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皆以带来快感为首要。快感成为诱人痴妄的先锋,口腹之欲的差役,情绪的后勤中心;它拖着人狂奔,投给众人一片自己所特嗜之物,以便他们逞欲,忘乎所以。
修养
面对运势多变不专,乐观怡然;面对时间定律有去无回,老而益壮,具良好之修养,以济天然之憾,拥锐悟之卓识,以察天地万物。
人工修养是对自然天工的补济,为第二存在,可令自然天工更善,并且立志巧夺天工。修养是于第一存在之外开出的一人工世界,补济造化的疏失,使自然增至完美而引以为豪。若无人工修养,自然造化多粗劣怪异,边幅参差。毋庸置疑,这是人在世界上的首务,造物主于群生中擢选人为助手,立为世界之王,即是要他耕耘、完善、装扮这世界。修养即为人工加之自然之身的皇袍。修养将使质朴的自然之身生色添彩,其技艺之奇,可比造化天工。人工修养可使沙漠成乐园,其对人类精神之重要,无以言表!
修养亦是迷人的精怪。色丝变人为猪,修养则化兽为人。
回首
创世造物主的特权,亦是你的特权!用新奇、专注的目光,去看这个如纤锦般的世界,它的广阔、美丽和强大,以及其它的和谐与多姿多态。通常,我们因不得新意而不生欣喜,亦难以注目。
我踏入世界之时,心智之眼紧闭,待到开眼而有知,又见世事循常守旧,无一处容纳奇妙心思的空间。人的明智多源于省思,回想自己初入人世,省思种种惊奇,凡所遇之事物皆是惊奇,赏物之完美,运用灵思,明达世事。
犹如一人在景色极美的园林中信步漫行,心有旁骛,未曾留意草木繁花之美之盛,待他偶然回首,望向来路,进而环顾而喜,始知目游心赏。此时林园里的花、草、木,无不成趣。我辈亦是如此,吾人自摇篮至坟墓,亦甚少留意宇宙中的美与善。智者则会时常回首,皆有乐趣以见,事物即便无新景以出,亦常因新意而创出新境。
博学
博学广识,有四种途径:长命百岁;畅游天下;博览好书(最容易);与智者交谈(最富乐趣)。
好书的瑕疵
一本伟大的书,知其妙处的读者说,这本书只有一处不足:它既没有短到可以终篇易诵,也没能长到永无终章。
座右铭
座右铭和箴言其辞愈少,智慧愈高。伊庇克提斯把哲理之精髓总结为两个字:持、弃。
风趣
领悟风趣,使人如鹰;创出风趣,使人如天使。风趣乃赤子之乐;风趣可使人达至非常之境。
风趣之为物,只可概言而论,难以精确定义。它使我们感觉到它,却不让我们界定它。此般微妙之物,任何言语都欢迎尝试。就像美貌愉眼,和声悦耳,机锋为心智而存。
怪诞
真理演变的怪物。
残忍
勉强读者或听众长时间参与同一种内容的东西——如治国之术,或者养生之道,或者登山之技——不管题目如何,都是残忍,不是艺术。
取消献词
在一本书中被赞美的人,接受这赞美,还会认为实至名归。你认为是在奉承,他人则以为理所应当。于是这本书再版时,作者列出第一版操作之误,其中就有画前的献词。
做作
有人不惜多费力,得以用其颈背来说话,而不是如常人那样用嘴说话。他们认为这才是别具特色。
新的死法
——一位航海遇难的人
啊,生命,你从来不该有开始,既已开始,就永远也不要结束。因为没有什么能比你受到这等热烈的追求,也没有什么比你更脆弱。失去你的人,欲追已晚……造化是后母,她让人出生时懵懂无知,到死时才赐给他一切。令其出生时无知,好让他受种种的恶作剧作弄却无感受。
啊,第一个妄自逞能,把生命托付给一根脆弱的木头,乘着它往来于凶险波涛之上的人,实属如假包换的独夫!说他是由钢甲护胸,我要说那是烂铁,他是冒失鬼。至尊的上帝,用高山大海分隔这世界而成万国,实在是枉费心思了,因为人类悍然而行,为此恶意发明了桥梁。
到最后,没有一项发明不成为与人类自己作对的致命玩意儿。火药,这吞噬生命的可怕怪物,就是人类从事最大毁灭的家伙什儿;船如果不是预订的棺材,能是什么?是死神嫌陆地这舞台太狭窄不足以尽情发挥,遂发明了教人无处不能送命的死法。人类走上登船板,即是走上断头台:这是对我们卖弄愚勇的惩罚。凯托曾断言:人有三愚,登船为最。其言犹神旨啊!啊,命运,啊,上帝,啊,运势!你们如此百般地残害我,让我几乎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了。可你们一旦动手,就无停手之日,除了收拾我!
