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时候,(1)雅典人看到,他们的盟友普拉提亚人已被逐出波奥提亚,逃到他们这里寻求庇护;塞斯皮埃人也来央求雅典人,提出不能再让他们流落异乡,无家可归,恳请雅典人不要再支持底比斯人了。当底比斯人与雅典的传统盟邦佛基斯交战时,当底比斯人灭掉了与异族人战争时忠贞不渝、与雅典关系友好的一些城邦的时候,(2)雅典都拒绝与其共同行动。雅典人作出这样的决策,一方面是耻于与底比斯人有任何关系,另一方面是认为加入或退出都对自己不利。
[2]基于这些原因,雅典人民通过投票,决定缔结和约。雅典人首先遣派大使前往底比斯,如对方愿意,便邀请底比斯人派使者与他们一同前往拉栖代梦;随后雅典人又直接派使团前往拉栖代梦。使团人员包括希波尼库斯之子卡里阿斯、斯特罗姆比齐德斯之子奥托克利斯、阿里斯托丰之子德摩斯特拉图,以及阿里斯托克利斯、凯斐索多图斯、麦兰诺浦斯和吕凯苏斯。
[3]著名演说家卡里斯特拉图也随团前往,因为他曾向伊菲克拉特承诺,如果让他返回雅典,他要么会给舰队带来一笔军费,要么会带来和平。因此,他在雅典多方努力,以确保达成和平。当使团来到拉栖代梦人及其同盟者代表大会的会场后,第一个发言的是持炬者(3)卡里阿斯。他是一个喜欢自我吹捧也喜欢得到别人奉承的人。这一次,他的发言如下:
[4]“拉栖代梦人啊,担任贵邦在雅典的外交代理人之职者,我并非本家族中唯一的一位,当年我的祖父就是从我曾祖父那里接受了这个职位,之后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同时,我也希望你们弄清楚,我们家族在我的祖国,一直享有崇高的荣誉。只要发生战争,人们就会选举我们担当将军之职;每当人民要求平息战火的时候,他们就会派遣我们作为和约的缔结者。以我为例,迄今已有两次前来贵邦缔结和约,而那两次我都能不辱使命,在你们和我们之间达成和平。现在,我是第三次来到你们这里了。我相信,在比以往更为公正的条件下,我是能让我们双方达成和解的。
[5]“因为我看到,你们和我们的目标并无二致。当你们和我们看到普拉提亚和塞斯皮埃遭到灭顶之灾的时候,你们和我们一样,都痛心不已。既然双方的看法如此一致,那么,让咱们彼此成为朋友,而不是相互敌对,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况且,毋庸置疑,对于明智之人来说,即便在某些问题上双方的看法稍有差异,他们也会求同存异,而不会诉诸武力来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难道我们会愚蠢到如此惊人的程度而不去化敌为友吗?
[6]“确实,对于咱们双方而言,从一开始就不应当兵戎相见。因为据传统说法,正是我们的先祖特里普托列姆斯(4),向你们邦国的创建者赫拉克勒斯以及你们的公民狄奥斯库里兄弟(5),传授德墨特尔和科列秘仪;而且,正是他们在伯罗奔尼撒播下第一粒德墨特尔的果实的种子。因此,不管你们是毁灭那些曾经赠予你们种子的人的后裔,还是我们消灭那些因得到种子而获得充足食物的人,都是违背常理的。但是,如果诸神的确将战争强加于我们双方之间,我们也应力求避免交战;纵然战事确已开启,我们也应尽快使其结束。”
[7]卡里阿斯发言结束后,以言辞尖刻而著称的奥托克利斯接着发言。他说:
“拉栖代梦人啊,我即将要说的话或许不能讨好你们,对此我并不是不清楚。在我看来,希冀建立长久友谊的人们,应当向对方指明造成他们冲突的根源之所在。现在你们总是在强调‘城邦必须独立自主’,然而,你们自己才是城邦独立自主之路上的最大障碍。因为你们与盟邦订立契约的首要条件是无论你们走到哪里,他们都要跟向那里。这难道不是与独立自主的原则相违背吗?
