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顽叟 曾钝 编次
序 一 <
图志之作尚矣。图以载山川之险易,志以记人物之兴衰。萧何入关中,得秦图书,尽知天下户口阨塞而汉以兴,是图志之不可无也。东昌旧属泰和,前代分割如志所云。志三卷,首有图,图中十五景,首以凤冈精舍,终以辅顺庙。乡先辈仲进文先生倡为十五咏,与当时好古博雅君子共赋之,遁叟萧徵士、莘乐吴进士二先达咸为序文,而樵云钟先生犹以未尽其详为歉,乃采摭其仅存者于兵燹之余,如忠烈之遗踪、山川之胜景、宗族巨室之轩堂斋舍与诸乡达之品题为汇编,曰志。[意欲付]梓以传不朽,有志未就而得。今子鲁曾公博雅士也,重加修葺,适有乡进士蒋翘之咸相成之。矧子鲁家居密迩宋丞相益国周文忠公读书台,而秋月寒江亭又其先世右司悦心翁所建。是编之成,不惟毕文、钟二先生未遂之志,又以启后人继述之心。百世之下,使人知东昌为胜地,有伟人。庐陵为江右文献之邦,信不诬也;况又为益国之里第乎?子鲁之用心可谓勤矣。编中先父有文,先叔父有诗,及区区效颦之作,俱蒙收录。又述其本末,俾予为序。仰前修之方躅,予也何幸附骥尾而上青云哉?序之于首,其可辞乎!永乐壬辰夏月,中宪大夫知琼州府事同郡王伯贞序。
序 二
东昌地纵横不十里,而有为之志者虽出乎一时好事,然而先正之遗迹如苏内翰、黄太史、周益公、欧阳秘书高风伟节之不泯者,亦藉是而著焉,而岂徒然也哉?过者得而读之,或想见其人,思慕兴起,其于教化补益岂小哉?世之名邦、大郡,或虽海隅边徼,而一时豪杰功业,纪录所不及者,皆泯灭无闻,亦可惜也。于是东昌虽蕞尔僻隘,见于纪录如此,则亦乌可小之也。编辑访求而为之志者里之士钟君彦章,未及成而卒。继为之者曾君子鲁,矧其家益公有读书台在其居傍,累世保护使不毁者曾氏也,而又为是书以著不朽,皆可喜者。故为序云。永乐十一年癸巳七月既望,翰林修撰儒林郎兼右春坊右赞善梁潜序。
跋
东昌有志,皆宋元及当代名笔以著其山川境物之胜,而曾君子鲁辑而锓诸梓。意东昌之胜因诸公之笔而彰,而诸公之笔又因子鲁而永也。永乐十一年龙集癸巳孟秋月,赐进士及第翰林修撰承务郎同邑萧时中跋。
凤冈仙境赞词
天星分翼轸,地势接吴楚。唐开匡仙祠,宋建丞相府。绿野清都观,游赏堪画图。一到处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举,读书台士大夫谈今古。东连翠竹,西出螺浦,南跨庾岭,北接天岳。乱纷纷来往人不绝,一带儿丹砂渡,更有那苏子瞻堕履泉如故。连理枝一枝枝生白鹤山中,并头莲一朵朵出金钱池浦,秀水沟一湾湾游鱼洲渚。只的是景物异俗文墨邦、江南第一所,一答儿风流土。[秋月]晴窗凤岭云,朱帘暮卷西山雨,精舍书声莎草湖,看着那百花园歌舞。监丞祠、佛姥墓小花蹴踘,更有丹青无比画不足。右大元学士酸斋贯云石撰。
东昌图境记
地理有志,郡国有图记,是不惜疆境之宽窄,民物之登耗,于此乎可考也。山川之兴废不常,地灵人杰毓奇孕秀于其间者,所在而有。怀古君子,抑将按图而兴叹,景行先哲,挹遗风于未坠,访陈迹之尚存,与夫高蹈遐举而隐居于今者,起敬起慕,表揭以传不朽。是非小补之名教,则昔之地理志、郡国图记所叙古今之人物,以记其土,或者为有深意焉。永和为庐陵[所属]之都,只十余里,地不甚广,而山川秀丽,民屋鳞次。芗城之山[耸]乎其东,神冈之山岿然其西,庐冈屏蔽于其南,凤冈[羽]翼乎其北,四基以聚其秀气而不散,赣江横流与禾川之水汇合而东。此秀颖硕德之士生其乡,世不乏人;而名公巨卿来往其间,必有歌咏以记其胜者,宜也。若夫整襟以登清都之台,纳履以入逍遥之堂,则苏黄之遗踪瞭然而在目;式车而过欧阳监丞之闾,则元祐之忠党、靖康之死节,竦乎于其心;退食而游双秀之亭,升倾杯之楼,则仙灵、乡衮、伯仲之文章,含咀其英华,时得沾匄其剩馥;间道而及秉成之门,则读书台之故基尤在,刘楚公之声迹未泯;柱颊而观芗城之秀,则胡忠简之节义,有不得端拜而师之恨;谒神祗之宫,扣浮屠之关,则王仙有坛,佛姥有墓,又将起飘然驭风之思,释然乎上乘之悟也。秉何人斯领职于此,访前贤之逸辙,觌先哲之英规,退而有所景慕,有所矜式,为幸大矣。则是图之作,岂曰志地理云乎哉!时庆元六年庚申仲夏,建安章秉记。
序 一
越自九丘之书废,夏史所纪《禹贡》之书不传,而郡国之志、寰宇之记所由作也。志者所以识夫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与夫山川人物之异、古今因革之殊,将俾后之人不必身践足履,虽千万里之遐逖,可一览而在目者也。吉为江右上郡,自昔有[之]。庐陵,吉之属县,永和,庐陵之属都,地旧隶泰和,宋元丰间割属庐陵,遂以泰和为西昌,永和为东昌。世尝有金鸡瑞其间,故名金凤冈。有水环其地如带,澄莹娟洁,曰秀水。山川之胜、景物之佳、生齿之繁,俨一哄市。而忠臣烈士之砺志砥节,名公巨儒之掇科登仕,仙翁释子之留迹遗踪者,先后相望,信夫扶舆清淑[之]钟有在也。益国周文忠公,郡志固常纪其略,不能无得一[尽其]八九之慨。余姻家钟彦章父,以七十之年,藏修之隙,捃摭[所在],博考古昔,参以己之所目览耳闻,辑为《东昌志》。巨细毕举,纤悉无遗,其用心勤矣哉!余惟士君子读书力学,不得志于时以行其所学,必托诸文字以永其传。是篇之辑,不独俾来者之得有所考,亦以见彦章学之有余力如是也。洪武甲戌,易庵谢矩撰。