生命是一条河
人生过七年就抛却旧思想一次,然而在人生四阶段中,性格的变化较之更频繁。人生之始,无知无识,或者知之甚少。童稚时期,人类最低等的能力亦未觉醒,其高贵的力量深藏于懵懂无觉的幼稚中。此时,他比之禽兽亦稍逊几许,如成长中的植物,就像花朵般汲取营养。日月经年,灵魂于襁褓中脱颖而出,充分显现其潜力,微笑着走进青春少年时,始知逐食色之乐。他对此仍一窍不通,亦不运其智思行事,唯凭一己之心是从。终至悔之稍晚,并由此渐渐觉醒而走向理性生活;其自知为人,且有志于人格之完成,懂得尊重的可贵,亦渴求勇气,寻求美德,乐享友情,追寻长见,积累学识,仰慕崇高的职业。
以河流喻人生之人,颇有见地。一如河流归海,我们的生命流向死亡。童年是一条笑意盈面的小溪,由细细的尘沙中源源以起,如人亦来自尘土。小溪溢流,水清质纯,时而欢声笑,时而轻声语,迎着风缓缓而前,风过水皱如哭泣的脸,两岸则绿意萦绕。岁至青年,则为激流滔滔,时而奔腾跃起,时而俯冲向下,冲刷山石,涤荡花木,浮沤跳珠,或是默默而行,或是咆哮着前冲。青年时亦知沉潜,其河态渐成,水姿绰约,渊渊幽幽,潢潢漾漾。因其韵深,方能不躁。其逢当时,河水浩荡,广阔壮丽,浑厚有力。灌溉田亩,环城护都,添美增色,其用无穷尽。及至晚年,河川归海,人趋龙钟,走进百病孳生的老年。百川至此,盛势已无,盛名不再,甘美消融。当是时,他有如腐朽的木船之壳,漏洞处处,于风雨摇荡之中,分崩离析,终至被毁而沉埋地下,归于沙尘。
人生三阶段
肉身长成需二十五年,心智善全需要五十年,精神成长却生生不已:这也是它的不朽之所在。人生有三阶段,至优者为中间一程。此一阶段,人近乎完美,灵魂最盛,有思想者思想丰美,具大才者实至名归,见解与理智相映增辉。一切成熟,正是人生最好的开始。然而,有的人从未如此开始,有的人则天天如此。这是年纪之后,即便非绝对完美,其欠缺之处亦少于其他年龄段:非如童年之无知,不像青年之疯狂,亦无老年之阴郁衰颓。正午时刻,阳光最盛。人生各程,自然给予其不同服色:童年为金黄与玫瑰,中年时头发胡须乌黑为佳,它彰显思想的深刻和明慎多智。生命接近终点时,即为白色,因为老年时须发由黑而白。
造化弄人
造化狡猾多诡计,她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堪称是不诚实的。她巧作安排,让我们出生时无知无识,无嫌无猜。我们的出生懵懂而又盲目,不知道有人生,亦不知人生为何物。
童幼时期,我们会被每一个小的事物所惊吓,也会因每一个玩具或游戏而满足。认为自己进了幸福的乐土,实则是已被运势所俘。及至灵魂之眼打开,始觉被骗,却已深陷,脱逃亦无望。我们被围困于泥沼里:人本就是由沼泥所做。除了在泥沼中蹒跚前行,以求慢慢地挣脱外,又能如何?