[8]“你们未经盟邦同意,就擅自率领他们与你们自己的敌人作战。于是,那些被说成是独立的城邦,却常常被迫奔赴战场,与他们自己最友好的城邦兵戎相见。而且,你们在这里建立一个十人政府,在那里建立一个三十寡头政府——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个更悖逆于独立自主精神的事情了;而你们所支持的这些统治者,并非依照法律,而是凭借赤裸裸的武力掌控这些城邦的内外事务。因此,这显然表明你们是乐于建立僭主暴政而非自主政府的。
[9]“当波斯国王下令各城邦皆须独立之时,你们却极力申明自己的想法,说如果底比斯人不允许其属下每一个盟邦都自治,也不许他们依照自己所选择的法律生活,那么他们就是悖逆于国王的敕令(6);但是,你们在攻占底比斯卫城卡德美亚以后,甚至不许底比斯人自身保持独立。然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想彼此成为朋友,不应当强调从对方那里获取丰厚的利益,而应当向对方表明立场,让对方尽可能获得收益。”
[10]奥托克利斯的发言致使全场一片寂静,同时也为那些仇视拉栖代梦人的人们出了一口气。他发言结束后,卡里斯特拉图接着说:
“拉栖代梦人啊,我认为我无法断言你们或我们都不曾犯过前面诸位发言者所提到的那些错误;但我并不就此认为不应再与犯过错误的人打交道了。因为在我看来,世上没有一辈子不犯错误的人。我认为,有时候犯过错误的人是更容易相处的,尤其是因为他们犯下过错而遭到严厉惩罚,正如我们雅典人一样。
[11]“你们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有时你们也因在行动之前缺乏明智判断,结果造成与预期相反的后果;实际上,占领底比斯的卡德美亚就是例证之一。现在的情况是,由于你们对底比斯人所实施的错误行动,反而致使那些你们原本想让他们保持独立的城邦,都投靠了底比斯人。因此,我希望咱们从追求自身私利而得不偿失的事实中接受教训,那样的话,咱们就理应会更加珍视相互之间的友谊。
[12]“有人说,我们这次来这里的目的并非出于对友谊的渴求,而是害怕安塔基达斯会从波斯国王那里携金钱而至。至于那些企图破坏和平之人的无耻滥言,你们想想,他们的言行该是多么愚蠢啊!众所周知,国王命令希腊所有城邦皆须保持独立。既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严格遵守国王的规定,那还惧怕国王什么呢?或者说,难道有人会认为国王宁愿花费金钱让其他邦国更加强大,而不愿分文不出就让一切都能遂其所愿,对其有利吗?
[13]“关于这个话题我就说这么多了。那么,我们到贵邦究竟为何而来?毫无疑问,并不是因为我们进退维谷,穷途末路。如果你们愿意去考察,就会发现,无论在陆地上,还是在海上,我们目前的形势都还是不错的。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很显然,就是因为我们的一些盟邦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令我们双方满意。(7)或许由于你们在关键时刻保护了我们,(8)我们应当对你们表示谢意。
[14]“当然,这里也顺便提一下,在希腊的所有城邦中,有的站在你们一边,有的站在我们一边,在每一个城邦中都有一部分人支持拉栖代梦人,也有一部分人支持雅典人。因此,如果我们双方建立起友好关系,那么,不管从哪个方面讲,我们都可以避免纷扰。因为如果你们和我们友好相处,谁能强大到从陆地上给我们带来麻烦?如果我们给予你们支持,谁能从海上来侵扰你们呢?
[15]“而且,我们都知道,战争有爆发,就有结束。——在我们之间,即便不是现在,在将来某个时候也总是会重新缔结和约的。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等到将来,等到双方都被无尽的苦痛折磨得疲惫不堪之时,而不是尽快地、在局势尚未变得难以挽回之前来缔结和约呢?
