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能量與修行的關係(1)
普:我們能不能討論一下以自我為中心的行動?
克:自我中心的“中心”二字暗示著範圍的存在。我們應該這麼說,只要有個中心存在,就必定會有範圍和局限,因此所有的行動都必須限制在這個範圍之內。
普:自我的範圍有哪些?
克:它可以有限也可以無限,但是總有一個範圍存在。
戴:無限?
克:你可以無限地擴充你的自我,但是只要有一個中心,就有局限和範圍。而這個範圍是可以伸張的。
普:先生,這個範圍可以無限伸張嗎?
克:讓我們慢慢地討論。通常所說的自我中心的行動,都是為自己考慮或朝某個目標發展自己,是從中心擴張到某個範圍的行動。你可以通過社會服務、民主或獨立的方式擴張你自己,但是終究還在一個範圍之內。
阿:先生,重點是行動有沒有可能不助長自我中心?
克:或是根本沒有一個中心存在。
阿:先生,我們沒有任何資格討論“無我”的問題,老實說我們所有的行為,包括呼吸在內,都在助長這個自我中心。
克: 重點是只要在一個範圍內的能量都是有限的,也是機械化的。任何這個範圍之內的行動都是有限而片面的,因此就在耗損能量。
威: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中心和它的範圍。接下來的首要問題就是該如何去瞭解這個“自我”。
克: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們本來就是自私的眾生,自我中心的人類。我們永遠只為自己或自己的家庭著想。我們也許會把這種自我擴張到社會服務或是政治工作,但仍然是那個中心在運作。
普:為群眾服務的人時常以為自己是無私的,在這種行為中比較不容易辨認出自我。
克: 你也許這麼想,但是我為窮苦大眾服務的“我”,仍然在這個中心的範圍之內。
普:先生,我想要澄清一件事。你質疑的該不是為窮苦大眾服務這份工作的價值吧?
克:當然不是。我質疑的是我們對於窮苦大眾、國家、上帝或任何一種理念的攀緣與認同。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阿帕:我想普普吉剛才問的是心念的活動能不能停止?心念在內外擴張和認同攀緣的活動中耗盡了心力,有沒有一種巨大的能量可以使它停止,使它不再那麼明目張膽?
克: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普:真正的問題是這樣的。我們已經竭盡所能去瞭解自我中心的本質。我們觀照過,也靜坐過,但是自我的活動照舊進行。
克:不,我認為我們都犯了一個錯。我們並沒有認清這些起起落落的妄念其實不斷在消耗我們的能量。而所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活動,不論是念頭或行為,其實都在製造痛苦。
普:先生,如果腦細胞的活動就是要不斷製造一些漣漪,使自己陷入其中,陷入這種自我感中,那麼……
克:不,普普,我們的腦子有兩種需求,那就是安全感和永恆感。
普:兩者都能從自我感中取得。
克:因此自我感才變得那麼重要。
阿帕:先生,腦子是一個機械化的實體:它的慣性就是不斷建立安
全感和永恆感。我們要如何打破這種慣性運作?這就是普普
吉的意思。
克:我不想探討這些,任何打破的行動,都仍然局限在自我的範圍內。那麼到底有沒有一種行動是無我的?
普:有的時候自我好像沒有了,但是腦細胞如果還保存自我中心的活動,它就又會重蹈覆轍。於是我就告訴自己,一定有另外一種巨大的能量,可以把這個自我去除。
阿帕:我們的腦子就是一個電腦,我們的行為模式也就是設計好的程式。而這架電腦的回輸作用也愈變愈複雜。那麼先生,那種巨大的轉變能量又是什麼?是全神貫注的力量,還是空寂,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
克:腦子的活動就是設計好的程式,從自我中心到週邊,再從週邊回到自我中心,來來回回不斷地運作,這種腦細胞的活動有可能停止嗎?
普:有沒有一種能量可以不通過我們的意志力來中斷這種活動?
克:腦細胞數千年來受到的局限有可能打破嗎?
阿帕:並且還能停止這種活動?
克:只要活動一停止,你就突破局限了。那麼有沒有一種能量,它沒有任何動機,也沒有自我的中心?
普:有的。假設有的話,我們能不能加以探索?