我相信,如果不是造化施巧弄乖,没有一个男女会自愿来到这样一个欺饰的世界,也甚少有人愿意活在这世上。若知情,谁愿意生在一个虚假的国度、真实的囚牢,来承受如此多的惩罚:肉体要受饥饿、寒冷、酷热、疲惫、衣不蔽体、伤痛、疾病之苦;心灵则要遭欺骗、迫害、妒嫉、鄙视、耻辱、骚扰、悲伤、恐惧、忿怒、绝望之痛。受百般苦痛后,还要被夺去所有:家宅、地道、财货、荣名、朋友、亲戚、兄弟、父母,还有生命——正当我们最懂得爱它之时。
造化非常清楚自己都做了什么,而我们只有接受。人生,不了解你的人,就让他欣赏你吧,但是只要觉醒而明其真相,人人都会宁愿从摇篮直入棺材,从子宫直奔坟墓。
人生即苦,一个极明显的先兆,就是我们降生时的哭声……男人、女人或是国王、女王,他们进入世界的号角,非是他物,皆是哭号,宣告着这仅有的国度为哀伤。以授命母亲的惨叫与受命婴儿的哭声而开始的人生,我们能期待什么?
自知之明
此言自古即记诵不断,且用金字书于德尔非斯神殿的墙上,智者、哲人亦将它谨记于心:“知道你自己!”天地万物,只有人往往错看生命归属,也只有人会堕落,人类意志的高贵,反成其迷途的根源。无自知之明者,亦不能知他物,常沦为他人的奴隶。劫匪为害行客,斯芬克斯危害旅人,亦不比不自知者。无知到了不自知其无知,则茫然不知自己不用心,甚为愚蠢。
至清之水
万物皆不可完全地信任,即便是至清之水。水至明澈,使物态有变,令其变大,或扭曲,或者藏物于深处却微笑盈面,一如政客。
真相
亚历山大听讼,皆以一耳听原告而掩上另一耳,称:“我要留一耳听被告之言。”
多与少
众多,则人少。
忘泉
登青云之途,居成功第一阶时,你将见到一眼怪泉,这条路上的人都以此泉水解野心之渴。此泉之怪,怪在泉水违理背常,其怪之一是令人忘却过往。我曾亲见一人饮水入口,遂忘却朋友与故人:其卑微时的见证人。
他们甚至也会一并忘记兄弟姐妹。有一野蛮之人一饮此水,即不认得生身父母。人子之义务,生养之恩惠,尽抛脑后,只做债权人,不当债务人。饮此泉水者,皆是只想借,不愿还。更有甚者以至忘记自己,行于大海上,全然忘记自己本出自泥沼。但凡让他们想起过去的贫贱,有损于他们今日尊荣的一切,皆尽忘却。他们饮下忘恩负义之水,虚张其威严持重与冷漠疏远,森森然飘上他们的宝座,既不认识别人,也不认识自己。所谓富贵移人,即如此类。
多样的人性
见一狮,即可知狮子皆然;见一羊,可知羊亦皆然;见一人,却只知一人如是,且未能尽知此人。凡虎皆残忍,是羊皆天真;人的性格却是人人各异。
高贵之鹰的后代必同等高贵,但虎父未必无犬子,鼠辈未必生鼠辈。人皆自有其面孔与品位,从不曾两人一见解。智慧之造化赋予我们不同的面孔,以便我们可凭语言行为来验明正身,避免善恶混淆,雌雄不分,一人诡计,而误认他人所为。
诸多人费时劳力研究药草,而与我们共生一世,亦可能共同赴死的人类,精心研知他们的特性则更为重要!我们的眼睛所见,未必都真正是人,在我们的大城小镇里到处暗藏着可怕的怪物:无所事事的聪明者,不懂明慎的老人,没大没小的青年,无知的女人,富而不仁之流,贫又无礼之辈,高而不贵之属,无视法纪之徒,以及人性泯灭、人格丧失之人。
