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李商隐传》:“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按《小学绀珠》:三人皆行十六,故曰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温庭筠与李贺都是努力于这唯美文学的同志,文体相同但谓温文思清丽过李,我很承认这话。

李贺、李商隐、温庭筠三人文字都从六朝宫体蜕化出来,都可以一“丽”字包括,然李贺多用矿物性质的形容词,如“金”“银”“玉”“瑶”,又好作游仙体,可说是“瑰丽”;李商隐《碧城》诸作也甚瑰丽,而大部分作品多用工艺品性质的形容词,如“锦”“绣”“雕”“镂”,且堆垛典故,巧制诗谜,可说是“缛丽”;温庭筠好用植物性质及自然界性质的形容词,如“花”“草”“风”“月”,又内容不为事所累,故可说是“清丽”。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为词章小赋。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徐商镇襄阳署为巡官,不得志,归江东。后商知政事欲用之,会罢相不果。杨收疾之,贬方城尉,再迁随县尉,卒。其生年约当在公元八一二至八七〇年之间。

温庭筠同李贺一样好作宫体诗,他的七古有些很晦涩,而近体则平易。

湘东夜宴金貂人,楚女含情娇翠嚬,玉管将吹插钿带,锦囊斜拂双麒麟。重城漏断孤帆去,唯恐琼签报天曙,万户沉沉碧树圆,云飞雨散知何处?欲上香车俱脉脉,清歌响断银屏隔,堤外红尘蜡炬归,楼前澹月连江白。(《湘东宴曲》)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惜春词》)

他的“万户沉沉碧树圆”“低回似恨横塘雨”,都可当得“清丽”二字。又如:

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脐龙髓怜娇娆。秋罗拂水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圆。(《张静婉采莲歌》)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三洲歌》)

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苏小小歌》)

树色深含台榭情,莺声巧作烟花主。(《醉歌》)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春洲曲》)

小姑归晚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兰塘词》)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懊恼曲》)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春晓曲》)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鸡鸣埭曲》)

读了这些诗句,我们知道温庭筠极得力于六朝吴语文学,盖取《子夜》《阿子》《欢闻》《懊侬》《读曲》等歌,合以齐梁宫体而变化出之,故其诗如春朝,如秋夜,如初莺之弄舌,如新花之蓓蕾,如山色之葱茏,如波光之滉漾,如珠温玉软,红亸翠倚,如十五六女郎执红牙拍,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趣味和风流情致。

段成式,字柯古,河南人。为段文昌之子。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历尚书郎、太常少卿,连典九江、缙云、卢陵三郡,坐累退居。他的诗今传流者以七绝为多,录其《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

长担犊车初入门,金牙新酝盈深樽。良人为渍木瓜粉,遮却红腮交午痕。

最宜全幅碧鲛绡,自襞春罗等舞腰。未有长钱求邺锦,且令裁取一团娇。

出意挑鬟一尺长,金为钿鸟簇钗梁。郁金种得花茸细,添入春衫领里香。

作风颇似温李。又《嘲飞卿》七首,《戏高侍御》七首,也是一样的笔墨。晚唐时小词渐兴,温庭筠善作《菩萨蛮》,至为唐宣宗所爱唱。段成式与其友张善继、郑符共作《闲中好》词,郑云:“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段云:“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皆清隽有味。

还有个李群玉也是唯美诗人,而且与温、段均有交谊。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人。性旷逸,赴举一上而止,唯以吟咏自适。裴休观察湖南,延致之,及为相,以诗论荐,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假归卒。其《伤思》云:

八月白露浓,芙蓉抱香死,红枯金粉堕,寥落寒塘水。西风团叶下,叠縠参差起,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

此诗冷芳幽艳,绝似李贺,而“芙蓉抱香死”口吻尤毕肖。又其《醉后赠冯姬》: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二寸横波回慢水,一双纤手语香弦。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静夜相思》李群玉

慧心香口,太似温庭筠。又其《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凝黛隔湘川。

秀丽流转之中,气息仍自沉稳,则文可与李商隐媲美了。以上三位诗人都可说是李商隐的嫡派,还有几位诗人虽与李、温作风不同,而也可以说受了唯美文学运动的影响。第一是杜牧,诗以豪迈称,而且缘情绮靡之作亦甚多。有人称他作品有两方面,一为豪迈,一为香艳,但豪迈作品亦复辞藻富丽,色彩鲜明,与杜甫、韩愈不同。

杜牧(八〇三至八五二),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八二八)进士。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累官至中书舍人,卒年四十九。其为人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喜谈兵,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人号小杜,以别杜甫。

他在同代文学家里面,佩服杜甫、韩愈,有《读韩杜集》云:“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又《雪晴访赵嘏街西所居三韵》极佩李、杜,有“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之句。他很想力矫晚唐诗坛柔靡之病,所以常作拗峭的笔法与翻案的文章。像他《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便是拗体之例: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杜牧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又如《赤壁》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题商山四皓庙》“南军不袒北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桃花夫人庙》“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则为翻案文章之例。

至于他的艳体,如《怀钟陵旧游》四首之一:

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一声明月采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湉湉。斜晖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又如《闺情》:“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袖红垂寂寞,眉黛敛依稀。”《旧游》:“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些话李白、杜甫、韩愈都不能作,若说杜牧没有受温、李等感染,谁则信之?相传当时有一位善学贾岛五律的喻凫以诗投杜牧,牧殊不理,凫出,语人道:“我诗无绮罗铅粉,宜其不售也。”这更可证实他作品与温、李有相同之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