克:我們現在就要做這件事。
阿:我們惟一的工具就是全神貫注地觀照。
普:其實我並不是在假設什麼,我是想問克裡希那吉一件我們從未問過的事。這事更難開口。
克:那就先不要啟口。你們剛才問的是有沒有一種能量的運作,它既沒有動機,也不會耗盡,因此不是機械化的運作。而我們發現:受到數千年局限的腦子,早就習慣於永無止息的機械化活動,這些活動有可能停止嗎?我們的答案是,只要這架電腦的插頭一拔掉,這些械化的活動就能停止。但是一有停止的動機產生,就又回到原樣。你們問有沒有可能停止妄念?這其實是錯誤的問題。一旦我們認清不停止的嚴重性,自然會停止的。
發問者:沒錯。但是很快它又開始活動了。
克:不,先生,你一想要它停止,自我中心的活動就又開始了。
發問者:如果我想要這些妄念永遠停止呢?
克:那就是“貪”。我們必須認清一點,妄念的活動一旦停止,機械化的運作就結束了。但是你無法要求它永遠停止,如果你要求它永遠停止,就扯進了時間的因素。
阿帕:難道“觀照”就不是機械化的活動嗎?它就不是從自我中心出發的嗎?
克:觀照的本身是一種“如實”的活動。
阿帕:難道這個活動就沒有中心嗎?
克:當然沒有。
發問者:因此觀照本身就是另一個次元的活動。
克:我“觀照”到了。這種“觀照”是一種沒有選擇的覺察。只要如實覺察妄念的活動,電腦程式就停止了。這個討論就到此為止。讓我們回頭來看看普普的問題。有沒有一種能量,它沒有動機,也不是機械化的,因此永遠可以汰舊換新?
威:那是一種死亡的能量。
克:你的意思是什麼,先生?你指的是“停止”嗎?
威:完全停止。
克:你是說在範圍之內的活動完全停止了?
威:我是指自我認知活動的停止。
克:換句話說,自我活動的停止就是一種死亡。那麼這種死亡的能量有沒有來由?
威:它沒有來由,就像身體中的血液一樣。
克:我明白了。這是理論,還是真實發生的?
威:是真實的事。
克:你的意思是當時自我中心的活動完全停止了?
威:只有在那股能量出現的那一刻。
克:不,我們所說的不是那種暫時出現的能量。
威:但是在那一刻確實有種超越時間的感覺。
克:好,那麼然後呢?
威:然後又回到了原狀。
克:於是你又回到了自我中心的活動。
威:我對於那種感覺又想重複又害怕,因為簡直就像死掉了。
克:它是不請自來的嗎?
威:是的。
克:你還想要它再來嗎?
威:我不知道自己是想要它,還是懼怕它?
克:不管怎麼樣,它還是在自我的範圍之內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普普難以啟口發問的。普普,你是不是想討論“拙火”的問題。
普:是的,先生。
克:你們若想要討論拙火的問題,就必須把一切有關拙火的成見拋開,因為我們要討論的事情非常重要。你們願意把那些上師說過的話全拋開嗎?你們願意重新像一張白紙一樣開始探討嗎?
現在歐美有很多拙火研究中心紛紛成立,主持人是那些聲稱自己的拙火已經覺醒的上師。科學家也開始對這件事感興趣。他們認為只要通過某種瑜珈修持或某種呼吸方法,就可以把拙火喚醒。這一切已變成一種賺錢的行業,而被喚醒的人時常是行為不健全的人。
發問者:我們只想知道有沒有一種能量可以去除自我的局限,使人進入無我的境界。
克:只要自我中心的活動不停止,你就不可能接觸到這種能量。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拒絕討論拙火的原因。我們如果不做好觀照的功夫,不過健全的生活,而只是一味想添點新鮮的花樣,那麼我們的不健全就會照樣持續下去。
威:即使拙火覺醒以後,自我中心的活動仍然會持續。
克:我不知道你說的拙火是什麼,如果是這種情形,我懷疑他的拙火是否真的醒來了。
威:先生,我們真的很想瞭解清楚,因為確實有真實的例子發生過。
普:你是否知道有一種能量是達到無我之後出現的?我們以為拙火就是你說的那種無限的能量。
克:你是說當自我的活動完全停止以後……
普:不是完全停止,而是在暫時停止出現的。
克:不,只有妄念完全停止以後,無限的能量才會釋放出來。
普:我說的不是這種能量。
克:我說的就是這種能量。我們能不能給拙火一個正確的定位?有些人宣稱自己有拙火覺醒的經驗,這點我很質疑。真正的拙火是在妄念完全止息後才可能釋放的。這些人體驗的可能只是生理上的一種能量,也稱為拙火。如果你的生活之中仍有性關係、虛榮之類的染者,而宣稱自己的拙火已經覺醒,那麼你的“拙火”就仍然局限在自我的範圍之內。
普:如果我們真想探討這個問題,就應該知道一般人所謂的拙火覺醒有哪些現象。拙火和人體七個靈力中樞有密切的關係。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是不是真的?你說的無限能量與這些靈力中樞又有何關?
