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是个很小的诸侯国,它和郑、楚等国互相通婚,所以这几个国家之间保持着姻亲关系。后来邓国和楚国、巴国发生矛盾,楚、巴联军一起攻打邓国,邓国大败。

后来攻打过邓国的楚武王死了,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楚文王。楚文王打算进攻申国,要路过邓国。

邓国国君是邓祁侯,邓祁侯妻子的妹妹叫邓曼,邓曼是楚武王的夫人,邓曼生了楚文王。

凭着这层关系,邓祁侯命人说:“楚王是我的外甥,把他留下设宴招待他吧。”于是,邓祁侯也不设防备,就邀请楚文王来赴宴。

邓国三个大夫骓(zhuī)甥、聃(dān)甥、养甥知道楚文王有吞并周边小国的野心,于是劝说邓祁侯趁着宴请的机会,杀死楚文王。邓祁侯认为这不合道义,不同意这么做。

邓国的三位大夫就劝谏说:“将来灭亡我们邓国的,肯定就是楚王。如果不及早下手除掉他,只怕后悔都来不及了。

邓祁侯说:“楚王是我的外甥,那就像是自己的亲骨肉一样。如果我暗中对他下手,那就成了不仁不义的小人,人们将会唾弃我,我死了,人们也会不愿意吃祭祀我的东西的。”古人认为祭拜过祖先的物品会带来福气,所以一般祭祀过的食物会被众人分享。

三位大夫回答说:“如果你不听我们三个人的话,国家的社稷不保,土地和五谷的神明就得不到祭享,更别说祭祀君王你了。楚王灭了申国,回头就会攻打邓国。这是只恶虎,不可放过呀!”

不管三人怎么劝说,邓祁侯都不同意。

楚文王攻打申国得胜返回的那一年,楚国进攻邓国,邓国大败。又过了几年,楚国再次攻打邓国,邓国终于灭亡了。

【博闻馆】

政治和亲

邓祁侯的妻妹邓曼是楚武王的夫人,邓祁侯以为这种政治婚姻可以保住邓国的平安,但是在兼并战争的面前,楚文王还是对邓国没有留情面。在古代,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矛盾或者进一步增进两国之间的感情,常常会有这种政治联姻,当然所取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我们来看看春秋时期有名的“秦晋之好”。

汉武帝为了与乌孙(今伊犁河流域)友好,共击匈奴,将细君公主嫁给了乌孙王。细君公主幼年时,其父刘建谋反失败,刘建一家大多被杀,细君公主因为年幼才躲过一劫。细君公主去和亲的时候,虽然汉武帝给她陪嫁的物品和随从很多,乌孙王也专门为她修建了宫室,但是,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细君公主日夜思念长安。她作的一首诗至今留传,细细地倾诉着自己的思乡之情:“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意思是说:我的家族把我远嫁给乌孙王,住的是毡帐,吃的是肉,喝的是奶。我在这里实在心伤,真希望变成一只鸟儿飞回故乡。由于不适应塞外生活,再加上思乡过度,细君公主二十几岁就不幸去世了。

汉代还有解忧公主和亲、王昭君和亲,唐代有非常著名的文成公主和亲。和亲对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确会有缓和,但是在不同利益面前,战争还是会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