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行
【题解】
钓竿行,《乐府诗集》列在《鼓吹曲辞》。古辞已经亡佚,但从崔豹《古今注》的说明知道那是写夫妇爱情的。(《古今注》云:“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本篇也是情歌。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 〔1〕 。
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 〔2〕 。
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3〕 。
【注释】
〔1〕 河、济:指黄河和济水。海涯:海滨。这两句说越河济而东望海滨。
〔2〕 珊珊:玉佩的声音。钓竿不会有声音,“珊珊”或是“姗姗”之误。“姗姗”是走路的姿态,用来形容钓竿的颤动。簁簁:犹“漇漇”,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歌谣里钓鱼常常用做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诗经·卫风》有“籊籊竹竿,以钓于淇”两句,汉乐府《相和歌》辞有“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离簁”两句,都是有关男女的诗。
〔3〕 好:爱悦。这两句是说那对我表示爱慕的路人虽有芳饵是没用处的,我是不会上钩的。
十 五
【题解】
这也是乐府旧题,古辞不传。本篇写登山,上半写草木,下半写禽兽。朱乾《乐府正义》引《水经注》关于曹丕在大石山打猎遇虎的记载,似以这首诗为写实之作,未知是否。
登山而远望,谿谷多所有 〔1〕 。
楩 千余尺 〔2〕 ,众草芝盛茂 〔3〕 。
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 〔4〕 。
雉雊山鸡鸣 〔5〕 。虎啸谷风起 〔6〕 。
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注释】
〔1〕 多所有:指草木丰茂,即下四句所写。
〔2〕 楩:音鞭,又名“黄楩木”。 :即楠木。都是乔木。
〔3〕 芝:一作“之”。这句说众草之中有芝草独茂。
〔4〕 纪:记。
〔5〕 雊:音遘,雄雉鸣。山鸡:和雉同类,又名“ 雉”或“山雉”。
〔6〕 朱乾《乐府正义》云:“《水经注》:魏文帝猎于大石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于是山。山在洛阳南。”这一句所写或许就是当时的情况。
短歌行
【题解】
这是曹丕思亲之作。王僧虔《技录》说:“魏氏遗令使节朔奏乐,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声制最美。”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1〕 。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2〕 。
靡瞻靡恃,泣涕涟涟 〔3〕 。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4〕 。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5〕 。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6〕 。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7〕
嗟我白发,生一何蚤 〔8〕 ?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9〕 。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10〕 ?
【注释】
〔1〕 瞻:仰视。筵:竹席。这两句说瞻仰死者的遗物。
〔2〕 倏忽:疾速。遐迁:远离。
〔3〕 靡瞻靡恃:用《诗经》成语(《诗经·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又《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靡,无。恃,依靠。涟涟:向下流貌。
〔4〕 草草:心不安貌。“草”是“慅”的借字,心动为“慅”。“草草”一作“衔草”。鸣麑:呼唤小鹿。这四句以动物亲手相偕反衬自己失去父亲的悲哀。
〔5〕 孤茕:孤单无所依。离:和“罹”通,忧。“百离”就是多种的悲苦。
〔6〕 忧心孔疚:成语,见《诗经·小雅·采薇》篇和《杕杜》篇。“孔疚”是很痛苦的意思。
〔7〕 忧令人老:成语,见《古诗》。言忧愁使人早衰。
〔8〕 蚤:通“早”。
〔9〕 圣考:指曹操,父死称“考”。
〔10〕 仁者寿:成语,见《论语》。末两句是说既然古语说仁者可以长寿,何以我的父亲活得不够长呢?