序 二
永和名东昌,地旧属泰和,宋元丰间割属庐陵,遂以泰和为西昌,永和为东昌,东昌之名肇于此。上自汉唐,事迹无传。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周显德初,谓之高唐乡临江里瓷窑团,有团军将主之。及宋浸盛,景德中为镇市,置监镇司掌瓷窑烟火公事,辟坊巷、六街三市。时海宇清宁,附而居者至数千家,民物繁庶,舟车辐辏。丞相益国公第宅在镇之南里,尝读书肄业其间。聚族联居,四方辄[时]进,士大夫倦游者亦多止息,或家焉。忠烈监丞欧阳公生镇之北里,死于使命,遗迹宛存。盖生齿之繁,文物之丽,地利而人和,实西南之一都会也。南渡后,四境晏然,士优于学,由科第跻膴临仕者,冠盖相望。历元改监镇司为都税司,民庶安堵,尤丰于[艺],文人硕士,或举义殁于王事,俱流誉于今。余家从东固徙此,[已]有二世,遭值丧乱,苟全性命,窃慨夫上郡名区,兵燹湮废,鲜[矣]复如东昌。文物衣冠、楼池台苑、仙释幻化之境,农商络绎[不绝],历历犹可观览。然时异世殊,士气弗衄,东昌文物之盛,盖未艾也。独于斯境,山川人物之胜,风景地俗之佳,与夫文辞诗咏之美,未有为之志者。里之士文氏仲进尝为《东昌十五咏》,征仕萧遁叟、进士吴莘乐二先达为之序,惜未尽其详,俯仰垂四十年。兹幸睹圣朝更化,风物一新,而老成凋谢。余且耄矣,感慨今昔,每与一二辈行,论古之地理人物,垂休光于天下后世者,莫不以文而著也。东昌地虽蕞尔,而诗书科第、忠概节义出焉;沧桑轮云,境土苟完,亦地灵人杰也。其先哲藏修游息,遗躅胜概,其题品翰墨,兵余散逸,辄取其仅存者,采摭以为《东昌志》。极知得一而忘十,举粗而遗精,尚冀稽古君子,与我同志,毋吝赐教,俾来者有考焉,亦博闻强识之一助云尔。樵云钟彦章序。
序 三
凡昔贤居处燕游之地,所以垂休光于不泯者,未有不托斯文以传也。余闲居永和,闻其坊街桥井、台观祠祀,多魁人遗迹而未有考信。一日,里之士钟君彦章出诗一卷,请曰:“此吾姻兄文君仲进所著《东昌十五咏》也,幸引其端,使览者知所感慕兴起。”而余观其咏,各有题,题有小序,同志属和成帙。始得征夫宋丞相周文忠公之邸第在焉,信国文公之宗谱出焉,苏文忠、黄太史之所尝游历焉。若欧阳监丞以忠义而得祠,柳监镇以保民而得祠,皆有益风化之大者。至于精舍之建,殆所谓星之景、云之乡,尤可尚也。总其胜凡十有五,外仙居、佛墓凡十有三,卓为士林之冠冕,邦乡之眉目。是诗不作,则岁远年湮,将遂废没,岂不重可惜哉!故尝论之,古之作史者,必志地理以记山川、人物、风俗之盛,使天下后世即其地而思其人,闻其风而慕其事,非徒然也。若夫志所不及,而托于风人墨客之题咏,如少陵《武侯庙》《八阵图》诸作,至今讽咏之间,悠然想慕之者,是皆扶持世教之一端也。仲进之用心,亦古人之遗意也欤!然则十五咏之作,非可以诗视诗,当以史视诗。以史视之,则必曰:“吾里有若人焉,吾不及,吾耻也。”耻之何如?曰:“有为者亦若是。”于是仲进之诗,非特为光大之美谈,又将为观望之准的。是徒以诗读之,则非所望也。故书以复钟君之请,为文君之序。时至正戊戌良月,青原山麓遁叟萧飞凤序。
跋
凤翔八睹,虔南八境,一经苏内翰品题,千万世不可泯灭。盖地以人而胜,必以文而传也。十年前,余过南康,访刘中允故宅及白鹿洞书院,感前贤遗躅,徬徨不忍去。乱后重过,则陵夷谷湮,所见惟荒榛丛棘,废址不可复辨,有不胜其慨叹者。向非欧阳六一公、朱文公诗赋流传,后来谁复知之?庐陵文君仲进咏东昌十五题,皆前代名公巨卿、忠臣烈士、骚人词客、仙佛之遗迹。仲进盖亦虑夫代迁址远,泯而无闻也,其用心勤矣哉!夫东昌蕞尔地,而为古迹凡十有五,庐陵方千里之地,古人陈迹何限,其湮没不可考亦何限,安得皆有题咏如东昌者哉!仲进所赋,既深得古人事实,又率能吟士同赋之,汇为一编。后之人因诗以知其地,因地以知其人,则文君用心之勤,不为小补矣。同郡莘乐吴师尹跋。
序 四
异时谈吉安之盛,萃于庐陵,故庐陵为郡之望。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故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生齿之繁,文物之懿,实舟车一大都会。古人谓泰和为西昌,永和为东昌。夫以一镇之微而并美上郡大邑,必有以也。自汉晋隋而上,不可考矣。宋丞相益国周公生长之所,读书遗迹,宛然具存;学士文忠苏公登临之乐,赋诗香墨,犹有可观。其扶舆磅礴之气,不惟仅足以致名公巨卿之尝识、文人才士之品题。钟而为人,若先丞相忠义名世,欧阳监丞慷慨论事,皆有关于风化之大者。其他鸿儒硕士隐显之迹,飞仙化人变幻之场,可游览而咏歌者往往如是。玉立幼侍乡先正观览之详、父师家庭论议之悉,每乐为乡人道之。二三年来,老成凋谢,无一存者,倘不辑而记之以昭示来哲,其不为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者几希矣。暇日倡为十[又]五咏,敬约好古博雅君子共赋其事,意到之言不拘格律,希示正而垂教焉。是岁戊戌立夏之日,金凤冈樵者文玉立顿首敬书于尊德性斋。
