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典的内部纷争就这样结束了。不久,(1)居鲁士派遣使者前往拉栖代梦,要求拉栖代梦人向他表示友善之意,就如同他在与雅典人作战中对拉栖代梦人所做的那样。监察官们认为居鲁士的要求是正当的,便向当时拉栖代梦的海军司令萨米乌斯发出指示,一旦居鲁士有什么要求,命他服从居鲁士的指令。事实上,萨米乌斯也确实积极地按照居鲁士的吩咐行事。他率领他的舰队,随同居鲁士的舰队一起绕着海岸线航行至奇里乞亚。这样,当居鲁士向波斯国王(2)发动进攻时,可阻止奇里乞亚的统治者叙恩涅西斯从陆路攻击他。

[2]至于居鲁士是如何招募了一支军队,并且率领那支军队深入内地去攻打他的兄长的?这次战役是怎么打的?(3)居鲁士是怎样被杀死的?其后希腊人是如何安全返抵沿海的?(4)——所有这些都是由一位名叫塞米斯托根尼斯(5)的叙拉古人记载下来的。

[3]现在,(6)提萨佛涅斯因为在对居鲁士的作战中为波斯国王立下过汗马功劳,(7)所以他本人受命兼任两个行省的总督,这两个行省此前是受居鲁士管辖的。他上任后,立即要求所有伊奥尼亚城邦必须向他称臣。但是,伊奥尼亚诸邦既想得到自由,又惧怕提萨佛涅斯,由于他们在居鲁士在世时候是接受居鲁士而不是提萨佛涅斯为他们的统治者,因而拒绝提萨佛涅斯进驻他们的城市,并且派遣使者前往拉栖代梦——既然拉栖代梦人是全希腊的领袖,他们请求拉栖代梦人保护他们这些生活在亚细亚的希腊人,以使他们的土地不再遭到劫掠,居民也不再遭受奴役。

[4]于是,拉栖代梦人委派提布隆为总督,(8)分拨给他一支由1000名获释黑劳士(9)和4000名其他伯罗奔尼撒人组成的军队。提布隆还从雅典招募了300名骑兵,并承诺这些骑兵薪饷由他本人支付;雅典人派给提布隆的那些骑兵,是曾在三十寡头当政期间骑兵队服过役的;(10)他们认为,如果这些骑兵在异国他乡生活或战死的话,那对于民主派来说也不啻为一个收获。

[5]他们在抵达亚细亚之后,提布隆还从当地希腊城邦中招募兵士;因为那时候各邦对于拉栖代梦人皆唯命是从。(11)提布隆行进在全军最前头,但他并未率军冒险进发至平原地带,因为他看到敌军中也有骑兵。如果他能够保住自己所在的这片领土免遭劫掠的话,他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6]这时候,那些随居鲁士参加过长征的士兵们,在平安返回后加入了提布隆的队伍。(12)自那时起,提布隆甚至可以率领手下士兵在平原地带抗击提萨佛涅斯了。他降服了许多城市,其中伯迦马主动投降,类似的情况还有特乌特兰尼亚和哈里萨那,这两座城市曾分别处于攸里斯提尼和普罗克利斯(13)的统治之下,他们是拉栖代梦人德玛拉图斯(14)的后裔;这两座城市曾是波斯国王赐予德玛拉图斯的,作为对他随同国王远征希腊的奖赏。(15)而哥尔基昂和冈基鲁斯主动表示效忠于提布隆,这两人是亲兄弟,一位是冈布里昂和帕莱甘布里昂的统治者,另一位是梅林那和格里尼昂的主人。这些城市均为波斯国王赐予以前一位名叫冈基鲁斯的人的,因为冈基鲁斯是爱里特利亚人当中唯一一位加入波斯大军的人,他因此遭到本邦放逐。(16)

[7]另一方面,一些弱小城市实际上是提布隆以武力攻下来的,至于拉里萨(所谓“埃及人的拉里萨”(17)),守军拒不投降,提布隆便率军围攻该城。他使尽浑身解数,结果还是一筹莫展。于是,他下令挖掘一个大坑,再由坑底横向开掘一条暗渠,目的在于切断城内居民的水源。对此,拉里萨城内的人频频出城,发动袭击,不断地把大量的石块和木头投进大坑中,提布隆只好用木料在大坑的上方构筑一个顶棚加以遮掩。然而,拉里萨人又发动夜袭,纵火烧毁了木棚。既然提布隆的攻城行动收效甚微,监察官命令他放弃拉里萨,转而进攻卡里亚。

