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科

妇人之病,有可治有不可治者,皆由其心性善恶所关也。闻有德性柔良,举止端重,克尽妇道,孝敬翁姑,相夫教子,凡内助理家,女工、井臼、桑麻之事,无不尽善者,必无灾病。虽或有之,亦易为治也。有等逆妒险恶,罔尊凌卑,惟其衣食自私,全无宗祀之念,犯有七去,助无一能,天教病入膏肓,虽卢扁亦难治疗。予因痛识此病,借立医方,以为劝戒其真。胎前产后等病,各自有方,开具于后。

妇人总论

夫妇人乃众阴所集,常与温居,荣卫和平,诸病无由而生。荣卫虚弱则百病生焉。经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①。交感则有子矣。其天癸者,天一生水也。任脉通者,阴用之道泰也。太冲脉盛者,血气俱盛也。何谓之月经?月者,阴也。经者,经络也。过期而行经者,血寒也。未期而先行者,血热也。经行作痛者,气之滞也。来后或作痛者,气之虚也。其色紫者为风,黑者多热,淡者多痰,如烟尘水者血不足。余考古方耗其气以调其经,则以为人之正气不宜耗也。太冲者,气也。任脉者,血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血随气行无暂息。若独耗其气,血无所施,正气既虚,邪气必胜,故百病生焉,其经安得调乎?况心主血,脾统之,胃为之元也。养其心则血生,实其脾则血足,气胜则血行矣。安得独耗其气哉!此调经之要法也。行经之时,保如产母,一失其宜,为病不浅。当戒暴怒,莫损于冲任,远色欲,莫损于血海。一有抑郁,宿血必停,走于腰胁,注于腿膝,遇新血击搏,则疼痛不已,散于四肢则麻木不仁,入于血室则寒热不定,或怔忡而烦闷,或入室而狂言,或涌上出,或归大肠,皆四气七情之所致也。余考产后一科,胎前血气用药温暖,于理最当治法。至于子和论产后出血数斗,世人皆以血气两虚,妄用温热之剂养血补虚,止作寒治,举世皆然,故有误者。殊不知妊孕如天地之孕物,阴阳和合,人物俱生,阴阳偏胜,岂得孕乎?譬如瓜果,值水旱花实萎落,故立秋后十八日寸草不结,乃寒不发生也。今妇人终于十月而产者,反为寒治,则非理矣。若子和之法,当行温凉温热之剂,实所禁也。以余常用和暖之剂,使血得暖以流通,其恶露自尽,故无后患耳。况生产有难易,血气有盛衰,岂可偏执一法,能尽产后无穷之变焉!余每经历新产,月里用温暖治效者十多八九,用温凉治效者百无二三。尝考子和之法,施于月外蕴热自甚,阴虚潮热往来,当行温凉之剂,故无禁耳。其月里可不慎哉!人子受胎,虽系阳精所得,实赖母血而成,亦若瓜果,赖枝叶所阴也。今妇人终于十月而产者,即瓜熟蒂悬脱壳之意。虽冒寒暑伤食,调理不宜急迫,则随手而愈。间有失珍重,不满十月而动胎产者,犹若枝蔓瓜果有所伤也。胞系腐烂,胎始堕落,故此得病则难愈矣。昔人所谓小产伤如大产者此也。凡妇人新产,荣卫俱虚,腠理不密,或冒风寒,或伤饮食,或恶露不通,或血行过度,如此四者,俱能发寒热,身疼腹痛,又不可相类而用药也。又如产后脾胃极虚,或多食鸡子冷物,所伤脾胃,遂成伤食,以致身热,气口脉盛,当行消食之药。世人多因身热,便为外感,然行温凉之药,发汗退热,胃气转伤,岂无死者。产后半月之前,虽去内外之邪,亦当兼行血气。如过半月以后,若有杂症,不可专执产后一门治疗,又当各类中求之,庶无耽误病体矣。

①月事以时下:原作“月事以时上下”,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改。

调经①

①调经:原作“调经诸方”,校本同,据本卷目录改。

一论此方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小腹坚痛,时作寒热,妇人百病,宜

四物汤

当归身酒洗 川芎 白芍药酒炒 怀熟地黄各二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看病加减:

一经候将来,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者,血气实也。用生地,加黄连、香附、桃仁、红花、玄胡索、牡丹皮、莪术。

一经水常不及期而行者,血热也。用生地,加黄连、黄芩、白芷。

一经水常过期而来者,瘦人多是血少,倍当归、地黄、加黄芪、甘草,少佐以红花、桃仁泥,以为生血之引用也;肥人大概是气虚夹痰,阻滞升降然也,去地黄,加参、芪、甘草、茯苓、半夏、陈皮、香附。

一常过期而紫黑成块者,血热也,多作腹痛,用生地,加香附、黄连、玄胡索、五灵脂、乳香、没药。

一过期而血淡色者,痰多血少也。用生地黄,合二陈汤煎服。

一肥盛妇人经水或三二个月一行者,痰盛而躯脂闭塞经脉,以导痰汤加芎、归、香附、苍术、白术。

一经水适来适断,往来寒热,如疟者,合小柴胡汤煎服。

一经行过三、五日,腹中绵绵走痛者,此血行而滞气未尽行也,加木香、槟榔煎服。

一经水行后而作疼者,气血俱虚也,加四君子汤煎服。

一经事欲行,脐腹绞痛临经者,血涩也,加川楝子、小茴、木香、槟榔、玄胡索。

一行经时忽着气恼,后得心腹腰胁痛不可忍,脉弦急不匀,乃瘀血作痛也。加桃仁、红花、玄胡、莪术、青皮,行血即愈。

一经行不止,加炒阿胶、地榆、荆芥穗。

一妇人因经血过多,得五心烦热,日晡潮热,加胡黄连,二三服效。

一妇人筋骨肢节痛及遍身,头痛,两手脉弦,憎寒如疟,每以散风止痛之剂罔效,加羌活、防风、秦艽、官桂,立效。

一血崩初起,不问虚实,加荆芥穗灯上烧过、防风、升麻。如不止,加蒲黄、炒白术、炒升麻。

一治血崩,加荆芥、黄芩、香附。

一治崩漏,加沙参、益母草、香附炒、阿胶炒、蒲黄炒、陈皮、白术、甘草,去当归不用。

一赤白带下,加柴胡、升麻酒炒。各七分、半夏姜汁炒、白茯苓、苍术泔浸,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干姜炮,升阳除湿,带自除也。

一胎动下血不安,加艾叶、阿胶炒、黄芩、白术、砂仁、香附、糯米。

一胎死腹中,加官桂、白芷、麝香。

一产后恶露不行,加益母草、桃仁、苏木。

一产后血虚,昏晕不醒,加人参、白术、白茯苓、干姜、香附、甘草。

一腹中气块,加木香、槟榔。

一血积块痛,加三棱、莪术、官桂、干漆炒。

一口干烦渴,加麦门、干葛、乌梅。

一骨蒸劳热,加知母、地骨皮、柴胡。

一小便闭涩,加泽泻、木通。

一大便不通,加桃仁、大黄。

一虚烦不眠,加竹叶、人参、酸枣仁炒。

一心神恍惚,加远志、酸枣仁、白茯神、辰砂另研。

一呕,加藿香、半夏、砂仁、陈皮。

一泻,加白茯苓、白术、莲肉、山药、炮干姜。

一妇人经水先期而至,血紫有块,腰痛,手足冷痹,口干,头眩,胸痞,本方加条芩、荆芥、香附、小茴、玄胡、续断、杜仲、地榆、甘草。

一妇人血块作痛,不可忍者,加三棱、莪术、青皮、小茴、香附、吴茱萸、玄胡索、木香、甘草,姜、枣煎服。

一妇人经不下行,逆经,吐血不止,本方一两,加川大黄酒浸炒一两①,水煎,入童便同服,立效。

①一两:校本同,疑为“一钱”之误。

一妇人女子经信愆期,以致鼻衄,错经妄行,本方去地黄,加桃仁、山栀炒、大黄酒炒、甘草,共七味水煎,临服入童便同服。

一妇人经行,三日后来多不止,本方加伏龙肝、地榆、蒲黄、黄柏、侧柏叶、黄连、白茯苓、甘草、栀子十三味。因气恼加香附。脾胃虚少食加白术。

一论妇人经不调,腹痛白带,或淋沥不止,或肌瘦者,头目眩晕,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以十全大补汤加香附、陈皮、玄胡、砂仁、阿胶、沉香、小茴香、吴茱萸。

一论室女十四岁,经脉初动,名曰天癸水至,失于调理,心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遍疼,此感寒血气不顺,宜服小温经汤、和气散主之。

小温经汤

桂枝五分 白芷四分 羌活四分 柴胡四分 白术五分 砂仁四分 当归酒洗,一钱 香附炒,一钱 川芎七分 黄芩七分 熟地黄一钱 甘草二分 枳壳去穰,七分 小茴酒炒,四分 白芍酒炒,一钱 血气刺心腹难忍,加玄胡、干漆炒各五分 咳嗽加杏仁去皮尖,七个、五味子十个、桔梗七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和气散

