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一年作
七十未华颠,浩荡春风桃李前。唤起吴兴张子野 ② ,翩翩。老有童心即地仙。 门巷断桥边,眉月初三正上弦。笑指孟光妆镜底 ③ ,湖天。同看青春五百年。
注释
①晓沧:郑宗海,字晓沧。
②张子野: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寿逾八十。
③孟光:梁鸿之妻。此指郑之夫人。
寿词易落套,此则不然。从历史古贤切入,体既尊而境又阔。两结最佳,“老有童心即地仙”与“同看青春五百年”,妙于比喻,通体皆超,而无一点俗气。
一九六一年作
一片西湖紫复红,安排心绪费春工。赓酬燕语无新曲 ① ,牵引杨枝有好风。 馀梦寐,得从容。似闻天语在星空。何须更作花间语 ② ,身在金风玉露中 ③ 。
注释
①赓酬:报答。
②花间:唐五代词派名。此派语多 艳隐秀,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
③金风玉露:爽朗之秋高气象。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此为西湖之赞歌。红紫百重的西湖,是春工刻意安排的杰作。呢喃的燕语无多新意,婀娜的杨枝却带来了无尽的好风。面对欣欣向荣的景物,词翁似乎从造化中获得了一种感悟:如果置身金风玉露的秋光中,真应该弹奏出不同于花间情调的词曲来。表现出新的审美价值观,值得从容玩味。
一九六一年作
三条弦上平沙谱 ① ,历落盘心珠与露 ② 。低空乍有盖头云,碍一晌秋塘荷语 ③ 。 谁浮春水摇柔橹,学作吴娘歌暮雨 ④ 。依稀卵色五湖天 ⑤ ,度百丈风头高絮 ⑥ 。
注释
①平沙谱:古琴曲有《平沙落雁》。
②珠与露: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
③盖头云:陆游诗:“似盖微云才障日。”碍一晌:耽误片刻(晌)之意。
④学作吴娘句:白居易诗:“吴娘暮雨潇潇曲。”
⑤卵色:青色。
⑥度:度曲,弹奏出。
此词声调高亢,有硬语盘空之气势。“低空”二句与“度百丈风头高絮”尤其如此,当是特意要与“吴娘暮雨”作一区割。“碍一晌”“度百丈”不仅语硬,而且句式的安排也戛轧不凡,充分体现出夏词清刚劲健的特色。
永康访陈龙川遗迹,过五峰书院遇雨 ① 。
一九六三年作
听秋客岁鹅湖寺 ② ,诗在滩声里。今秋一路永康山,为有水心同甫、便忘还 ③ 。 早年口熟笺天语 ④ ,衰白惭章句 ⑤ 。五峰云气走崔嵬,犹有排阊馀愤、作风雷 ⑥ 。
注释
①五峰书院:在浙东永康。南宋淳熙间朱熹、叶适、陈亮、吕祖谦于此讲学,为浙东学派发祥地。
②鹅湖寺:在江西上饶。陈亮、辛弃疾曾于此商议大事。
③水心同甫:叶适字水心,陈亮字同甫。
④笺天语:指呈奏皇帝之文字。龙川中状元之试卷中有“天下大势之所趋,天地鬼神不能易,而易之者人也。”
⑤衰白:作者自言衰老。
⑥排阊:推开宫门直陈政见。
此词高度赞美陈亮的文章事业。词意略云:去年走访鹅湖,在滩声里聆听了他与稼轩的诗词作品。今秋造访五峰书院,见到叶适、陈亮的遗踪,便徘徊流连,忘了回去。你的笺天高论令我钦佩难忘。眼前的风雨雷电,不正是你排阊英气的体现吗?结句气冲牛斗,令人惊叹。
北京看节日焰火,次日乘飞机南归,歌和一浮、无量两翁 ① 。
一九六三年作
归来枕席馀奇彩,龙喷鲸呿呈百态 ② 。欲招千载汉唐人,同俯一城歌吹海。 天心月胁行无碍 ③ ,一夜神游周九塞。明朝虹背和翁吟,应有风雷生謦欬。
注释
①一浮、无量:马一浮、谢无量,皆政协委员,一同应邀出席国庆观礼。
②喷:吹气。呿:张口。
③天心月胁:周益公跋杨万里集,谓杨文有“皆扫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胁”之语。
此为继雅开新之绝唱,最能代表夏公词作之高度。用“龙喷鲸呿”形容满空飞舞的礼花,可谓形神毕肖的妙想。“明朝”二句以謦欬生风雷,形容二老诗词之不同凡响,真是匪夷所思的笔墨。眼中森罗万象,笔底滚滚风雷,此词之谓也。
一九六四年作
六十犹为学步人,昌诗敢负百年身 ① ,川原放眼看青春。 慵倚箫声梦巫峡 ② ,欲凭酒胆颂昆仑 ③ ,江天夜夜月如轮。
注释
①昌诗:昌大诗词事业。
②梦巫峡:宋玉有《神女赋》,写楚王与神女共寝之浪漫情事。作者鄙之,故曰“慵倚”。
③颂昆仑:毛公词有“而今我谓昆仑”之语,此指赞美当代。
此为自题诗集之作。一起二句前抑后扬。“学步人”,小儿学走路,何其谦抑也。“昌诗”则云为了弘扬诗道哪敢虚度此身,语意一转而大气磅礴。放眼川原,生机满眼,如春水方生,气象无限。下片犹言应换一副笔墨来歌颂领袖,要像江天的圆月一样放出大光明来。
一九六四年作
