示了别样的法门。
一九五六年作
拥上旭轮高,云阵万旗同色。动地飙车过处,起鸽翎似雪。
花枝如海沸歌来,花底笑涡活。看取国家朝气,在学童双颊 ① 。
注释
①学童双颊:指游行队伍中的红领巾少年。
短调而写大典。命题造句,都有深意。“云阵万旗同色”,谓如云的队伍中成千上万面旗帜都与旭轮同样红艳。句炼而意深,很见功力。“看取国家朝气,在学童双颊”则着重突出儿童以表现未来。千锤百炼,一字不苟,乃此词之特色。
自广州北归,湘赣道中月色甚美,作此寄寅恪诸公。
一九五七年作
何处唤黄鹄,昨梦驾天风。罗浮峰顶俯瞰 ① ,十万碧芙蓉。过岭浮湘前度,此地倘逢坡老 ② ,今古转头中。有客擅谈马 ③ ,笑我鬻雕虫 ④ 。 芳菲国 ⑤ ,吟啸侣,羡诸公。单衣花下试酒,佳兴四时同。待酌西江一勺,伴唱后村三曲,洗出两青瞳 ⑥ 。我亦欲投老 ⑦ ,后约荔枝红。
注释
①罗浮:在广东博罗县境,著名胜地,有山水泉瀑、人文历史之胜。
②坡老:东坡,曾贬广东惠州,路经湘赣,后渡海再贬海南儋州。
③谈马:见前《水调歌头》(有客擅谈马)。
④鬻雕虫:炫耀雕虫小技。
⑤芳菲国:指广州。
⑥后村三曲:刘克庄号后村,有词屡及失明之事。青瞳:旧传瞳子有青光,能见幽隐。此言希望寅恪翁能复明。
⑦投老:归隐。
此词作于离广州北归途中。在湘赣月色朗照下,诗兴大发。回味与中大寅恪诸公高会之乐,乃作此词。上片唤黄鹄,驾天风,罗浮俯瞰,皆掷笔虚处,极言此行之美,俨如神游八表,逸兴遄飞。下片写广州乐事:与诸公花下行吟,单衣试酒,佳致无限。最后归结到对寅恪翁健康的祝颂,并表示了归老广州的愿望。词笔迅利,寄情恳挚,大家手笔,果然不凡。
一九五七年作
一
吟未就,双鸟忽先还。云气黑沉千嶂雨,夕阳红漏数州山。欲画比诗难。
二
烟海外,残月尚纤纤。欲叱千山鳞甲起 ② ,兜罗棉里看龙潜 ③ 。头角几峰尖。
三
支筇去,万象塔山前。解道夕阳无限好,衔山奇彩忽弥天。相顾几华颠。
四
三伏里,秋意已刁骚 ④ 。布地幂天皆竹影 ⑤ ,翻江倒海是松涛。人比月轮高 ⑥ 。
注释
①莫干山:在浙江德清县境,为天目山余脉。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来此铸剑而得名。山多竹泉云海,为消暑胜地。
②千山鳞甲: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此言山势夭矫如龙。
③兜罗棉:即木棉。此指云海。
④刁骚:萧骚,指凉风。
⑤幂(mì)天:蔽天。
⑥人比月轮高句:月轮山,在钱塘江边。此句言莫干山高过月轮山。
刻画风景,极为精彩。“云气黑沉千嶂雨,夕阳红漏数州山”,将黑沉的云雨与红漏的晚霞对比写出,宛然一幅惊心怵目的油彩画面。“欲叱千山鳞甲起,兜罗棉里看龙潜”,雷雨闪烁中的连绵山势,被活灵活现地绘出来了,极富动感与气势之美。“衔山奇彩忽弥天”同写暮年光景,比“已是近黄昏”的凄凉,可谓截然两样,甚至也比“余霞尚满天”更为积极而富于进取精神。“人比月轮高”语意双关。除了海拔高低以外,还寓示着欲与日月山河比试高低之壮心烈抱在内,可说是当时精神面貌之剪影吧。
一九五九年作
五十九年非 ① ,猛悔如何改 ② ?试上层楼望晚江,西日多奇彩。
昨岁约飞空 ③ ,何日真横海?戏与儿童画字看,拄杖将成乃 ④ 。