香附炒,五钱 黄芩四钱 枳壳去穰,炒,四钱 陈皮 藿香 小茴酒炒 白术去芦 玄胡索 砂仁 草果各三钱,去壳① 甘草八分 厚朴去皮,五钱

①去壳:嘉本作“去壳、炒”,可参。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酒亦可。

一论室文十五六岁,经脉不通,日夜寒热,手足麻痹,饮食少进,头疼,恶心呕吐,腹中忽然结一块痛者,此症误食生冷所伤,可服

加减四物汤

香附炒,一钱 当归酒洗 川芎 枳壳去穰,炒 柴胡 白芍酒炒。各八分 黄芩 陈皮三棱醋炒 莪术醋炒。各六分 熟地黄一钱 白芷 玄胡索 小茴酒炒 白术去芦,炒 青皮去穰 砂仁 肉桂 甘草各五分

上锉,作一剂,水煎,空心热服。遍身痛加羌活。

一论室女十七八岁,经脉不通,或百日,或半年,颜色青黄,饮食少进,寒热往来,四肢困倦,头疼目眩,肚痛结块,五心烦热,呕吐膨胀,此乃脾胃受伤,血气俱弱,误食生冷,急宜和气血,扶脾胃,先以逍遥散,次服加味八物汤,后服调经丸。

逍遥散

当归酒洗,一钱二分 白芍酒炒,一钱 柴胡一钱 黄芩一钱 川芎七分 熟地黄七分 半夏姜炒,七分 人参五分 麦门冬去心,五分 甘草四分

上锉散,生姜三片,水煎热服。后服八物汤十剂,又可服调经丸数服。若少睡加酸枣仁炒,以心血。

加味八物汤

香附 当归 白芍酒炒 白术去芦 川芎 人参 熟地黄 小茴香炒 黄芩 柴胡 白茯苓去皮 甘草

上锉,水煎服。腹痛加玄胡索、枳壳、干漆。呕吐恶心加良姜、砂仁。手足麻痹、恶寒加肉桂。咳嗽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

调经丸

香附醋浸,晒干,三两 当归酒洗 白术去芦,两半,如腹痛,以苍术代之。 枳壳麸炒 赤芍陈艾醋炒 陈皮 小茴酒炒 川芎 厚朴姜汁炒 熟地黄酒蒸。各一两半 青皮去穰,一两二钱 玄胡 砂仁 三棱醋浸,煨 莪术 牛膝去芦,酒洗 白芷 粉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打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百丸,空心米汤送下。

一论妇人二十岁后,遇经脉动来,沿身疼痛,手足麻痹,寒热,头痛目眩,可服

加减五积散

厚朴去皮,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 川芎 白茯苓去皮 当归酒洗 半夏姜炒 白芍酒炒 独活 羌活 牛膝去芦 桔梗 白芷 枳壳麸炒 麻黄去根 陈皮各等分 甘草三分

上锉散,姜、葱煎,热服。咳,加五味、杏仁。泻,去枳壳,加肉蔻。

一论妇人二十三四岁,经水不调,或赤白带下,或如梅汁淋淋,或成片,有阻二三月者,此乃气血虚弱,渐生潮热,咳嗽,饮食少进,四肢倦惰,日久变生骨蒸,即成劳瘵,急当调治,可服前加味八物汤四剂,方可服大温经汤。

大温经汤

香附八分 当归酒洗,八分 白芍酒洗,七分 熟地黄 鹿茸酥炙。各八分 人参 白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 吴茱萸炒 玄胡索 川芎各五分 砂仁 陈皮 小茴酒炒,各四分 沉香三分 黄芪蜜炒,五分 阿胶炒 肉桂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空心,热服。如汗不止,加酸枣仁炒、黄芪蜜炒。咳嗽加杏仁、五味、半夏、桔梗各五分。潮热加柴胡、黄芩。

一论妇人二十四五岁所服药饵,加味四物六君汤。

加味四物六君汤

厚朴姜汁炒 半夏姜汁炒 当归酒洗 香附各五分 枳实麸炒 白茯苓去皮 川芎 赤芍苏叶 槟榔 桔梗 白术去芦。各四分 砂仁 红花 黄连酒炒,各三分 全胡三分 陈皮四分 甘草二分

上锉散,生姜三片,水煎,空心热服。

一论妇人二十五六岁,血海虚冷,经水不调,或时小腹疼痛,或下白带如鱼脑髓,或似米泔,不分信期,每日淋沥不止,面色萎黄,四肢无力,头晕眼花目眩,宜服四物补经汤,兼服乌鸡丸调理。

四物补经汤

香附 当归 白芍酒炒。各六分 熟地黄 川芎各五分 黄芪蜜炒 白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 黄芩 玄胡索 陈皮各四分 砂仁 小茴酒炒 人参 阿胶炒 沉香另研 吴茱萸各三分 粉草二分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空心热服。

乌鸡丸

海金沙 侧柏叶盐水浸,焙干。各四两 香附炒,三两 厚朴姜炒,三两 当归酒洗,三两 白术去芦 川芎各二两 白芍酒炒,二两 熟地二两 羌活一两半 防风一两半① 人参一两 砂仁一两② 粉草三钱

① 一两半:原作“各一两半”,据上下药量删“各”字。

② 一两:原作“各一两”,据上下药量删“各”字。

上锉,用白毛乌肉膳鸡一只,不问三、五年者俱好,杀,净去肠、屎、毛,将药一半入鸡肚中,放铜锅内,好酒五壶,水二瓶,文武火煮至干取鸡,去骨取肉切细,同药晒干为末,用粳米粉、酒、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百丸,空心米汤吞下,酒亦可。

一论妇人二十七八岁,身体虚败,经水不时淋沥,或成片,或下黑水,面色青黄,虚晕眼花,四肢困倦,宜服此四五剂,后服前大温经汤十余贴。

止经汤

当归酒洗,一钱三分 白术去芦,八分 白芍酒炒 川芎 熟地黄 香附 阿胶炒 黄芩 蒲黄炒 侧柏叶 砂仁各七分 甘草炒

上锉,生姜煎,空心热服。咳加五味、杏仁去皮。肚痛加枳壳、玄胡索、干漆。气急加半夏、苏子各五分。

一治妇人经水来多不止,用蕲艾一两,好生酒炒三次,碗盖,淬入水,煎滚去渣,温服,立止。

一论妇人三十一二岁,年年生育,败血过多,以致经水不均,不时腹中疼痛结块,饮食少进,困倦目眩,潮热往来,五心烦躁,此血虚胃热,宜服红花当归散,兼用八物汤。

红花当归散

当归酒洗,八分 川芎 赤芍药 熟地黄 黄芩 香附各六分 枳壳五分 玄胡索五分 厚朴姜炒 小茴香酒炒 柴胡 陈皮 三棱醋煨 莪术醋煨 牛膝去芦。各四分 红花三分 甘草二分

上锉,生姜水煎,空心热服。

一论妇人三十四五岁,因经水来时当风坐卧,失于回避,腠理空虚,外邪乘入,遍身麻痹,不能转侧,肺经受风,咳嗽痰盛,宜服五积交加散三四剂,又服八物汤十余剂。

五积交加散只可服一、二剂、勿多服

羌活一钱 当归酒洗 川芎 独活 白芷 厚朴姜炒 苍术米泔炒 防风去芦 枳壳麸炒 陈皮 半夏姜炒 麻黄 桔梗 白茯苓 柴胡各八分 桂枝四分 甘草三分

上锉,姜葱煎,热服。再服去柴胡,加乌药、僵蚕各一钱,酒煎,热服。

一论妇人三十六七岁,经行太过,血气虚耗,胃气不足,故经水妄来,可进八珍汤,同乌鸡丸治之。

八珍汤

当归酒洗 白术去芦。各一钱 白茯苓去皮 人参 川芎 熟地黄 白芍酒炒。各八分 甘草三分 加香附八分

上锉,生姜水煎,热服。

一论妇人三十八九岁,经脉不行,腹中有块疼,头晕眼花,不思饮食,乃血断早,余血未尽,不时攻痛成疾,宜莪术散逐去余血。

莪术散

香附三两 当归酒洗 莪术醋煨 玄胡索 赤芍药 枳壳麸炒 熟地黄 青皮去穰 白术去芦 黄芩各一两 三棱醋煨 小茴香炒 砂仁各八钱 干漆炒尽烟 红花各五钱 川芎八钱 甘草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好米酒调服。

一治妇人腹中常常作痛,上下不定,经年积血也。

青皮 陈皮 三棱 莪术 香附 乌药 干姜

上各等分,醋煮焙干为末,空心陈皮汤调下。

一论妇人四十二三岁,经水断绝,五十一二复来,或淋沥,或成片条,漏下不止,宜服和经汤,兼四物补经汤、乌鸡丸,相间服之可好。和经汤若三帖即去气药,乃香附、陈皮、小茴是也。

和经汤

白芍酒炒,一钱二分 当归酒洗 熟地黄 白茯神 黄芩 香附 白术去芦 川芎 酸枣仁炒 蒲黄炒 阿胶面炒,各八分 白芷一钱 陈皮 小茴酒炒。各七分 甘草

上锉,每服一两,姜、枣煎,热服。四物补经汤、乌鸡丸方俱见前。

一凡妇人经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时常头晕眼黑耳鸣,赤白带下,腰腹疼痛,五心烦热,四肢沉困,胸膈痞闷,不思饮食,肌肤减削,一切百病皆治,宜此。