新安人说青天上,飞车回首云千丈。画里过秋城,江光泼眼明。
东南星宿海 ② ,不夜看奇彩。昨晚几诗成,袖归朵朵星。
注释
①新安江水电站: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1957年开工,1960年基本建成。该水电站位于建德市铜官峡中,千岛湖景区由此形成。
②星宿海:此写夜景有如天上星光灿烂。它与长江源头的星宿海有别。
旧体诗词如何表现时代,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夏老此作就是一个成功范例。上片写新安之高与美,用“回首云千丈”“江光泼眼明”表之,便充满力量与新机。下片以“星宿海”的不夜奇彩,写库区的斑斓灯火,已是入奇。最后以“袖归朵朵星”比喻自己的诗作,取譬星辰更是神奇无比。
一九六五年作
何必赋归哉?招手方回 ② 。山阴道上翠成堆。斗酒渡江真一快 ③ ,风雨崔嵬。 来岁菊花开,定不徘徊。放翁拍手两翁来 ④ 。百岁传经都不厌 ⑤ ,好共传杯。
注释
①胡伦清:浙江师范学院教授。绍兴:古称山阴。
②方回:即北宋词人贺铸,远祖贺知章。其先世居山阴,自称庆湖遗老。
③斗酒渡江:喝着酒渡过钱塘江。刘过词:“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④放翁:陆游亦绍兴人。两翁来:指胡与作者。
⑤百岁传经:时作者与胡伦清皆执教近五十年。
起得突兀。“何必赋归哉”,是翻陶渊明陈案,陶因“田园将芜胡不归”,与胡翁之退休荣归有别。下三句正面述说归休之快,并预定来岁赏菊之约。结尾设想山阴放翁一定会拍手称快,欢迎两位教龄共百年的诗友归来,能不酩酊一醉?“风流犹拍古人肩”,设想之妙,令人叹服。
一九六五年作
天日昭昭 ② ,抚坟柏、阴森砭骨。当年恨、长城自坏 ③ ,出师方捷。一镜烟花湖里外,两河闾巷笳呜咽 ④ 。负中原父老望旌旗,头如雪。 靖康恨 ⑤ ,休重说。成弘耻 ⑥ ,眦同裂。仗威灵一洗,贺兰山缺 ⑦ 。欲报百觞无酹处,风波亭下涛千折 ⑧ 。谢姮娥、拥出旧山河,潮头月。
注释
①王越:明成化、弘治间兵部尚书。凡三出塞,收复河套失地。其《王襄敏集》有谒岳坟诗。岳坟:在杭州西湖。
②天日昭昭:岳飞在大理受审,书“天日昭昭”四字明志。
③长城自坏:南朝刘宋文帝忌惮檀道济威名,诬杀道济。道济脱帽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④两河句:谓黄河南北沦陷敌手,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
⑤靖康恨:宋钦宗年号曰靖康。时金兵入汴京,徽、钦二帝被俘。
⑥成弘耻:明宪宗时鞑靼屡屡入侵。
⑦贺兰山:在宁夏河套。王越连战皆捷之地。
⑧风波亭:南宋大理寺狱在西湖风波亭。岳飞于此被害。
上片言岳飞出师方捷,却遭诬杀。是自毁长城,坐使国家分裂,民生涂炭的痛史。下片称赞王越收复河套、踏平贺兰山,一雪成弘之耻。最后以酹酒奠祭英雄作结。忠义奋发,令人心潮澎湃。
一九六五年作
万马腾秋,前锋报、黄龙城阙 ① 。喜照我,金杯无恙 ② ,秦时明月。白雁乌珠休战栗 ③ ,单于冒顿俱飘忽 ④ 。手挥归,护汝旧金瓯,同无缺。 班师诏,晴雷急。还朝路,啼鹃切。过望仙桥畔 ⑤ ,龙泉频拭 ⑥ 。百战艰难忠涅背 ⑦ ,三言惨淡谗销骨 ⑧ 。任黄尘扑面鬓犹青 ⑨ ,心如铁。
注释
①黄龙城阙:金人大后方曰黄龙府,在今吉林。“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是岳飞的战斗目标。
②金杯:犹金瓯。
③白雁乌珠:伯颜与金兀术的别称。
④单于冒顿(mò dú):匈奴首领名,骁勇多智谋。
⑤望仙桥:秦桧住所。
⑥龙泉:宝剑名。
⑦忠涅背:岳母于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
⑧三言:即“莫须有”(也许有),是秦桧回答韩世忠质疑岳飞案情的话。
⑨鬓犹青:鬓发尚黑。岳飞死时才39岁。
“拟岳飞班师”与“拟王越谒岳坟”皆是极富想象力的英雄壮词。此词上片“万马”二句极言兵锋之锐,所向披靡。“白雁”二句则力述军威之烈,顽敌破胆。可谓气壮山河之笔力。下片之“忠涅背”“谗销骨”“尘扑面”“心如铁”则统述其冤深如海、谤积如山之苦恨悲情,达到了腐心销骨的程度。
一九六五年夏作
偏师一战归成霸 ② ,朗吟人亦从天下。槐竹各干云 ③ ,后身应是君。 词流携屐地 ④ ,回首今何世?万帜展东风,蓬莱怒海中 ⑤ 。
注释
①神田喜一郞: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诗人,汉学家。
②偏师句:指嵯峨天皇时词学东传,蔚成风气。
