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国君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和武将勾结,共同谋反。他们闯入宫中杀死了齐襄公,公孙无知便当了齐国国君。

当年齐襄公在位的时候,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看出齐襄公的儿子中有两个比较出色,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于是管仲就当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当了公子小白的老师。

鲍叔牙对齐国的乱局早就有预见,他说:“国君治国没有标准,让百姓放纵,恐怕将来国家要乱。”动乱真的发生了,鲍叔牙就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jǔ)国。鲍叔的好朋友管仲和大臣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

公孙无知刚当上齐国的新国君,第二年就被手下杀了。齐国无君了,鲁国国君便立即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鲍叔牙此时也得到了齐国内乱无君的消息,保护着公子小白日夜兼程往齐国赶。

管仲为了让公子纠顺利登基,领兵在半路拦截公子小白。管仲看见了公子小白的马车,便张弓搭箭,向公子小白射去。小白中箭,大叫一声,手捂腹部倒了下去。

公子纠和召忽听说管仲射杀了公子小白,悬着的心就放下了。除掉了竞争对手,鲁军保护着公子纠慢慢悠悠地赶路,六天后回到齐国一看,公子小白已经登基做了国君,他就是有名的齐桓公。

原来管仲射公子小白的那一箭,正好射在小白的衣带钩上。小白灵机一动,惨叫一声倒下装死,迷惑了管仲。等管仲带人走远了,他就催着车子快跑。所以小白一行抢先回到了齐国。等鲁军护送公子纠回来,已经迟了一步。鲍叔牙代表公子小白对鲁国军队说:“新君已经登基,请鲁军把公子纠杀了,管仲、召忽也是新君的仇人,请鲁军把他们活捉了交给我!”

混乱中,公子纠被鲁军所杀。召忽眼看自己保护的公子纠死了,也自杀了。管仲主动请求做俘虏,让鲁军把自己交给齐国处置。鲍叔牙接收了这个重要的俘虏,却亲自把他放了。

之后,鲍叔牙立即求见新国君齐桓公,请求他念在各为其主的份上,不要恼恨管仲。

鲍叔牙说:“国君要是想做太平君主,那么有我和高傒(xī)两个大臣就可以了。不过,国君假如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就非管仲不可。”

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不念旧恨,拜管仲为相。

元代螭纹玉带钩

【博闻馆】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文中提到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我们现在不妨讲讲这两个人友谊的始末。《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和鲍叔牙一起游玩了,鲍叔牙深知管仲是个人才。后来管仲做了一代名臣,他回忆起鲍叔牙,饱含深情地说:“我当年贫困的时候,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等到分钱的时候,我往往会多分点给自己,鲍叔牙不认为我是贪心,而是了解我的贫困,需要更多的钱才能度日。我曾经帮鲍叔牙办事,不仅没帮上忙,反而使他更困顿,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能力,而知道是时机的问题。我曾经三次出来做官,三次被君主放逐,鲍叔牙不认为我不好,而是知道我没有遇上好机会。我曾经三次参加战争,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怯懦,他知道我有老母亲要奉养。公子纠战败,召忽为他赴死,我被幽禁起来,忍受侮辱,鲍叔牙不认为我不知廉耻,而是知道我不以小事情上受辱为耻,我以为耻的是功名不显于天下。”管仲又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来鲍叔牙举荐管仲,管仲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们最终都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