·东昌十五咏·
凤冈精舍
在上市,延祐甲寅科,诏内一款,兴举学校,乡先正并力成就。祀燕居像,曾子配享。春秋二丁及每月朔望,诸儒行礼。
早奉纶音祀素王,卜邻相国读书场。
骏奔几叠青原岭,弹压千年金凤冈。
俯视楼台趋下界,平看日月起扶桑。
要知大地升平近,夜夜文星炯有光。 文玉立 仲进
道德巍巍贯古今,燕居草创已年深。
香芸不尽随秦火,老柏终当象孔林。
周凤鸣冈昭圣化,鲁麟绝笔长奸心。
试登秋月寒江望,闲与诸公得细吟。 易于渊
万世仪型居燕室,百王模范在麟经。
人心今古尊夫子,祀事春秋取仲丁。
昭代甲科承教雨,高冈午夜焕文星。
宫墙固不如林庙,且共诸生仰德馨。 曾 恺
宫墙高莫企,泮水远益迂。
四郊拟书社,一室崇燕居。
习礼胜绵绝,闻道怀须臾。
圣人若复起,亦将爱吾庐。 臧贯道
杏坛遗像古,庭柏翠阴浓。
远近川原净,逶迤冈阜重。
儒林崇礼教,圣道仰师宗。
何限狂歌者,依然俨睟容。 刘鼎元
凤舞鸾飞千仞冈,齐钟神秀燕居堂。
林园风月市中土,礼乐衣冠国上庠。
丞相书台留效验,浮屠文笔献祯祥。
何时容立诸生后,仰止仪型挹耿光。 萧仲谦
凤冈冈上素王宫,祀事春秋岁岁同。
高处只教天在上,明时共仰日当中。
南山矗矗千峰耸,秀水沄沄一派通。
奎运一周看必复,清平海宇振文风。 钟焕彦章
高明宣圣居,结构凤冈上。
数仞夫子墙,千年古人像。
香芸绕砌生,古柏参天长。
即此是亲炙,何止高可仰。 刘 璋
鹿洞闻天下,匡庐何高哉!
凤冈有精舍,何年启蒿莱?
深衣二三子,笾豆陪。
岂无朱张徒,讲切皆英材。
遂令贾区,高出弦诵台。
盛代开文明,凤兮凤当来。 吴稷秀实
梧冈郁苍苍,中有燕居像。
危基奠鸿濛,杰构俯空旷。
俨如瞻鲁邦,亦若在沂上。
凤鸣何时闻,吾道岂终丧? 谢矩子方
凤去高冈古,堂留圣像尊。
弦歌縻岁月,栋宇立乾坤。
池雨芹香透,庭春杏影繁。
后来如有作,礼叙想弥敦。 臧廉尚简
庙貌炳日新,经训侔菽粟。
睠兹一亩宫,多士资乐育。 萧公立
圣门三千徒,席间适函丈。
凤冈地虽宽,式仿燕居像。
坛杏春风中,庭柏晴云上。
参也一唯余,心宇悉昭旷。
前修既作兴,来者宜相望。 刘敬方
丞相读书台
在上市,益公读书处。
当年相国读何书,由此高台起壮图。
身致云霄调鼎鼐,手扶日月照寰区。
功名如梦竟无有,踪迹虽陈乃不渝。
风起乔松吟啸处,犹疑满耳听伊吾。 易于渊
当年丞相读书处,此地惟余一废台。
竹简纪功垂万古,芸窗笃志到三台。
长材昔已为梁栋,遗址今犹卧草莱。
曾到城西拜公墓,隧间翁仲已莓苔。 文仲进
此非铜雀与凌敲,上有吾伊彻九霄。
研究工夫曾著意,经纶事业在垂髫。
手除鱼蠹存千卷,身致龙飞到西朝。
台榭已空遗址老,岁时风雨任飘摇。 曾 恺
穷经喜幽僻,卜筑光高明。
一朝大器就,千载乡衮荣。
松林渐渐疏,苔砌隐隐平。
后人勿易视,前修此留名。 臧贯道
乡衮流风远,崇台尚屹然。
词科基此地,相业兆多年。
苔晕留遗墨,芸香袭旧编。
神游归故里,烟浪满前川。 刘鼎元
丞相殁已久,读书仍有台。
宇宙不磨灭,所以诏后来。
郁郁天外松,苍苍云边槐。
两扶青霄日,事业俱此培。
吾伊犹在耳,过者常俳徊。 刘敬方
平地巍峨一古台,共传相国读书来。
香芸满地春常绿,老桂参天秋正开。
日毂再扶临九有,云衢稳步致三台。
世人只说邻僧梦,那信吾伊兆相材。 钟彦章
弼亮名中兴,注设基幼诵。
身荣迹因显,畚筑地增重。
人言寿星赞,所读非所用。
学海富莫涯,天殆假奇中。
我来动遐想,士友亦云众。
履屐寄登临,篇章与嘲弄。 颜成身
丞相读书年,高台知谁筑。
身培庙廊柱,手捧日月毂。
基址无弃材,功名有余馥。
尚想吾伊声,令人企芳躅。 刘 璋
丞相国元老,丹青识眉宇。
昔闻读书台,今见读书处。
读书人已远,书香蔼今古。
池清秋贮月,林深夏无暑。
歘卷砚池波,翻然作霖雨。 文美武
郡城绣坊毁,书台此遗基。
卤簿登陛对,谅有考于斯。
扈跸止南渡,调鼎登淳熙。
都俞称国老,善数来朱熹。
孰知山泽癯,乃是廊庙姿。
秋风起台榭,恍听吾伊时。 吴秀实
巍巍宋丞相,读书筑高台。
丰功耀简册,故址遗蒿莱。
过雨蜗篆湿,落日猿声哀。
俯怀藏修力,终忆庙廊材。 谢子方
书残台未泯,人远迹犹垂。
日月照前烈,风云固旧基。
苔封怜寂寞,松响忆吾伊。
我亦来登眺,文章记昔时。 臧尚简
前修不可作,台构委榛蒯。
芳躅系人心,书声寄天籁。 萧公立
昔朝丞相地,寂寞读书台。
怀古谁仍在,凌高思独哀。
科名闻四海,相位历三台。
恢复虚持议,经纶广访才。
车书南国正,衮绣故乡回。
贺监青湖赐,裴公绿野开。
文章如日著,冠盖若云来。
降谪虽危矣,归休亦盛哉。
乾坤陵谷变,岁月栋梁摧。
废苑交禾黍,遗基没草莱。
寺僧传幻异,邦士踵文魁。
忠节无今古,荣华有盛衰。
放歌凌浩渺,散策下崔嵬。
矫首台前月,流光遍九垓。 王 佑
欧阳监丞祠
在下市,慧灯寺后江上,公故居。按公讳珣,字全美,任宋秘书丞。时朝廷议割深州与金人和,公力以为不可。宰执怒,就致命。公慨然请行,至深城下,使高为舻。公登致,乃悉反其词,使坚守待救。金人怒,以为大(原书此处缺二页)
火德适中徵,陆沉悲神州。
肉食赞庙谟,讵肯抗国仇?