③槐竹:森槐南与高野竹隐,皆日本明治间的词人。君,指神田。
④携屐地:文士着屐(木底鞋)游赏。
⑤蓬莱:此指日本。当时日本民众正举行反对武装军国主义的游行。
此词关乎中日文化交流。作者对神田君研究日本词学评价甚高,故称之为从天而下的朗吟人。“万帜展东风”二句,更是对日本人民和平诉求的赞美。词虽短小,内容却很重大。
一九六六年作
弱龄学咏双星事,小阕依稀记 ② 。画堂灯影有沧桑,能几回逢、各已满头霜。 江城合眼长如画 ③ ,归梦真无价。三年一纸是寻常 ④ ,不用相思、自是不相忘。
注释
①冷生:梅雨清之字。梅是温州人,作者总角至交。
②小阕:短词。此指少年情窦初开时作的怀人绮语。参见前《浣溪沙·有忆》。
③江城:指瓯江边上的故乡温州。
④三年一纸:谓通信稀疏。
七十寿词却从髫龄情事说起,童心依旧,却俱已白头。沧桑之感,呼之欲出。下片写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不用相思、自是不相忘”,以扫为生技法,犹言时刻在怀,用不上“相思”等闲言语。
一九七○年作
灯前挂壁双芒 ① ,不碍神游周九域。山河谁画好风光,圣佛自憎干矢橛 ② 。 灵妃皓齿如霜雪 ③ ,梦里殷勤求短阕。吟成电笑过千江,挥手西湖风与月。
注释
①芒 (juē):草鞋。
②干矢橛:《五灯会元》载,云门和尚答人问:“佛是干矢橛。”
③灵妃:玉女。《神异经》:“东王公与玉女投壶,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注:“开口流光,今电是也。”矫,投壶之箭形道具。
此词作于“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夏公禁足,不得出游。而对自由之渴望,乃产生了着草鞋神游九域的奇想。“圣佛”句犹言正置正邪颠倒、黄钟毁弃之乱局。词人只好把向往自由寄托梦中。电笑过千江,挥手西湖,皆为此而发。
一九七三年作
到骨新恩是嫩凉 ① ,水边枕簟小胡床 ② 。一樽自酌西江月,四海谁知两鬓霜? 灯动荡,笔淋浪。扁舟梦路到鲈乡 ③ 。老来郊岛从人笑 ④ ,醉唤家人检锦囊 ⑤ 。
注释
①嫩凉:薄凉。
②胡床:可折叠之床,出于匈奴,故曰胡床。
③鲈乡:江苏吴江。晋张翰以思念故乡鲈鱼莼菜羹而辞官归去,故名。
④郊岛:孟郊、贾岛,以苦吟著称。
⑤锦囊:李贺“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便投囊中”。
“文化大革命”中夏公禁足居西湖,虽迭遭批判,受尽折磨,然不改其山水情怀。“一樽自酌西江月,四海谁知两鬓霜”,真有壁立千仞的气象。“老来郊岛从人笑,醉唤家人检锦囊”,又何其自在潇洒也。
白华翁枉过久谈,即送其还京 ① 。
一九七四年作
卅年葛岭依云住 ② 。辜负山灵无胜语 ③ 。下床纳履见西湖,还羡湖头鸥与鹭。 一翁曳杖忽冲户 ④ 。来续辛陈吟大句 ⑤ 。胸中海岳梦中飞,笑对孤山挥手去。
注释
①白华翁:宗白华,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②葛岭:西湖地名,葛洪炼丹处。
③胜语:妙语。
④冲户:敲门。
⑤辛陈:辛弃疾、陈亮。
信口吟来,得大自在。“下床纳履见西湖”,何等潇洒。“胸中海岳梦中飞,笑对孤山挥手去”,乃言白华翁容止气度,又是何等的高岸旷放。词翁妙诣,每每如是。
一九七四年作
莺燕无呵殿 ① ,鹥凫共往还 ② 。故人出处不相关。落手西湖 ③ 、何必问严滩。 醉卧瞢腾去,行歌杳渺间。春风缓步铗休弹 ④ 。修到双筇、日日绕孤山。
注释
①莺燕:谓情侣。姜白石《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呵殿:古代官员出行的仪卫。前呵后殿,令人让道。白石《鹧鸪天》词:“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乘肩,坐轿。
②鹥凫:鸥鸟与野鸭。泛指水禽。
③落手:伸手,举手。
④铗休弹:不必弹铗归去来。
词言西湖闲居之清美。虽无女侍呵护,却有鸥凫相伴。抬脚就是西湖,何必去访严滩?醉卧行歌,日绕孤山,自是清福无限了。处厄境不以累心,此等道心殊不易到。
一九七四年作
六合仰头看,万事低眉去。一雁不飞一叶无,秋到无声处。 恍有断鸿来,怅望关山路。携梦同翻九域图 ② ,莲朵峰头住 ③ 。
注释
①万年少:明末爱国志士、画家,与顾亭林、方密之交笃。
②九域图:犹言中国地图,此指顾之《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莲朵:华山形如莲花。
