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此期间,(1)阿尔戈斯人在赫拉神庙附近的特里卡兰昂山上构筑要塞,力图以此为基地,袭掠弗琉斯;而西基昂人也在边境小镇塞阿米亚(2)设防屯兵。于是,弗琉斯人腹背受敌,食物短缺,形势严峻。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他们依然坚守同盟。我将多用些笔墨来记述弗琉斯人的事迹。虽然所有历史学家从来都很关注那些强国大邦所取得的种种丰功伟业,但在我看来,如果那些弱国小邦也成就过不少辉煌业绩,把它们记载下来,则是一件更有意义的工作。
[2]拉栖代梦人国势鼎盛之时,弗琉斯是其坚定的同盟者;拉栖代梦人在琉克特拉战败之后,许多庇里阿西人都叛离了他们,全体黑劳士也都起义了;同样,他们的盟邦除了极少数几个之外,都相继叛离;(3)可以说,就在全体希腊人都联合起来对拉栖代梦人开战的时候,弗琉斯人仍坚定不移地站在他们一边,义无反顾地支持他们,尽管面对的敌人是全伯罗奔尼撒地区最强悍的民族——阿卡狄亚人和阿尔戈斯人。(4)伯罗奔尼撒同盟诸邦,包括科林斯人、爱皮道鲁斯人、特洛伊曾人、赫莱亚人、哈利埃人、西基昂人和培林尼人(那时他们尚未叛离拉栖代梦人)组成联军出征期间,在穿越普拉西埃(5)时,根据抽签,全军由弗琉斯人断后。(6)
[3]即使拉栖代梦人率同盟军队离去,只将弗琉斯人留在那里,他们也没有退缩,而是雇用了一个来自普拉西埃的向导,甚至在敌军云集阿美克莱附近之时,他们才迅速脱身,回到斯巴达。为此,拉栖代梦人除授予他们许多荣誉之外,还赠送给他们一头公牛,盛情款待弗琉斯人。
[4]其后,当敌军从拉哥尼亚撤走之后,(7)阿尔戈斯人因为弗琉斯人对拉栖代梦的忠诚而大为光火,因而集结全国的军队侵入弗琉斯,蹂躏其国土,但弗琉斯人并未屈服。入侵者在大肆破坏之后而退兵之时,弗琉斯派骑兵尾随其后,择机出击。阿尔戈斯的殿后军队不单有他们的全部骑兵,还有一支步兵加以保护,而弗琉斯人的骑兵却只有区区60人,他们竟然也发动攻击,击溃了整个殿后的军队。诚然,他们杀死的敌军为数不多,但仍竖立了一座胜利纪念碑,仿佛他们全歼了阿尔戈斯入侵者。
[5]还有一次,拉栖代梦人及其同盟者驻防于奥涅昂山,(8)底比斯人不断逼近,企图穿越山隘。与此同时,阿卡狄亚人和爱利斯人(9)则取道涅米亚,希望与底比斯大军会师。在进军途中,他们遇到了弗琉斯的被逐者。这些被逐者说,只要他们肯出面给予援助,就可以夺取弗琉斯。于是,双方就此达成协议。夜里,那些被逐者与其他人一起共约600人,携带可伸缩的云梯,在城墙根下埋伏着。来自特里卡兰昂的哨兵发出信号,告知城内公民,说敌军正在向他们逼进。城里的公民严密监视着敌人的动向。这时候,城里叛变者向埋伏在外面的偷袭者发出暗号,要他们爬上城墙。
[6]等偷袭者爬上城墙后,才发现岗楼里面卫兵稀少,便去追击白天放哨的士兵。哨兵总共10名,每小队5名,其中1人白天值勤。(10)一人被杀的时候还在睡觉,另一人在逃往赫拉神庙途中也被杀死,其他8人从朝下城方向的城墙跳下去逃走了。这样,那些爬上城墙的人完全控制了卫城。
[7]但是,当喧嚷声传到下城,公民们闻讯赶来救援。起初,偷袭者从卫城里冲出来,在通向下城的城门前空地上与公民们展开肉搏战。但是,随着弗琉斯的公民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他们有些招架不住了,于是又被迫退缩卫城。而弗琉斯公民紧跟着他们一同冲入卫城内。偷袭者很快撤离了卫城内的空地,爬上城墙,登上城楼,居高临下,向涌进来的弗琉斯公民投掷标枪和其他武器。同时,弗琉斯公民从地面上做好自我防护,然后沿着台阶一步一步登上城墙,攻击敌人。
