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第一部分中,我试图利用地理空间的概念,探究所有那些反复出现的、缓慢的和永久性的特征。

在研究静止的或者几乎静止的历史时,我毫不迟疑地越出了原则上专门研究16世纪后半叶历史的年代界限,引用了各个时代的甚至包括现代的证据。维克多·贝拉尔从他眼前的地中海发现了《奥德修纪》中的景色。但是,就像费阿刻斯人的科孚岛,抑或食落拓枣人的杰尔巴岛,人们可以发现尤利西斯本人,历经许多世纪之后仍无变化。

从这一长远观点出发,第二部分把我们引入一个更接近于个人的历史:集团的历史,集体的命运和总的趋势。这是一部社会史,其主角是人,人类,而不是像莫里斯·阿尔布瓦克斯可能会说的那样是“物”,或者换句话说,即人类在物的基础上建造的东西。1

其实,第二部分旨在满足两个互相矛盾的目的。它关心社会结构,关心那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变化缓慢的机构;此外,它还关心那些结构的发展。因而,它把我们行话所说的结构和形势,把静止的和运动的,迟缓的和快速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正如经济学家2——实际上是他们为我们作了最初的区分——所熟知的那样,现实的这两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存在,而日常生活却是变化与延续因素永无休止的混合。

但是,想通过一次努力弄清这一复杂的景象并非易事。下面各章把难点切割开来,依次研究经济制度、国家、社会、文明、必不可分的中间媒介等问题,最后是战争的不同形式。不过读者不要有错误的想法。由于不能一蹴而就,以上列举的种种研究是朝着唯一的、全面的理解所作的一次又一次努力中的一次尝试。

这些进一步的区分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对智者而言,它们尚不能令人满意,但是任何方案只要能以尽可能少的重复尽可能好地把问题解释清楚,就有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