词为赞美顾亭林而作。“六合”句极言其气宇轩昂,有横绝六合之襟抱。“万事低眉”三句则写当时环境之桎梏人才。下片写困顿中产生的“飞腾”心愿。愿携九域图追随顾氏直上莲华峰顶,一吐胸中块垒。虽处逆境,而气象开张如此。
归玄恭画松直幅,上有顾亭林题字,时顺治九年壬辰,归、顾各年四十 ① 。
一九七四年作
丹青挥洒,谁识楚狂心事者 ② 。地老天荒,鳞鬣之而斗雪霜 ③ 。
风云芒砀 ④ ,消息江关长北望。梦路双筇,忍见龙移日观峰 ⑤ 。
注释
①玄恭:归庄之字。归是江苏昆山人,书画家、文学家,与顾亭林善,有“归奇顾怪”之目。
②楚狂:《论语》言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此指归玄恭。
③鳞鬣之而:指归所画长松。王安石诗:“彩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而,颊上须也。此指长松如龙,须鬓开张,可抗风霜。
④芒砀:在徐州。玄恭、亭林常住徐州万年少家。
⑤龙移:此指明祚已覆。日观峰:泰山峰名。
从归、顾的画作与题字中,可感受到一种爱国志士的人格力量。夏公拟之为斗雪长松,并想飞梦华山以追踪伟人踪迹。皆寄喻高远、壮怀磅礴之作。
乙卯正月十一日七十六岁生日,寻梅放鹤亭,与无闻诵龙川句作此①。
一九七五年作
溪童野老同歌唱,不必巢居寻鹤氅 ② 。年年生日酒无缘,处处寻梅诗有账。 收香藏白怜娇样 ③ ,唤起龙川看气象 ④ 。昨宵梦路绕孤山,百万玉龙迎短杖 ⑤ 。
注释
①乙卯:1975年。放鹤亭:在西湖孤山。龙川:陈亮字。
②鹤氅:鹤羽外衣,指林逋。
③收香藏白:朱敦儒《念奴娇》词中句。收其清香,藏其白色花瓣。
④唤起句:陈亮咏梅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⑤百万玉龙:指雪花飞舞。张元《咏雪》诗:“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七十六龄老词翁,劫难中自寿之作,而气象高岸雄杰如此。岩岩鸿儒自能宠辱不惊也。该年8月吴闻夫人相陪来京养疴,大受敬重与关照。与京中词友赓唱不息,开始了“暮年诗赋动江关”的人生又一高峰。“百万玉龙迎短杖”正是其蓬勃创造力的象征。
一九七五年作
中年避寇东循海 ② ,送子西行歌敌忾 ③ 。一编通袖稼轩词 ④ ,磊落交情四十载。 灯前山妇兴遥慨 ⑤ ,陈吕精魂风百代 ⑥ 。待浮单舸访瓢泉 ⑦ ,直曳双筇临泰岱 ⑧ 。
注释
①邓恭三:邓广铭字恭三。邓是山东人,北京大学教授。
②避寇:作者20世纪40年代于上海租界任教时,邓自北平来访。
③送子句:当年邓广铭先生取道上海赴西南联大,公为饯行。
④一编通袖句:袖藏《稼轩词编年笺注》持送夏公阅正。
⑤山妇:此指夫人吴闻。
⑥陈吕精魂:指邓著《陈龙川传》中所引《祭吕东莱文》。夏公夫妇读之洒泪。
⑦瓢泉:辛弃疾住所,在江西上饶。
⑧泰岱:泰山之别称。
此词作于1975年11月。原题作《玉楼春·答访邓恭三夫妇北大宴会》。词记二人文字友谊,20世纪40年代订交于上海租界,获观其《稼轩词编年笺注》,并送其赴西南联大任教。下片则言40年后北京相晤,复读其有关陈亮之著作,感动得泪下不止。最后以访瓢泉、临泰岱相约,皆与学术有关。用事贴切,气象开张,读之弥增友情之重。
梦冷生、鹭山莅止湖楼,作此奉寄,即为冷生八十寿 ① 。
一九七五年作
双客闯然到,灯火吐光芒。湖头大月初上,酒面似人黄 ② 。劲老便便腹笥 ③ ,倘为谈词骫骳 ④ ,投老一匡床 ⑤ 。谁弄跳丸戏,日月比人忙。 灵岩路,迎匏老 ⑥ ,木千章。灵湫匹练灌顶 ⑦ ,特健更何方 ⑧ 。寝馈龙川一卷 ⑨ ,商略月轮百阕 ⑩ ,山妇在门墙。归计是长计,八表笑鸾皇。
注释
①湖楼:此指作者西湖故居月轮楼。
②酒面:言黄月现于湖上,如人醉酒。
③劲老:梅冷生之别号。便便:腹肥大貌。
④骫骳(wěi bèi):曲折貌。
⑤匡床:方床。此谓劲老病瘫,日居床上。
⑥灌顶:佛门上师以宝瓶灌顶为弟子驱除邪气,开悟智慧。
⑦匏老:鹭山别号。
⑧特健:古人以欣赏书画金石为特健之药。阮元《作石画记并题》云:“宜此特健药,与之相磨砻。”
⑨龙川一卷:时作者正修订《龙川词校笺》。
⑩月轮:作者词集名。
怀念故友,结想成梦。夏公与梅冷生、吴鹭山为莫逆交。诗书往来,自少及老,未之间断。此作语气高奇,如“灯火吐光芒”“灵湫匹练灌顶”“八表笑鸾皇”,皆妙于造句,气象恢宏可喜。
陈从周赠泰山松枝杖,因起远游之兴。
一九七五年作
七宝楼台弹指现 ① ,羡渠手段翻新。凉堂林月白纷纷 ② 。看山谁伴我?得句便思君。 八表神游今不羡,何须去问鸥群 ③ ?北行消息盼秋分,一筇天外到,带得岱宗云 ④ 。
注释
①七宝楼台:此指从周研究建筑,有翻新殿堂之手段。
②凉堂:在孤山,有白居易遗迹。
③问鸥群:与鸥为伴共结山水之缘。
④岱宗云:泰山云游。