[8]公民们在占领了一些城楼之后,步步紧逼,与偷袭者展开殊死搏杀。偷袭者迫于弗琉斯公民勇敢无畏的战斗激情,步步退缩,最后拥挤在一片更为狭小的地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阿卡狄亚人和阿尔戈斯人包围了弗琉斯城,开始从卫城的外侧(11)挖掘城墙,力图穿墙而入。至于城内的弗琉斯公民,真是疲于应付了:他们有的正在城墙上与敌人肉搏,有的与那些正从外面攀爬城墙和在云梯上的那些敌人作战,还有的与那些登上塔楼的敌人拼杀。弗琉斯人发现塔楼里面有明火,便点燃一捆捆桔杆从塔楼底部塞进去(当年人们收割了庄稼之后,碰巧将桔杆贮藏于卫城内)。塔楼内的士兵受到火攻,接二连三地跳下塔楼;城墙上的那些偷袭者也在公民的打击下,也纷纷跳下城墙。
[9]卫城内的敌人很快被消灭殆尽了。弗琉斯公民重新控制了卫城。他们的骑兵也冲出城去,准备与敌人战斗。看到这种情况,偷袭者丢下云梯,放弃阵亡者尸体以及那些重伤员,仓皇撤退。在这次战斗中,被杀死的敌人包括在卫城内肉搏中的丧命者加上跳楼摔死的,总数不下80人。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英勇的弗琉斯男人们紧紧握手,互相庆贺;妇女们为他们端上美酒,喜极而泣。的确,此时此刻,所有在场的人都禁不住“含泪惨笑”。(12)
[10]翌年,(13)阿尔戈斯人和全体阿卡狄亚人再次入侵弗琉斯。他们之所以不断袭掠弗琉斯,一方面是出于对弗琉斯人的憎恨,另一方面是因为弗琉斯地处这两个城邦之间,为了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他们总是想制服弗琉斯人。而在此次抗击侵略的过程中,弗琉斯人的骑兵和“精选之队”,在雅典骑兵的协助下,跨过那条河(14),奋起反击,赢得了胜利。他们迫使敌军在当天就败退至山里,敌人未敢践踏平原上的庄稼,仿佛他们路过朋友的田地,小心翼翼地离开了那里。
[11]还有一次,(15)底比斯人派驻西基昂驻军首领率军入侵弗琉斯,随同出征的除了底比斯的驻军,还有西基昂人和培林尼人(此时这两个城邦已经加入底比斯同盟)。此外,攸弗隆(16)率2000名雇佣军参战。其主力军从特里卡兰昂山冲下来,直奔赫拉伊昂,企图蹂躏弗琉斯平原;同时,指挥官留下西基昂人和培林尼人,守卫通往科林斯的城门,以防止弗琉斯人迂回行军,操其后路,夹击其攻打赫拉伊昂的军队。
[12]弗琉斯城里的人们看到敌军朝他们的庄稼地袭来,立即派他们的骑兵和“精选之队”出城邀击敌人,不让他们进入平原地带。双方在那一地带展开拉锯战,持续了将近一天,攸弗隆的军队冲到一片适合骑兵作战的区域,他们抓住时机,一直将对手追杀至赫拉伊昂方才罢休。
[13]到了该鸣金收兵的时候,底比斯人迂回撤退至特里卡兰昂,因为城外的峡谷使其不能直达培林尼。弗琉斯人尾随敌人至山上,也调转方向,沿绕城的道路推进,准备攻击培林尼人及其同盟者。
[14]看到弗琉斯人匆匆撤退,底比斯的将军感到形势不妙,催促手下急行军,力图率先抵达培林尼予以增援。然而,弗琉斯骑兵抢先赶到,向培林尼人发起攻击。起初,由于培林尼人顽强抵抗,弗琉斯骑兵进攻受阻。但是,当本方的步兵抵达之后,他们并肩作战,再次实施攻击。培林尼人全线溃败,一些西基昂人以及大批培林尼的勇士都战死在那里。
[15]战斗结束后,弗琉斯人竖立了一座胜利纪念碑,高唱凯歌。至于底比斯人和攸弗隆的士兵们,他们站在一旁,仿佛是在争先恐后地观看一场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前往西基昂,一路回到城里。
[16]弗琉斯人的另一高尚之举,是将培林尼人普罗克塞努斯予以释放。(17)普罗克塞努斯曾沦为弗琉斯人的阶下囚,尽管当时他们什么都缺,但还是没有索要分文赎金就将其释放了。人们不禁会说,如此行事难道还不算高尚和勇武吗?