注释
①五十九年非:“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淮南子·原道训》)此活用其意。
②猛悔:大悔。
③飞空:指御风之神游。
④成乃:谓老人弓腰拄杖,形如“乃”字。
此词作于“拔白旗”“放卫星”的“大跃进”中。“猛悔”当是有感而发。夏公该年有赠同游学生之诗云:“云山高处记幽寻,一语相开胜苦吟。我爱青年似青竹,凌云气概要虚心。”可与此对参。结句“拄杖将成乃”,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老态。生新雅谑,令人捧腹。
一九五九年作
千林霜锦谁渲点?千滩雪练谁拖染 ② ?谁与唤扁舟,千诗酬艳秋 ③ ? 老农谈干劲,胜我夸吟兴:“锄耙代刀枪,月光当太阳。”
注释
①桐君公社:在浙江桐庐县。
②千滩雪练:指桐江。
③千诗句:指1958年全国开展的采风运动。
这是反映“大跃进”中的词作。在举国亢奋,高喊“一天等于二十年”口号时,老词人是如何思考与创作的呢?此词中可见出一些端倪来。首先是写大美:如山铺红锦、江翻雪浪之类,其次是向民歌学习。如此词的下片纯用民谣口语,“老农谈干劲”“月光当太阳”等,尽量用质朴而凝练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读这样的作品,使人想起“八仙桌下打太极拳”的功夫。这是特殊环境的产物,老词人放下身段创作了与以前风格不同的词作,为那个时代留下了一笔特殊的记录,也弥足珍贵。
一九六○年作
安得鲁戈真在手 ① ,重挥夕日行东。书城要策晚年功。江山支枕看,千丈海霞红。 自插梅花占易象 ② ,如何报答春工。儿童休笑嗫嚅翁 ③ 。新词哦几首,鼻息起长风 ④ 。
注释
①鲁戈:《淮南子》载,鲁阳公与韩战,挥戈,反日三舍,继续战斗不已。
②梅花占易象:宋邵雍有《梅花易数》,以占卜人事之吉凶休咎。此言作者从梅花中感受到春天之喜悦。
③嗫嚅翁:《旧唐书·窦巩传》:“巩性温雅,多不能持论,士友言议之际,吻动而不发,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此为夏公自指。
④鼻息句:鼻息如风,极言体气康强。
此词言年已六十,斗志未衰,仍要挥戈奋斗,创造暮年的辉煌。“江山支枕看,千丈海霞红”,以小形大,铺垫入妙,极具笔力。下片“自插”二句,高古通神。末言休笑嗫嚅老叟,尚能鼻息如虹。语奇而境阔,令人耳目一新。
一九六一年作
万象入横放 ② ,一舸独趋东。眼前涛飞岳走,独立我为峰。昨梦相逢坡老 ③ ,伴我送江入海,咳唾满天风 ④ 。脱手得奇句,脚底起蛟龙。 琼儋笔 ⑤ ,扫星宿,落心胸。憾事铜琶铁板,海国 笙钟 ⑥ 。坡笑兹游奇绝,百世几人一遇,此事付诸公。相顾拭吟眼,红旭正曈昽。
注释
①吴淞:江名,由上海入海。
②万象句:言天地万象,拥到目前。
③坡老:指东坡。
④咳唾句:犹言开口发声如珠玉滚滚。
⑤琼儋:东坡晚年,贬谪琼州、儋州。
⑥ 笙钟: ,闭。笙钟:音乐。此句言东坡在海南没有写词。