思笔俱超。弹指楼台,极言从周能力超群,“一筇天外到,带得岱宗云”,更是想落天外、气象万千之奇句。钟敬文先生盛赞夏老“望气知奇”,可谓的论。
一九七五年作
花港何时迓钓船,孤山有约访逋仙 ② 。西湖梦路晓莺天。 乍可灯前谈虎观 ③ ,不须劫罅话龙泉 ④ 。梅花消息五千年 ⑤ 。
注释
①藕舫:竺可桢号,竺为气象学泰斗。
②逋仙:后世谓林和靖。
③虎观:白虎观,汉宫殿名。汉章帝时聚博士、议郎及诸儒,辩五经异同,作《白虎奏议》。
④劫罅:大劫之间隙。龙泉:抗战时期,作者在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任教,竺为校长。
⑤梅花句:时竺翁以新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相赠。
此词作于旅居北京时。上片追忆西湖胜游。时已离西湖,故有“梦路”之语。下片言相会京门,可以作虎观之雄辩,发历劫之感慨。此语双关,既指抗日之避兵,亦有慨十年动乱之苦厄。大劫之隙,正谓“文化大革命”之间隙也。最后以“梅花消息五千年”收篇,则其愈挫愈勇之气象仍依旧也。
一九七五年自度之作
屏开霞绮 ② ,有银河倒挂,家山画里。此生归兴属灵岩,何意扁舟梦西子。
猿公教我 ③ ,乞紫霞片席,好安顿、吟魂稳睡。五车身后且休论 ④ ,一壑自专聊窃比 ⑤ 。
注释
①紫霄曲:夏公1975年7月赴京养疴前作于杭州。紫霄,雁荡山之峰名。
②霞绮:言山间景色如云霞彩练。
③猿公:事见《吴越春秋》,原指精通剑术的白猿,后多指遁世之意。
④五车:言著书之多。
⑤一壑句:指独占一壑以为隐居之意。窃比:谦词,私自比拟。《论语》:“窃比于我老彭。”
此为夏公罕有的自度曲,着重抒发对故乡山水之向往。前三句极言雁荡之美:有云霞满眼的紫霄奇峰与银河倒挂的龙湫飞瀑。如此家山才是词翁最向往的归休之地。下片则希望觅得片席安顿吟魂。身后是非无须计较,当一个山林隐者,即是老人最大的心愿。“好安顿、吟魂稳睡”,可谓高绝尘寰、风致无限了。
乙卯秋卧病北京,承诸友好关注殷拳,调护周至,乃得转危为安。无闻嘱写“五车”“百辈”旧句为谢 ① 。
一九七五年作
七十六年弹指,三千里外吟身,高秋携杖叩京门。山河朝绚日,灯火夜连云。 到处天风海雨 ② ,相逢鹤侣鸥群。药烟能说意殷勤。五车身后事,百辈眼前恩。
注释
①“五车”“百辈”:1936年所作《临江仙》词结句为:“五车身后事,百辈眼前恩。”以答谢调护周至之亲友。“五车”言书籍之多。“百辈”指亲朋。
②天风海雨:指与京华词友过从之乐。陆游云:“试取东坡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此词作于1975年9月。先此8月1日,夏公以治病为由到京。时余任教北京中药学院,遵伯驹师之嘱,当日即往探视。安排就医、住院诸事。京中词老如张伯驹、黄君坦、吴则虞、萧钟美、周汝昌、徐邦达诸先生,以及邓广铭、陈贻焮、启元白、钟敬文诸教授,相与往来,精神愉快,颇得诗酒相与之乐。身体渐趋康复,乃作此词为谢。此后十一年间创作了数百首诗词和一批论文,为夏公又一个丰收期。此词气象光昌,寄情深挚,是了解其晚年生活之重要作品。伯驹先生为作和词云《临江仙》(夏瞿禅词家赠笃文词,依其韵赠瞿禅):“自有藏书笥腹,长留阅岁松身。湖山卧看不关门,笔飞惊落鹜,词唱遏行云。家在莺闻柳浪,人如鹤立鸡群。梅花更对喜为神,一时清地望,半世住天恩。”惊才绝唱,此为京门酬唱之始。余亦有继声之作《临江仙·和瞿丈赐词》:“一代骚坛疏凿手,坡翁可是前身。琼瑰光阵接天门。词翻江海水,笔拨岳巅云。化雨春风无远近,漫云逸足驽群。甘霖淑气见精神。驰驱惭宿愿,薰沐荷新恩。”立雪程门乃从此始。
过北京政协礼堂,忆往年陈毅同志邀宴六客:马一浮、熊十力、沈尹默、傅抱石皆已去世,今存者惟尹默夫人及予耳。感此作《减兰》词。
一九七五年作
东华歌吹,出手当筵千百字 ① 。岁岁高楼,相见昆仑最上头 ② 。
西山爽气,依旧秋光红与紫。招手鸾凰,他日来寻六客堂 ③ 。
注释
①出手句:尹默翁当筵诵赠陈毅元帅长诗。
②岁岁二句:陈毅元帅约年年为此会。
③六客堂:宋朝松江有六客亭。东坡云:“余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吾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见《诗话总龟》。
此词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段文坛佳话。为士林敬重的陈毅元帅设宴款诗坛大老,相与切磋诗艺,一派雍和自在的气象。孰料“文化大革命”变生,身堕旷劫。往事萦回,真是恍如隔世了。以“相见昆仑最上头”之风发意气,来寻物是人非之六客堂,能不感慨系之?