调经滋补丸

香附米酒、醋、童便、盐汤各浸一两,各炒干,共四两 当归酒洗,二两 川芎 白芍酒炒。各一两 怀生地黄酒浸,砂锅蒸黑,二两 白术去芦,炒,二两 白茯苓 去皮,一两 陈皮 一两 怀山药 一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一两 牡丹皮一两 小茴盐、酒炒,一两 玄胡索一两 阿胶蛤粉炒,一两

上为细末,酒醋打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送下。

一论妇人五十岁以外,经水犹不断,颠颠倒倒,不准而来,当预防,恐成败血症也。此丸甚妙。

十金丹

当归头二两 怀山药三两 白术三两 人参二两 黄芩酒炒,二两 白茯神去心、皮,一两 怀生地黄酒拌,烘干,四两 绵地榆二两 鹿角霜二两 黄柏酒炒黑,二两

上共为细末,用艾叶三两,水二斤,煎至一斤,去渣,入浮小麦粉六两,搅匀煮熟,糊和药为丸,每日空心一百五十丸,扁柏叶煎汤送下。

一治妇人因怒吐痰,胸膈作痛,服四物、二陈、芩、连、枳壳之类不应,更加祛风之剂,半身不遂,筋渐挛搐,四肢痿软,日晡益甚,内热口干,形体倦怠,予以为郁怒伤脾肝,气血复损而然,遂用逍遥散、补中益气汤、六味丸调治,喜其谨疾,年余悉愈,形体康健。

一治妇人晡热,肢体瘦倦,饮食少无味,月经不行,或鼻衄,或血崩久矣,或用顺气清热等剂不应,更加寒热,且时欲作呕,此乃郁怒亏损,脾胃虚火,错经妄行而然耳,以补中益气汤,兼进六味丸。

一治妇人多怒,经行旬余方止,后淋沥无期,肌体倦瘦,口干内热,盗汗如洗,日晡热甚,皆由肝脾亏损,无以生发元气,以补中益气汤加茯神、远志、麦门冬、酸枣仁、五味、牡丹皮、龙眼肉。

逍遥散方见后虚劳

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六味丸方见补益

十全大补汤方见补益

断产方论:

妇人欲断产者,不易之事。虽曰天地大德曰生,然亦有生产艰难,或生育不已,或不正之属,为尼为娼,不欲受孕,而欲断之者。故录验方,以备所用。然其方颇众,且多有用水银、虻虫、水蛭之类,孕不复怀,难免受病,此方平和而有异验具于后。

一妇人断产验方,故蚕纸方圆一尺,烧为末,酒调服,终身不复怀孕也。

一千金断产方,油煎水银,一日方息,空心服如枣大一圆,永断不孕,且不损人。

一断子法,用白面曲一升,无灰酒三斗,打作糊,煮至二升半,绢袋滤去渣,分作三服,候月经来日,晚吃一服,五更吃一服,天明吃一服,经事即行,终身无子。

经闭

脉:女人尺脉常胜而右手脉大,皆其常也。若肾脉微涩,或浮或滑,而断绝不匀,或肝脉沉而急,皆经闭不调之候也。

丹溪曰:经候有枯闭不通者,有不及期与过期者,有妄行者,有色紫黑及淡者,有成块者,有作疼者。夫经不通,或因堕胎及多产伤血,或因久患潮热销血,或因久发盗汗耗血,或因脾胃不和,饮食少进而不生血,或因痢疾失血,治宜生血补血除热调胃之剂,随症用之。或因七情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而不行,宜调心气,通心经,使血生而经自行矣。

一治妇女经闭,不论虚实寒热新久,即服此方,有殊效。

清热通经汤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八分 白芍酒炒,一钱 生地黄一钱半 大黄七分 官桂四分 厚朴姜炒,八分 枳壳麸炒,一钱 枳实麸炒,一钱 黄芩一钱 苏木一钱 红花五分 桃仁去皮、尖,十个 乌梅一个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温服,不数剂而奏效。

一论妇女经水不通,腹中积块癥瘕,攻注刺痛,宜服。

归术破癥汤

归尾酒洗 赤芍 白芍 青皮 三棱醋炒 莪术醋炒。各一钱 香附醋炒,一钱半 乌药七分 官桂 苏木 红花各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入酒一盏,空心服。

一论妇人经闭,一二年不通,脐左下一块如碗口大,间或吐血,或便血,发热咳嗽,吐痰盗汗等症,宜

养血调经丸

当归酒洗,二两 川芎一两 白芍酒炒 熟地黄四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二两 白茯苓去皮,两半 怀山药二两 牡丹皮一两 泽泻一两半 栀子仁炒、一两半 益母草二两 生地黄酒洗,二两 香附米醋炒,二两 陈皮一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淡姜汤送下。

一治妇人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

当归八分 桂心六分 玄胡索炒,四分 白芍酒炒,六分 血竭六分 蒲黄炒,六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

消积通经丸

香附米醋炒,十两 艾叶醋炒,二两 当归酒洗,二两 川芎一两 赤芍一两 生地黄二两 桃仁去皮,一两 红花酒洗,一两 三棱醋炒,一两 莪术醋炒,一两 干漆炒,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临卧淡醋汤送下。

一治妇女月经不通,鼻衄,出血不止。侍郎张玉阳传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白芍一钱半 生地黄酒炒①,一钱半 知母一钱 黄柏盐水炒,一钱二分 桃仁去皮、尖,一钱 红花一钱 牡丹皮一钱 大黄用红花、苏木、茜根煎酒煮大黄一日,取出晒干,三钱 茅根 侧柏叶各二钱

① 酒炒:康本、雍本无此二字。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一治室女经水不行。翰林张明宇传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黄 荆芥穗 枳壳麸炒。各一钱 马鞭草一钱半 杜牛膝② 生蒲黄各五分 桂心二分 乌梅半个③

② 杜牛膝:嘉本作“川牛膝”。

③ 半个:康本、雍本、嘉本作“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日二剂。过期不行加泽兰叶。

一治室女经闭,咳嗽发热,属虚弱者,宜

养血通经汤

牡丹皮 当归各一钱五分 白芍 生地黄 陈皮 白术去芦 香附各一钱 川芎八分 柴胡 黄芩各七分 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

通经调气汤

治症同前。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黄 香附米童便炒,各一两 牡丹皮八钱 柴胡六钱 黄柏酒炒,六钱 知每童便炒,八钱 牛膝酒洗,八钱 桃仁去皮、尖 红花二味量加

上锉十剂,水煎,空心一服,食远一服。

一治妇人经闭不通,不论新久,下取良法。

下取通经丸

乳香 没药 孩儿茶 巴豆去壳 血竭 葱白各五分 斑猫五个

上为末,共捣为丸,绵裹三层,系放筒口上,将线系住,送入阴户内三、四寸许,俟一炷香,经水即下。

一治妇人胃气素弱,为哭母吐血咳嗽,发热盗汗,经水三月不行,此乃悲则伤肺,以补中益气汤加桔梗、贝母,兼进六味丸。

一妇人经闭八月,肚腹渐大,面色或青或黄,用胎症之药不应,余诊视之曰:面青脉涩,寒热往来,肝经血病①也。此郁怒伤脾肝之症,非胎也。不信,仍用治胎散,不应。余用加味归脾、逍遥之药各二十余剂,诸症稍愈。彼欲速效,别服通经丸一服,下血昏愦,自汗恶寒,手足俱冷,呕吐不食,余用人参、炮姜二剂渐愈,又用十全大补汤五十剂而安。

①肝经血病:康本、雍本、嘉本作“肝经脉病”,亦通。

一妇人久患疟,形体怯弱,内热晡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月事不行,或用通经丸,虚症悉具,此因虚而致疟,因疟以闭经也。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疟愈经行。

一妇人性沉多虑,月经不行,胸满食少,或作胀,或吞酸,予以为中气虚寒,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香附、炮姜,二剂而胸膈和,饮食进,更加六君加芎、归、贝母、桔梗、生姜、大枣,数剂脾胃健而经自调矣。

一妇人素有胃火,或用清胃散而安。后因劳役,燥渴内热,肌肉消瘦,月经不行,此胃火消烁阴血,用逍遥散加牡丹皮、炒栀子以清胃热,用八珍汤加茯苓、远志以养脾血,而经自行矣。

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六味丸方见补益

十全大补汤方见补益

逍遥散方见妇人虚劳

归脾汤方见妇人虚劳

六君子汤 八珍汤俱见补益

崩漏

脉:妇人漏血下赤白,日下数升,脉急疾者死,迟者生。又曰:脉小虚滑者生,大紧实数者死。又云:尺寸脉虚者漏血,漏血脉浮,不可治也。

夫妇人崩中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冲脉、任脉为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妇人经脉调适则月水依时。若劳伤冲任,气虚不能制其经脉,血非时而下,淋沥而不断,谓之漏下也,致五脏伤损。五脏之色随脏不同,若五脏皆虚损者则其色随血下。诊其脉,寸口弦而大,弦则为藏,大则为芤,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其脉为牢,妇人即半产而漏下。又云:尺脉急而弦大,风邪入少阴之经,女子漏白下赤①。又,漏下赤白不止,脉小虚滑者生,脉大紧实数者死也。又,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数斗,脉急疾者死,迟者生也。又云:尺寸脉虚者漏血,漏血脉浮不可治也。若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由冲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可灸关元百壮在脐下当中三寸。

