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例言

一、是志以麻姑为主,纪载颇详。他如麻源三谷及丹霞、从姑之胜,所知所闻,亦必尽书。其有出见闻外者,姑存而不论,斯亦主宾详略之义也。

一、志者,识也。序、记、诗、词,各以次第识之。宗工巨笔,请以冠首,其他断壁碎金,登览题咏,亦皆诠订附录,总使名山生色耳。

一、旧志统记未一,篇帙舛讹。兹经参考审校,类各有志,志各有考。间或失诸汗漫,溺于神怪,亦志神仙之事,非可以耳目拘也。

一、山志,嘉靖间已有诗文两册。第灵山胜地,游览甚夥,加以使轺往来,名公制作,稿多遗失。今姑录其存者,汇为数卷。其有先贤遗章散在箧笥者,愿同志者公之,俾后人得以继续。

一、宇内洞天福地,无兼聚一山者。惟豫章匡庐与麻姑丹霞并擅其美,其奇峰异水与夫圣迹神踪限于睹记者,姑俟后之君子。

一、为考者四,考于子史百家也;为表者二,表其名号方隅也;为志者四,志其繁赜久近,勿俾遗忘也;为纪者五,纪其制作精神,俾有统宗“也。故每卷必以小序,撮其大旨云。

一、原志人物考内分宦游与郡人,其续刻者,则曰明清汇补,殊乖义例,今特表而出之以尊。本朝惟年代湮远,汇补内间有无可考者,则悉仍其旧,并不妄削一名,妄删一识,识者鉴之。

一、原志创于明万历时,续于我朝康熙年间,旧板未加校正,其称谓失当处,今悉细加勘订。

一、原志考表等卷细注内,间有繁词,今略加删改,以省文也。

一、原志刻诗仅分五七言,不分今古体,今悉改正。

一、原志杂体补遗等卷,今悉区分汇入各门内,订为十二卷,览者一目了然。

一、原志《从姑山志》另为一卷,今仍其旧,附于卷末,以明从姑之义。

一、原志自康熙年间续刻后,迄今几二百年,名公先贤往来题咏,其刻入诸家文集者,散在四方,难于搜采,而本山自兵燹以后,往迹湮没,人往风微。此志刊成,如有邮示佳编,再行补刻,亦前人为山灵生色之意。

一、原志亭榭楼观及前代匾联存者无几,今悉照旧刊入。

重刊弁言

一、丹霞洞天,乃麻姑山之胜境,不足以概全书也。今仍其旧名,值书曰《麻姑山志》,似为简括。

一、麻源由麻姑得名,游麻源者,必本麻姑,三谷幽绝处皆麻姑胜境也。原志别为一编,今悉分麻源题咏归入山志各门内,以归划一。

一、本山见于前人题咏者,始自宋之谢灵运。当时深入麻源三谷,岂麻姑之名犹未显欤?今特以谢诗冠于历代题咏之首,数典不忘祖也。陈迹虽湮,洞天如故,后之览者,庶几兴复古之思。

一、吾郡续刻山志,我朝自何从之、邱登大两先生后,岂无有志踵起之人?惟时值升平,务于远大,时移事易,感慨随之。今国家泰运中兴,无往不复,兹志乃劫灰之余烬,从而掇拾补苴,所谓先驱之弩矢也。刊板公诸同好,如欲翻刻流传,匡其不逮,何幸如之!

冠北氏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