一九七五年作
西山爽气,今日京华图画里。唤起辛陈,倘识尊前我辈人 ② 。 酒痕休浣,梦路江南天样远。如此溪山,容易重来别却难。
注释
①北京诸词友:此次秋游由伯驹翁发起,参加者有伯驹师、潘素伉俪,承焘师与吴闻师母,钟敬文、陈秋帆伉俪,萧劳、徐邦达、周汝昌先生等。余以侍者陪同,参观了香山寺庙与曹雪芹故居。此时已到“文化大革命”末期,气氛相对宽松。诸老皆有佳作。
②倘识:或许认识。
此次雅集为农历八月三十。秋光正好,政治气氛相对宽松,所以才有如此高端的名流雅集,如此飞扬的词彩文情。“唤起辛陈,倘识尊前我辈人”,位置殊高,出于名辈之自信;“如此溪山,容易重来别却难”,以顿挫之笔写出对佳山水的眷慕之情,可说情深笔健。此词一出,和者众多。伯驹师当下有《减字木兰花》(和瞿禅同游西山,并访曹雪芹故居)云:“西来秋气,雁影霜痕黄叶里。情意酸辛,梦觅红楼弔恨人。碧天如浣,衰草连天天更远。南望湖山,销也无金去也难。”余亦作有《减字木兰花·和瞿丈香山词》:“皕年间气,认取秋风岚影里。茹苦含辛,凄绝红楼弔梦人。露痕莫浣,一滴也知天近远。去住湖山,坐满耆英会最难。”往事萦回,老成凋零殆尽,唯余独存。述此以志一时之胜云。
一九七五年作
万籁谱商声 ② ,想见灯前落笔。千佛山前烟景,约短筇双屐。 东华风月话重逢 ③ ,小阕酒边得。照眼几张红叶,梦紫霄秋色 ④ 。
注释
①作铭:考古学家夏鼐之字。王献唐,山东日照人,长于金石考古,亦工书画。
②商声:秋声。
③东华:指北京。
④紫霄:雁荡有紫霞峰,秋色极佳。
从王献唐的红叶秋景画作联想到万籁商声与千佛烟景以及短筇双屐的游踪,可谓工于想象。“照眼”二句,则从画图引发紫霞秋色的家山之梦。虚空着色,故故动人如此。
一九七五年作
碧浪船迎樊榭翁 ① ,谪仙楼阁啸长风 ② 。两番梦境记初逢。 欲吊离魂何处去,六和塔顶晚霞红 ③ 。越山终古浪花中。
注释
①樊榭翁:厉鹗的别名。樊娶姬人于湖州碧浪湖上,达夫有小说纪其事。
②谪仙句:安徽当涂有李白墓与谪仙楼,达夫有《采石矶》小说。
③六和塔句:作者与达夫20世纪30年代同任教之江大学,该校与钱塘江边之六和塔相邻。
上片写达夫的诗词情怀:曾为厉鹗与李白写小说传记,可谓梦寐不离诗词。后片写作者与达夫的情谊,曾同执教之江大学,徜徉于钱塘江六和塔边。结句以万古不消的越山波浪隐喻达夫的历史地位,有节短韵长之叹。
一九七六年作
西湖杯底见 ① ,杯覆了,见何乡?正万叶秋声,五更风雨,吹绕宫墙。老孀 ② ,高寒住厌,可知道下界有欃枪 ③ ?试抚石鲸鳞甲 ④ ,彩虹犹映斜阳。 红桑 ⑤ ,回数劫茫茫。高冢瓮山旁 ⑥ 。记长髯长计 ⑦ ,曾教缓放,万野牛羊。胡床,天龙坐稳,便从心四向射天狼 ⑧ 。但怪书城倦客,为谁误赋投湘 ⑨ ?
注释
①杯底见:形容西湖水浅。“见”通“现”,显露。
②老孀:指慈禧。孀,老年寡妇。
③欃枪:慧星的别名。古人以为其出现则有刀兵之灾。
④石鲸鳞甲:汉武帝修昆明池,中有石鲸,此借指颐和园昆明湖。
⑤红桑:劫难名。
⑥高冢:耶律楚材墓在昆明湖侧甕山之下。
⑦记长髯句:楚材长髯,曾谏阻元太祖以汉人田地放马之策。
⑧天龙坐稳二句:言元太祖坐稳宝座,再四出征战。
⑨但怪二句:指王国维1927年自沉于昆明湖。
夏公泛舟昆明湖,竟引发了偌大的历史感喟。这是一首信息密集、感喟苍茫的怀古之作。上片着重批判慈禧高高在上,不知人世的疮痍与战乱,导致国脉垂危、民生凋敝之惨局。下片上溯到蒙古入主中原以来的红桑劫数,包括蒙古贵族如何想将汉人的田地改为牧放牛羊的场所而被楚材谏止等。最后则为王国维自沉事深表嗟悼。登临湖山而致深慨,俯仰今昔而发怀古之幽情,令人读后有无穷之感慨。
一九七六年作
君学书耶?盍偕我、神游九垓 ① ?展百丈、青天作纸,净扫纤埃。腕底风云来泰岱 ② ,盆中日月见江淮。诵谢翱 ③ 、奇句好同君,临石斋。 寄千纸,题荡台 ④ 。携百束,上邛崃 ⑤ 。羡几年先我,紫塞金台 ⑥ 。待唤文箫骑虎去 ⑦ ,好同函谷跨牛来 ⑧ 。听何人、笔阵挽河声,如怒雷。
注释
①盍:何不。九垓:九州外荒远之地。
②腕底句:明书法家黄石斋有《登泰岱诗帖》。
③谢翱:宋末诗人谢翱诗:“闺中玻璃盆,贮水看落月。看月复看日……疑此一掬水,中涵济与淮。”
④荡台:天台山、雁荡山,均在浙江。
⑤邛崃:山名,在四川。
⑥紫塞:《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金台:黄金台,在北京。此泛指内蒙古、北京一带。
⑦文箫:相传唐进士文箫与妻吴彩鸾居钟陵,彩鸾日写《唐韵》一部,售之为生。历十年,各骑一虎仙去。
⑧函谷跨牛:老子骑牛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劝其写《道德经》。
吴无闻师母与其兄天五先生皆习石斋体,卓然成家,作字与夏公酷似。此词写二老学书之乐,将学者的襟抱与诗家的灵心合为一体,既浓郁顿挫,又飞扬灵动,乃气象襟怀、妙造毫巅之作。
一九七六年作
谁曳双筇得得来,海山劫后我重回 ② ,流莺软语问衔杯。 造物有烦吾辈事,小词能劝野芳开。光风一夜满池台 ③ 。
注释
①枚生之发:汉枚乘著《七发》,欲以文章疗疾。岩石(彭靖)先生时亦有疾,夏公作词问疾,故云。
②海山劫:谓唐山地震。
③光风:王逸注《楚辞》云:“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此谓春风能吹开花木。