[16]“在我看来,我并不赞赏那样的运动员,他们历经各种比赛,获得无数桂冠,享有崇高荣誉,却仍因酷爱竞技,不知激流勇退,最终他们会被人击败,从而终结其竞技生涯。另一方面,我也瞧不起那样的赌徒,如果在一次博弈中获胜,便会在下次投注时掷下双倍的赌资,这样的人大都是会血本无归,沦为穷光蛋的。
[17]“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参与让我们要么赢得一切,要么丧失一切的争斗,而应当在实力尚存、成就尚可之时握手言和。这样,我们通过你们,你们通过我们,将在希腊发挥比过去更为重大的作用。”
[18]既然诸位演讲者所说皆言之有理,拉栖代梦人就通过投票,同意接受和平条约。条约规定,所有城邦必须撤走他们派驻他邦的长官,遣散他们派驻在那里的海军和陆军,让所有城邦独立自主;和约规定,凡有城邦违背此条约,任何城邦只要愿意即可援助受到损害的城邦,但如有城邦不愿意施援,那也不会被强迫宣誓成为其同盟者。
[19]基于这些条件,拉栖代梦人为本邦及其盟邦宣誓,雅典人及其盟邦则一个接一个各自宣誓。底比斯人也在立誓城邦名单上签了名,但是到了第二天,他们的使者再次到来,要求将其名字“底比斯人”改为“波奥提亚人”。(9)可是,阿格西劳斯答复说,他不允许对签名作任何更改。如果有人不希望在誓约上签字,他会将其签名予以勾销。
[20]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其他城邦皆已缔结和约,焦点集中在底比斯人身上。按照雅典人的意见,对于底比斯人,应该按照通常所说的“十之抽一律”予以惩罚。(10)底比斯人感到十分沮丧,悻悻地离开拉栖代梦回国。
* * *
(1) 公元前371年。
(2) 事实上,普拉提亚人以及塞斯皮埃人都曾在波斯战争中赢得显赫的名声。
(3) 埃琉西斯秘仪的持炬者。参阅II. 4. 20。
(4) 根据传说,是埃琉西斯的特里普托列姆斯,将德墨特尔崇拜以及农业技术,从阿提卡传遍全希腊的。传统认为赫拉克勒斯是斯巴达诸王的先祖,而狄奥斯库里兄弟据说是斯巴达人丁达琉斯的儿子。
(5) 狄奥斯库里是一对孪生兄弟波利丟凯斯(Polydeuces)和卡斯托尔(Castor)两人的合称。流传最广的神话讲到他们的事迹有:救出被提秀斯劫走的他们的妹妹海伦;参加阿尔戈船(Argonautae)英雄们的远航寻取金羊毛,等等。参阅希罗多德:II. 43,50;VI. 127。
(6) 指“大王和平敕令”。这里演说者陈述的主要事实,是拉栖代梦人从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直至当时,都是不断剥夺希腊诸邦的独立,而不是相反。
(7) 这段话的原文抄本可能有讹误。
(8)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时,同盟中有些城邦主张彻底摧毁雅典,拉栖代梦人拒绝了他们的提议。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I. 2. 19,20。
(9) 即坚持宣示他们对波奥提亚的领导权。
(10) Decimate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汇“decimare”(希腊文原文动词为Δεκατεύω),意为“以抽签的方式惩罚罗马军队背叛者的十分之一”。在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将底比斯人当中的十分之一杀死,二是将其财产的十分之一献给神祇。这个说法可能起源于波斯战争时期。据希罗多德记载(VII. 132),波斯西征之前,底比斯等邦主动归降波斯人,而那些决心抵抗异族大军的希腊人,则立誓说,“如果我们在战争中取胜,我们要将所有那些主动向波斯人投降的希腊人的十分之一的财产,献给德尔斐的神”。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 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