宁甘持节死,不作附虏羞。
深城血化碧,高义凌清秋。
祠堂公故居,月夜应神游。 文美武
猗昔公出疆,如垂狄山障。
坚守以须援,正言亦何壮。
公死深城下,公祠此江上。
火德竟中徵,金氛溢冥涨。
纪德欧秘书,承命江左相。
青原有耿光,嵯峨屹相望。 吴秀实
国势弱难支,臣心固如铁。
远使深州城,独秉汉家节。
性命宁苟全,疆宇不可得。
遗祠俯空江,过者仰忠烈。 谢子方
监丞日已远,忠义至今名。
割地千钧重,捐躯一羽轻。
断碑含藓碧,游水绕祠清。
寂寂空江晚,萧萧落叶鸣。 臧尚简
大厦日倾屺,诚非一木支。
忠肝已煨烬,有此千载祠。 萧公立
柳监镇祠
在中市税务。按公名瓘,字公玉。至元丙子间,大元大军至吉,太守周天骥纳款。乡有张云者,怨军士掠其室,集众报仇,欲经永和,患之。乃一面申报声息,一面作大筏,告以若经永和,则事觉而大皋不可渡,若乘筏东下则事不可知。云然之。时诸官皆醉,卧营前南塔寺钟楼,乃焚楼。城中见火悉出,云败死,众溃。城中果疑是营前及永和人举事,欲尽杀。得状,乃知非永和之罪,乃已。惟营前血洗无遗。乡人德之,立祠于务,壬辰毁。
赫赫皇威奄奠初,奸凶只合就诛锄。
遥怜镇市千人命,尽属公家一纸书。
民庶报功祠有像,岁年逢劫毁无余。
岂无吊古询遗者,俯仰兴怀叹忽诸。 文仲进
区区镇市累监司,切切于民理合祠。
时世渺茫难任我,风尘倾洞欲从谁?
一封羽檄生灵福,百世鸿恩父母思。
庙食几年炉烬冷,令人俯仰忆罗池。 易于渊
最喜先生识事机,不堪群丑犯兵威。
江浮巨筏心何壮,烽起高楼事已非。
一镇黔黎均有幸,千年庙貌得无违。
绝怜后世司征者,宁为吾公相发挥。 曾 恺
司征事不难,全活功乃大。
群情共欣戚,奇计决成败。
棠国美在神,桐乡表遗爱。
惜哉不百年,山颓木俱坏。 臧贯道
元帅奠南服,营卒犹纵横。
监镇兴闻变,飞书达守城。
诘朝平寇乱,兹土活民生。
祠像罹妖烬,因诗纪姓名。 刘贯元
螳螂怒当车,强弱知莫敌。
天意或回旋,侥幸可万一。
柳侯持两端,万命死锋镝。
虽能活市民,终不掩心迹。
遗构火固宜,行人勿深惜。 刘敬方
上郡已纳款,残卒犹勤王。
监镇何恻恻,飞书亦皇皇。
遂令廛市氓,俱脱锋镝殃。
大节固可议,遗思谅难忘。 谢子方
残兵思自奋,监镇本同仇。
作筏非无计,飞书信有谋。
棠棣春入庙,草树晚成丘。
触景悲前事,题诗纪旧游。 臧尚简
南山本觉寺塔
在上市,创于唐开元中。宋为禅寺,壬辰毁于火,露塔正对精舍,如笔。
亭亭百尺绚青红,远近人瞻卓笔峰。
佛界经年遭火劫,相轮尽日隐云封。
飚车遥想停飞鹤,雨路高疑碍过龙。
好是正当精舍立,占宜士子淬文锋。 文仲进
寺有遗基亦曰禅,劫余无殿著金仙。
笔锋卓立承朝露,宝地荒凉起暮烟。
蕞尔孤忠心比石,岿然一柱力擎天。
不缘借重吾精舍,嗟尔浮屠谁为传。 易于渊
九层高不碍云行,时听盘空梵唄清。
夜静龛灯微有影,风停檐铎寂无声。
金仙本为觉盲聩,宝地何妨经变更。
我亦不餐一净食,试登高处自题名。 曾 恺
劫火已堕地,一柱犹擎天。
遥怜飞仙去,何用浮屠坚。
铜狄仆草野,山鬼号桑田。
相从问兴废,一一怀开元。 臧贯道
本觉称禅刹,浮屠对寺门。
高标临宝地,孤影照前村。
天籁生铃响,秋露溜粉痕。
巍然文笔耸,宣圣道愈尊。 刘鼎元
浮屠起何代,见谓从盛唐。
平地崒渚波,高标摩穹苍。
世尊六通具,劫火犹飞扬。
岿然自不坏,疑有神护防。
孰恢龙蛇窟,我欲望八荒。 刘敬方
稜层积巨石,屹立遥凌空。
上引蔓萝碧,下逸飞尘红。
虚窦纳夕月,鸣铎摇晨风。
仰之不可企,白日眵双瞳。 谢子方
孤塔镇禅刹,危标绝世氛。
天梯高莫企,风铎远犹闻。
定有山灵护,宁归劫火焚。
岿然如卓笔,倒写凤冈云。 臧尚简
清都观台
在中市。东坡归自儋耳,泊泰和。时山谷为宰,送坡下永和,同游清都观。观有台,台前有逍遥堂。坡有“清都宛在默存中”之诗,谷有“逍遥堂下木辞枝”之句,脍炙千古。有书“清都台”三大字及谢道士真赞、《秧马歌》真迹。堂设二先生像,台前有庐陵宰文及翁书“仙关”二字。
路入仙关段段奇,逍遥堂后是台基。
江湖眉目千年志,坡谷文章百世师。
开户远朝翔凤岭,凭栏下俯化龙池。
岂无华表归来鹤,多在春风夜月时。 文仲进
玉局仙翁莫与俦,豫章太史更风流。
遥知快阁晚晴日,远胜罗浮烟瘴秋。
秀句留为千古胜,清都重在二翁游。
绝怜榭台谁兴废,野草荒烟起暮愁。 易于渊
南海迁臣奉诏还,西江吟客喜承颜。
同乘白下鱼龙浪,来访清都虎豹关。
秧马歌传千古后,羽人价重一时间。
荒台寂寞长松下,留与幽人日纵闲。 曾 恺
道士美过客,风流来巨公。
百年能几见,三语将无同。
玉局堂间月,金钱池上风。
后来游侠者,还仙梦存中。 臧贯道