①漏白下赤:原作“漏自下赤”,校本同,据文义改。

一论女人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因饮食不节,劳倦所伤,或素有心气不足,致令心火乘脾,必怠惰嗜卧,困倦乏力,气短气急。脾主滋荣周身者也。脾胃虚而心包乘之,故漏下月水不调也。况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也,当除湿去热,抑风气上伸,以胜其湿。又云:火郁则发之。宜用

升阳除湿汤

当归酒洗,五分 黄芪一钱半 苍术米泔浸,一钱半 柴胡一钱半 升麻一钱 藁本一钱 防风一钱 羌活一钱半 独活五分 蔓荆子七分 甘草炙,一钱

上锉,作一剂,水煎,空心温服。少时以早饭压之,可一服而愈。又,灸足太阴脾经血海穴二七壮。此药乃从权之法,因风胜湿,为胃气下陷而气迫于下,以收其血之暴崩也。住后必须服黄芪、人参、当归、炙甘草之类数服以补之。

一治妇人崩漏多,因气所使而下者。

黄芪蜜炒,五分 人参五分 白术去芦,一钱 当归身酒洗,一钱 川芎五分 白芍酒炒,一钱 熟地黄一钱 香附一钱,炒黑 蒲黄炒,五分 地榆五分 升麻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一治妇人经水过多不止者。

樗根皮七钱半 白芍炒,一两 黄芩炒,一两 龟板炙,一两 黄柏炒,三钱 香附子童便浸一宿,二钱半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白汤任下。

一治妇人血崩,气血两虚而兼热者。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七分 人参一钱 黄芪盐炒,一钱 防风八分 荆芥一钱 白芍酒炒,八分 真阿胶炒成珠,一钱 艾叶醋炒,一钱 蒲黄炒,一钱① 黄连酒炒,一钱半 黄芩酒炒,二钱 白术去芦,土炒 生地黄姜汁炒,一钱半 地榆一钱 山栀子炒黑,一钱 甘草生,三分

①一钱:原脱,据嘉本补。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或姜、枣煎服。

一治妇人血崩,或作肚腹刺痛者。

蒲黄炒 五灵脂 官桂 雄黄 甘草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姜汤调下。

一治血崩,恶露去多,心神恍惚,战栗虚晕者,宜

复元养荣汤

远志肉五分 人参一钱半 酸枣仁炒,一钱 黄芪蜜炒,一钱 荆芥八分 白芍酒炒,一钱 当归头一钱 地榆一钱 白术去芦,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枣一枚,水煎温服。如虚极发晕,不省人事,口噤,急以醋噀其面。又将铁锤烧通红浸入醋碗内,沸起醋气薰本妇鼻边,此产后通用法也。

一治妇人经候凝结,黑血成块,左厢有血瘕,水泄不止,食有时不化,后血块暴下,并水泄俱作,是前后二阴有形血脱竭于下。既久,经候犹不调,水泄日三、四行,食罢烦心,饮食减少,人形瘦弱,血脱益气,古圣人之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气。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之先务也。甘能生血,阳生阴长之理,人身谷气为宝,故先理胃气为要。

益胃升阳汤

黄芪蜜炒,一钱半 人参一钱二分 甘草炙,一钱 陈皮一钱 白术去芦,二钱 当归一钱 柴胡五分 升麻五分 神曲炒,一钱 生黄芩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腹痛加白芍三分、中桂少许。如口干作渴,加葛根五分。

一异人传授秘方,治血崩如神。

金凤膏

白毛乌肉雄鸡一只,吊死,水泡去毛,去肠杂不用,将金樱子之根洗净切片,装入肚内,酒煮令熟,去药,将鸡酒任意食之。

一治血崩试效方云莱弟传

怀生地黄用砂仁、陈皮煎水蒸黑,六分 牡丹皮六分 石枣酒蒸,去核,六分 怀山药五分 条芩酒炒,八分 蒲黄六分,炒 阿胶炒,八分 香附醋炒,六分 白芍酒炒,八分 白术去芦,炒,六分 黄连姜汁,炒,八分 陈皮五分 甘草一分

上合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不拘时服。

一治妇人五十以上,经脉暴行。《内经》曰:火行主速。不可以冷病治之。如下峻药即死,只可用黄连解毒汤,以清其上,加棕灰、莲壳灰以渗其下,然后用四物汤凉血和经可也。

一方治血崩,用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烧红秤锤淬酒下。

一方治风热血崩,荆芥穗灯火烧焦为末,每服三钱,童便调下。

一方血虚内热,血不归元而崩,桂心烧存性为末,每服一二钱,米饮调下。

一方治血崩,枯矾为末,面糊为丸,指顶大,每一丸,好酒下。

一方治血崩,棕烧灰一撮,好酒调,空心,一服立止。

一方治血崩,用益智仁为末,每服二钱,以烧红秤锤淬黄酒调服。

一方治血崩,用精肉四两、百草霜二两,筛过,蘸吃即止。

一方用干驴粪为粗末,入坛内烧烟,令崩妇坐其上,烟薰,久久自止。

一方用腥腥草锉一剂,水煎服,立止。

一方鸡子一个,去黄,入银朱三钱,搅匀,烧存性,温酒下。

一方蚕沙拣净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调服。

一方五灵脂炒尽烟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一方半生半炒。

一方香附米炒黑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热酒调服,米饮亦可。

一妇人崩漏,面色黄,或赤,时觉腰间脐下痛,四肢困倦,烦热不安,其经行先发寒热,两胁如束,此脾胃亏损,元气下陷,与相火湿热下迫所致,以益气汤加防风、白芍、黄柏炒,兼服归脾汤而愈。

一女子漏下恶血,月经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或白带脱落不止,皆因饮食不节,劳倦所伤,或素有心气不足,致令心火乘脾,必怠惰嗜卧,困倦乏力,气短气急。脾主滋荣周身者也,脾胃虚而心包乘之,故漏下月水不调也。况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也,当除湿去热,抑风气上伸,以胜其湿。又云:火郁则发之,以益气汤去参、术、陈皮,加苍术、藁本、防风、羌活、蔓荆子。

一妇人经行太过,血气虚耗,胃气不足,故经水妄来,可以十全大补汤去桂、芪,加香附。

一妇人患崩,过服寒凉之剂,其症益甚,更加肚腹痞闷,饮食不入,发热烦躁,脉洪大而虚,此脾经气血虚而发燥也。急用八珍汤加炮姜以温补之,缓则不救。不信,乃服止血降火之剂,虚症蜂起,始信予言,缓不及治矣。

带下

脉:妇人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则为肠鸣腹满,紧则为腹中痛,数则为阴中痒痛,则生疮,弦则阴户掣痛。带下脉浮,恶寒漏下者不治。

妇女下白而不甚,稠者曰白淫,与男子白浊同也。系出于相火,如龙雷之扰而不澄清然耳。属于足少阴太阳,治当清补为主,其下赤白稠粘者谓之带下,属于心包手厥阴少阳,即若男子自遗之精,甚即如砂石之淋,原乎心胞系于脊,络于带脉,通于任脉,下抵涌泉,上至泥丸。王叔和云,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木枯。言之切矣。治宜血肉之剂以培之。此乃穷源探本之论,百世不易之法。时人皆泥于常套,作湿痰以治,及以牡蛎、龙骨、地榆、胶、艾之类涩之,和以四物,兼以提升,殊不知根本损伤,以致腐败而来,彼塞滞不消之物,则益加其滞,升提不正之气,则增遽其郁。噫!或非医者之过,抑求治者之不贤也。凡遇是病,必以六龙内固丸、十六味保元汤主之。

十六味保元汤

黄芪一钱 人参二钱 山药一钱 白茯苓一钱 当归身一钱 巴戟肉二钱 石斛七分 川独活一钱 升麻七分 黄柏酒炒,八分 杜仲小茴、盐煎汤拌炒,一钱半 贯仲去根、土,三钱 莲蕊一钱 圆眼肉三枚 骨碎补先以稻草火上烙去毛,粗布搓净,一钱 生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潮热加柴胡八分、黄芩酒炒,一钱。带甚者月经必少,其有聚而反多者,或紫,适来适断,漓漓落落而不净者,加荆芥一钱、黄连酒炒,七分、地榆八分。若五心烦热而口舌干者,加知母一钱、麦门冬一钱、地骨皮。大便涩而燥者,乃血少,火燥阳明也,四物汤加麻仁、大黄等分,研如泥,半夜热服之。带下久不能止,服前药不能奏效者,宜六龙固本丸,大效。

一论此药能生血固真,补心益肾,带不漏则经水自调,月经调准则有孕,男妇元气充足,产子少病而且寿矣。此方不特赤白带下有效,凡小产后虚者,血山崩虚者,五劳七情,女劳怯者,一切不足之症,并欲求嗣得孕,妇女诸虚,皆有殊效者也。

六龙固本丸

怀山药四两 巴戟肉四两 山茱萸肉四两 川楝子肉二两 黄芪二两 小茴香一两,盐二钱煎汤拌楝肉,同炒干 补骨脂二两,青盐三钱煎汤拌半日,搓去皮,黄柏五钱,酒煎拌骨脂炒 人参二两 莲肉二两 木瓜二两 用水三碗,煎至一钟,拌上三味同微炒干为度。

