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上就是德基里达斯所成就的功业——8天之内攻占了9座城市。(1)随后,他开始筹划如何才能避免以前提布隆所犯过错——在友邦境内过冬时给盟邦增加负担。另一方面,尽管法那巴佐斯因其骑兵实力雄厚而鄙视拉栖代梦人的军队,但他不会对希腊诸邦构成威胁。因此,他派人去法那巴佐斯那里,问他究竟是选择战还是和。法那巴佐斯看到,既然埃奥利斯已成为德基里达斯进攻他所在的弗利吉亚的稳固基地,因而他选择休战。

[2]与此同时,德基里达斯前往比提尼亚的色雷斯,(2)在那里过冬。这件事并未招致法那巴佐斯的不悦,因为比提尼亚人(3)总是与他作对。其间,德基里达斯在没有风险的前提下,在比提尼亚各地实施劫掠,获得了大量的必需品。当时,有一支奥德里赛人的军队,由大约200名骑兵和300名轻盾兵组成,他们作为盟军从修塞斯(4)出发,横渡海峡赶赴德基里达斯。这支军队在距离希腊军队大约20斯塔狄亚(5)的地方扎营,营地四周围以栅栏。他们请求德基里达斯抽调出一些重装步兵,协助守卫他们的营地。然后,他们发动袭击,大肆劫掠,俘获许多奴隶和大量财物。

[3]他们的营地里到处都是大量劫掠物。比提尼亚人获悉希腊人当中有多少人出去劫掠,也知道有多少人留守营地之后,就把大批轻盾兵和骑兵集结起来,在黎明时分对大约200名希腊重装步兵发动袭击。偷袭者在逼近的时候,有些人向希腊人投出长矛,有些人则投掷标枪。结果,希腊的士兵非死即伤。由于被围困在齐人高的栅栏里,他们无力对敌人实施反击。最后,他们拆开栅栏,向比提尼亚人冲杀过去。

[4]无论希腊人从什么地方突围,比提尼亚人都让开一条路,让他们很容易地冲过去,因为轻盾兵可以迅速躲开希腊重装步兵的攻击,随后比提尼亚人再从四面八方朝他们投掷标枪,希腊人每次突击,都会有许多人被杀死;最终,希腊人就像一群被关在围栏里的牲口一样,任人宰割。然而,还是有15名士兵逃回希腊人的大营,这些士兵之所以得以生还,就是因为他们在战斗中见势不妙,就趁比提尼亚人大意的时候溜走了。

[5]至于比提尼亚人,他们在赢得这场速决战后,又杀死了看守营帐的奥德里赛的色雷斯人,将营寨洗劫一空,然后扬长而去。希腊人得知那里发生的事情后,立即前去营救,到那里才发现,除了赤裸裸的尸体外,整个营寨空空如也。奥德里赛人返回营地后,他们先是掩埋了死者的尸体,然后开怀畅饮,以示纪念,还举行了一场战车比赛。(6)自那时起,他们与希腊人一起扎营,并且不断地纵火劫掠,蹂躏比提尼亚。

[6]春季伊始,(7)德基里达斯离开比提尼亚,来到兰普萨库斯。他在兰普萨库斯期间,阿拉库斯、那乌巴特斯和安提斯提尼受拉栖代梦最高权力机构的委派,抵达这里。他们奉命前来视察亚细亚战事的总体情况,指示德基里达斯,要继续坚守亚细亚,其统帅任职也将延期一年。他们还告诉他,说监察官指示他们,要召集全体士兵大会,当众宣布,监察官对他们以前的所作所为表示谴责。但是,目前他们没有任何闪失,监察官们对此表示赞赏;他们还宣称,监察官们说,如果士兵们今后再犯错误,那他们是不会得到宽恕的;但如果他们能公正地处理与盟邦的关系,监察官将予以表彰。

[7]然而,当他们将士兵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告这些事情的时候,一位此前曾为居鲁士效力的将领(8)却反驳说:“拉栖代梦人啊,现在我们这些人和去年完全一样,但是我们的统帅现在是一个人,过去是另一个人。因此,你们立即可以自行判明,为什么我们过去一无是处,而现在却无可挑剔了呢?!”