回头无路,一力向前
人本理性物,然而其理性屈于兽性之程度,却可称奇迹。因开始于这一伟大的错乱,遂生出其他一切怪诞,一切从此颠倒。美德尽遭摧残,恶行享尽喝彩;真理寒蝉之声,欺诳鹦哥之鸣;人贫贱则智慧见弃为蠢行,有权势则蠢行被奉为智慧。理应舍身者杀人,新枝花叶早凋零,老树残冬吐新蕊。正直被欺,精神混乱,左右不分,邪道盛行,本末倒置,践踏美德,应进却退。
若能回头,诸多人皆将回头!这世界将再无一人。登生命之梯,立足处,时光之梯级已逝,回路已绝,唯有一力前行。
众邪相争
众邪恶德行齐聚一堂,喝两三杯酒,即宣称人类为公敌,非为他故,皆因人类有理性思维。战事将至之时,不和首出:并非传言般来自地狱,亦非什么帐篷中走来,而是从虚伪野心的楼阁中来。果非浪得虚名,他一到场中即引发争斗,吵嚷着谁当为领军先锋,众恶行个个抢先。
贪食自言为万恶首座,说她早在摇篮时就出师报捷。淫乱自诩其力量当为众邪冠军,且夸耀他的无数战功,因此拥赞他挂帅者,为数众多。贪婪以万恶之源自居,骄傲则炫耀家世,声称唯有她能与人比恶。愤怒见此,开始着恼,低头横冲直撞,与群恶扛顶。一时之间,众恶行群争互斗,丑态百出,一片混乱。此时,恶意登台,长篇累牍,大意说众恶行当团结,万不可匹马单枪上阵……
“若论先锋,毋庸置疑,首推我大女儿孟谛拉,她是恶之始作俑者,众邪之源,罪孽之母,多头蛇,百变怪,百足虫,作假之王,欺饰鼻祖;欺饰统御着骗人者与被骗者两个世界,不管他们是无知或是恶意而行骗或被骗。就让她用虚伪和欺诈来袭击人类,特别是人类轻信不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让他们设智计展谋略,再运用埋伏虚构,捏造哄骗、假说,与他们的意大利大家庭及其他弟子齐力上阵,众邪恶轮番进攻,交替出击,或捉儿童,或掠青年,终将高唱凯歌归来。”
邪恶的通行证
天国对极之圆球,太空浪子,兽笼子,虚无之宫殿,邪恶歇脚之客舍,恶意云集之地,世故狡诈之孩童——即是这世界,其无序之极,居民们无耻疯狂之至。公告天下,颁令美德禁行,违者严惩不贷。令行之时,说真话者被当做疯癫,谦让者被视做软弱,潜心读书或有学识者被讥为“哲学家”或者“斯多噶”,慎行智虑者,则称愚钝,以此类推。恶行邪气纵横肆虐,成为畅游全天下的通行证。这野蛮,无视上帝的消息遍及远近,传至全球。怪事到来,美德理当勃然震怒,这里却是拍肩互驾,欣喜之极。遂令恶德不明所以,若有所失,不禁懊恼异常。
一智者见此荒诞之事,备以为奇,求教于所爱之智慧。
“莫惊慌,”智慧说,“也不要惊讶我为何这样心平气和。这场混乱不会伤到我们,反而会成为我方的助力。这并非自欺,乍看是祸,实则是福。他们会带给我们莫大的好处。这次,万恶众邪可谓是末日当头了。他们最好远远地躲开。因此,他们之懊恼,天理当如是。现在是我们畅行天下、收复世界的时刻了。”
“你的预言,何以为证?”