[17]如上所述,弗琉斯人的坚定和果敢,使得他们能一直保持对友邦的忠诚,这是不言自明的。弗琉斯人在其国土遭到蹂躏,无法获得任何收成之时,他们一方面靠劫掠敌人的家园为生,另一方面还从科林斯人那里购买一些必需品。这一过程之艰辛,也是一言难尽啊!前往市场的路途中要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市场后,新的困难又出现了:商贩们漫天要价。没人愿意冒死穿梭于战场,为他们运粮载物,更找不到人愿为运送货物的役畜提供担保。
[18]最后,他们身陷绝境,茫然无措。雅典人卡列斯(18)答应愿为其运输物资保驾护航。当他抵达弗琉斯时,他们还请求他将城内的非战斗人员护送到培林尼。(19)于是,雅典人将这些人安置在培林尼。随后,他们采购了各种物资,并且打包装载,准备由役畜驮运。他们在夜里动身,虽然他们知道敌人可能设下埋伏,但一想到公民们饥饿难耐的情景,他们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19]弗琉斯人和卡列斯一起行动。弗琉斯人行进在最前面,途中遭遇敌人突袭,他们相互鼓励,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同时,他们向卡列斯大声呼叫,请求他前来增援。他们很快赶跑了敌人,扫清了前进的道路。这样,不仅人员安全返回弗琉斯,物资也安全运到。由于弗琉斯人在前一天晚上一夜没睡,所以次日他们一觉睡到傍晚。
[20]卡列斯起床后,弗琉斯的骑兵和几个最英勇善战的步兵来到他这里,对他说:“卡列斯啊,今天你就能够成就一桩辉煌的业绩。西基昂人正在我们的边境上修筑工事,(20)那里工匠很多,士兵很少。现在,我们这些骑兵和步兵给你带路,如果你带上你的雇佣军跟随着我们,当到达时,你也许会发现我们已将敌人消灭了,就像上次在培林尼一样,你的到来会扭转战局,聚歼残敌。如果你不接受我们的建议,你可以向神献祭,求取神谕。我们觉得神祇更希望你去成就这一桩伟业。卡列斯啊,这一点你很明白,如果取得成功,你就在敌人的边境上控制了一个要塞,随时可以由此发动进攻,同时也保持了一个城邦的友谊;你可以在你的祖国赢得无上美誉,在盟友和敌人中间声名远扬。”
[21]卡列斯被他们说服了,马上向神献祭。与此同时,弗琉斯的骑兵穿上胸甲,套上马勒,步兵们也做好准备,整装待发。接着,他们拿起武器,排列成队,开到卡列斯献祭之地。卡列斯与预言家前来迎接,说占卜显示吉兆。弗琉斯人齐声说:“就等你们啦,让我们出发吧!”传令官一声令下:“出发!”话音刚落,卡列斯的雇佣军士兵不知哪里来的一股激情,飞也似的冲了出去。(21)
[22]在进军途中,卡列斯的雇佣军殿后,弗琉斯的骑兵和步兵打前锋。起初弗琉斯人还是快步行军,不久他们开始一路小跑,最后,骑兵飞奔前进,步兵们也全速跟上,但仍保持着队形。卡列斯在后面也没落下。当他们看见敌军要塞时,天色已晚。此时,西基昂人有的在洗澡,有的在煮饭,有的在揉面,还有的在整理床铺。
[23]敌人看到他们士气高昂,来势汹汹,吓得撒腿就跑,将所有物资都留给了这些勇士们。勇士们利用敌人留下的和随身带来的东西,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他们先向诸神奠酒,感谢神祇给他们带来好运,同时高唱凯歌。随后,他们安岗布哨,美美地睡了一夜。弗琉斯人在塞阿米亚获胜的消息,当晚就传到了科林斯。科林斯人为表达他们的敬意,宣布马上使城内所有公牛以及役畜驮上粮食,运往弗琉斯。弗琉斯人在修筑这些要塞(22)期间,科林斯人天天都派出护送队。
* * *
(1) 公元前366年。
(2) 塞阿米亚位于斯皮里亚(Spiria)高山附近,特里卡兰昂山向北延伸的部分。位于斯提曼伽村(Stimanga)与斯克拉帕尼村(Skrapani)之间。
(3) 色诺芬:《希腊史》,VI. 5. 29。
(4) 公元前370年。
(5) 拉哥尼亚东海岸一城镇。
(6) 弗琉斯人担负掩护全军的重要职责。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I. 1. 18。
(7) 公元前369年。
(8) 具体时间约在公元前369或前368年。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I. 1. 15。
(9) 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I. 1. 18,2. 8。
(10) 或译“每组5人中有1人休息”,即10人中有2人白天值勤,晚上休息。这2人都被杀死,其中1人当时还在睡觉。
(11) 卫城的城墙的一侧为下城的城墙的一部分(即上下城共用一段城墙),另一侧将卫城与下城隔开。阿卡狄亚人和阿尔戈斯人进攻的显然是卫城的外墙(也是下城的外墙),从字面意思来看κεφαλή有头部之意,荷马《伊利亚特》XVI. 412中κατά κεφαλήν有自上而下的意思,但κατά κεφαλήν在此的确切含义不明。
(12) 这是荷马史诗中的一个著名典故。参阅荷马:《伊利亚特》,VI. 484。另可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I. 1. 32;《居鲁士的教育》,VII. 5. 32;《希耶罗》,III. 5;《会饮篇》,II. 24。
(13) 公元前368/前367年。
(14) 阿索普斯河(Asopus)。
(15) 公元前367/前366年。
(16) 西基昂的僭主。
(17) 公元前366年。
(18) 雅典一将军。
(19) 关于此事发生的时间,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I. 2. 3;VII. 4. 17。
(20) 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I. 2. 1。一个名叫塞阿米亚的地方。
(21) 公元前366年。
(22) 这些要塞的控制权已落到弗琉斯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