当归身二两 生地黄二两 白芍一两 川芎一两 四味用童便二钟、好酒一钟拌浸一日,烘,又浸又烘干。

上为末,用斑龙胶一料,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盐汤下。

斑龙胶,方见补益,人多难得,予常用炼蜜为丸,服之亦效。

一治妇人经水不调,脐腹冷痛,赤白带下,子宫虚冷,久无子息,先宜服五积散,加香附、吴茱萸、小茴,入米糖一块,煎服,减麻黄,后服此丸药。

白凤丹

嫩黄芪蜜水炒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微炒 白茯苓去皮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肉桂 大附子面裹煨,去皮、脐 川干姜炒 胡椒 小茴香盐、酒炒 破故纸盐、酒炒 艾叶醋炒 乌药已上各二两 吴茱萸炒 甘草炙。各一两 香附米醋炒,六两 苍术米泔浸,炒,四两

上锉片,用白毛乌肉鸡一只,重二斤,吊死,水泡,去毛屎,并头足不用,放锅内,将药片盖上,入好酒煮烂为度,取去骨,同药在锅焙干为末,将煮鸡酒汁打稀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好酒送下。

一治妇人赤白带下,宜补中益气汤加黄柏、知母、香附、半夏、川荜薢、川楝子肉、姜煎,先服此汤,次进后丸药。

归附地黄丸

当归酒洗,三两 川芎一两 白芍酒炒,二两 熟地黄酒蒸,一两 香附子童便浸,炒,二两 黄柏去皮,童便浸三日①,晒干,一两半 知母去毛,一两半,酒浸,晒干 陈皮一两半 五味子一两半 苍术米泔浸,炒,二两 牡蛎犟,五钱 椿根皮酒炒,一两半

①三日:原作“三月”,康本、雍本、嘉本作“三日”,据改。

一方有白葵花一两。一方无五味,有山茱萸酒蒸,去核,二两。人虚加人参、白术。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盐汤下,后用干物压之,忌葱白、萝卜、胡椒、煎炒发热之物。

一治妇人赤白带下,用

溯源丹

当归酒洗 熟地黄酒蒸 蕲艾醋炒。各二两 香附醋浸,炒,三两 川芎 人参各一两二钱 白芍酒炒 阿胶蛤粉炒 白术去芦 茅术米泔制 椿根皮酒炒 黄柏酒炒,各一两 地榆七钱 白茯苓去皮,八钱 白石脂火煆,六钱

上为细末,米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汤送下。

一治妇人赤白带下,上热下寒,口出恶气,或咽干,或牙痛,或耳鸣,或遍身流注疼痛,或发热憎寒,或口吐酸水,或心腹气痛,或下五色腥臭,用。

清玉散

当归酒洗 川芎 赤芍 生地黄 陈皮 半夏姜制 白茯苓 苍术米泔浸 香附 黄连 黄芩 柴胡去芦 升麻 牡丹皮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治妇人白带,其效如神。心泉侄传

硫黄下拘多少,将豆腐刮去中一块,入硫黄居中,上仍用豆腐盖住,砂锅底放稻草铺之,放豆腐于内,上仍用草盖,入水煮一日,频频添水,煮至豆腐黑为度,取出硫黄,研为末,将白芍纸包水湿火煨,切片为末,各等分,合一处和匀,水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空心用五分,好烧酒一钟送下,服五日后即愈。如未愈,每早服一钱,服至五日全愈。

一治妇人白带,男子白浊下淋。

干姜炮,一两 百草霜一两 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一治妇人赤白带下,不论年月深久不瘥。

干姜炒黑,五钱 白芍酒炒,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

又方:白鸡冠花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赤带用赤鸡冠花。

又方:用鹿角烧灰存性为末,好酒调下,空心服二匙。

又方:鸡子开顶,入硫黄末三分,湿纸裹,火煨,嚼吃,好烧酒下。

又方:苍术米泔浸,焙干 干姜炮。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服。

又方:白芷四两,以石灰半斤淹三宿,去灰炒焦为末,清米饮空心调服。

又方:硫黄五钱,炒化 胡椒四十九个为末,好酒调服。

又方:硫黄五钱,用乌梅肉三钱捣丸黄豆大,每五丸,空心酒送下。

又方:黄荆子炒焦为末,空心米饮调服,以能燥湿痰也,亦可治心痛。

治赤白带下,五倍子炒、桃仁炒,去皮、尖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烧酒调服。

一治妇人久患白带,瘦削无力,倦怠欲睡,腰酸腿痛,饮食无味,面黄,日晡烦热,小水淋沥,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加车前子、地骨皮、鹿角胶,大获全效。

一妇人带下,四肢无力,盖四肢者土也,此脾胃虚弱,湿痰下注,以补中益气汤兼归脾汤二药治之,愈。

一妇人年逾六旬,内热口干,劳则头晕,吐痰,带下,或用化痰行气,前症益甚,饮食愈少,肢体或麻,恪服祛风化痰,肢体常麻,手足或冷或热,日渐消削。此症属脾气虚弱而不能生肺,祛风之剂复损诸经也。当滋化源,以补中益气汤加白茯苓、半夏、炮干姜。

如圣丹

白矾 蛇床子各等分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弹子大,胭脂为衣,薄绵裹,留棉线二尺许,系药丸深入玉户中,定坐半日,热极再换。大抵此疾多因子宫不洁,服药难以取效。

一治妇人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遂致脐腹更增冷痛,此盖为败脓所致,卒无已期,须以排脓乃已。

白芷一两 单叶红葵根二两 芍药白者 白矾各五钱,枯,另研

上为末,同以蜡丸,梧子大,空心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他药补之。

五积散方见中寒

补中益气汤方见补益

归脾汤方见妇人虚劳

虚劳

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者。世有室女童男,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劳损。男子则神色先散,女子则月水先闭。何以致然?盖忧愁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血逆竭则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闭也。火既受病,不能荣养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虚则金气亏,故发嗽。嗽既作,水气绝,故四肢干。木气不充,故多怒,发焦筋痿,传变五脏,至此成劳,最为难治。或有以为血热,用凉药解,殊不知血得热则行,冷则凝。凡经水少,渐至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渐至羸瘦,渐生潮热,脉来微数,此阴虚血热,阳往乘之,水不能灭火,火逼水涸,当养阴血,慎勿以药通之。

一论治妇人以血旺气衰为本。心生血,肝藏血,今血衰而气盛者,由心气虚耗,又不能生血,又不能制乎肺金,使肺气得以乘乎肝木,肝之亏损,则不能藏血,渐至枯涸,不荣经络,固月信不调矣。此药专补心元之虚,抑其肺金之盛,调和荣卫,滋养血脉,其疾自愈,兼治气血过多,虚劳发热,及吐血衄血,咳嗽,痰喘上壅,胸膈不利,虚劳热嗽,痰喘无汗者,可服

茯苓补心汤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怀熟地黄 陈皮 半夏汤泡,切片,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 桔梗去芦 枳壳去穰,麸炒 前胡去芦。各一钱 干葛 紫苏各七分 人参 木香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枣子煎服。

一论妇人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经脉不调,肢体羸瘦,此药专调经水,滋血脉,补虚劳,扶元气,健脾胃,养心肺,润咽喉,清头目,定心慌,安神魄,退潮热,除骨蒸,止喘嗽,化痰涎,收盗汗,住泄泻,开郁气,利胸膈,疗腹痛,解烦渴,散寒热,祛体疼,大有奇效,不能尽述。

济阴至宝丹

当归酒洗 白术去芦,炒。各八分 白芍酒炒 白茯苓去皮。各八分 生知母去毛 贝母去心 香附童便炒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 陈皮各八分 薄荷 柴胡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煨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一论妇人脾经失血,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宁,或心脾伤痛,嗜卧少食,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或肢体作痛,大便不调,或经候不准,晡热内热等症,依前方加柴胡、栀子是也。

一论妇人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沉,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及治室女血热阴虚,荣卫不和,痰涎潮热,肢体羸瘦,以致骨蒸劳热,宜

逍遥散

当归 白芍酒炒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柴胡 甘草炙,一钱

上锉,煨姜一块,入薄荷少许,水煎,温服。加牡丹皮、山栀仁炒,名加味逍遥散。

一妇人发热齿痛,日晡益甚,月水不调,此脾经血虚,加升麻寻愈。后因怒复痛,仍以前药加川芎而瘥。

一论妇人虚劳血气,脾胃虚损之极,发热痰嗽,喘急之甚,相火妄动,肌肉消削,四肢沉困,夜出盗汗,精神短少,或大便稀溏,或腹中积块,或疟母癥瘕,面黄肌瘦,百药罔效,宜

五仙汤

嫩黄芪蜜水炒 拣参去芦 白术去芦,炒 当归酒洗,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锉一剂,龙眼五个,莲肉七个,水煎,温服。有热加地骨皮、知母。嗽加五味子、桑白皮。痰加贝母、半夏。渴加五味子、麦门冬。吐血加生地黄、犀角、玄参、茅根汁。血虚加熟地黄、白芍药。

一论妇人血气两虚,五心虚热,或白带频频注下。先贤有云:妇人性悍,必多淫火,且少有不如意处,心中躁急,咸池之火上燔,五心如烈炭是也。宜

十珍饮子

怀山药一钱半 杜仲盐炒,一钱半 人参一钱 白术去芦 怀生地黄一钱半 白茯神去皮、木,七分 当归一钱 川芎七分 白芍酒炒,二钱 甘草三分

上锉,枣二枚,灯心七茎,水煎,空心服。

一治肝胆经症,寒热往来,晡热潮热身热,默默不欲食,或怒火口苦耳聋,咳嗽发热,或胁痛胠满,转侧不便,两胁痞闷,或泻痢,或呕吐酸水,宜

小柴胡汤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半 人参七分 半夏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