词中“流莺软语问衔杯”“光风一夜满池台”充满衮衮天机。以词疗病,词中别格。“造物有烦吾辈事,小词能劝野芳开”,用朱熹《探梅》诗“应为花神无意管,故烦我辈着诗催”意,却更为清新俊迈,有出蓝之妙。
一九七六年作
楚兰满握殷勤授 ② ,犹记楼灯红似酒。临觞一笑勿沉吟,插帽双花期耐久。 东风百尺江潭柳,岁岁华予词几首 ③ 。雕虫千古亦才难 ④ ,莫袖屠鲸横海手 ⑤ 。
注释
①晓川:周笃文字。
②楚兰:沅芷澧兰,见屈原楚辞。香草美人比喻佳士。笃文为湖南人,故云。
③华予:屈原《山鬼》:“岁既晏兮孰华予。”使自己得到快乐,免除寂寞之意。
④雕虫:“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扬雄之语。朱彊村则云:“雕虫事,千古亦才难。”此用其意,谓文章大业所系,不得轻视。
⑤横海:谓笃文曾参加抗美援朝。
此词作于1976年2月。时随夏师侍读,颇有词作呈教。翁以孺子尚属可教,遂书此勉之。
一九七六年作
昨宵海岳都惊,拿云千丈长松倒。当胸红旭,当年同画 ① ,山河杲杲 ② 。一代伟人,千秋公论,六洲此老 ③ 。记西泠高会 ④ ,灯边梦境,还制泪 ⑤ ,温言笑。 百万工农素缟,耐霜风学童翁媪。九关豺虎 ⑥ ,重阍魑魅 ⑦ ,公心了了。大地江河,送公归去,神游八表。但云端一哂 ⑧ ,祁连高冢 ⑨ ,任长风扫 ⑩ 。
注释
①同画:一同计划制定治国方略。
②杲杲:光明貌。
③六洲:犹言全中国。
④西泠高会:1956年5月,周恩来总理陪伏洛希洛夫访西湖,曾请马一浮、夏承焘诸老陪宴。
⑤制泪:止住眼泪。
⑥九关豺虎:《楚辞》:“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⑦魑魅:鬼怪。
⑧一哂:一笑。
⑨祁连高冢:汉武帝为霍去病筑墓,仿祁连山,以显其平定匈奴之功。
⑩长风扫:此指“四人帮”中伤之词,无碍总理之伟大。
上片以山河大地、长松海岳状总理崇高品德、盖世功勋,可谓庄严伟丽,精准生动。下片写百万工农齐缟素、八表同悲的感人场面,皆笔力千钧,气壮山河。
诸友好惠和柴市谒文山祠堂词,重有启迪,再作此阕。
一九七六年作
烈日长虹,正气贯、九重绛霄 ① 。瞻遗象,是真男子 ② ,能慑天骄。此地胡儿曾驻马。枕边笳角沸秋宵。对劝降来使只摇头 ③ ,心不摇。 几朝士,歌董逃 ④ 。万义士,殉陈陶 ⑤ 。诵《零丁》诗句 ⑥ ,星月争高。自古危邦多节烈,郁孤拳石俯奔涛 ⑦ 。听儿曹、高唱大风歌,风怒号。
注释
①绛霄:道书所言“九霄”之一。此指布满彩云的天空。
②真男子:忽必烈赞文天祥语。
③劝降来使:南宋降帝赵昺、降相刘梦炎均来劝降,文不屈。
④董逃:乐府歌曲名。后指董卓乱起,百姓逃亡。此用其义。
⑤陈陶:唐至德元年宰相房琯率兵讨伐安史叛军,四万将士全部战死。杜甫有《悲陈陶》诗。
⑥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郁孤:台名,在江西。文天祥与元军激战之地。
此为歌颂文天祥爱国高节、宣扬正能量的一篇重头词作。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意象壮烈雄奇。一起四句用白虹贯日、正气干霄与真男子能慑天骄诸语增色添彩,便将文丞相的形象最大化地凸现出来了。下片辅之以与星月争高的《零丁》诗句,俯镇狂涛的郁孤拳石,重笔刻勒,越发显示出气冲霄汉、义薄云天的精神力量。二是声情鞺鞑动人。平韵满江红,始于姜白石之巢湖送神曲,而大成于夏公北京诸作。此调以八平声押韵,结尾二字为去平、平平、上平、去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去平。以平声与上、去相配,便有戛玉敲金之特美。能于入声韵外,创出一种集慷慨悲凉与流利动听于一体的声情,为词坛辟一新境。
丙辰正月生朝,与无闻谈五十年前秦关旧游。
一九七六年作
马背秋光,讶扑面、千丈翠岚 ① 。雁声送、大河东下,似谱哀弹。欲乞仙人绿玉杖,莲花瓣顶俯崤函 ② 。恨十年、客鬓染兵尘 ③ ,清梦阑。 星如雨,夜向残。鸡咿喔,满江关。看朝暾捧出,杲杲人寰。五岳何时同蜡屐 ④ ,二灵如画是家山 ⑤ 。好归邀、造化小儿嬉,糖担间 ⑥ 。
注释
①翠岚:绿色的山光。
②莲花瓣:华山形似莲花,故名。
③十年:作者自1921年离家赴北京、西安任教到1931年回到杭州,约略十年。
④蜡屐:晋阮孚常自蜡屐(以蜡涂屐上),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
⑤二灵:雁荡山的灵峰、灵岩。
⑥糖担间:明人王季重游记云:“雁荡山是造化小儿时所作者,事事俱糖担中物。”
词写秦中旧游,重点在华山。“马背秋光,讶扑面、千丈翠岚”,极写华山岚光之耸动心目。中间插入河间传来哀鸣的雁声,与纷争的兵象,笔势沉郁。然后挺接“莲花瓣顶俯崤函”,词情为之一振。下片以“星如雨”诸短语串过,别饶姿色。最后归结到“二灵如画是家山。好归邀、造化小儿嬉,糖担间”。可谓掷笔天外、颠倒众生的神来之笔。
一九七六年作
一笑相逢,万人海、赓歌北征 ② 。初排闼 ③ 、皓然须鬓,握手同惊。且对扶桑伸脚睡,懒寻碣石看天横 ④ 。记十年、梦路海涛楼 ⑤ ,望夜灯。 呼小舸,学泛萍。浮大白,劝长庚。喜蓟门秋树,树树诗声。湖海才名鱼肚白 ⑥ ,家乡山影佛头青 ⑦ 。携谢家大句问苍穹 ⑧ ,谁共听?
