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伍参,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伍子胥的曾祖父,他和蔡国太师子朝是好朋友,他们各自的儿子伍举和声子也是好朋友。伍举娶的是王子牟家的女儿,后来王子牟因为获罪而逃亡了。楚国人就说:“一定是伍举护送王子牟逃跑的!”伍举因为这些污蔑,无奈之下逃亡到了郑国,准备下一步逃往晋国。恰好好友声子要去晋国,途经郑国时,两个人相遇了。好友见面,感慨万分。伍举将遭遇一一告诉了声子。声子听完,义愤填膺,向伍举发誓说:“你放心地去晋国,我一定会帮你回到楚国的。”

后来声子出使晋国,回来以后又出使楚国。楚国的大官令尹子木问他:“晋国的大夫与楚国的大夫谁更贤明呢?”声子回答说:“晋国的卿不如楚,但是他们的大夫却很贤明,都有做卿的才干,这些大夫就像杞木、梓木、皮革这些物产一样,其实都是从楚国输送过去的呢!”子木反问道:“难道他们没有人用宗族和姻亲吗?”声子说:“有一些,但是楚国流失出去的人才确实很多。”接着声子引经据典,而且还连续列举了四个楚才晋用的故事。子木终于承认道:“的确如您所说,楚国已经有太多人才流落在外了。”声子乘机说出伍举的事:“现在还有比这四个故事更严重的呢!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王子牟逃亡本来不关伍举的事,但是国人非说伍举也参与了。伍举只好逃到郑国仰天长叹:‘希望我们国君能够赦免我。’伍举现在又逃到了晋国,晋国人马上就要重用他了。以伍举的才能,如果他要为晋国效力来对付楚国,那岂不是成了楚国的大祸患?”子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赶紧和楚王说明了这件事。楚王立刻晋升伍举的爵位,伍举这才被迎接回国。

【博闻馆】

卫人吴起为魏、楚所用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诸侯国林立,如果在这个国家受到排挤或者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有志之士就会投奔其他诸侯国,人才的流动性很大,所以类似“楚才晋用”的事件常常发生。楚国也会任用来自其他诸侯国的人才,比如楚王重用在魏国受到排挤的吴起就是例证。

吴起本是卫国人,先在鲁国领兵,后来又投奔到了魏国,吴起在魏国做了将军,先后侍奉了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任国君。后来公叔做了宰相,这个人工于心计又没有多少治国的能力,和吴起成了死对头。公叔采纳小人的建议,想用计策把吴起赶出魏国。他对魏君说:“吴起本领太大,而魏国国土狭小,恐怕吴起不会在魏国久留,大王不妨检验一下吴起的忠心。”魏王问:“怎么检验?”公叔顺势说道:“大王不妨嫁一位公主给吴起,如果他打算长期留在魏国,就不会拒绝这番美意。”接下来公叔开始实施他的第二步。公叔的妻子也是魏国公主,他就让这位公主夫人每天在他面前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子,对他呼来喝去,这些都是做给吴起看的。吴起见状,以为娶公主这样苦不堪言,就婉言拒绝了娶公主。魏君以为吴起打算对魏国不忠,从此不再信任吴起,吴起只好逃亡到了楚国。

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才能卓著,很快就任命吴起为相。吴起有了这个肯定自己的君主做后盾,在楚国开始进行变法。他废除支系较远的贵族,富国强兵,南平百越,北并陈蔡,西征秦国。一时间,楚国国力大增,成为了大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