“很简单,但凡悬禁之物,人皆有特好奇之趣。对所禁之物,他们即便抛却性命,亦势必得到。若要他们找寻什么,禁行即可。最丑之物禁行,他们即会比盼望最美之物更热切。禁止断食,即使伊比鸠鲁,或者黑里欧加巴鲁斯,都不惜活活地饿死。禁行贞淑,就连维纳斯也会急忙离开塞浦路斯,而进入修女院。因此,应该高兴啊!世间从此再也没有欺骗,没有不忠,没有忘恩负义,没有恶劣之行,没有争吵,没有背叛与出卖。戏院与赌场闭户,美德在世上畅行,好时光重返人间被人善待,妻子与丈夫重修好合,处女们又惜贞淑。诸侯尊王,政出朝堂。权谋家不再谎言满口,市井间不再蜚短流长。男欢女爱皆遵从第六诫律,众生幸福如重生,黄金时代遂翩然而至。”
目的与手段
人之庸劣,有万般错乱,其一是误以目的为手段,却将手段作目的。本是短暂之物,而持久拥有,中场休息,变为久留。其结局之时本应为起步,而起步之处即是结束。造化神通,有先见,在人生诸事之中加入了快感,让人在万般辛苦之时能有缓解。她巧加智谋,以助我们熬过痛苦。但人生之不善,也即在此处。其兽性大发时,恶劣胜过一切,自毁其人性人格,以快感作目的,人生即沦为达成此目的之手段。
吃不是为了活,活着却仅是为了吃,不再为工作而休息,却避事废务尽为享乐。不为繁衍生息,仅是放纵情欲。读书研思不为自知,而是为不自知。说话已不为交流之要,只为口舌之快。不是享受生活,而是为享受去生活。因此,万恶皆以带来快感为首要。快感成为诱人痴妄的先锋,口腹之欲的差役,情绪的后勤中心;它拖着人狂奔,投给众人一片自己所特嗜之物,以便他们逞欲,忘乎所以。
智和愚
运势女神端坐光亮宝座之上,头顶至尊华盖,周围群妓侍奉,只是她不怎么理她们。这时,有两个人进殿乞求恩惠。
第一个人,乞求运势让他在崇尚真理者中交好运,受明智慎行者礼待。周围众妓皆使眼色,说:“小心些,如此这世界岂不属他。”
运势面色凝重,神情黯然,赐其所乞。
第二人上前,其所求相反。他要在愚蠢无知者中春风得意。这请求如此古怪,却又一本正经,众妓听闻无不哄然大笑。运势亦面绽笑意,允其所求。
二人皆得尝所愿,莫不欢欣,连声感谢,告辞乃去。众妓惯于揣测女神心思,察其神色,且已观得运势之神色前后有变。女神对她们留心此变化亦了然在心,遂灿扬声道:
“这两人,你们认为哪个聪明?第一个吗?若如此,大错特错。他是个蠢家伙,既不明白自己所求何物,更成不了什么事。第二个人则深知自己因何而来,他将在这个世界上无往而不利。
众妓闻此,皆惊讶于运势这矛盾的点拨,于是,她更进一步解其疑惑:
“智者罕见。倾之一城,难以有四。四个?一国之中,寻得两人已属万幸。然无知之人何其多,不可计数,拥有他们的支持就能统御整个世界。”
装扮真理
真理为悟力的正妻,虚妄却是真理的强敌,妄图将其驱逐而占宝座。为将真理赶开,虚妄用尽计谋,恶语中伤,指责真理简陋,粗服乱发,呆板又幼稚,自己却倾其礼貌、灵动、时尚、温良贤雅全力邀宠。其天生不美,却长于装扮。她请来享乐为媒,不多时间,即俘获人心最高贵的部分。
