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所谓未来的艺术,是指那种似乎应该从社会上一个阶级的艺术中发展出来的特别精雅的新艺术,这种艺术现在被认为是最崇高的艺术。但是这种未来的新艺术不可能存在,也不会存在。我们基督教世界的上层阶级所特有的艺术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沿着它所走的那条道路走下去是没有前途的。这种艺术一旦脱离了艺术的主要要求(即让它受宗教意识指引)而变得越来越为少数人所特有、因而越来越不正常之后,它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未来的艺术,实际上将会产生的那种未来的艺术,不会是现在的艺术的继续,而将在完全不同的新的基础上产生,这个新基础跟指引着我们现在的上层阶级艺术的那种目标之间毫无共通之处。
未来的艺术,换言之,将从流传在人们中间的整个艺术中选拔出来的那一部分艺术,不是传达只有富裕阶级的某些人才能体会的感情(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而只能是体现当代人的最崇高的宗教意识。只有传达出把人们导向兄弟般团结的感情的作品,或者传达出能把所有的人联合起来的人类共有的感情的作品,才能算是艺术。只有这种艺术将突出在其他艺术之上,为人们所容许,受到人们赞扬,并到处流传。可是传达从人们的落后宗教理论中产生的感情的艺术,如教会的艺术、爱国的艺术、淫荡的艺术,传达迷信的恐怖、骄傲情绪、虚荣心、对英雄的颂扬等感情的艺术,激起只对自己民族的爱以及激起肉欲的艺术,都将被认为是坏的、有害的艺术,并将受到社会舆论的斥责和轻视。除此之外,其他一切艺术,传达只有少数一些人能体会的感情的艺术,将被认为是不重要的艺术,既不受人斥责,也不受人赞扬。一般说来,艺术的评价者不会像现在那样是个别的富人阶级,而将是全体人民。因此,如果一部作品想被人们认为是好的,想要到处流传并受人赞扬,它就不应该去满足某些处于相同的、往往不自然的情况下的人们的要求,而应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满足处于自然的劳动条件下的全体人民——广大群众的要求。
产生艺术的艺术家也不像现在那样只是从全体人民的一小部分中精选出来的少数富人或者跟这些人接近的人,而将是全体人民中所有确能从事艺术活动并爱好艺术活动的有天才的人。
那时候,艺术活动将是所有的人都能参与的。这种活动之所以成为全体人民都能参与的,是因为第一,在未来的艺术中不但不要求有复杂的技术(这种技术使当代的艺术作品变得丑陋不堪,并须花费很多时间和紧张训练来获得),相反地,要求清楚、简明、紧凑,这些条件并不是靠机械的练习能够获得的,而是要靠趣味的培养来获得。第二,那时不再会有现在的只有某些人才能入学的专业学校,而在平民小学里,每一个人除了识字以外都将受到音乐和绘画的训练(唱歌和画图),这样,每一个人在受到绘画和音乐的基本训练之后,如果觉得自己在某一种艺术上有才能、有灵悟的话,就可以在这一方面深造,以臻完善之境。第三,现在花在虚假艺术上的一切力量都将转用于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真正的艺术。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专门的艺术学校,艺术的技巧就将降低。无疑的,技巧将会降低,如果我们所谓技巧是指现在被认为是优点的“艺术的复杂化”的话。但如果技巧是指艺术作品的清楚、美丽、简短、扼要的话,那么,即使专业学校没有,平民小学也不教基本的绘画和音乐,技巧非但不降低(这一点可以从全部民间艺术中看出),而且将百倍地臻于完善。技巧之所以会臻于完善,是因为现在隐藏在民间的一切天才艺术家将成为艺术事业的参与者而创造出真正的艺术新范作,不像现在那样需要复杂的技巧训练,他们有的是真正的艺术范例,真正的艺术新范作对艺术家来说照例将是最优秀的技术学校。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连现在也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生活中学习的,是从伟大的大师们的范作中学习的。当艺术的参与者是全体人民中最有天才的人,范作也更多,而且更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时候,未来的艺术家所缺少的学校训练将用艺术家从流传在社会上的无数优秀范例中所得到的训练来补偿而且绰绰有余。