[8]提布隆来到以弗所,正准备由此向卡里亚进军的时候,德基里达斯(18)抵达那里,接替他执掌指挥权。(19)德基里达斯向来以足智多谋著称,事实上他有一个绰号,叫作“西绪福斯”。(20)于是,提布隆回国。由于同盟者指控他默许手下士兵劫掠他们的友邦,因而他在回国后被课以罚款,判处放逐。

[9]德基里达斯在执掌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之后,逐步了解到提萨佛涅斯和法那巴佐斯彼此猜忌,便首先与提萨佛涅斯达成谅解,然后率军进入法那巴佐斯的辖区,他宁肯与他们当中的一人交锋,也不愿意与两方同时开战。另外,德基里达斯和法那巴佐斯早有夙怨。因为在他就任阿卑多斯统治者之后,那时吕山德担任海军司令,(21)由于受到法那巴佐斯诋毁,德基里达斯被迫带着盾牌去站岗放哨——这是用以惩罚叛逆行为的,而在拉栖代梦人看来是一桩有失体面的事情。因为这个缘故,德基里达斯其后的最大乐事,就是与法那巴佐斯作对。

[10]德基里达斯率军横穿友邦的领土,直抵法那巴佐斯辖区内的埃奥利斯,(22)其间对其同盟诸邦没有任何损害,表明他实战指挥方面强过提布隆。事实上,埃奥利斯这地方是属于法那巴佐斯管辖的。但是,一位名叫曾尼斯的达尔丹努斯人在世的时候,曾是这个地方的统治者,当他因病离世后,法那巴佐斯正准备把统治权交给另一个人。这时候,曾尼斯的妻子曼尼亚,她也是一位达尔丹努斯人,准备带上大批随从和一些礼物去献给法那巴佐斯,同时想用这些礼物取悦法那巴佐斯的妾妇们和他府上最具影响力的那些人。于是,曼尼亚动身前去拜谒法那巴佐斯。曼尼亚获准面见法那巴佐斯之时,她说:

[11]“法那巴佐斯啊,我的丈夫曾尼斯不仅是你忠诚不渝的好朋友,而且他还按你的规定如数缴纳贡金,因而也赢得了你的称赞和尊敬。现在,既然我和我的丈夫一样为你尽忠效力,那你为何还要委任其他人担任统治者呢?如果我在哪一点上做得不能使你满意,你当然有权将我革职,让其他人取而代之。”

[12]听了这番话,法那巴佐斯决定让曼尼亚担任这个职务。曼尼亚在成为埃奥利斯的女首脑之后,她所缴纳的贡金不仅不少于她的丈夫,而且,她每次前去法那巴佐斯的官邸时,总是带着礼物送给法那巴佐斯;无论法那巴佐斯何时来她的辖区巡视,曼尼亚总是对他毕恭毕敬,接待事宜安排得比其他地方都要豪华气派。

[13]曼尼亚不仅为法那巴佐斯继续控制着从她的丈夫手中接管下来的那些城邦,而且还征服了沿海地带尚未臣服于法那巴佐斯的那些城邦,如拉里萨、哈玛西图、科罗奈。她在指挥希腊雇佣兵攻打这些城邦的时候,自己就坐在马车上坐镇督战。无论什么人,只要得到她的表彰,就都会得到她的慷慨赐赠,因而她手下的雇佣兵装备得十分精良。法那巴佐斯外出作战时,曼尼亚还时常陪伴在他的身边,甚至在他因美西亚人和比西狄亚人时常袭掠国王的领土而攻入他们境内的时候,也是如此。为了回报曼尼亚的功绩,法那巴佐斯不仅授予她最高荣誉,有时还聘请她担任自己的参谋。