治肝胆经风热,耳前后肿痛,或结核焮痛,或寒热晡热,或经候不调等症,即小柴胡汤加栀子、牡丹皮。

一论肾虚发热作渴,痰唾,小便淋沥,头晕眼花,咽燥唇裂,齿不坚固,腰腿酸软,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

六味丸

怀生地自制,八两,用酒蒸至黑 山茱萸酒蒸,去核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 泽泻各三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三钱,空心白滚水下。

一论妇人经水不调,或不通,虚劳,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发热咳嗽盗汗,痰喘心慌,一切虚损劳怯骨蒸危笃等症,并皆治之。此方作汤服亦可。

滋阴地黄丸

怀熟地黄姜汁浸,焙干,四两 怀山药二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二两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泽泻去毛。各二两半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酒洗 知母去毛,酒炒 贝母去心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香附米童便浸,炒。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盐汤送下。痰唾,淡姜汤送下。

一论妇女五劳七伤所伤,骨蒸,五心烦热,心虚怕惊,经水或前或后,或淡白,或紫色,时常注带下,或因烦劳,性气恼怒,产后失调,致赤白带渗,及夜卧身体上下疼痛,及午后神疲,腰腿酸倦,或心嘈,又时饱闷,及梦寐不清,或冲任二脉结症瘕隐隐,久服大有功效。

白凤丹

真正白丝毛乌骨雄鸡一只,先以黄芪末一两,当归末一两,甘草末五钱,三味和米粉七合,匀作七分,调成小块,鸡食之,约有六七日,吊死,不出血,去毛、肠不用。

当归身酒洗,三两 川芎二两 白芍酒炒,三两 怀生地黄酒洗,五两 天门冬去心,一两 人参一两 丹参水洗净,二两 山药三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三两 小茴酒炒,一两 怀牛膝去芦,酒洗,二两 木瓜一两半 鹿角霜四两 知母去毛,酒炒,三两 秦艽去芦,二两 银柴胡二两 胡黄连一两 鳖甲醋炙,一两 生甘草一两 麦门冬去心,二两

上俱制如法,锉匀,将鸡切作小块,俱盛于磁坛内,用水二分,好酒二分,米醋一分,坛口用柿漆纸封固,置大锅内,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日晒夜烘,一干又入汁拌,又烘晒,以汁尽为度,为极细末,炼蜜和,杵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一妇人为哭母吐血咳嗽,发热盗汗,经水不行,此悲伤脾,以补中益气汤加桔梗、贝母、知母,多服归脾汤送下六味丸。

一妇人热来复去,昼见夜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而作口舌生疮者,若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也,以十全大补汤加麦门、五味子。

一妇人患劳嗽,不时发热,或时寒热,或用清热之剂,其热益甚,盗汗口干,两足如炙,遍身皆热,昏愦如醉,良久热止方苏,或晡热至旦方止,此阴血虚而阳气弱也。朝用六味丸料,夕用十全大补汤,月余诸症稍愈,更兼以补中益气汤,两月余而愈。

求嗣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则氤者,升降凝聚之谓也。媾精者,配合交感之谓也。必二气合则生且生矣。否则,独阴不成,孤阳不生,理有必然者。知此则人之不成孕育者,岂无由哉!抑岂夫妇竟无一交媾之遇哉!遇而不适其会,是亦独阴孤阳之谓也,不知者诿于天命则泥矣。间虽有倡为资药饵以养精血,候月经以种孕育之说,又多峻补以求诡遇,则求嗣未得而害已随之,予之痛惜也久矣。夫种子之道有四,一曰择地,二曰养种,三曰乘时,四曰投虚是也。盖地则母之血也,种则父之精也,时则精血交感之会也,虚则去旧生新之初也。予尝闻之师曰:母不受胎,气胜血衰故也。衰则伤于寒热,感于七情,气凝血滞,荣卫不和,则经水先后不一,多寡不均,谓之阴失其道,何以能受?父不种子,气虚血弱故也。弱则原于色欲过度,伤损五脏,五脏皆有精而藏于肾,精既弱,譬之射者力微矢弱,安能中的!谓之阳失其道,何以能施?究斯二者,皆由己之不能自实,以致真元耗散,阴涸阳枯,遂成不孕者多矣。动辄归咎天命,不亦误哉?故必地盛则种可投,又必时与虚俱得焉,则未有不成孕而生子者矣。虽然至难养者,精与血,至难遇者,时与虚,苟不凭以药饵之力,示以调摄之宜,候以如期之法,则养与遇者竟茫然矣。是知种子之法以调经养精为首,而用药须审平和,夫妇尤必各相保守,旬日之间,可使精与血俱盛,所待者时也,当夫月经一来,即记其时而算,以三十时辰乃两日半也,至此积秽荡涤既尽,新血初生,所谓时与虚者俱会矣,当此时而有人道之感,虽平生不孕者亦孕矣,尚何疑哉!是乃历试历验,百发百中者也。呜乎!是说也,岂畔道云乎哉?盖培植元气,颐养天真,特资药力以佐助之,所谓人定亦可以胜天者是也。及其既孕,将欲要定生男女,先以父生年一爻在上,母生年一爻在下,以受胎月居中,是乾、坎、艮、震,阳象也,是巽、离、坤、兑,阴象也,可预立某年某月为生男,某年某月为生女,可预定焉。予敢统为图后嗣者告。

画卦算生:

父母之年上下举,坐胎之月为中主,乾坎艮震定是男,巽离坤兑决是女。算男却生女,三五九岁死,算女却生男,终久鬼来缠,若是正胎者,寿考不须言。

乾☰ 坎☵ 艮☶ 震☳ 以上是男胎。

巽☴ 离☲ 坤☷ 兑☱ 以上是女胎。

千金种子方

进火之时,至阴节间而止,不尔,则过一宫矣。盖深则少阴之分,肃杀之方,何以生化?浅则厥阴之分,融和之方,故能发生。所以受胎之处,在浅不在深也。非经后不可用事。经后一日男,二日女,三日男,此外皆不成胎。大风大雨,大寒大暑,阴晦,日月蚀,皆不可交接,生子喑聋喑哑,四体不完,且自损寿。

一论凡妇人无子,多因七情所伤,致使血衰气盛,经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色淡如水,或紫如血块,或崩漏带下,或肚腹疼痛,或子宫虚冷,不能受孕,宜进此药,而效可通神。

调经种玉汤 少姚范川传

当归身酒洗,四钱 川芎四钱 白芍酒炒,三钱 熟地黄酒蒸,六钱 白茯苓去皮,三钱 陈皮三钱 香附米炒,六钱 吴茱萸炒,四钱 玄胡索三钱 牡丹皮三钱

若先期三、五日,色紫者,血虚有热也,加条芩三钱。

若过期,经水色淡者,血虚有寒也,加官桂、干姜、炒艾叶醋炒各二钱。

上锉,作四剂,每一剂用生姜三片,水一碗半,煎至一碗,空心温服,渣再煎,临卧服。待经至之日服起,一日服一剂,药尽经止,则当交媾即成孕矣。若未成孕,经当对期,俟经来再服四剂,必孕无疑矣。百发百中。

一论此方常服,顺气养血,调经脉,益子宫,疗腹痛,除带下,种子屡效,不可尽述。

种子济阴丹

香附米四两,一两醋浸,一两酒浸,一两米泔浸,一两童便浸,各浸三日,焙干为末 益母草二两,以上二味忌铁器 艾叶醋浸,炒,一两 真阿胶蛤粉炒成珠,二两 当归酒洗,一两五钱 川芎一两 白芍盐、酒炒,一两三钱 怀熟地黄姜汁炒,二两 陈皮去白,一两 半夏汤泡,姜汁浸,香油炒,二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白术去芦,土炒,两半 条芩炒,一两 牡丹皮酒洗,一两 吴茱萸汤泡,五钱 玄胡索四钱 小茴香盐、酒炒,五钱 没药五钱 川续断酒洗,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甘草炙,三钱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送下,温酒、滚水俱可。气虚加人参一两。一方加山药、石枣各一两。

一论孕育子嗣,全在调经理脾,血气充旺,调其经候,去其妒忌,再服孕方,自然有子。

调经育子汤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七分 白芍酒炒,一钱 熟地黄姜汁炒,七分 陈皮八分 白术去芦,一钱 香附酒炒,一钱 砂仁三分 丹参五分 条芩酒炒,一钱 甘草炙,四分 水煎,空心服。

先期者,热,加黄连姜汁炒,七分,倍黄芩。后期者,血虚,加黄芪蜜炙,一钱,倍当归。腹痛有块,加玄胡索炒、牡丹皮各一钱。发热,加软柴胡、地骨皮。赤白带下,加柴胡、升麻俱酒炒,各七分、半夏姜汁炒、白茯苓、苍术米泔炒、黄柏、知母俱酒炒、干姜炮,升阳除湿也。肥盛者,痰脂满子宫,加南星、半夏、苍术、茯苓。瘦怯者,血少不能摄精,倍芎、归。经血过多,加炮姜五分、荆芥穗炒,八分、地榆九分。经闭不通,加桃仁、红花、苏木。气盛善恼,加乌药、陈皮、香附、柴胡。