两翁天下士,邂逅谒清都。
翰墨名千载,台池境一区。
凉风生古树,遗甃接平芜。
尚论诗宗旨,西江派可图。 刘鼎元
亭亭苏黄台,宛在清都境。
累土低复高,贴石斜更整。
东昌富名胜,斯乃第一景。
琳宫因借重,过者辄引领。
何由起两翁,执手话俄顷。 刘敬方
仙景荒凉岁月深,重于坡谷一登临。
池塘花草今陈迹,壁上龙蛇昔胜吟。
明月清风无尽藏,骚人墨客足幽寻。
行人遥指乔松耸,应有归来鹤驻林。 钟彦章
亭亭清都台,垒甃平如砥。
香霭烟云间,苍茫草莱里。
野鹤巢松梢,山重拾枫子。
登临古意多,二仙呼不起。 刘仲温
仙隐秘清都,心景适俱胜。
台阴带斜曛,钟声隐残韵。
道人读黄庭,香篆焚清净。
稽首玉堂仙,千年寄高兴。
拂衣归去来,鹤立苍松暝。 文美武
人世有清都,台观隔廛市。
仙真事恍惚,名胜偶来憩。
苏黄夙心契,萍泛两遭值。
一时见风流,千载寄文字。
斯人亦斯境,冠服存肖似。
前者既无闻,后来岂无继? 颜成身
老仙儋耳归,故人来白下。
来指清都台,共结白鸥社。
平生离合怀,彼是各倾写。
彼美黄冠师,名氏获挥洒。
一时过化区,士子囿风雅。
来者希神游,至今颂秧马。 吴秀实
诗仙渺何许,崇台至今存。
断碣被苔衣,荒基护松根。
云来白鹤下,日落苍烟昏。
我时访琳宇,谁为招吟魂? 谢子方
突兀一高台,仙翁去不来。
遗基盈蔓草,古砌半生苔。
雨冷虫书遍,云深鹤唳哀。
摩挲旧题墨,素壁总尘埃。 臧尚简
秀水沟
沟泉出自永二都文家庄之龙窟,绕永和三市,为玉带萦纡十余里。时文氏大族,丞相父士表始徙富川,而生丞相。迨丞相被擒,泉亦不复出。
一沟何以秀名存,自昔流传故老言。
清到沧溟缘有本,碧涵细雨莹无痕。
遥遥萦带通三市,混混分流妙一源。
刚被文山专此秀,散为霖雨遍乾坤。 易于渊
清泉一泓出文庄,春后沿洄玉带长。
平濑浅边蛟蜕活,汇渊深处鸭头香。
雨晴映带十里许,昼夜朝宗万析忙。
清气齐钟丞相后,至今不复见汪洋。 文仲进
文家庄畔发源长,演迤萦纡绕凤冈。
清萃一沟疏地脉,秀钟千室富书香。
出山那信有通塞,到海方惊见渺茫。
我欲以忠名此水,能随相国共兴邦。 曾 恺
清冷异污渎,曲折真盘泉。
流水暗绕地,长江外连天。
红叶深夜雨,绿杨老春烟。
就中有闲气,相国宜后先。 臧贯道
迢递清沟出,渊源秀水来。
地灵通气脉,野迥涤氛埃。
衮舄荣桑梓,旌麾贲草莱。
泉流遽枯涸,毓秀在伦魁。 刘鼎元
东昌古三市,一水环其中。
春雨涨浩渺,夜月分玲珑。
爰从世故多,点滴无由通。
方知至灵脉,端为文信公。
气运今百年,行当见冲融。 刘敬方
一水萦纡绕道周,清于碧玉绝纤沤。
远从龙窟源头出,终入凤桥江下流。
春泛落花红作浪,暖分垂柳绿平沟。
曾随丞相出山去,散作甘霖雨九州。 钟彦章
秀水发龙湫,逶迤凤冈麓。
曲折贯通衢,沿洄湛寒绿。
春风荡微波,秋月照澄菉。
龙骧灵雨零,龙蛰灵源缩。
龙若早归水,运美周必复。 文美武
灵源出石窟,清流绕东昌。
泛沟漾碧浅,入市萦带长。
光彩日呈露,神物中隐藏。
秀钟固有在,岂徒羡沧浪。 谢子方
水自文庄出,东昌秀气钟。
通江来脉脉,绕市漾溶溶。
浪叠时初卷,波光晚更浓。
岂徒浴飞鸟,曾见隐蟠龙。 臧尚简
东坡井
坡仙宿清都观,晓出,送同行刘器之赴临安,行至米行街,遇扛木者。时仙曳新履,趋避之,不觉足堕沟中。器之踉跄扶掖,仙笑曰:“此地可开井尔。”时街人难于得水,亟起问之,仙应如初。命工开之,深未及泉。又问之,仙曰:“凿遇石,石破乃可得泉。”如其言,果得泉,甘冽可爱。乃率乡人来谢,并问其故,仙曰:“诸君坐不读书耳,孟子不云乎:‘水由地中行。’故深则必得泉也。”就赋诗曰:“泉泉泉泉泉泉泉,一道银河下九天。钝斧斫开顽石髓,金钩钩出老龙涎。”因名坡井。好事者取以尝之,味与他井迥别,且旱亦不竭。
偶然堕履井何有,谩语谁宜入笑林。
理有可论分地脉,物当适用惬人心。
味从茗荈识高下,响听辘轳知浅深。
唤起陆生谈品第,员泉不待远求郴。 文仲进
周道何由得井泉,厥初昉自雪堂仙。
当时问答直戏耳,今雨烹煎不偶然。
声转辘轳深百尺,名垂宇宙易千年。
余生每有文园病,时复分甘古甃边。 易于渊
取履偶然无孺子,居民渴甚遇坡仙。
凿穿九仞不及水,击破一拳方得泉。
物理流传夸后世,地灵涌出应前贤。
吾当吻燥分甘冽,冷沁诗婢得警联。 曾 恺
先生本仙客,市人讶行仙。
堕履方自笑,凿石亦偶然。
渴怀易为德,异代宜尊贤。
茶香与酒味,称此为甘泉。 臧贯道
履声因寄迹,畚锸遂穷源。
井甃传千古,乡人重一言。
鸿泥随处有,鲋瓮至今存。
水味殊甘冽,茶经可试论。 刘鼎元
凿地皆可泉,兹泉独香冽。
先生本天人,岂但识地脉?