燕歌行
【题解】
燕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诗题目上冠以地名,如本题和《齐讴行》、《吴趋行》、《会吟行》、《陇西行》等,都是以各地声音为主,到后代声音失传,作者便用来咏各地的风土。燕是古代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本篇写女子怀念在远方做客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1〕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2〕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3〕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4〕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5〕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6〕 。
【注释】
〔1〕 摇落:凋残。
〔2〕 鹄:天鹅。慊慊:空虚之感。淹留:久留。这四句以候鸟归飞故土反兴旅人滞留异乡,欲归不得。
〔3〕 茕茕:孤单。这三句言相思忧伤之情。
〔4〕 清商:曲调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5〕 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女二星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夜自然已很深了。
〔6〕 尔:指牵牛和织女。何辜:犹“何故”。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其 二
【题解】
本篇所写和上篇相同。这两篇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古的完整的七言诗,所以被人特别注意。晋乐所奏增加“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帏徐动经秦轩”两句,文字也有不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1〕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2〕 。涕零雨面毁容颜 〔3〕 ,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 〔4〕 ,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5〕 。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6〕 。
【注释】
〔1〕 漫漫:长。
〔2〕 郁陶:亦作“郁悠”,思念积聚。陶,音遥。声:音讯。“寄声浮云往不还”是说所寄的音书像浮云一去不返。
〔3〕 零:落。雨面:眼泪像雨似的淋湿了面孔。“雨”是动词。
〔4〕 展诗清歌:展开诗篇来歌唱。独歌而无管弦相和叫做“清歌”。这里即指唱《燕歌行》。
〔5〕 耿耿:就是“炯炯”,不安貌。这三句说不能安眠,出户徘徊,直到早晨。
〔6〕 鸧:鸟名,像鹭鸶,大如鹤,青苍或灰色。顾怀:思念。存:省察。
秋胡行
【题解】
秋胡行,属《相和歌·清调曲》。相传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名叫秋胡的人,娶妻五天就离家到陈国去做官,经过五年才回家。路上遇见一个美貌的采桑女子,秋胡喜爱她,送她黄金,她拒绝了。秋胡回家见到他的妻,原来就是在路上所见的那位采桑女。他的妻鄙薄他,不愿和他在一起生活,投到河里自杀了。这故事见于《西京杂记》和《列女传》。《秋胡行》古辞就是歌咏这个故事的,诗已亡佚。这篇是怀人的诗,和秋胡故事无关。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1〕 。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2〕 。
寄言飞鸟,告予不能 〔3〕 。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 〔4〕 ?
从尔何所之 〔5〕 ?乃在大海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6〕 。
企予望之,步立踌蹰 〔7〕 。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8〕 ?
【注释】
〔1〕 日夕:挨近黄昏的时候。
〔2〕 肴:煮熟的肉类。旨:美。这两句说无心饮食。
〔3〕 告予不能:是说寄言给那位佳人我不能再忍耐了。能,和“耐”通。
〔4〕 兰英:兰花。古代习俗男女用香草香花相赠就是爱慕的表示。兰桂都是芳香的植物。结:束,系。(《离骚》:“结幽兰而延佇”,《九歌》:“结桂枝兮延佇”,都是贮芳待赠,这里“俯折兰英,仰结桂枝”是同样的情思。)
〔5〕 从尔:“从”是追逐,“尔”指佳人。
〔6〕 灵若:指海若(海神名)。“灵”就是神。贻尔:“贻”是赠送,“尔”还是指佳人。这两句说请海神向佳人致意,寄赠明珠。
〔7〕 企予望之:抬起脚跟来望她。这是用《诗经·河广》篇的成句。“企”是举踵。“予”犹“而”。
〔8〕 斯须:顷刻。末二句言佳人既不来,片刻都难捱了。
善哉行
【题解】
《善哉行》是《相和歌·瑟调曲》歌辞。古辞“来日大难”篇是宴会时宾主赠答的歌,现存。曹丕这一篇写旅客怀乡的感情,是四言诗中有名的作品。(本篇《乐府诗集》作魏武帝辞,今从《宋书·乐志》。)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1〕 。谿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2〕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3〕 !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4〕 。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 〔5〕 ,岁月如驰 〔6〕 。
汤汤川流 〔7〕 ,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8〕 。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9〕 。
【注释】
〔1〕 采薇:“薇”是豆科植物,野生,可食。但用来充饥却不行。《诗经·小雅》有《采薇》篇,是写戍卒痛苦的诗,本篇用意相似。
〔2〕 雊:音购,雄雉求偶的唤声。这两句写鸟兽群居之乐,和游子的心情对比。