一治妇人阴血不足,久无子者,能使胎孕。

六味地黄丸方见虚劳

依本方全料加童便炒香附二两,炼蜜为丸服。

一治妇人无子仙方。

乌鸡丸

香附米一斤,四制,酒、醋、童便、米泔各浸四两,炒干 白茯苓去皮,四两 当归二两 川芎一两 白芍一两 陈皮去白,一两半 白术去芦,陈土炒,一两 山药一两 小茴香二两 吴茱萸五钱,水浸,去苦汁 莲肉去心、皮,二两 酸枣仁一两 大附子一个,看虚实用 黄芪蜜炙,五钱 阿胶蛤粉炒,五钱 黄柏一两 知母一两 怀生地黄酒拌,砂锅内蒸黑,四两

上用雄乌骨鸡一只,吊死,去毛,屎净,蒸熟,连骨捣烂,同前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二钱,临经之日,每日三服,半月见效,多服恐生双胎。

补天育嗣丹 大方伯王如水传

嫩鹿茸酥炙,二两 虎胫骨酥炙,二两 败龟板酥炙,二两 补骨脂盐水微炒,二两 怀生地黄去轻浮者不用,沉实者八两、好酒浸一宿,入砂锅内蒸一日,极黑 怀山药四两 白茯苓去皮,切片,乳汁浸,晒干,再浸再晒,三次,三两 牡丹皮去骨,三两 泽泻去毛,二两 天门冬去心、皮,二两 甘枸杞子四两 当归身酒洗,四两

上忌铁器,为细末,用紫河车一具,此乃浑沌皮也,又名浑元衣,取首男胎者佳,先用米泔水洗净,此乃初结之真气也,再入长流水浸一刻,以取生气,取回入碗内,放砂锅内蒸一日,极烂如糊,取出,先倾自然汁在药末内,略和匀,此天元正气汁也,将河车放石臼内杵泥,却将药末汁同杵匀为丸,如干,再加些炼蜜,杵匀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温酒送下。忌三白①。此全天元真气,以人补人,玄妙不可言也。

①忌三白:原作“忌三日”,据雍本改。

续嗣壮元丹种子天下第一方

嫩鹿茸酥炙,一两 真沉香一两 肉苁蓉酒洗,去甲,一两 天门冬去心,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拣参一两 熟地黄酒蒸,一两 巴戟去心,一两 甘枸杞子一两 山药四两 柏子仁去壳,四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辽五味一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四两 当归酒洗,一两 川杜仲酒炒,一两 牛膝酒冼,去芦,一两 菟丝酒洗令净,酒炒干,捣成饼,晒干为末,一两 小茴香盐炒,一两 鳖甲酥炙,一两 破故纸炒,一两 何首乌米泔浸,一两 石菖蒲去毛,一两 朱砂五钱

上为细末,酒打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温盐汤下。忌烧酒、胡椒、干姜、煎炒之物。专治虚损,阳事不举,少弱多情,痼冷,心肾不交,难成子嗣,遗精白浊,五劳七伤,一切亏损之疾,无不应验,临卧再进一服。

鲁府遇仙传种子药酒方

白茯苓去皮,净,一斤 大红枣煮,去皮、核,取肉,半斤 胡桃肉去壳,泡,去粗皮,六两 白蜂蜜六斤,入锅熬滚,入前三味搅匀,再用微火熬滚,倾入磁坛内,又加南烧酒二十斤,糯米白酒十斤,共入蜜坛内 黄芪蜜炙 人参 白术去芦 当归 川芎 白芍炒 生地黄 熟地黄 小茴 甘枸杞子 覆盆子 陈皮 沉香 木香 官桂 砂仁 甘草各五钱 乳香 没药 辽五味子各三钱

上为细末,共入蜜坛内,和匀,笋叶封口,面外固,入锅内,大柴火煮二炷香,取出埋于土中三日,去火毒,每日早、午、晚三时男女各饮数杯,勿令大醉,安魂定魄,改易容颜,添髓驻精,补虚益气,滋阴降火,保元调经,壮筋骨,润肌肤,发白再黑,齿落更生,目视有光,心力无倦,行步如飞,寒暑不侵,能除百病,交媾而后生子也。神秘不可传与非人,宝之宝之。

一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痿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服药更宜戒气恼怒,忌生冷,其效如神。

艾附暖宫丸

香附米六两,醋煮① 艾叶三两 当归酒浸,三两 川芎二两 白芍酒炒,二两 怀生地酒蒸黑,一两 黄芪蜜炒,三两 川续断一两半 吴茱萸三两 官桂五钱

①醋煮:原作“酸煮”,据嘉本改。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淡醋汤下。

一论妇人气盛于血,变生诸症,所以无子,寻常头晕,膈满怔忡,皆服

抑气散

香附米童便浸,四两 白茯神去皮木,一两半 陈皮去白,二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滚水调下。

一论妇人妒妾,误夫无子,盖正士入朝小人忌之,美色入室少妇妒之,咸宜此,可免妒忌之病也。

去妒丸

天门冬去皮、心 赤黍米去壳,微炒 薏苡仁去壳,炒,各四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服百丸,食远白汤送下,妇人常服则不妒也。

妊娠

经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脉也。三部沉浮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又,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又:左右手尺脉俱浮为产二男,不尔,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又,左手尺中脉浮大者男,右手尺脉沉细者女。又,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欲知男女,遣面南行,还复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又,看上圊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妇人妊娠,其夫左边乳房有核是男,右边乳房有核是女。

妊娠一月名曰始形。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勿食腥辛之物,是谓水贞,足厥阴养之。足厥阴者,肝之脉也。肝主血。一月之时,血流涩如不出,故足厥阴养之。足厥阴穴,在足大指岐间白肉际处是。

妊娠二月,名曰始膏。无食腥辛之物,居必静处,男子勿劳,百节皆痛,是谓始藏也。足少阳养之。足少阳者,胆之脉也,主于精。二月之时,儿精成于胞里,故足少阳养之。足少阳穴在足小指间,本节后附骨上一寸陷中者是。

妊娠三月始胎。当此之时,血不流,形像始化,未有定仪,见物而变。欲令见贵盛公主好人,端坐庄严,不欲令见伛偻侏儒丑恶形人及猿猴之类。勿食姜、兔,勿怀刀绳。欲得男者,操弓矢射雄鸡,乘肥马于田野,观虎豹及走犬。其欲得女者,则著簪珂环,珮弄珠玑。欲令子美好端正者,数视白璧美玉,看孔雀,食鲤鱼。欲令儿多智有力。则啖牛心食大麦。及欲令子贤良盛德,则端心正坐,清虚和一,坐无邪席,立无偏倚,行无邪径,目无邪视,耳无邪听,口无邪言,心无邪念,无妄喜怒,无得思虑,食无到腐,卧无横足,思欲瓜果,啖味酸,好芬芳,恶见秽臭,是谓外象而变者也。手心主养之,手心主者,脉中精神,内属于心,能混神,故手心主养之。手心主穴在掌后横纹是。诊其妊娠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

妊娠四月之时,始受水精,以成血脉。其食宜稻粳,其羹宜鱼雁,是谓盛荣,以通耳目,而行经络。洗浴远避寒暑,是手少阳养之。手少阳者三焦之脉也,内属于府。四月之时,儿六府顺成,故手少阳养之。手少阳穴在手小指间,本节后二寸是也。诊其妊娠四月,欲知男女,左脉疾为男,右脉疾为女,左右俱疾为生二女。当此之时,慎勿泻之,必致产后之殃,何谓也?是手少阳三焦之脉,内属于三焦,静形体,和心志,节饮食。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卧必晏起,洗浣衣服,深其屋室,厚其衣裳,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宜稻麦,其羹宜牛羊,和以茱萸,调以五味,是谓养气,以定五脏者也。一本云:宜食鱼鳖。足太阴养之。足太阴脾之脉,主四季,五月之时,儿四肢皆成,故足太阴养之。足太阴穴在足内踝上三寸也。诊其妊娠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又,其脉数者必向怀,脉紧者必胞阻,脉迟者必腹满喘,脉浮者必水怀为肿。

妊娠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欲彻劳,无得静处,出游于野,数观走犬,及视走马,宜食鸷鸟猛兽之肉,是谓变腠膂筋,以养其爪,以牢其背膂,足阳明养之。足阳明者胃之脉,主其口目。六月之时,儿口目皆成,故足阳明养之。足阳明穴在太冲上二寸是也。

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劳躬摇支,无使定止,动作屈伸,居处必燥,饮食避寒,常宜食稻粳,以密腠理,是谓养骨牢齿者也。手太阴养之。手太阴者肺脉,主皮毛。七月之时,儿皮毛已成,故手太阴养之。手太阴穴在手大指本节后白肉际陷中是。诊其妊娠七月脉实大牢强者生,沉细者死。怀七月而不可知,时时衄而转筋者,此谓躯衄,时嚏而动者,非躯也。怀躯七月,暴下斗余水,其胎必倚而堕,此非时孤浆预下故也。

妊娠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和心静息,无使气极,是谓密腠理而光泽颜色,手阳明养之,手阳明者大肠脉,大肠主九窍。八月之时,儿九窍皆成,故手阳明养之。手阳明穴在大指本节后宛宛中是。诊其妊娠八月,脉实大牢强弦紧者生,沉细者死。