过化留奇踪,柯付神物。
堕履近戏谈,见石非臆决。
寄言井边人,饮水须感发。 刘敬方
玉堂金马谪仙人,瘴海南归远道经。
履堕一时真戏剧,井留千载乃宁馨。
彩蚬闪烁朝频见,玉虎咆哮夕未停。
举火有需凡几户,愿如颜巷绝新亭。 钟彦章
我爱东昌里,始漱东坡泉。
市人皆难汲,指示开灵源。
一泓分月窟,九仞穿云根。
给饶雍伯浆,灌及丈人园。
是亦偶然尔,至今称德言。 文美武
堕履本无意,凿石乃有泉。
遂令汲清人,至今忆坡仙。
镜光照澄澈,玉甃涵虚圆。
宁知岁年深,不作虬龙渊。 谢子方
古井甘泉洌,诗仙旧迹遗。
履忘非有意,石破亦多奇。
味入烹茶品,清分种藕池。
市人蒙惠泽,永岁有余思。 臧尚简
佛姥墓
在寨前
。故老相传为定光古佛母之墓。墓上草四时青翠,异于常墓。有碑,字模糊不可读。佛为祖,坐化汀州。
生儿何用学无生,九族升天语未灵。
骸骨依然一抔土,草根赢得四时青。
樵童知禁谁能犯,过客观碑亦少停。
曾向东风来祭扫,半空飞锡解玲玲。 文仲进
禅宗本自无生死,世俗流传惑见闻。
肯信黄泉居佛母,却疑青塚瘗昭君。
菱羞镜面韬尘匣,草学裙腰抱古坟。
万事由来均土苴,说非说是谩纷纭。 易于渊
何不当时证涅槃,儿犹能佛母奚难。
红颜久逐莲花逝,白骨深栖草蔓寒。
夜月香魂归化鹤,西风尘镜舞停鸾。
茸茸盖塚朝凝露,疑是当年泪未干。 曾 恺
佛生在西天,母死葬南土。
残碑字模糊,青草岁容与。
悠悠目连思,冉冉定光古。
遗教岂无伦,拜扫谁是主? 臧秋阳
何年生古佛,此地寄荒坟。
身具菩提树,魂升兜率云。
绿芜涵宿雨,苍石淡斜曛。
碑碣无由见,留题续旧闻。 刘鼎元
道边一抔土,相传佛姥墓。
行人生敬仰,居者知爱护。
残碑惑鲁鱼,青草暗烟雾。
贤哉墓中人,所产不尘腐。
但怜春与秋,祭扫缺典故。 刘敬方
一丛荆棘牛羊道,故老相传佛母莹。
古塚长看青草遍,旧家犹说白莲生。
残碑有篆字难考,朽骨无灵土欲平。
过客岂无凭式者,寄言樵牧莫相轻。 钟彦章
古坟对宿草,斜侵官道侧。
问云谁家母,生儿已成佛。
穹碑蚀苔藓,剥落余点画。
盆空月固存,薪尽火不灭。
白杨北邙坂,悲风莫萧瑟。 文美武
佛身化濒海,姥墓遗荒丛。
平芜惨寒日,落木生悲风。
九京何茫茫,残碑亦濛濛。
涅槃不得入,马鬣徒穹窿。 谢子方
子能成佛觉,姥只委荒莹。
无处招魂魄,谁人识姓名。
白杨风瑟瑟,碧草露盈盈。
寂寞东昌道,何如梵刹成。 臧尚简
绿野坊
在中市,益公故居之前。罢相而归,效裴晋公绿野堂意,建绿野坊,篆而揭之,后废。大元泰定甲子,蜀陈定叟以广州推官致仕,居其侧,乃命其婿福州侯官尹朱初心重书重建。戊戌春,风雨废。
已遂高名立骏功,归闲正在绍熙中。
筑堂先代裴丞相,衣锦当时韩魏公。
铁画银钩云五朵,兔丝燕麦地千弓。
铁炉步且传千载,况是名贤翰墨工。 文仲进
早向彤墀辞北阙,晚从绿野卜东皋。
功成名遂身宜隐,君放臣归道更高。
地接巽湖清绝胜,山围甲第碧□遭。
(原缺尾联) 易于渊
求老得闲真第一,急流勇退更无双。
乞归既尽君臣义,毓秀能忘父母邦?