第7節 能量與修行的關係(2)
阿:在我們進入這個主題以前,我想提出一點傳統的看法。傳統認為凡是有可能傷害別人的人,都不能為他覺醒拙火。
克:不,先生,你要仔細想一想。我們怎能說某人有害或無害?還有人說印度的上師們誤導了許多人呢!
阿:這也就是我的意思,先生。我覺得除非一個人的內心已經完全沒有傷害他人的意圖,否則這股能量只會有害而無益。
克:阿秋吉,普普吉問的只是一般人對於拙火的觀念,譬如開發靈力中樞等等。
阿:我的意思是,印度的傳統認為,一個人必須先完全淨化自己,才有資格談拙火的問題。
克:你是說除非一個人已經完全斷除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活動,然後才有資格談普普吉所說的拙火。
普:你說的和我說的是兩回事。
阿:我認為是同一件事。佛教所說的“西拉”(Sheela)和印度教的“阿狄卡”(Adhika)是同一個意思,都是“淨化”的意思。
普:我想當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時,都應該具有某種程度的自知之明了。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建立起內在的均衡,就不可能談什麼能量覺醒,否則克的教誨豈不是一點意義也沒有了。我想凡是接納克的教誨的人,都願意揭露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我才覺得可以討論這個問題。但是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拙火的問題比其他的問題危險?難道對於意念或禪定的探討不危險嗎?一個有理解力的人,這些問題他自然會理解,一個沒有理解力的人,你說什麼他都不會懂的。一個想要為非作歹的人,遇到什麼東西他都可能誤用。
克:除非你的生活方式已經完全脫離了自我中心,否則那種無限的能量是有可能降臨的。
威:一般所謂的拙火覺醒以後,起初是快樂,接著就是恐懼的感覺。
蘇:我們想知道為什麼會有恐懼產生?
威:恐懼是後來才出現的,因為你會經歷一種什麼都消失的死亡感受。當你回復過來之後,你會驚訝自己還活著。接著所有的意念、欲望等等又全都回來了。
克:你稱這為拙火的覺醒嗎?
威:我不知道,先生。
克:那麼你為什麼給它冠上拙火的標籤?
威:幾天之後,你整個人生都改變了,性欲和其他的欲望全都消失了,一直持續好久。
克:我瞭解這些,但是你終究還是回到了原狀。
威:會回到原狀,是因為這個人沒有真的開悟。
克:這就是我的意思,先生。如果一個人還會回復原狀,我懷疑他是否真的得到了這種無限的能量。
普:為什麼拙火會造成這麼多的爭論?大部分的人在觀照自己的過程裡都會有一些神通經驗。而且我們聽過克的教悔,我們都應該把這些神通現象擱置一旁。
克:聽清楚了沒有?所有的神通經驗全都不能執著。
阿:不僅不能執著,而且得完全放下。
威:但是,拙火確實能打通身體的氣脈。
克:先生,你為什麼認為這件事很了不得?那只不過代表你變得比從前更敏銳了。變得非常敏銳,如此而已。
威:但是,我的能量也加強了。
克:當你變得敏銳時,能量自然加強。但是你為什麼要稱之為拙火,或這個那個的?
普:真正的重點是你的人生有沒有完全改變。我的意思是,覺醒的真諦是要我們有全新的生活方式、視野和關係。
發問者:先生,我想問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的生活已經圓滿了,拙火會不會覺醒?
克:先生,你的生活已經圓滿了嗎?
發問者:沒有。
克:那麼就不要問這個問題。
普:其實我是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問的。在傳統的瑜珈裡,拙火是人體潛存的一股靈能,可以通過不同的修煉把它喚醒。當它醒來之後,就會打通中脈上的七個能量中樞以及其他氣脈,造成身心或意識的轉變。它打通到最後,就能突破所有自我心中的活動。這才是拙火的基本理念。
阿帕:“梅斯克林”都能造成這種現象,你當然也有能力達到。(譯
注:梅斯克林是從仙人掌提煉出來的意識轉化劑。)
普:我只是想問克裡希那吉,如果不經過別人的喚醒,而是自己醒來的拙火,能不能完全去除自我中心的活動?