[8]来自拉栖代梦国内的使团在与德基里达斯会晤的时候,阿拉库斯一派当中有人提及这样一个事实,科尔松尼斯的使者还留在拉栖代梦。他们说,这些使者称,现在他们无法在科尔松尼斯耕种他们的田地了,因为他们频频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和劫掠。但是,假如有一道横贯半岛(9)的长墙加以防护的话,那么,他们,当然还有那些希望如此的拉栖代梦人都将拥有大片的良田沃土。因此,他们说,“如果贵邦果真委派一些拉栖代梦人去执行这项任务的话,我们是不会感到诧异的。”

[9]德基里达斯得知这些情况后,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他打发这些使者经由希腊城市前往以弗所,此时使者们满心喜悦,因为他们仿佛看到了这些城市将享有一个和平而繁荣的局面。于是,他们便动身回国了。但是此时仍驻留在亚细亚的德基里达斯,再次派人去法那巴佐斯那里,问他在这个冬季是愿意遵守休战协议,还是选择战争。既然法那巴佐斯再次选择了休战,那么在这种形势下,德基里达斯也对该地区诸邦的安全感到放心,便率领他的军队横渡赫勒斯滂海峡,返回欧罗巴。他率军穿越受过修塞斯恩惠并且与其交好的色雷斯地区,抵达科尔松尼斯。

[10]德基里达斯了解到,在科尔松尼斯半岛上,共有十一二座城镇,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但正如人们所说,他们时常遭到色雷斯人的劫掠。他查明该地峡的宽度为37斯塔狄亚。(10)德基里达斯在献祭之后,随即着手修建一道城墙,他把整个城墙划分为若干段,然后分派给手下士兵们,并允诺最先完成筑城任务者将会得到头奖,而其他完成任务的也将会分别得到相应的奖赏。虽然他在春季才开始动工修筑,但到秋收之前就竣工了。这样,处于长墙保护范围之内的,有十一座城镇、许多港口、大片盛产谷物和水果的肥沃土地,以及为数众多的适宜饲养各种牲畜的优良天然牧场。

[11]德基里达斯完成这项任务后,又横渡海峡,重返亚细亚。他在视察亚细亚诸邦的时候,发现这里总体情况良好,但他也注意到,开俄斯的流亡者控制着阿塔纽斯这座强固的要塞,他们以此为基地,袭击并劫掠伊奥尼亚诸邦以获取生活资源。德基里达斯进一步了解到,这座要塞里还储存着大量谷物。于是,他决定围攻这些流亡者;经过八个月的围困,他们被迫屈服。德基里达斯指定培林尼的德拉古负责镇守此要塞,并且在这里储存了丰富的必需品,以后他无论何时来到那一带,都要驻扎到阿塔纽斯;做出这样的安排之后,他启程前往以弗所,那里距萨迪斯有三天的路程。

[12]到目前为止,提萨佛涅斯与德基里达斯之间以及该地区的希腊人与异族人之间,都还是和睦相处的。(11)然而,其时伊奥尼亚诸邦的使团来到拉栖代梦,他们指出,处于提萨佛涅斯统治之下的希腊诸邦,独立与否完全取决于他。因此,他们强调说,如果提萨佛涅斯所在的卡里亚这个省区遭受到战争的威胁,那么在这种形势下,他们相信提萨佛涅斯会很快允许希腊诸邦独立。监察官们得知这个情况,便派人前往德基里达斯处,命令他率军越过边境,向卡里亚境内挺进;同时,他们还命令海军统帅法拉克斯,率舰船沿海岸推进,前往卡里亚。两人皆奉命行事。

[13]这时候,法那巴佐斯碰巧前去拜见提萨佛涅斯。他去拜见不单是因为提萨佛涅斯已被任命为总司令,(12)同时也是为了向提萨佛涅斯保证,他是他的同盟者,时刻准备与他并肩作战,同心协力以把希腊人从波斯国王的领土上驱逐出去。法那巴佐斯暗自嫉妒提萨佛涅斯总司令的职位,原因有很多,特别是因为他刚刚被褫夺对埃奥利斯的管辖权,提萨佛涅斯就接任了这一职务。提萨佛涅斯听他这样说,就回应道:“你首先跟随我一起向卡里亚境内推进,然后我们再考虑这些问题吧。”