绿野继承为相业,锦衣照耀读书窗。
亭亭夹道苍松树,犹似前呵拥盖幢。 曾 恺
皇华遍沙堤,芳草连别墅。
相君衣锦还,小子闾阎语。
朝看苏台云,晚挹匡祠雨。
悠然晋公意,复见益公许。 臧贯道
街头逢故老,犹说旧坊名。
乔木烟墟久,当年昼锦荣。
池边怀古意,雨后见春耕。
读史观勋业,雍容佐太平。 刘鼎元
仙关一径深,遗址忽弘敞。
谁移晋公堂,而作里门榜。
昼锦千载同,志一本非两。
可怜建复毁,零落俱草莽。
莫睹钟鼎荣,德业但冥想。 刘敬方
当年丞相锦还乡,标揭如存裴相堂。
身老两朝勋业著,眼空四海姓名香。
园池旧址牛羊道,台榭遗基禾黍场。
前度荣华人已远,至今犹说旧时坊。 钟彦章
我公社稷臣,两朝深顾遇。
出处系安危,乞骸岂宜去。
衮绣耀乡闾,琴书归别墅。
王气在东南,擎天屹双柱。
世故莽悠悠,乾坤几风雨。 文美武
绿色淡平野,苍烟被崇丘。
伟哉廊庙心,甘隐林泉幽。
衡门日悄悄,华发风飕飕。
亦知位显荣,孰若居退休。 谢子方
读书丞相业,白发两朝人。
不觐彤闱日,长怀绿野春。
荒烟蕃黍徐,旧雨老松筠。
今古标题处,兴衰感慨频。 臧尚简
绿野志有在,岂徒踵前躅。
懿哉桑梓心,持敬当属目。 萧公立
金钱池
坡、谷戏于清都台,掷金钱于池,后池中开花为金钱状。验于所化,与世金钱花不同。
两仙游戏示生机,漫掷金钱向草池。
好肉仅存形制小,瓣头新化色香奇。
买官崔烈愁难用,尝药神农叹不知。
多谢春风巧裁剪,伴渠晚菊向东篱。 文仲进
色占中央义不偏,人间所喜是金钱。
花能绚世由名重,人已成仙因事传。
淡淡铅华秋质瘦,团团露液晓容鲜。
东邻不足诚痴绝,池面何妨细细穿。 易于渊
物用常为世所珍,小池鼓铸累花神。
友朋共戏非行怪,子母相兼不疗贫。
繦贯五铢资晓露,奁开一镜纳秋旻。
仙翁巧幻此空色,欲悟时人莫认真。 曾 恺
清风掠华发,新雨论素心。
两贤重双璧,一笑轻千金。
花开决明鲜,花落棠棣阴。
若俾见张武,应问水浅深。 臧贯道
金声曾掷地,变幻出奇葩。
绚彩高台下,含芳浅水涯。
神蚨藏秘术,泉府出仙家。
万选成宫样,圆荷未足夸。 刘鼎元
方池浅且清,圆鉴高台侧。
粲粲秋来花,的的中央色。
二公天下士,呵殿有神物。
所欲天必从,冯夷敢湮没。
金钱漫一掷,千古足怡悦。 刘敬方
两翁池面掷金钱,岂计花呈九府园。
挂杖不堪偿酒债,插瓶且可著诗篇。
图经未具医林药,模范先劳水府仙。
仙客不来花亦隐,若逢张武勿轻传。 钟彦章
寸根植幽沼,开花作金钱。
中央禀正色,华采何鲜鲜。
萎蕤浥朝露,灼烁含清涟。
掇英欲有赠,道远难夤缘。
椒桂岂不佳,懿哉出二仙。 文美武
谁种池中花,苏黄寓仙迹。
当时等戏尔,金钱漫一掷。
水仙不敢受,花妃苦相惜。
剪作妖娆妆,流芳得无射。 刘璋仲温
掷钱本仙戏,开花何神奇。
披分具形制,净植不蔓枝。
白日照瑞彩,清风漾微漪。
采之动盈掬,油然起遐思。 谢子方
苑上掷金钱,当时戏二仙。
花开分异种,水沁幻形圆。
仿佛模新铸,依稀孔可穿。
晚霞波面起,瑞彩更鲜鲜。 臧尚简
金凤桥
在下市大街,今名为三板桥。秀水由此入江,丹砂渡舟往来其下。今废。
官桥危沟近周行,下引清渠接渺茫。
舞凤朝朝来紫陌,栖鸾夜夜傍雕梁。
月临虹影蛟腰瘦,风起涛头雪阵香。
海已成田桥亦废,至今来往竞斜阳。 文仲进
黯淡江村欲暮天,行人齐待渡头船。
东西橹响客还过,上下灯光人未眠。
金凤擅名夸咸世,玉虹卧影截长川。
栏杆倚遍空回首,惆怅风光异昔年。 易于渊
傍临古渡跨通衢,下引清沟水所潴。
鞭石不逢秦帝敕,乘车或有汉人书。
波光低映虹腰见,檐影高张凤翼舒。
为问桥亭同秀水,倾颓壅塞几年余? 曾 恺
街头卖花悄,渡口折柳疏。
授书怀老人,题柱徯丈夫。
朝阳凤不至,寒云雁相呼。
边尘日渐散,有酒满眼酤。 臧贯道
在昔名金凤,何殊表石犀。
长衢通镇市,叠甃护江堤。
昔有亭堪憩,今无柱可题。
何由访兴废,烟水正凄迷。 刘鼎元
清沟水溶溶,虹桥架南北。
桥边舞仪凤,桥下蟠神物。
乘车阅巨公,题柱来豪客。
龙去雨九天,凤飞鸣上国。
惟有酒家帘,依然挂桥侧。 刘敬方
金凤胜赤霄,沧龙乘海潮。
凤飞桥亦废,龙逝川为焦。
昔贤檀溪厄,的卢一跃超。
山川啬英灵,人物何寂寥。
欲登万里途,相送三板桥。 文美武
秀水下沧江,长桥跨官路。
凤凰日和鸣,蛟螭昼横仆。
黄石不授书,相如解题柱。
风雨忽销沉,烟云自来去。 谢子方
秀水入江遥,伊谁石作桥。
朝阳明凤翼,夜月映虹腰。
驷马何人过,孤舟有客招。
待移杨柳植,夹道绿迢迢。 臧尚简
人事有代谢,凤声亦悠悠。
惟应桥下水,依旧向东流。 萧公立
长桥一道枕清流,下接溶溶秀水沟。
金凤飞来红日晓,青蛟出戏碧潭秋。
尘随车马行人道,月映帘栊卖酒楼。
风雨飘摇增感激,非无题柱客来游。 钟彦章
莲池街
在中市桐柱窑。益公致政开池养莲,以为游观之所。池长竟街。今塞为数池,悉民业。