〔3〕 郁何垒垒:“郁郁”形容茂密,这是重言而用一字。“垒垒”形容重叠。“何”是语助词(和汉乐府“颎颎何煌煌”、“隐隐何甸甸”“何”字用法相同)。这一句指高山林木。
〔4〕 林木有枝:“枝”字和“人莫之知”的“知”字音义双关。本于古《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5〕 今我不乐:用《诗经·蟋蟀》篇成句。
〔6〕 岁月如驰:句从《诗经·蟋蟀》篇“日月其除”等句变化出来。“如驰”一作“其驰”,又作“驰驰”。
〔7〕 汤汤:水奔流貌。
〔8〕 转薄:“转”是回旋,“薄”是停泊。有似客游:将旅行的“客”和漂泊的“舟”相比,本意是说游客像行舟,故意说成行舟似客游。
〔9〕 载驰载驱:“载”是助词,“驰”是放马快跑,“驱”是鞭马前进。这句是用《诗经·卫风·载驰》篇成句。末四句说聊以漫游解忧。
善哉行
【题解】
本篇是情诗。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1〕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2〕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3〕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4〕 。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5〕 。
【注释】
〔1〕 婉如:就是“婉然”,美。清扬:“清”是目之美,“扬”是眉上之美。“有美”两句用《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篇成句。
〔2〕 乐方:音乐的法度。“善为乐方”言精通乐律。
〔3〕 流郑激楚:“郑”指郑国的音乐,郑、卫之音是春秋时代流行的新声。“激楚”本是歌舞曲名,但本诗将“流郑”和“激楚”相对,是以“楚”为楚国之乐。“流”和“激”都是动词,言流动和激扬。度宫中商:言合于音律。“度”、“中”都有“合”的意思。“宫”、“商”是五音中的两个音。
〔4〕 中洲:即洲中。延颈鼓翼:喻人的辗转反侧之状。这四句是比兴,以鸟的离别引出并比拟人的相思。
〔5〕 眷然:就是“睠然”,回顾貌。“嗟尔”两句言此种感情是古今人所同有的,不晓得从前的人是怎样排遣。
丹霞蔽日行
【题解】
这是《相和歌·瑟调曲》歌辞。本篇所写是从自然界现象引起的人生感慨。“丹霞”、“彩虹”使人感觉到灿烂时期的短暂,“水流”、“木落”使人联想到行止和荣枯不能自主,孤禽失群见出意外的悲剧之难于避免,最后月的盈亏和花的开谢两个比喻用来说明盛衰总归是不常的,荣华是靠不住的。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1〕 。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2〕 。
孤禽失群,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3〕 。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注释】
〔1〕 丹霞:指红云。古人“云”、“霞”合用,不大去分别,例如《新序》说:“云霞充咽即夺日月之明。”《文选》刘渊林注道:“霞,赤云也。”这里说红霞遮蔽了太阳,也是用“霞”字和“云”无别。
〔2〕 潺潺:水流声。翩翩:飞舞貌。
〔3〕 冲:虚。华:开花。
上留田行
【题解】
本篇是《相和歌·瑟调曲》歌辞。古辞现存两篇(都不完全),一载《乐府广题》(《乐府诗集》引),一见《文选注》。崔豹《古今注》说“上留田”是地名。那儿有一个人父母死后不养活他的孤弟,邻人为其弟作歌以讽其兄。本篇模拟古辞。诗中“富人”和“贫子”也许就是指古辞本事里的兄和弟。“禄命悬在苍天”以下几句是代“贫子”发牢骚。每句之下有“上留田”三个字,那是和声,无关文义。
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
富人食稻与粱,【上留田】
贫子食糟与糠 〔1〕 。【上留田】
贫贱亦何伤?【上留田】
禄命悬在苍天 〔2〕 。【上留田】
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注释】
〔1〕 糟、糠:“糟”是酿酒所余的渣滓,“糠”是谷皮,都是极粗贱的食物。
〔2〕 禄命:古人迷信盛衰、贫富、贵贱、夭寿等都由天定,“禄命”就是指决定富贵或贫贱的命运。
大墙上蒿行
【题解】
本篇是《相和歌·瑟调曲》歌辞。古辞今不传。这篇极力铺陈服饰的美丽,宫室、女乐、酒食的精致,内容像汉赋。这是劝隐士出山做官的诗,和汉高祖所说“有能从我游者,我能尊显之”意思相同。这诗句法参差,自由奔放,对后来的大诗人鲍照、李白都有影响。
阳春无不长成 〔1〕 。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 〔2〕 !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 〔3〕 ?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4〕 。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 〔5〕 ?冬被貂 温暖 〔6〕 ,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 〔7〕 。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 〔8〕 。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 〔9〕 ?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秋霜 〔10〕 。 犀标首,玉琢中央 〔11〕 。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 〔12〕 。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 〔13〕 。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 〔14〕 。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 〔15〕 ?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 〔16〕 。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17〕 。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18〕 。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19〕 ?