[14]曼尼亚年过四十以后,有人对她的女婿梅狄亚斯进行挑唆。他们对他说,你梅狄亚斯尚未出任一官半职,却由一位女人担任统治者,这简直太不光彩了。尽管曼尼亚很关注自身安危,对所有外人都小心提防,就像一位拥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所做的那样。不过,她信任自己的女婿,对他厚爱有加,丈母娘喜欢自己的女婿,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梅狄亚斯还是取代了她的位置。据说,他把曼尼亚给掐死了,随后又杀死了曼尼亚的儿子,一位年仅17岁的俊秀少年。

[15]梅狄亚斯如此行事之后,迅速攻占了斯凯普西斯和哥尔吉斯两座大城,曼尼亚的财宝大都存放在这两座城市里。而其他城市则不许梅狄亚斯进入,城里的驻军为法那巴佐斯守城。梅狄亚斯向法那巴佐斯贡献礼物,声称自己有权成为该地区的统治者,就像此前曼尼亚一样。法那巴佐斯作出答复,告诉他说,在他本人回来亲自收缴这些礼物并生擒梅狄亚斯之前,他要好生看管这些礼物。法那巴佐斯还说,如果他不能亲自为曼尼亚报仇雪恨的话,他也不想再活下去了。

[16]就在此时,德基里达斯率军抵达这里,他采取里应外合的策略,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攻下了沿海的三座城市——拉里萨、哈玛西图、科罗奈;然后,他派人前往埃奥利斯诸邦,鼓动他们要解放自己,允许他进入他们的城市,并与他们结成同盟。涅安德利亚、伊利昂、科基利昂三座城市的人民,随即按德基里达斯所说行事。原来,自曼尼亚死后,那些城市的希腊驻军就从未受到善待。

[17]但是,凯布伦城防强固,那里的驻军首领认为,只要他能为法那巴佐斯成功保住这座城市的话,他将会从他那里得到荣耀,因而他拒绝德基里达斯进城。德基里达斯大怒,准备发动攻击。德基里达斯首日献祭,未显示吉兆;翌日他再次献祭,但是仍未显示吉兆;于是,他在第三天又一次献祭。尽管进攻时间再三推迟使他心烦意乱,但他在第四天还是继续献祭,因为他要赶在法那巴佐斯前来救援之前,迅速地控制整个埃奥利斯地区。

[18]这时候,有一位西基昂人的首领,名叫阿特纳达斯。他说,德基里达斯愚蠢之极,坐失良机,便自告奋勇,说凭他之力,就完全可以断绝凯布伦人的饮水供应。于是,他率领部下冲上前去,试图填塞凯布伦人的泉眼。凯布伦城内的人们冲出来,给他的军队造成许多伤害,有两人阵亡,其余的人因敌人抛射武器而被迫退却。但是,正当德基里达斯恼羞成怒,认为他的进攻会导致士气低落之际,城里的希腊人派出了一位使者,声称他们统帅的所作所为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宁肯站在希腊人一边,也不愿站在异族人那边。

[19]就在他们对此加以商讨期间,城里的驻军统帅又派信使传话,说他完全同意第一个使者所说。碰巧的是,当天的献祭也显示吉兆,因此,德基里达斯立即命令手下士兵拿起武器,全军向城里进攻;凯布伦的平民也打开城门,迎接他们入城。德基里达斯在凯布伦城内也部署了一支驻防军,随即向斯凯普西斯和哥尔吉斯进军。

[20]梅狄亚斯正翘首盼望法那巴佐斯的到来。另一方面,此前他一直为本城的公民担心,于是派人至德基里达斯那里,说如果对方愿意先交出人质的话,他会前来与德基里达斯会晤。德基里达斯从每个同盟城市中各选出一人,派他们前去,让梅狄亚斯从中随意挑选,作为人质。梅狄亚斯从来者之中选中十人后,出城与德基里达斯会晤,他问德基里达斯,要想成为拉栖代梦人的同盟者,需要些什么条件。德基里达斯答复说,只要允许自己的公民获得自由和独立。他说这话的时候,正准备进攻斯凯普西斯。