村巷曾看宰相过,日长来此试观荷。
涟漪比似南湖少,绰约惊疑西子多。
道从暮归握拱把,友朋昼赏费吟哦。
天机卷尽云霞锦,赢得儿童语未讹。 文仲进
两朝元老得投闲,解组归来鬓未斑。
街蔼香风闻十里,坊题绿野壮千山。
日明昼锦来韩相,风飏霓裳拥玉环。
比似西湖应欠事,画桥无数六桥间。 易于渊
娟娟若耶女,表表濂溪翁。
此兴皆可适,此景无与同。
市声散如雨,秋色凄似风。
陵谷忽已变,感慨无时终。 臧贯道
东昌全盛日,菡萏发修池。
荷盖红妆拥,凌波画舫移。
市楼歌舞地,衢路往来时。
想象香风远,悠悠重叹思。 刘鼎元
迢迢四通衢,昔为丞相筑。
平直如沙堤,步步尽芳躅。
朝游拥香车,暮归列明烛。
人远街留名,池湮莲绝馥。
故老为余言,中怀几频蹙。 刘敬方
柳荫长衢夏日凉,水花脱净满回塘。
德馨深贮芝兰室,国艳新裁锦绣裳。
尚忆眼根迷北渚,那知身世是东昌。
相门乐事今何在,遗迹依然引恨长。 钟彦章
濂溪君子人,独爱君子花。
退传岂其胤,休居怀当家。
凿池竟街衢,种藕连泥沙。
南薰一嘘拂,云锦遍渚涯。
游观日成趣,畅适暮景斜。
无宁寄来者,陈迹生叹嗟。 颜成身
相业已云遂,退休嗜林泉。
绿街凿深池,引波植芳莲。
翠华露盈盈,绛彩晴娟娟。
看花自终日,解佩经长年。 谢子方
老臣归故里,暇日惜芳辰。
池挹千门雨,莲开万斛春。
彩云常映水,绛锦不生尘。
扶醉归来晚,长街月色新。 臧尚简
秋月寒江亭
在上市,凤冈精舍后,曾开国建。
章江南下月东生,二美相遭景最清。
太液台中秋八面,影娥池上夜三更。
有恒最是乾坤运,无定莫如时世情。
兴废几多增感激,时从遗址得询名。 文仲进
危构凌虚阅古今,此中肯受一尘侵?
秋毫炯不关人目,水色终能沃乃心。
四望空明销俗虑,一径澄彻薄烦襟。
乾端轩豁坤倪露,付与诗人取次吟。 易于渊
月压危栏欲坠江,俯窥阛阓悉心降。
天光云影涵三市,夜色滩声入四窗。
虹绕南楼秋共一,蟾升东海夜无双。
望中犹有垂纶者,空把鱼竿坐石矼。 曾 恺
迢迢水如练,隐隐山半空。
飞花逐鱼浪,老桂生蟾宫。
回顾极清绝,满怀无热中。
凭栏忆危构,犹有零坛风。 臧贯道
亭前瞻月色,亭下俯江流。
风雪千山晓,乾坤万里秋。
当年留胜概,此乐付前修。
危构今何有,荒蹊草满丘。 刘鼎元
忆昔拜先圣,辄来登斯亭。
千里波渺渺,四壁山青青。
星芑近堪摘,市声远难听。
岁月今几何,风雨已飘零。
他时对秋月,得不怀轩棂。 刘敬方
高筑孤亭远市声,闲来登览畅幽情。
悠悠一道寒江迥,皎皎千山秋月明。
下界嚣尘飞不到,西山爽气有余清。
只疑地接蓬壶胜,长是清风两腋生。 钟彦章
猗欤曾开国,作亭拟四休。
举头邀明月,低头瞰清流。
想当冠盖集,觞咏日献酬。
哲人久云亡,遗构委荒丘。
何时见颜色,月照澄江秋。 文美武
层冈劳攀跻,危构何突兀。
画栏俯清波,文窗达明月。
遥睇天地宽,笑俯廛市窄。
回头归兴催,落日明黄叶。 刘仲温
危亭屹嵯峨,苍江渺空阔。
夕月生海东,秋风起天末。
澄澄玻璃青,煜煜宝珠活。
临眺发长歌,梧桐叶初脱。 谢子方
昔贤曾远眺,危构俯崇丘。
座挹沧江晚,窗明皓月秋。
登临千古兴,俯仰万端愁。
夜色遥相映,波光疑不流。 臧尚简
辅顺庙
在上市。祠通仙之所,有欧阳翊善侯生身立化赫赫之灵。
千樟夏木郁相连,钟鼓清时宴列仙。
山簇碧云围褐地,人从画阁听钧天。
清风街长千年草,永日窗萦百和烟。
神力效忠民所赖,乞灵致祷各纷然。 文仲进
傲雪樟木等大椿,御灾捍患福斯民。
祠灵经劫喜无恙,树老摩天疑有神。
高阁应闻仙奏乐,深宫真可笑生春。
万年祀典同方岳,历代褒嘉墨迹新。 易于渊
樟木深处是仙家,楼阁翚飞插晚霞。
庙镇东昌何赫奕,诏颁北阙屡褒嘉。
神留道骨万年像,春吐碧桃千树花。
早听钧天才奏罢,又惊铃铎闹檐牙。 曾 恺
攀桃出洞口,种桃过芗城。
地灵百里合,景物千载荣。
宫花控鹤舞,古木蟠龙生。
劫火飞不到,楼阁长峥嵘。 臧贯道
出洞分灵迹,崇祠敞闭宫。
豫樟蟠地势,翊善佐神功。
阁影横晴旭,松声度晚风。
镇民严祭谒,万室赖帡幪。 刘鼎元
闭宫深且广,俨若王者居。
李父慕仙隐,飞步凌空虚。
阿宜庙兹土,灵响常有余。
桑海几迁变,一境长晏如。
我欲梦梯云,此意今踌躇。 刘敬方
古庙仙灵杳莫攀,晨钟暮鼓隔人寰。
烟云飘缈红尘外,楼阁玲珑绿树间。
十里凤山相映带,一沟章水自回环。
欲知赫赫灵何似,看取宫庭日往还。 钟彦章
朱霞闭彤宫,白日丽黄庭。
端居俨王者,珂佩朝百灵。
云鬟宫妆女,一一长眉青。
蓬莱适清浅,仙辑话丁宁。
稽首下玉除,衣湿松露零。 文美式
仙人已洞隐,遗庙清江。
闭宫绝纤埃,杰阁凌行云。
樟林郁雕翼,香蕙腾龙文。
几时携被眠,仙乐终夜闻。 刘仲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