【注释】
〔1〕 阳:“春”的同义字,合称则为“阳春”。长成:滋生茂盛。
〔2〕 中心:指草木的茎干。茕:孤独。这四句说草木一旦被摧残,则叶子枯落,茎干孤立。
〔3〕 隐约:隐居,过穷困的生活。
〔4〕 忽:速。“飞鸟栖枯枝”喻不能久。这两句用比语申说“四时舍我驱驰”的意思,言人生短促。
〔5〕 恣:放纵。这两句说,你何不求衣服适体,口腹满足?本诗中的“君”和“我”都指一人,是自问自答时用的代称。
〔6〕 貂、 :都是动物名,“貂”(音凋)又叫“貂鼠”,生活在东北的森林中。“ ”(音浑)就是“灰鼠”,吉林省的特有。这两种动物的皮制成裘是很名贵的。
〔7〕 这四句说,为何自寻苦吃而不去及时行乐,驱驰坚车良马呢?
〔8〕 仓浪:青苍的颜色。蠕蠕:动。履:行走,践踏。这四句说人在天地间不能久长。
〔9〕 今尔何为自低昂:“尔”指宝剑。“低昂”是一高一下地动。(作者在《于谯作》那首诗里有“长剑自低昂”之句,这里的“低昂”也是指剑说的。)
〔10〕 悲丽平壮观:悲,是嗟叹。平,正。这句是说,赞叹宝剑的美正而壮观。利:一作“若”。(这句不甚可解,姑且采用《乐府正义》的解说。)
〔11〕 犀标首:以 和犀牛的角做剑柄的头。“ ”是兽名,见《山海经》,有独角。犀牛也有独角。玉琢中央:剑柄的中央用玉做装饰。这两句写剑柄。
〔12〕 奈何:这两个字和正文无关,是入乐时所加。这四句总说这宝剑的不凡。
〔13〕 辟闾:剑名,春秋时代的名剑工欧冶子所铸。又名“湛卢”。步光:剑名,越王句践所佩。龙泉:本作“龙渊”,唐朝人避李渊讳改“渊”为“泉”。这是欧冶子和干将合铸的剑。墨阳:韩国地名,其地产剑,因而成为剑名。苗山:楚国的地名。铤:音蝉,未成器的钢铁。羊头之钢:指一种名叫“白羊子”的刀(见《淮南子》“羊头之销”句注)。上党壶关县有羊头山,见《汉书·王莽传》。“羊头”或指此。良绮:甚为华美。以上九句历举古代名剑作比较。
〔14〕 崔嵬:高而不平。诗中说高耸的冠上达青云,当然是极度夸张的形容,本于《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缨:冠上的两根丝绳,可以在颔下打结,使冠稳固。翠翰:翡翠鸟和锦鸡的羽毛。这四句写美冠。
〔15〕 章甫:宋国的冠名。高冠:即高山冠,出在齐国。这四句说古之名冠都不能及。
〔16〕 排:推。金铺:指门上的铺首。铺首衔着门环,多用铜制。这四句言居处之美。
〔17〕 桓瑟:齐国的瑟。赵倡:赵国都城邯郸出女乐,古乐府云:“作使邯郸倡。”女娥:指女英和娥皇,唐尧的二女。“女娥长歌”是用张衡《西京赋》的成句。这六句言音乐之美。
〔18〕 鲂:鳊鱼。行觞:斟酒给人喝。这五句言饮食之美。
〔19〕 结尾仍回到及时行乐,勿“隐约”“自苦”的意思,和篇首相应。
艳歌何尝行
【题解】
这是《相和歌·瑟调曲》歌辞。本篇《宋书·乐志》作古辞,《乐府诗集》依王僧虔《技录》作魏文帝辞。诗中写富贵之家的荒唐子弟,不务正业。途穷日暮,妻室悲怨。前半叙述其人的浮荡,后半作为其妻室的口吻责备他并劝诫他。前五解是正曲,后十句是“趋”。(趋是乐曲的一部分,相当于后来词曲的尾声。)
何尝快独无忧?但当饮醇酒,炙肥牛 〔1〕 。长兄为二千石 〔2〕 。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 ,往来王侯长者游 〔3〕 。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樗蒲六博,坐对弹棋 〔4〕 。男儿居世,各当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 〔5〕 。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 〔6〕 。忿恚安足争?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7〕 。约身奉事君,礼节不可亏 〔8〕 。上惭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 〔9〕 。【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 〔10〕 ?