[14]但是,他们在卡里亚期间作出决定,将大批军队派到各个要塞驻扎,而他们又返回伊奥尼亚。

德基里达斯听说他们又一次渡过麦安德河的时候,便对法拉克斯说,他担心由于这个地区没有设防,法那巴佐斯和提萨佛涅斯会在当地大肆劫掠,因而他亲自率军进入伊奥尼亚。在行军途中,将士们对于一触即发的战事全然不知,因为他们估计敌人在他们的前方,并已进入以弗所境内。但他们突然发现,前方墓地里出现了侦察兵。

[15]于是,他们也派人站到坟堆上以及邻近塔楼上侦察敌情,发现在通往卡里亚的路上有一支排成战斗队形的军队——他们是手持白色盾牌的卡里亚人。波斯军队全体将士就在那附近,两位总督的麾下都有大批希腊士兵。(13)其中骑兵很多,提萨佛涅斯率军居于右翼,法那巴佐斯率军居于左翼。

[16]德基里达斯得知以上情况后,命令手下各级将领立即行动,尽快排好纵深八列的战斗队形,两翼分别有轻盾兵和骑兵。所有这些骑兵都是偶然得到的,他们就是这样部署的。同时,他亲自去献祭。

[17]这时候,所有来自伯罗奔尼撒各地的将士们都默不作声,准备战斗;但是,那些来自普林涅和阿基雷昂,以及来自海上诸岛和伊奥尼亚诸邦的士兵们,有的把自己的武器丢弃在庄稼地里(麦安德平原的庄稼长得很高),就开溜了;而所有那些严阵以待的士兵显然也坚持不了多久。

[18]另一方面,据说法那巴佐斯正在催促开战。但是,提萨佛涅斯回想起小居鲁士的军队和波斯军队作战的情景,也深信所有希腊人都像他们那样,所以他不希望开战。(14)提萨佛涅斯派使者去德基里达斯处,要求来此和他会晤。德基里达斯在认真仔细地检阅了他的全部军队,包括骑兵和步兵后,对提萨佛涅斯的使者说:“正如你们所见,我是做好了战斗准备的。但是,既然他希望来此举行谈判,那我本人也不反对。而如果要举行谈判,双方必须发誓,必须交换人质作为保证。”

[19]双方就此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后,各自的军队都撤离了战场,异族人的军队撤至卡里亚的特拉列斯,希腊人的军队撤至琉科弗利,当地有一座备受崇奉的阿尔特密斯神殿,还有一个湖泊,水面宽度超过1斯塔狄亚,湖底多沙,流淌着从不枯竭的温泉,可以饮用。这是当天发生的事情。翌日,双方的指挥官在指定地点会晤,他们似乎都希望从对方那里探知,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双方才能达成和平。

[20]于是,德基里达斯说明了他的条件——波斯国王必须允许希腊诸邦独立;而法那巴佐斯和提萨佛涅斯也陈述了他们的条件——希腊军队必须从这个地区撤离,拉栖代梦人派驻各地的统治者也必须撤走。双方在交换了意见之后,达成临时休战协议。临时休战协议的有效期,直到德基里达斯把相关情况向拉栖代梦国内汇报,提萨佛涅斯把情况向国王禀报为止。

[21]德基里达斯在亚细亚实施这些行动的同时,(15)拉栖代梦人在本土也正进行着一场与爱利斯人的战争。他们与爱利斯人结怨已久,一则因为爱利斯人与雅典人、阿尔戈斯人和曼丁尼亚人结成联盟,(16)二则因为他们所宣布的裁决结果一直有意与拉栖代梦人作对,他们不许拉栖代梦人参与赛车和竞技比赛。(17)这些还不算完。更让拉栖代梦人忍无可忍的是,当利卡斯(18)正式把他自己的马车移交给底比斯人参赛,在底比斯人获胜的时候,利卡斯进入竞技场,给他的御车者戴上花环,他们居然鞭打这样一位老人,还将其驱逐出场。(19)

[22]后来,阿基斯按照神谕的指示受命前去向宙斯献祭时,(20)爱利斯人又不许他祈求在战争中获胜,还说自古以来就有一条不变的法则,希腊人不得为一场与希腊人的战争而来祈求神谕。这样,阿基斯献祭未成,不得不离开那里。