这是未来的艺术与现在的艺术之间的差别之一。另一个差别在于未来的艺术不是由职业的艺术家创造的。职业艺术家因自己的艺术而获得酬劳,他们除了自己的艺术之外不再从事其他任何事业。未来的艺术将是人民中间任何一个人都能创造的,每一个人只要当他感觉到对艺术创作有要求,就可以从事这一活动。
在我们的社会里,大家认为一个艺术家如果在物质上有了保障,就会工作得更好,产生出更多的作品来。这种看法再一次明显地证明(如果还需要证明的话),在我们这些人中间被认为艺术的东西并不是艺术,而只不过是艺术的模仿物。下面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对一个皮鞋匠或面包师来说,分工是很有利的,皮鞋匠或面包师因为不需要自己筹办午饭和木柴,就能做出比他必须自己筹办午饭和木柴时更多的皮鞋和面包来。但是艺术并不是手艺,而是艺术家体验过的感情的传达。只有当一个人过着在各方面都很自然的、人们生来就应有的生活时,他心里才可能产生感情。因此,艺术家的物质需要的保障对艺术家的生产率说来是一个致命伤,因为它使艺术家可以不必具备一切人都具备的、为维持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而跟自然作斗争的条件,从而使艺术家失去了体验人所固有的、最重要的感情的机会。再也没有一种情况能比生活有充分保障和奢侈(我们社会里的艺术家一般都处于这样的情况)更有损于艺术家的生产率了。
未来的艺术家将过着人们所过的平常的生活,他靠某一项劳动谋生。他将努力把浸澈他全身的那种崇高精神力量的果实交付给最大数目的人,因为把自己心里产生的感情传达给最大数目的人是他的乐趣和奖赏。未来的艺术家甚至无法理解,一个艺术家的主要乐趣既然在使自己的作品广泛流传,他怎么能够只为了一笔钱而交出自己的作品。
在没有把商人逐出圣殿之前,艺术的圣殿就不是一所圣殿。未来的艺术将把这些商人驱逐出去。
所以未来的艺术的内容,根据我的设想,同现在的艺术全不相像。未来的艺术的内容不是虚荣心、烦闷、厌倦,以及用各种可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淫荡之情等特殊感情的表达(这种种感情只有那些强使自己脱离人们生来就应有的劳动的人才能领会,才感兴趣),而是那些过着大家生来就应有的生活的人所体验过的、从当代的宗教意识中产生的感情的表达,或者将是所有的人毫无例外地都能领会的感情的表达。
我们这个圈子里不知道,不能或不想知道应该成为未来艺术的内容的那些感情的人以为,这样的内容同他们现在碌碌从事的那种为少数人特有的艺术的精美之处相比之下是很贫乏的。他们想:“在基督教的对他人的爱的感情领域内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表达呢?而所有的人都能领会的感情又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和单调乏味。”其实,只有基督教的宗教感情和所有的人都能领会的感情才可能是当代真正的新的感情。从当代宗教意识中产生的感情,基督教的感情,是无限新鲜和多样的。不过这并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样,指描写基督和福音故事,或以新的方式重述基督的关于团结、友爱、平等、博爱的真理,而是指:人们一旦用基督教的观点观察从各方面看到的所有那些非常陈旧、平凡的生活现象,这些现象就会唤起极为新鲜的、想象不到的、激动人的感情。
还用什么能比夫妇之间的关系和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更陈旧的呢?还有什么能比人们对待同国人、异国人,对待侵犯、防御,对待财产、土地,对待动物的态度更陈旧的呢?但是人们一旦用基督教的观点认识这些现象,立刻就会产生无限多样的、极为新颖极为复杂的、激动人的感情。
表达出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能领会的最纯朴的感情的未来艺术,其内容的范围也正是这样,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在我们从前的艺术中,一般认为只有某种特殊地位的人所固有的感情才值得用艺术来传达,而且这种感情一定要用最精细的、大多数人所不懂的方法来传达;而那庞大的整个民间儿童艺术的领域——笑话、谚语、谜语、歌曲、舞蹈、儿童游戏、模仿——却被认为是不配作为艺术对象的。
未来的艺术家将懂得,创作一篇使人感动的神话、一首歌谣,一些供人消遣的谐语、谜语,一个引人发笑的笑话,或者画一幅为世世代代的成千上万的儿童和成人所喜爱的图画,要比创作一些供富裕阶级的某些人作短时间消遣而此后将永远被遗忘的小说、交响曲或图画重要得多,有益得多。而这种表达纯朴的、大家都能领会的感情的艺术有着非常广大的领域,这一领域几乎还没有被触动过呢!