【注释】
〔1〕 快独:犹“快绝”,快乐无比的意思。炙:烧烤。“饮醇酒,炙肥牛”二句用古乐府《西门行》成句。
〔2〕 二千石:汉代官的等级名。东汉二千石的俸是每月百二十斛谷。
〔3〕 :马驰。长者:指官高位尊的人。
〔4〕 樗蒲:一种古代的赌博游戏,玩的时候投掷五枚木制的骰子,称为“五木”,两头尖锐,两面不同色,一白一黑,分别刻“枭”、“雉”、“卢”、“犊”等彩。六博:古代的棋。两人用十二枚黑白棋子对下。弹棋:一种游戏。在石制的局上相对排列黑白子各六枚,更次弹。
〔5〕 蹙迫:穷促急迫。殊不久留:言时间不等人。
〔6〕 妻对夫说,彼此在少年时就有抵触,但还能甘苦相共。
〔7〕 恚:忿怒。争:通“诤”,谏阻。卿:称谓语。夫妇可以互称卿,这里是妻称夫。这两句妻说夫一味忿怒不容诤谏,以致中道分离。
〔8〕 约:约束。这两句妻劝夫约束自身,奉事君主,勿亏礼节。
〔9〕 古乐府《东门行》有“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二句,这里稍变其词,用来劝夫行事要上不愧天,下顾儿女。
〔10〕 皇皇:不安。末二句妻说自己老来还为夫担忧。
煌煌京洛行
【题解】
这是《相和歌·瑟调曲》歌辞。本篇列举古人成败的事例,供后人借鉴。第一解说人生要有所建树,不能虚度,要有建树就必须具备真实的才能。第二解说要保身全名就得能放能收,实说实干。第三解说人臣要戒欺诈,人君须信忠言。第四解说有几分本领做几分事。末解说择主而仕或功成身退都是好的。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
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1〕 。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2〕 。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3〕 。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
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4〕 。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 〔5〕 。
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6〕 。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
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7〕 。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
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8〕 。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9〕 。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
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10〕 。
【注释】
〔1〕 夭夭:美盛貌。这四句以夭桃不结果和车辆只有偏轮比人生虚度。
〔2〕 淮阴五刑:汉初淮阴侯韩信谋反,被吕后所杀,诛戮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汉书·刑法志》说汉初有“夷三族之令”,令的大意是说该夷三族的人先要被黥(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子)、斩断左右脚趾、然后用棍打死、割下脑袋,悬挂示众,并将骨肉切碎。如犯人曾诽谤诅骂,又要先把舌头割了。所以夷三族就是“具五刑”。韩信就是受到这样处分的一个。鸟尽弓藏:当汉初的功臣韩信还做楚王的时候,在陈谒见刘邦。刘邦正怀疑韩信要造反,便把他逮捕。韩信道:“常言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本该死了。”
〔3〕 子房:张良的字。张良本是韩国人,秦灭韩后张良为韩报仇,帮助刘邦灭秦定天下。刘邦封他为留侯。他从此就学导引辟谷(神仙家的修炼术),对世事抱不关心的态度。刘邦手下的功臣到后来能保全的不多,而张良的结果很好,所以作者举他和韩信对比。
〔4〕 大愤不收:“愤”疑当作“帻”,因形近而误。“帻”是包头发的巾。“大帻不收”和下句“褒衣无带”正相对。大幅头巾不能收敛头发和宽大的衣服没有带子意思也相同,都是比喻空言无实,大而无当,能放而不能收。
〔5〕 苏秦:战国时代的辩士,是“多言寡诚”的典型人物。他游说六国抗秦,佩六国相印。