此词气象宏阔,妙于联想。作者从吴淞泛海见到涛飞岳走的壮观景象,联想到东坡南渡琼州海峡的琼儋之贬,以及他“咳唾生珠玉,随风落九天”的奇章妙句。“脱手得奇句,脚底起蛟龙”,极写东坡渡海诗作之神奇不凡。下片则从东坡渡海无词这一点生发出一段梦中对话:“坡笑兹游奇绝”“此事付诸公”。“此事”即指写词。最后以“相顾拭吟眼,红旭正曈昽”之光明壮景作结。有挥斥万象的气概。
亮夫告诉我:秋光之美,世界名胜奥区无及杭州西湖者。今年九月自杭赴沪,夜车中作此词。时施华滋先生自柏林来书,即以为报 ① 。
一九六一年作
秋水不能画,西子有明眸。醉人千顷波碧,临镜欲横流 ② 。待续坡翁俊语,宜雨宜晴而后,谁识更宜秋。三月碧桃水,且莫酿春愁。
攀斗柄 ③ ,探月窟 ④ ,壮哉游。故人相望何处?万里海西头 ⑤ 。争似断桥吹笛,携得波光西子,招手落双鸥。让汝广寒阙,容我占湖楼。
注释
①亮夫:姜亮夫,杭州大学教授。施华滋:德国汉学家,曾来杭州大学做访问学者。
②欲横流:指西子动人的眼光,溢出镜外。
③斗柄:北斗七星之前四星组成斗形,后三星则成柄状,故云。
④探月窟:时美国载人火箭已登上月球。
⑤海西头:古书称大秦为海西。此指德国。
此词写西湖秋光之美,可说尽态极妍,有无上妙谛,为夏公代表性作品。词的上片作者拈出了“醉人千顷波碧,临镜欲横流”之特美,作为东坡的“宜雨宜晴”的补充,可谓占尽风流的发现。下片则把它与升天探月的壮举加以对比。在作者看来,断桥吹笛、湖上招鸥的人文游赏,要胜过对广寒宫殿的造访。这是人文情怀与科学技术,也是形象思维与科学实证的差异问题,俨然是濠上观鱼的庄惠之辩之现代翻版了。
一九六一年作
坟头万马回旋 ② ,一筇来领群山拜 ③ 。长星落处,夜深犹见,金门光怪 ④ 。化鹤何归,来孙难问 ⑤ ,长城谁坏 ⑥ 。料放翁同甫,相逢气短,平戎业,论成败! 莫恨沂蒙事去 ⑦ ,恨平生驰驱江介 ⑧ 。词源倒峡 ⑨ ,何心更恋,长湖似带?试听新吟,烟花万叠,山河两戒 ⑩ 。待明年来仰,祁连高冢 ,兀云峰外。
注释
①辛稼轩:辛弃疾之号。稼轩墓在江西上饶铅山。
②坟头万马:指坟头山势如万马回旋。
③一筇句:指作者扶筇至此观赏群山环墓之形势。
④金门:江西上饶之别称。光怪:指神奇气象。
⑤来孙:后代子孙。
⑥长城谁坏:南朝刘宋诛杀檀道济,道济脱帽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⑦沂蒙事去:稼轩随耿京起义兵反金,在沂蒙一带。
⑧江介:江间,长江两岸。
⑨词源倒峡:“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杜甫诗句。形容文思浩荡。
⑩山河两戒:古书言我国山脉有南戒、北戒两条龙脉。
祁连高冢:汉武帝为霍去病筑坟,仿祁连山。此言上饶地方政府欲为稼轩营建新坟。
谒墓词中极品。一起五句,通过万马回旋的群山以及光怪陆离的气象,烘托稼轩的事业、性格与贡献,可谓形神俱旺。“一筇来领”的“领”字下得重若千钧,出人意外。“恨平生驰驱江介”以下三句,犹言奋战江干的英雄,纵有倒峡的文才,又哪能安心归隐带湖呢?句曲而意刚。“试听新吟”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之新貌。结尾三句是说人民正拟新修高耸入云的大墓,以纪念这位爱国伟人。通篇大气磅礴,精光万丈,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