因此,未来的艺术不但不会变得贫乏,相反地,在内容上会无限地丰富起来。未来的艺术的形式也是这样,它不但不会比现在的艺术形式差,而且将比现在的艺术形式高明得无法相比。所谓高明,不是指精细复杂的技巧而言,而是指简明洗练地传达艺术家所体验过并想要传达的感情的技能。
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位作有关银河中星辰的光谱分析的公开演讲的著名的天文学家谈话,我对他说,如果他以自己的知识和演讲技巧来作一次有关初级天文学的公开演讲,只讲最熟悉的地球运行的问题,那该多好,因为在听他那有关银河中星辰的光谱分析的演讲的人当中,一定有很多人,特别是妇女,不完全知道为什么有日夜之分和冬夏之分。这位聪明的天文学家微笑着回答我说:“是的,这样一定会更好,但是这样的演讲很难作,而作一次关于银河的光谱分析的演讲要容易得多呢!”
在艺术中也是如此,写一首叙述克娄巴特拉时代的事迹的叙事诗,或者画一幅尼禄焚毁罗马的画,或者写一部具有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劳斯风格的交响曲,或者写一部瓦格纳风格的歌剧,要容易得多。可是要简明扼要地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而且要讲得能传达出讲故事者的感情,或者用铅笔画一幅感动观众或使观众发笑的画,或者写四小节没有伴奏的简单明晰的旋律(它传达出一种情绪,使人听了就会记住),却要困难得多。
“现在要我们这些已经进化的人回复到原始状态,那是不可能的,”当代的艺术家们这样说,“我们现在不可能写出像俊美的约瑟、像奥德修那样的故事,不可能刻出像米洛斯的维纳斯那样的雕像,不可能创作像民歌那样的音乐。”
的确,这对当代的艺术家说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对未来的艺术家说来却不是不可能的,因为未来的艺术家不会懂得用技巧的改进来掩盖空洞内容的那种不正常的情形,而且未来的艺术家由于不是专业艺术家,不因自己的活动而得到酬报,就只有在感觉到自己有这种不可抑制的内心要求时才会创作艺术。
未来的艺术不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将同现在所谓的艺术大相径庭。未来艺术的内容只可能是把人们引向团结或者现在正在使人们团结起来的那些感情,而艺术的形式将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的。因此,在未来,完美的理想不是只有几个人能体会的感情的特殊性,相反地,是感情的普遍性;不是形式的堆砌、不清晰和复杂(像现在一般所认为的那样),相反地,是表达的简明和洗练。只有当艺术像那样的时候,它才不会像现在这样给人消遣,叫人堕落,并为此让人花费最宝贵的精力;它将获得它所应有的性质,成为传达基督教的宗教意识(从理性的范畴到感性的范畴)的工具,借此把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引向宗教意识为他们指示的完美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