〔6〕 倾侧卖主,车裂固当:苏秦做齐国的卿相而与燕王私下勾结,计划颠覆齐国,和燕共分齐国的土地。后来阴谋泄露了,苏秦被齐王处以“车裂”的酷刑。(车裂就是将人的四肢连系在几辆车子上,车向不同的方向开驶,人体就被拉成几块。)这是依据《战国策》。《史记》记载苏秦之死由于被刺,和《战国策》不同。
〔7〕 陈轸:张仪为秦国游说楚怀王和齐国绝约,允许割让商於之地六百里给楚。楚王同意了。陈轸认为这样做是受了张仪的骗,等到楚、齐绝约之后,秦国不但不会履行诺言,而且会和齐国联合攻楚。后来果如其言。
〔8〕 吴起:卫国人,曾在魏国做西河守,防御秦国,很有声名。后来投奔楚悼王,做了楚国的令尹,施行削弱公族势力的政策,和许多公族贵戚结下仇怨。悼王死后宗室大臣举兵攻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宫内伏在悼王的尸体上,终于被乱箭射死。作者认为以吴起的才智做魏国的西河守是相称的,到楚国后所做的事情就超出了他的能力,以小智为大谋,所以得祸。
〔9〕 郭生:指郭隗。《史记》说燕昭王初即位,准备招揽贤士。郭隗对燕昭王说:你如真要礼待贤士最好先从我开始,那些比我高明的人见到我在这里被优待,自然就来了。燕昭王采纳他的建议,果然乐毅、邹衍等有才能的人都从别国跑来。雅人:正人。
〔10〕 峨峨:高貌。仲连:鲁仲连,齐国人,曾在邯郸说服赵国的执政者平原君和魏国的使者辛垣衍放弃了投降秦国,尊秦为帝的计划,使赵国免于屈辱,平原君以“千金”报酬他,不受而去。后来他又帮助齐将田单攻下燕国的聊城。齐国要封他,他也不接受,逃到海边过隐居生活去了。作者以为像鲁仲连这样功成不受赏,长揖而去,是最明智的。
芙蓉池作
【题解】
这诗写铜雀园的夜景。曹丕在未做皇帝的时候常常和曹植、王粲、徐幹、应玚、刘桢、阮瑀等人聚会游宴,“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曹植、王粲、刘桢、阮瑀等诗人的《公 诗》都是记宴游,写风景与曹丕唱和之作。这些诗都是邺下诗人集团的生活留影。芙蓉,荷花。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1〕 。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2〕 。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3〕 。
惊风扶轮毂 〔4〕 ,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 〔5〕 ,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注释】
〔1〕 辇:用人力拉的车。西园:即铜雀园,见《善哉行·朝游》。
〔2〕 嘉木绕通川:言美好的树林为流水所环绕。
〔3〕 羽盖:车盖用羽毛做装饰。修:长。
〔4〕 惊风:急风。扶轮毂:沿着车轮轴头。
〔5〕 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两人都是传说中的仙人。
于玄武陂作
【题解】
建安十三年(二〇八)曹操开玄武池用来练水师。池在邺城(今河南临漳)西南。本篇也是记游写景之作。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 〔1〕 ,流波激悲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2〕 。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乘渚望长洲,群鸟 哗鸣 〔3〕 。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4〕 。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5〕 。
【注释】
〔1〕 黍、稷:黄小米和高粱。
〔2〕 芡:植物名,睡莲科水草,叶为楯状,有刺,俗名“鸡头”。荣:草本植物所开的花。
〔3〕 渚:小洲。 :通作“喧”,呼噪。
〔4〕 泛滥:广阔貌。澹澹:水动摇貌。
〔5〕 容与:舒散,闲适。千秋情:长期不忘之情。
杂 诗
【题解】
用“杂诗”两字做诗题最初见于《文选》所选的汉魏人诗。这些诗原先大概都有题目,后来题目失去了,选诗的人便称之为“杂诗”。这里两首都是游子诗,是拟古乐府或古诗之作,不必拿当时的事实来附会。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 〔1〕 ,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2〕 。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注释】
〔1〕 展转:“展”同“辗”,“辗”也就是“转”。这里是说睡时不住地翻身。