真理遭逐,向机智诉苦,求教良策。“听着,我的朋友,”机智道,“这世间,最难下咽之食莫过于硬生生的幻灭,最为苦口之物无疑是赤裸裸的真相。强光直射眼睛,即便老鹰与山猫也难承受,眼疼的人,你还能期待他什么?智慧的大夫发明了真相裹以糖衣之法,令幻灭之味甘甜,理亦在此。谨记此理,你将感激我这区区之浅见。你应该如政客,学点欺饰之术,跟她借些珠宝,我保你成功。”真理恍然大悟,遂注重装扮之技,自此荣耀再现。她比较富有智思,巧设计策,令遥远之物看上去愈亲切;她以古比今,声东击西,擅长控制情绪,巧以作饰,说理论事时,又援引风趣易懂之寓言。运用机智为她点出关键却又别具一格的精辟妙语,终至心愿得尝。
穷人
哲人有言,大自然最厌恶不平等。然而在人类的世界里,此等伤天害理之事无时不有。人世间,富者愈富。很多人被夺去一切,眼看着被夺之物落入他手。向不在场者送礼,人以为浪费。金常镀银,钱币亦能相互吸引。富者家财世代相传,穷人新朋少有。饥饿者三餐难得,饱食者时常赴宴。无者恒无,世界没有平等。
蠢人
蠢人何在?望之若蠢人者,即是蠢人;望之不若蠢人者,半属蠢人。
道德剖析
用充满美妙音符的乐器以喻人体,这位哲学家真可谓见解超凡。调弦得当,单声合音俱佳,若失当,则五音杂乱不全。这乐器由多根不同的弦索组成,弦索间配合甚为不易,且弦柱又常常滑动。
有人说最难合弦律的是舌头,也有人说那只多贪的手最难合调。又有人说是眼睛,眼睛总会被虚荣所惑;还有人说是耳朵,耳朵总偏听谄言闲话。有人说是想象力,有人说是贪婪的口腹之欲;有人说是深掩的心,或者是味苦的内脏。我则说是肚子,并且终其一生都是:童年,易饿;青年,多欲;中年,暴食;老年,嗜酒。
耳盖
人类有眼盖,却无耳盖,皆因双耳为学识的大门入口,造物主才要其时时敞开。她不仅没有为双耳设计耳盖,更是在所有以耳闻声的万物中,赋予人耳不能抽动之特性。只有我们双耳不动,以时时警觉。她让我们竖直双耳,使听觉最灵敏,须臾不歇。双耳全天工作,即便灵魂休息亦如此。灵魂休息,正当是这两个岗哨最该警觉之时。否则,遇险无从得知。心智慵懒入眠,谁来唤醒?视听之别,即在于此。双眼见物,源自心灵,有心视物,眼方可见,双耳闻声,则自动自发。
有形之物多能久存,此时不看,彼时再看亦可;声音多速逝,必须及时才可闻得。人有一舌,双唇保护,有两耳,却大门常开,使人类耳听倍于口说。天下事入耳半数者亦或更甚,令人不快,却有一妙方可解此烦,即充耳不闻。几多无理之极之事,我们则可以手对耳。手能助听,亦可防谄。蛇类有一妙法避过捕蛇人,使一耳贴地,以尾堵其另一耳。
明智的嘴
造化之思虑周全之至,赋予人口不但能言,亦可知味!我们说话前皆能作检验,有时要先行品味,以斟酌是否言之有物。若知其言可能获罪于他人,即可稍加甜味作调剂。“不”字之味可先自尝,思量他人能否承受,或者裹以糖衣。因此,舌头除用来品味美食,另有其他妙处亦需善用,以使我们能适时缄口。
一对好耳朵
造化赋耳,其意欲作言语之滤器,学识之漏斗。耳内错综回旋以似贝壳,曲曲折折,旋涡环绕,又像堡垒有诸多高栏矮墙,得以筛选语言,过滤托辞,亦可为我们弃伪取真赢取时间。
典雅雍容
雍容稳坐龟壳宝座,缓慢前行,过时间之荒原,往机遇之宫殿。