[21]随后,梅狄亚斯意识到自己无法违背公民的意愿,也无法阻止德基里达斯的行动,只好允许他进入城市。德基里达斯在斯凯普西斯卫城上向雅典娜献祭之后,控制了梅狄亚斯的军队,然后把这个城市移交给该城的公民;他劝诫他们说,要像希腊人和获得自由的人们那样,安排他们的公共生活,之后便离开了这个城市,率军攻打哥尔吉斯去了。许多斯凯普西斯人加入了他的军队,跟随德基里达斯参加这次行动,他们称颂他,十分乐于为他效力。

[22]梅狄亚斯也随德基里达斯一起出征,还劝他把哥尔吉斯人的城市也移交给他。德基里达斯是这样答复他的,说他不会去攫取他的任何正当权利。说话间,他正率军与梅狄亚斯一起逼近哥尔吉斯人的城门,紧随其后的军队排成两列纵队,仿佛正在执行一项和平使命。

这时,站在哥尔吉斯城高高塔楼之上的士兵们,看到梅狄亚斯和德基里达斯在一起,因而并未向他们投射标枪。这时,德基里达斯说:“梅狄亚斯啊,叫他们打开城门。这样,你为我们带路,我可以和你一起前往神殿,在那里为雅典娜奉献牺牲。”梅狄亚斯虽不想打开城门,但又惧怕自己可能会当场被捉起来,于是下令打开城门。

[23]德基里达斯进城后,直奔卫城而去,像此前一样,始终让梅狄亚斯跟在自己身边;命令主力部队沿城墙一线各就各位、履行其职,而他带领左右人员,前去为雅典娜奉献牺牲。献祭结束后,他宣布梅狄亚斯卫队中的持矛者作为他的军队的先锋。他说,他们应该像雇佣兵一样为他效力。他告诉梅狄亚斯说,以后再也不必担惊受怕了。

[24]梅狄亚斯一时不知所措,他说:“对我来说,这样也很好。那我去为你们准备盛宴吧。”德基里达斯回应说:“不可。这样做,宙斯也不会答应的!对于刚刚献祭的我来说,如果接受你的款待而不是我款待你,那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此,你就和我们一起在这里,盛宴正在准备之中,你和我要好好想想,对咱们双方都公平的是什么,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实现。”

[25]他们落座之后,德基里达斯开始发问:

“梅狄亚斯啊,告诉我,你的父亲把他的财产都留给你了吗?”

梅狄亚斯说:“是的,的确如此。”

德基里达斯又问:“那么你有几幢房屋?几个农场?几个牧场?”

梅狄亚斯正要开列财产清单的时候,在场的斯凯普西斯插嘴说:“德基里达斯啊,他在欺瞒你呢。”

[26]“你现在不要说得太详细了。”德基里达斯说。

当梅狄亚斯把他继承的遗产细目列举完毕后,他又问:“告诉我,曼尼亚是谁的女人?”在场的人们都说,她是法那巴佐斯的女人。

“那么,她的财产莫非也是法那巴佐斯的?”德基里达斯问道。

他们说:“是的,的确如此。”

德基里达斯接着说:“那么,他们的财产就肯定是属于我们的,因为我们是胜利者,而法那巴佐斯是我们的敌人;(23)找个人给我们带路,去曼尼亚或者毋宁说是法那巴佐斯的藏宝之地。”

[27]随后,人们引领他们来到曼尼亚曾经的居所,这里也曾是梅狄亚斯成功夺权的地方,梅狄亚斯随同他们来到那里。德基里达斯进入居所,把管家叫来。告诉他的仆人们说,要好生看管这些财物,并警告他们,一旦他们隐匿曼尼亚的财物而被发现,就会被当场割喉。于是,他们把各种财物都拿出来给他看。德基里达斯见到所有财物后,命令部下将其装到箱子里,然后密封,指示卫兵严加看守。

[28]德基里达斯从曼尼亚的居所出来,他对站在门外的中队长和小队长们(24)说:“诸位,我们已为全军8000名士兵赢得了差不多一年的薪饷;(25)如果我们赢得的更多,薪饷也会增加的。”他之所以说这番话,是因为他知道,将士们听到这样的消息,会更加乐于服从他的命令,遵守军纪。而梅狄亚斯则问:“德基里达斯啊,你让我住到哪里呢?”他回答说:“梅狄亚斯啊,最适合你居住的地方莫过于你自己的城邦——斯凯普西斯,你去住你父亲的房子吧。”