克:讓我換一種說法。除非自我中心的活動先停止,否則無限能量是無法降臨的。
阿:我認為哈達瑜珈造成了一種錯誤的信仰。他們以為開發這些靈力中樞就能達到無我的境界,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
普:那麼我們就該把這種想法完全拋棄。
阿:我們應該把它完全拋棄。
普:既然這個問題無法再討論了,就讓我提出另外一個問題。我們要做何準備才能接受那無限的能量?
克:你是不是想鍛煉你的大腦和心智,以便接受那種能量?
普:我明白你所指的是什麼,但是我無法說是或不是。
克:那麼又為什麼要把能量的問題扯進來。你應該先做好觀照的基礎,做好修持的準備。我們全都生活在矛盾、衝突和痛苦之中,因此我想知道有沒有方法可以停止痛苦,全人類的痛苦,然後才能發現同體大悲的真諦。
蘇:慈悲可以刻意修來嗎?如果不能,你為什麼要提到修持?
克:我的意思就是,一旦你有刻意修持的動機,你就永遠也不可能接受那無限的能量。
蘇:怎麼可以沒有動機,先生?我們都活在牢籠裡,如果我們看清這種局限,自然想要得到解脫,這種想法也算是錯誤的動機嗎?如果沒有這種動機,我們就永遠不可能解脫了。
克:不,你沒有聽清楚。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折磨、不幸和困惑,這種感覺有沒有可能停止?這其中沒有追求什麼的動機可言。
蘇:在這點上是沒有動機可言,但是你還提出了那無限能量的問題。
克:我沒有提出任何進一步的問題,只有那第一個產生的問題,也就是痛苦的過程能不能停止?只有當你們不再痛苦時,我才能和你們討論那無限的能量。
普:人類的心智必須經過修持才能接受那無限的能量,那麼心智是什麼?你說這是個錯誤的問題,還說我生活在衝突、痛苦中。我確實是活在痛苦中,而且還看清這種衝突和痛苦是永無止境的。
克: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企圖喚醒拙火來幫你去除痛苦就更錯了。
普:很顯然是如此。
克:那就好像要求別人來清掃你的家一樣。在清掃的過程裡一定會發生很多事,你可能會得到像天眼通之類的各種神通。但是你一旦陷在這些神通裡,就不可能再有進展。如果你不陷入其中,就有機會進入本質。普普,你剛才問,人的心智是否必須做好準備功夫,才有機會接受那無限的能量。那麼就做好準備功夫,把你的家徹底大掃除一番,直到一絲一毫的逃避都消失為止。然後才能討論無限大能的問題。如果你真的斷除了所有的痛苦,我才願意和你們討論拙火的問題。
阿:先生,我所以不贊成討論拙火的原因,就是因為哈達瑜珈的經典認為拙火可以在修持上給我們外來的助力。
克:阿秋吉,看在老天的份上,你到底有沒有清掃你的家?
阿:絕對有。
克:好,你們的問題是什麼?你們想知道有沒有一種無限的、可以汰舊換新的、非機械化的能量存在?我說有的。絕對有的。但那不是你們的拙火?首先,你們的身體必須先變得敏銳,不是欲望上的敏銳,而是純然的敏銳,然後你們的身體就會有具備它自己的智慧,那種不受大腦指揮的智慧。然後又會怎麼樣?如果你們真的要我說,我就說好了。那些聲稱自己拙火覺醒的上師並沒有真的在觀照上下功夫,他們吃葷,他們仍然求名求利,我實在懷疑他們的拙火是否真的覺醒了。
普: 隨時隨地觀照我們起心動念就可以了斷痛苦,這才是最重要的。
克:沒錯,你們只需要做這件事,別的都不必管了。這才是最特殊、最神聖的事。那種能量不是你們請得來的,但是你們都在犯這個錯。清掃你們的家需要極大的修持,不是那種控制、壓抑或臣服于權威的修持,你們明白了嗎?這種修持需要隨時隨刻全神貫注地觀照。如果你們付出了全部的注意力,截然不同的無限能量就會產生。你們能做到嗎?
威:只能做到一會兒。
克:我是說你們能不能隨時隨刻維持在空性中?如果能的話,這種能量會不請自來。當空性產生時,能量就會充滿。因此你的心能不能一無所求,沒有任何痛苦和煩惱?這才叫做真的冥想。
普:如此就能完全轉化人類的意識。
克:就像阿帕所說的,人心受到數千年的局限,只有當這機械化的運作停止了,局限才能被打破。你必須把電腦的插頭拔掉,它才能停止操作,問題就在這個自私自利的中心能不能停止活動?自我中心的活動一旦停止,過去、現在、未來的活動就停止了,自私自利的活動停止了,截然不同的活動才能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