〔2〕 天汉回西流:银河由西南指转向正西,表示夜已经深了(说见《燕歌行·秋风》篇)。三五:指星。《诗经·小星》:“三五在东”,“三”指心星或参星,“五”指噣星或昴星。这里似泛指群星。
其 二
【题解】
本篇借浮云喻“客子”。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1〕 。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2〕 。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3〕 。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 〔4〕 ,客子常畏人。
【注释】
〔1〕 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
〔2〕 飘风:暴起的风。
〔3〕 吴会:“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吴”和“会稽”为两郡。这里“吴会”就指吴郡和会稽郡。
〔4〕 弃置勿复陈:搁在一边不要再谈了。这五字是乐府诗套语。
清河作
【题解】
清河是淇水的支流,出内黄县(今河南内黄)之义阳乡。
方舟戏长水,澹澹自浮沉 〔1〕 。
弦歌发中流,悲响有余音 〔2〕 。
音声入君怀,悽怆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3〕 。
【注释】
〔1〕 方舟:并两船。澹澹:见前。《玉台新咏》作“湛澹”,这里从《艺文类聚》。
〔2〕 悲响有余音:一作“悲风漂余音”。
〔3〕 晨风:鸟名,就是鹯,像鹞子,青黄色。北林:林名。末尾两句本于《诗经·晨风》篇“ 彼晨风,郁彼北林”。
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
【题解】
这篇《艺文类聚》作徐幹诗,今从《玉台新咏》。“清河”见上篇,两篇该是同时的作品。挽船士,指拉纤的兵士。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1〕 。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2〕 。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3〕 。
枯枝时飞扬,身轻忽迁移。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愿为双黄鹄 〔4〕 ,比翼戏清池。
【注释】
〔1〕 宿昔:是“夙夕”两字的假借,或作“夙昔”,犹“旦夕”或“早晚”,言为时不久。
〔2〕 蟋蟀鸣相随:以物的相偶兴人的离别。
〔3〕 冽冽:寒貌。“蝉吟抱枯枝”喻空房独守。
〔4〕 黄鹄:“鹄”是天鹅,白色。“黄鹄”是传说中的大鸟,一飞千里,不是普通的鹄。
代刘勋出妻王氏作
【题解】
《艺文类聚》载前一首作魏文帝诗。邢凯《坦斋通编》载后一首,引《玉台新咏》作曹植诗,今本《玉台新咏》两篇同载,题《刘勋妻王氏杂诗二首》,以为王氏自作,今从集本。据《玉台新咏》此诗小序,王氏名宋,她和刘勋结婚二十多年,因无子被出。刘勋别娶司马氏女。
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
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共归 〔1〕 。
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 〔2〕 ?
【注释】
〔1〕 将:携带。尔:指帐。同去:同往夫家。共归:同返母家。
〔2〕 箧笥:都是盛衣服的竹器。披:打开。
其 二
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 〔1〕 。
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 〔2〕 。
远望未为遥,歭 不得共 〔3〕 。
【注释】
〔1〕 去妇:脱离夫家的女子。
〔2〕 千里不唾井:是说对于自己常饮水的井,即使将要离开它走向千里之外,也不肯将唾液吐在里面。因为爱它所以不肯弄脏它。比喻对丈夫虽然离婚还是照常爱护他。后来李白也本着这个意思作了两句诗道:“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但《资暇录》说俗谚所谓“千里井,不反唾”,“唾”当为“莝”(“莝”是切碎的干草,喂马用),曾有人经过一个驿站,把马莝倒在井里,以为自己绝不会再喝这井的水。谁知后来竟又经过此处,并汲水解渴,他已忘了倾倒马莝那回事,碎草把他的嗓子哽住了,因此而死。此说不一定可信,但也可以供参考。
〔3〕 歭 :和“踟躇”相同,是要前进又不前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