她一切苛求成熟,步履从容,既无匆促,亦无兴奋,斜倚于夜给她的两只枕头。夜这个顾问一向少语,却总能有最周全最镇定的建议给予她。她历经岁月,气概庄严;身宽神静,多见苦难从而富于豁达宽容,目光敏锐脱俗,见怪不怪;罗马式的鼻子又高又直,她由此喷发愤怒与欲望之焰;口如藏宝之瓮,七情紧锁,一丝不漏;胸襟广阔,以便其蓄养心思,酝酿成熟俟机而发;肚腹厚实,适运势慷慨赐食,皆可容纳;喉咙,能吞咽人生万事;最后,其心如海,囊括激扬的波浪,能让最猛烈的风暴消融,无喧嚣,无飞沫,有理性,不逾毫厘。一言概之,其一切皆大:生命,深度,气量,无一不大。
幸福
——西班牙驻罗马大使馆里的一次谈话
维克多利奥·西里:
在瞬息万变的欲望之山,在怪欲妄念的物质世界,在那些想象容易达成困难的事物上,有哪个凡人可曾获得他梦想的幸福?克洛索斯富有却不智;戴奥吉尼斯获得科学成就却贫困。谁能样样俱全?暂且假设有人可样样俱全吧!无欲无求之日,他将不再快乐。有人为幸福烦恼,有人因饱食终日叹息,万事皆顺因而弄巧成拙。征服世界后,亚历山大意欲征服哲学家所说的那个假想世界,因不能得而长叹息。幸福也是我所求,但若知退却一步,则幸福可得,因而我在此破除常论,借反面以论。幸福非是所谓拥有一切,而是一无所有。无所欲求,漠视一切,方能幸福。此等幸福,明慎睿智之人较容易获得。仰仗身外之物最深,即是需求最多之人,快乐最少,毕竟,病人之求多于健康者。口渴之人,救之则添水,消除灼烧之痛;野心和贪婪之徒,亦是如此。人能自得其乐,即可享受幸福。若可淘水而饮,何需杯子?塞尼卡曾说:若能使你的欲望止于一片面包、几许清水,你将会如朱庇特那般快乐。我亦深然此语。真正的幸福并非拥有一切,而是无欲无求。
维吉利欧·马维奇:
且住。你这番论调是消极的诡论,并非稳妥的忠告。若按你所说,高贵的人性将从此湮灭。无欲无求,不思进取,岂不是消除品位,抛却人生,把一切归至虚空?人生非为其他,而在于享受造化及人工所成就的好处,令其适度与节制即可。教人不享天地之乐,乃出于适度节制欲望之目的。教人不享受造化人工的好处,并不能使他们完美,只会完全地毁灭他们。完美和乐趣,因何而存?无上的造物主创造出品类万端,多彩多姿,所为何来?你的目的若是要禁止人类靠近耻辱,而向往美善,或许能称智慧之论;你若将好坏混为一谈,一概而论,那就是荒诞怪异。我说,如果自己认为快乐,或者不快乐,就可以说自己快乐或不快乐,无论周围诸多的好事或坏事。我认为,幸福的生活是有乐趣的生活,真正幸福的人是以生活为乐的人。如果你不懂得幸福,把它与不幸视如一物,幸福再大,又有何用?反之,人即便一无所有,只要心感幸福,一无所有即足够。一言以蔽之,人生即乐趣,真正幸福的人生是有乐趣的人生。
克劳第欧·亚奇里尼:
话虽如此,然而只有愚人才自足于拥有之物。自满是愚人的幸福。米开朗基罗曾说:“自得于胡涂乱抹的人,真是幸福,我却是如何画都不满意。”但丁也有一句机趣十足之言,我一直认为颇有见地。有一次他的恩主美芽奇找他,时逢嘉年华盛会,他化了妆混入人群中。美奇芽让人四下里寻找,且让他们见人就问:“什么人知道善为何物?”最后只有一人回答:“知道恶为何物的人。”这些人听了,即明白此人就是但丁。这真是很伟大的一句话!若知幸福为何物,必先识其反面。饿者得食,渴者得水,倦者得歇,都滋味上佳。最珍惜长治久安者,必是历经战乱之人。穷苦过,才最知为富之道;遭囚禁,最能识自由之乐;航海遇险之人,最懂得许多人是何等不知惜眼前美事,因为他们未曾尝过恶事之苦。因此,我可以说,幸福之人,即是曾经不幸的人。