[23]所有的这些事情的后果,是激怒了拉栖代梦的监察官们,公民大会作出决定,对爱利斯人加以惩罚。于是,他们派使者前往爱利斯,说拉栖代梦的最高当权者认为,爱利斯人应允许边远地区的城镇独立,那才是公平的。爱利斯人答复说,他们不会这样做,原因就在于他们是通过征战的胜利而得到这些地方的。于是,监察官们号召向爱利斯人宣战。(21)阿基斯作为军队的统帅,率军穿过阿凯亚,沿拉里苏斯河突入爱利斯境内。(22)

[24]正当拉栖代梦的军队刚刚踏上敌人的领土,开始大肆毁坏田地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地震。(23)阿基斯认为,这是上苍发出的征兆,于是决定从爱利斯撤军,解散了他的军队。结果,爱利斯人变得更加胆大妄为了。凡是与拉栖代梦人敌对的邦国,他们都派遣使者前去。

[25]然而,就在这一年当中,监察官们再次下令出兵爱利斯。拉栖代梦人的同盟者中除了波奥提亚人和科林斯人以外,包括雅典人在内都派兵参加了阿基斯的行动。当阿基斯统率大军取道阿乌龙(24)进入爱利斯时,列普列昂人、(25)玛基斯图人立即背叛了爱利斯人,投靠了他,随后爱皮塔利昂人也如此效仿。阿基斯率军过河(26)后,列特林尼人、安菲多里人和玛尔迦那人,也都纷纷归附于他。

[26]于是,阿基斯前往奥林匹亚,向奥林匹亚的宙斯献祭,(27)这一次没有人试图阻止他了。献祭完毕,他率军进逼爱利斯城,一路之上,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尽情毁坏,在这片区域内还俘获了数额巨大的牲畜和奴隶。牲畜和奴隶数量众多的消息传出后,更多的阿卡狄亚人和阿凯亚人,纷纷主动加入这次军事行动,为的是参与对当地的劫掠。事实上,这次出征,对于伯罗奔尼撒而言,不啻是一次大丰收。

[27]当阿基斯兵临爱利斯城下时,大军对市郊的一些地方和健身馆(28)加以破坏,这些地方原本是很美的。至于爱利斯城本身,由于没有城墙卫护,拉栖代梦人觉得他不过是不想去占领它罢了。当爱利斯正在遭受蹂躏的时候,拉栖代梦的军队集中在毗邻的库伦涅附近。

有一个名叫森尼亚斯的人,(29)据说此人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巨额财富。森尼亚斯的支持者们希望将他们的城市交给拉栖代梦人,为了博取拉栖代梦人的欢心,他们就冲出住所,手持利刃,大肆砍杀;在他们所杀的人当中,有一个人,长相酷似民众领袖特拉叙达尤斯,(30)民众误以为特拉叙达尤斯本人已被杀死,完全失去了斗志,便停止了抵抗。

[28]而那些纵情杀戮的人们,以为大功告成了,他们的支持者们也携带武器聚集到市政广场上。但巧合的是,特拉叙达尤斯并没有死,而是因为饮酒过量,正在酣睡呢。民众得知他没有死,又都聚集在他的住所周围,如同蜜蜂聚集在蜂王周围那样。

[29]特拉叙达尤斯带领着他们冲上前去,民众紧随其后,一场厮杀开始了。民众们获得了胜利,而那些屠杀民众的人,不得不跟随拉栖代梦人一起逃跑了。

至于阿基斯,当他撤兵回国,再一次途经阿尔弗尤斯河时,在阿尔弗尤斯河畔的爱皮塔利昂派驻了军队,任命吕西浦斯为驻守当地的首领,把爱利斯的那些被逐者也安置在这里。随后他解散了军队,自己也返回国内。(31)