* * *

(1) 公元前401年。

(2) 小居鲁士的兄长阿塔薛西斯二世(公元前405—前358年在位),是波斯帝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

(3) 指库纳克萨之战。库纳克萨是巴比伦附近的一个村庄,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01年秋,小居鲁士兵败被杀。

(4) 据现代学者推算,公元前400年3月10日,“万人军”返抵特拉佩佐斯(Trapezus)。

(5) 我们对这位作家的情况尚一无所知。色诺芬在写作这段文字的时候,所著《长征记》似乎还没有发表。也有学者推论,色诺芬所说的这部《长征记》就是他本人所作,这里假托他人之名。

(6) 公元前400年。

(7) 据色诺芬《长征记》记载,当小居鲁士对其兄长发起进攻的时候,提萨佛涅斯火速向阿塔薛西斯二世通风报信,使后者有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在波斯国王击败并杀死小居鲁士之后,为消除这批群龙无首的“万人军”对波斯帝国的威胁,提萨佛涅斯亲自率兵将其引出境外。不过,此举在20年后就被伊索克拉底(IV. 145—149)曲解为波斯人的“护送”行动。

(8) 公元前399年。这个职位是由他统揽亚细亚方面的事务。

(9) 即所谓“新公民”(Neodamodeis)。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 3. 15;修昔底德:V. 34. 1。

(10) 色诺芬:《希腊史》,II. 4. 2。

(11) 参阅色诺芬:《长征记》,VI. 6. 12。

(12) 据色诺芬记载,在库纳克萨战役之前,这支希腊雇佣军的人数约为1.3万,平安返回的大约有6000人,包括色诺芬本人。他们经过一番周折,此时加入斯巴达军队。其他7000人可能阵亡、投降或者开小差了。然而,从公元前4世纪80年代开始,希腊作家以至后世的西方人出于不同的考虑,往往不顾史实,随意夸大希腊军人的战斗力。西方学术传统对此战及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历史事实似乎有些出入。参阅徐松岩:《库纳克萨之战与“万人军”长征新论》,《世界历史》2008年第5期。

(13) 参阅色诺芬:《长征记》,VII. 8. 8—16。

(14) 据希罗多德(V. 75;VI. 50—84;VII. 3,101—104,209,234—237)记载,德玛拉图斯为阿里斯顿之子,曾任斯巴达国王,后来被废黜,流亡波斯;先后随大流士、薛西斯出征。

(15)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赐予他的。参阅希罗多德:VII. 101以下。

(16) 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从海上直扑爱里特利亚,经过数日激战,攻陷此城。参阅希罗多德:VI. 100—102。

(17) 因居鲁士大帝将一些埃及战俘安置在那里而得名。参阅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VII. 1. 45。

(18) 参阅地标《希腊史》,附录M,8。

(19) 公元前399年。

(20) 西绪福斯(Sisyphus),相传为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在希腊神话中,他以诡计多端著称。最流行的神话说他骗了死神,给死神戴上镣铐,结果造成世间多年无人死去。直到阿瑞斯释放了死神,死神才把西绪福斯带走。在地狱,他依然能够使众神上当,成为死人中唯一的还阳者。在荷马史诗中,他是一个狡诈、恶劣、贪财的人,因生前犯罪,死后受到惩罚。在地狱,他被迫把一块巨石推上山,刚到山顶,巨石就坠落下来,坠而复推,推而复坠,永无止息。还有一种传说,说他是《荷马史诗》中的“智多星”奥德修斯的父亲。

(21) 公元前408—前407年。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 5. 1。

(22) 小亚细亚西北部一地区,此时归法那巴佐斯管辖。

(23) 正如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55a6)所指出的,希腊世界通行的法则是,“凡战败者皆归战胜者所有”。

(24) 中队长(ὁ ταξιάρχος / taxiarchs),小队长(ὁ λοχαγός / lochagos),这是公元前4世纪当地雇佣兵的编制单位,中队、小队的具体人数尚有待考证。

(25) 按每人日薪3奥波尔计,约为720塔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