阿哥斯提诺·马斯卡第:
如你所说,匮乏是福,恶运是本,哀必先于乐?这并非真正的幸福,只算得半福……谁希罕这种幸福?曾有人说,这世界无所谓快不快乐,幸或者不幸,只有智愚之分,人的幸福在于智慧,而不幸则源于愚蠢。我赞成这见解。智者所惧为运势,但他们能支配她,凌驾于星宿之上,无所倚靠。只要他们自己不伤害自己,就没有什么能伤害到他们。总地来说,人若是智慧寥寥,即会有不幸在身。
皮尔·乔万尼·卡普利亚塔:
然而谁曾见过睿智而幸福之人?明慎者向来最喜欢以忧郁为食粮。西班牙人一向被认为最审慎明智,然而有些国家称他们最是严肃忧郁。法国人最是快乐,善跳舞,懂享乐。深思远虑之人,对邪恶了解最深,也知道自己离真正的幸福有多遥远。睿智之人,对困境的感受较深切,他们又兼具深度,困厄会在其心中留痕较深。一丝厄运,即能毁掉他们片刻的快乐。他们甚少为运势眷顾,因为他们广博的悟识与他们作对。因此,别期望在智慧的脸上发现幸福。在愚蠢的脸上倒可以发现幸福。
亚格斯提诺·马斯卡第:
天国万般幸福,地狱万般凄苦。中间的人世,则是两极兼有。哀乐共存,好坏混杂,快乐行至,悲伤即潜藏其后。噩耗既至,随后即是佳音。月盈则亏,亏则复盈,人间一切正反同理,祸福互相依存……传道者云:有欢笑时,亦有哭泣。今朝乌云翻滚,明晨晴空万里,时而汪洋如镜,时而怒浪滔天。恶战之后,即是和平的安宁。所以,没有完全的心满意足,总会留几分缺憾,我们则一直是这样的幸福。所以,你不必费尽此生此世以寻纯粹之幸福,人生乃是地球上一场短暂的争斗。若生活不是如此百苦齐聚,又怎能将人从生活中拉开,还能拉得开吗?若人世间充斥着快乐、舒坦、幸福,还有谁愿意离开这个怀抱,而奔向天国。
美德
人是聚万物而成之灵。他的种种完美,虽是礼赞于他,然却借之他处。上帝赐以灵魂,大地给予他肉身;火给予他体温;水给予他体液;空气资他以呼吸;星星给予他眼睛;太阳给予他焕发的脸;运势给予他财产;名声给予他荣誉;时间给予他年纪;地球给予他居所;朋友给予他伴侣;父母给予他性格;师长给予他智慧。当他懂得一切皆可变时,曾有一问:
“真想知道,究竟哪一个属于我自己?若一切都借自他处,自己还剩下什么?”
“还有美德,美德只唯你独有,任谁也无法拿走。没有美德,万事皆空;只有她是自足的。其他事物皆可玩笑,只有她必须当真。她是灵魂之灵魂,生命里的生命,她是一切天赋之光,完美之皇冠,生命极善之巅。她亦是幸福之核心,荣誉之王座,人生之乐趣,良知圆满之境界。她为心知之气息,适中之本、幸福之源;她是思想之大成,意志之所向,名垂千古之所秉。其难得而罕见,然她所在之处,万物展其美而倍受关爱。人人皆竞相效仿,却极少能有所成。恶行披其外衣,摹仿其行为,最坏之人也想被视为有美德。要求他人美德者甚多,同样要求自己的罕有。人们无不要他人真诚对我,皆不愿意他人说我闲话,欺骗我,愚弄我;但甚少有人以心换心。美德可爱、尊贵、和善,然而,世人却齐力与之作对。真正的美德皆藏之甚深。人们都自以为找到了她,其实只望其项背,那是伪善。仁爱之人,正直之人,德高之人,罕见如不死鸟,或者比不死鸟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