[30]在这个夏季其余时间和整个冬季里,爱利斯的乡村遭到吕西浦斯及其部下的大肆劫掠。但是,在翌年的夏季里,(32)特拉叙达尤斯派人去拉栖代梦,同意拆除斐亚和库伦涅的城墙,允许弗里克萨的特里斐里亚诸城镇和爱皮塔利昂独立。同样,列特林尼人、安菲多里人和玛尔迦那人,也都获得了独立。此外,阿克罗里亚和拉西昂,(33)由阿卡狄亚人宣布其独立。然而,爱利斯人宣称,他们有权控制位于赫莱亚和玛基斯图之间的爱佩昂;他们说,整个那片土地是他们用30塔连特从当时拥有其所有权的民众手中买下来的,并且支付了现金。

[31]但是,拉栖代梦人认定,通过强买的方式从弱者手中获取财产,一点也不比武力掠夺的方式更为公道。因此,他们强迫爱利斯人也要允许这个城镇独立。然而,他们并没有剥夺爱利斯人在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所在地区的管辖权,虽然在古时候这一带不归属于他们;因为他们认为有权提出要求的对手,(34)是那些乡村的民众,他们难以胜任管辖权。双方就这些事情达成一致后,爱利斯人和拉栖代梦人之间缔结和约,成为盟友。爱利斯人和拉栖代梦人之间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35)

* * *

(1) 公元前399年。

(2) 在小亚细亚西北部。

(3) 即比提尼亚的色雷斯人。

(4) 奥德里赛人之王,居住在“海峡对面”(即博斯普鲁斯海峡对面)的色雷斯地区。

(5) 约合3.7千米。

(6) 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 2. 1及附注。

(7) 公元前398年。

(8) 有研究者认为,此人就是本书的原作者色诺芬。

(9) 直译为“从海到海”,因为半岛三面环海。

(10) 约合6. 8千米。

(11) 公元前397年。

(12) 不是波斯帝国军队的总司令,而是帝国西部诸省区的最高军事首长。波斯帝国自大流士一世改革以后,除在每省设立一位军事首长,还设立管辖数省军务的军区首长。据考证,他很可能早在公元前400年就得到这一任命,而不是在公元前398/前397年。

(13) 这些希腊士兵显然主要征自其统治区域内的希腊城邦。

(14) 指库纳克萨之战,暗示希腊军队都像那支雇佣军一样战斗力强。

(15) 公元前399年。

(16) 公元前421年。参阅修昔底德:V. 31。

(17) 即不许他们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的这些项目。比赛地点就在爱利斯境内的奥林匹亚。

(18) 参阅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I. 2. 61;修昔底德(V. 50)对此有详细说明。

(19)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420年。据修昔底德(V. 49—50)记载,爱利斯人因拉栖代梦人侵占列普里昂并且拒不缴纳罚款,而不许他们进入奥林匹亚祭祀和参加竞技会。

(20) 坐落在爱利斯境内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闻名遐迩,被希腊人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21) φρουρὰν φαίνειν(call out the ban),是拉栖代梦人的一个短语,意为“向……宣战/出兵”。

(22) 是从北部侵入的。因为拉里苏斯河是阿凯亚和爱利斯的界河。参阅斯特拉波:VIII.7.5。

(23) 公元前399年。

(24) 城镇,位于美塞尼亚和爱利斯交界处。

(25) 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 5. 11;波桑尼阿斯:IV. 15. 8。

(26) 阿尔弗尤斯河。

(27) 公元前398年。

(28) 健身馆(Gymnasium)本意为“裸体之所”,是斯巴达男子健身场所,通常是赤裸身体进行,故名。希腊文Γυμνοπαιδίαι(Gymnopaidiai)直译为“裸男节”,即裸体男青年竞技会,斯巴达人的节日,每年仲夏时节(7月)举行,由裸体青年表演歌舞和体育比赛,历时4天,以纪念阵亡将士。

(29) 一位爱利斯人。

(30) 参阅波桑尼阿斯:III. 8. 4。他是吕西亚斯的朋友。

(31) 据考证,拉栖代梦人与爱利斯人的这次交战大约发生在公元前402—前400年间。参阅狄奥多洛斯:XIV. 17. 24;波桑尼阿斯:III. 8. 2以次。

(32) 公元前397年。

(33) 拉西昂(Lasion),位于边境地带一城镇。

(34) 爱利斯的一个城镇比萨人在公元前580年以前,一直拥有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和竞技会的管辖权。

(35) 色诺芬记载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400—前398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