注释
①甡(shēn)翁:词赋家黄君坦号。
②赓歌:诗歌唱和。北征:谓自杭州定居北京。杜甫有《北征》诗。
③排闼:推门而入。
④碣石:河北昌黎的地名。“天横碣石来”,明李梦阳诗句。
⑤海涛楼:甡翁青岛旧居名。
⑥鱼肚白:明末金陵名士余澹心、杜茶村、白仲调,人称“鱼肚白”。
⑦佛头青:雁荡山灵峰壁上有观音洞,亦称佛头青。
⑧谢家大句:相传谢灵运有游雁荡诗作。
君坦先生为词赋名家、吟坛大老。他早年与其兄黄公渚驰名赋坛。晚年二老北京相遇,有天风海雨之快。此词写相逢之喜。“且对”以下四句极写升天跨海从游之乐,可谓开径自行之妙笔。下片“湖海才名鱼肚白,家乡山影佛头青”,前指黄翁之青岛,后指作者之雁山。“鱼肚白”与“佛头青”妙对无双,堪称绝配。
忆定庵《能令公少年行》,作梦游太湖词 ① 。
一九七六年作
问我何归?梦之子、手拈素蕖 ② 。重逢地、垂虹环碧 ③ ,烟景都殊。与我周旋忘我齿,令公年少揽公须。享凉风、万斛好船窗,浮具区 ④ 。 楼百尺,书五车。鸱夷子 ⑤ ,定轩渠 ⑥ 。盍同歌越调,伴唱吴趋 ⑦ 。照夜堂头寻六客 ⑧ ,闹红花顶认双趺 ⑨ 。待招邀、三十一娉婷 ⑩ ,迎大苏 。
注释
①定庵:龚自珍别号。龚有《能令公少年行》诗。
②之子:此子,指定庵。素蕖:白莲。
③垂虹环碧:垂虹桥在吴江,环碧桥在西湖。
④具区:太湖别名。
⑤鸱夷子:范蠡灭吴后携西子泛舟太湖,号鸱夷子。
⑥轩渠:笑貌。
⑦吴趋:江苏民歌。
⑧照夜堂:东坡词:“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指与张子野等六客夜宴吴兴之事。
⑨闹红:指赏荷花。双趺:指采莲女之赤足。
⑩三十一娉婷:国内名西湖者三十有一。
大苏:东坡排行第一,曰大苏。
梦游之作,最宜抒发想象,突破时空的限制以营构灵境,表现奇情。如此作上片,梦见定庵手持白莲,邀作者坐万斛艟艨而畅游太湖,好一派神奇的灵境。下片则写登百尺楼晤范蠡、西子,相与笑乐歌舞。然后过六客堂,携白石,遍游西湖以迎东坡。八旬词老兴致之高翥,神思之旷远,词笔之精妙,皆令人叹服。真可颉颃李白《梦游天姥》、苏学士《永遇乐·燕子楼》之作了。
丙辰清明后七日,承北京词友邀为大觉寺之游,以病不偕,越日,晓川兄惠折杏。
一九七六年作
樱边醉嚼,长羡诗翁双铁脚 ① 。携屐提壶,要写春游第几图 ② ?
胆瓶新杏,折供瞿昙浑不称 ③ 。招手鸾皇 ④ ,昨梦飞筇上太行 ⑤ 。
注释
①诗翁:指伯驹诗老。伯老曾与傅增湘于大觉寺建北梅、倚云二亭,以赏杏花。
②春游图:伯驹先生旧藏隋展子虔《游春图》。
③瞿昙:本为释迦之姓。此为自指,夏公别称瞿禅。
④鸾皇:鸾与凤。比喻贤良游伴。
⑤太行:山西山脉名。大觉寺所处阳台山为太行余脉。
清明大觉寺赏玉兰、杏花,为京中盛事。伯驹翁每岁必往,尽招文友作嬉春之游。瞿师以病不赴,作此词以报。上片称颂伯老铁腿健游,“携屐提壶,要写春游第几图”,文采风流,难能可贵。下片用“招手鸾皇,昨梦飞筇上太行”句,将一片向往之心,表现得如此精彩,真有掷杖成龙、神游八极之快。
承丛翁邀赏牡丹,以病未赴 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