妊娠九月,始受石精,以成皮毛。六腑百节,莫不毕备,饮醴食甘,缓带自持而待之,是谓养毛发多才力,足少阴养之。足少阴者肾之脉。肾主续缕。九月之时,儿脉续缕皆成,故足少阴养之。足少阴脉在足内踝后微近下前动脉是也。

妊娠十月,五脏俱备,六腑齐通,纳天地于丹田,故使关节、人神咸备,然可预修滑胎之方法也。

一论妇人经脉不行,已经三月者,尺脉不止则是胎也。

验胎散

川芎为末,每服一钱,空心,艾叶煎汤调下,觉腹内微动则有胎也。若服后一日不动,非胎,必是经闭。

一治妇人经水过月不来,难明有无胎孕。

艾醋汤

用好醋炆艾服半盏,后腹中番大痛,是有孕,不为痛,定无孕。

一论妇女经候不行,身无病似病,脉滑大而六脉俱匀,乃是孕妇之脉也。精神如故,恶闻食气,或但食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此名恶阻,切勿作寒病治之,宜服此药,如觉恶心呕吐,加丁香、生姜煎。

保生汤

人参二钱 白术五钱 橘红五钱 香附子五钱 乌药五钱 甘草二钱

每锉一两,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或为末,姜汤调亦可。

一论恶阻,谓妇人有孕恶心,阻其饮食也。宜服

养胃汤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陈皮 半夏汤泡透,切片,用香油炒过,不伤胎气 藿香 砂仁 神曲炒 香附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一妇人有孕,呕吐不止,予用半夏姜汁炒用一半,陈皮、茯苓、甘草用一半,生姜七片,煎服,立止。

一论妊娠三月,其经月来三五次,但不多,饮食精神如故,此血盛有余,儿大能饮,自不来矣,后果然。

一论子烦,谓妊娠烦躁而闷乱心神也,宜进

竹叶汤

白茯苓去皮,二钱 防风去芦,一钱 麦门冬水润,去心 黄芩各一钱半

上锉一剂,竹叶五片,水煎,温服。

一论子,谓妊娠痰涎潮搐,目吊口噤,不省人事也。

羚羊散

当归酒洗 川芎 防风 独活 白茯苓去皮 五加皮 薏苡仁 杏仁去皮 酸枣仁炒 木香 羚羊角 甘草

上锉剂,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一论儿在腹中哭,用多年空房下鼠穴中土一块,令孕妇噙之即止。

一论子悬,谓妊娠心胃胀痛,兼治胎气不和,心腹胀满疼痛,或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下,及胎前一切诸疾,悉宜此方加减治之。

紫苏和气饮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人参 紫苏 陈皮 大腹皮 甘草

上锉剂,生姜五片,葱白七寸,水煎,温服。腹痛加香附、木香。咳嗽加枳壳、桑白皮。热加黄芩。呕吐加砂仁。泄泻加白术去芦,炒、白茯苓去皮。感冒加羌活、麻黄。伤食加山楂、香附。气恼加香附、乌药。

一论子肿,谓妊娠七、八个月前后,面目虚浮,肢体肿满也。宜

茯苓汤

当归 川芎 白芍煨① 熟地黄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 泽泻 条芩 栀子炒 麦门冬去心 厚朴姜炒 甘草

① 煨:嘉本作“炒”,可参。

上锉剂,水煎,温服。

一论子气,谓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后,两足自脚面渐肿腿膝以来,行步艰辛,以致喘闷,似水气之状,至于脚面指间有黄水出者,谓之子气。

天仙散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洗,略炒 紫苏 陈皮 香附炒 乌药 木瓜 甘草

上锉,生姜煎服,加苍术尤妙。

一论子淋,谓妊娠小便涩痛频数也。宜后方

子淋散

麦门冬去心 赤茯苓 大腹皮 木通 甘草

上锉,淡竹叶十片②,煎服,空心服。

② 十片:原作“十皮”,校本同,据文义改。

一论转胞,谓妊娠卒不得小便也。因胎长逼近于胞,胞为所逼而侧,令人数溲,胞即膀胱也。然子淋与转胞相类,但小便频数,点滴而痛为子淋,频数出少而不痛为转胞,间有微痛,终是与淋不同,并宜五苓散加炒阿胶,又宜冬葵散,治孕妇转胞,小便不通,及男子小便不通,皆效。

冬葵散

冬葵子半两 山栀子半两,炒,研 木通三钱 滑石半两,研,此药滑胎,临月可用,六七个月以前不可用

上锉一剂,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外以冬葵子、滑石、栀子为末,田螺肉捣膏,或生葱汁调膏,贴脐下,立通。

一妊娠转胞不得小便者,用八物汤加半夏、陈皮,名三合汤,服之探吐,以升提其气,上窍通而下窍自利也。

一论胎漏,谓妊娠有胎而血漏下,属气血虚而有热也。

芎归汤

当归尾 川芎各五钱

上锉一剂,好酒煎,入童便一盏同服,一服立止如神。

胶艾四物汤

治症同前。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八分 白芍酒炒,一钱 怀熟地黄酒蒸,一钱 真阿胶炒成珠,八分 条芩一钱半 白术去芦,炒,二钱 砂仁炒,一钱 香附炒,一钱 艾叶少许 粳米一小撮

水煎服。

一方加蒲黄炒,一钱 陈皮七分 杜仲盐水炒,一钱 续断一钱 甘草炒,四分 去艾叶不用,只用水煎服。

一治胎动出血,产门痛,黄连为末,酒调二钱,日三服。

一论胎动,谓妊娠因事跌仆,子死腹中,恶露妄下,疼痛不已,口噤欲死,用此药探之,若子死腹中,立便逐下,若腹痛随止,子母俱安。又治临产难生,胞衣不下,及产后血晕,不醒人事,状似中风,血崩,恶露不止,腹中血刺痛,血滞浮肿,血入心经,语言颠倒。如见鬼神,血风相搏,身热头疼,或似疟非疟,一切胎前产后,狼狈垂死等症,并皆治之。宜

佛手散

当归酒洗,一两 川芎七钱

上锉一剂,水煎将熟,再入酒煎,温服。如口噤,押开灌之,如人行五里许,再灌之便醒,立产。如胎漏下血不止,以酒煎,入童便一盏,温服。

一方治胎气动,用鲤鱼一个,水煮熟,并汤食之,立效。

一因事动胎,致胎不安,动撞不已,及下血欲堕者。四物汤合四君子汤,加条芩、阿胶、砂仁、白芷、桑寄生。

一论安胎,谓安胎有二,有因病而胎动者,但疗母病,其胎自安;有胎不安,因触母病,但安胎气,母病自瘥。

一论孕成之后,觉气不安,或腹微痛,或腰间作疼,或饮食不美,或胎动下血,及五、六个月常服数剂,甚妙。

安胎饮

当归身酒洗,一钱 川芎八分 白芍酒炒,一钱 熟地黄酒蒸,一钱 条芩一钱半 白术去油、芦,炒,二钱 砂仁微炒,一钱 陈皮一钱 苏梗八分 甘草四分,炒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下血不止加蒲黄炒、阿胶炒,各一钱。腹痛加香附醋炒、枳壳麸炒。各一钱。

一论半产,谓妇人怀孕,血气虚弱,不能荣养,以致数月而堕也。

芎归补中汤

黄芪蜜水炒 人参 白术去芦,炒 当归 川芎 白芍炒 干姜炒 阿胶炒 五味子 杜仲姜、酒炒 木香 甘草炙

水煎,温服。

一论阳施阴化,胎孕乃成,血气虚乏,不足荣养,其胎则堕。又有劳恐伤情,内火便动,亦能堕胎。火能消物,造化自然。予见一妇,但有孕至三个月左右必堕,诊其脉,左手大而无力,重按则涩,知其血少,以其壮年,只补中益气,使血自荣。时正初夏,教以浓煎白术汤,下黄芩末一钱,与数十剂,得保全而生一子也。盖孕至三月上属相火,所以易堕。

安胎丸

妊娠宜常服之。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条芩各一两 白术去芦,炒,五钱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汤任下,空心日服,养血清热之剂也。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皆宜服之,以清其源而后无患也。

一妇人小产常服此,以保胎孕十月完足。湖莲肉去心四两,砂仁炒二两,共为末,每二、三匙,米饮调下,日服三、四次。

一论妇人常惯小产,久而不孕者可服,过七个月不必服。

千金保孕丹

当归酒洗,二两 熟地黄酒蒸,二两 人参一两半 白术去芦,炒,四两 条芩二两 陈皮一两 香附子童便浸,一两 续断酒浸,两半 杜仲盐、酒炒,一两半

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白汤下。一方去人参,加砂仁、川芎、阿胶、艾叶、益母草,枣肉为丸。

一论妇人曾经小产,今有孕,预先培补为妙。大凡妇人堕胎,只是奇经废弛,冲、任、带脉受亏而然,宜服此汤,大有益也。

加味八珍汤

黄芪二钱 人参二钱 白术去芦,一钱 甘草炙,三分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七分 白芍酒炒,一钱 知母一钱 熟地黄酒洗,一钱 防风七分 山药一钱 升麻四分 黄柏酒浸,炒褐色,四分 益智仁研,八分

以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治妇人每怀胎至三、四月必堕,不肯服药,用四、五年老母鸡煮汤,入红谷小黄米煮粥食之,不数而胎竟固全,至月满而生。

一论妊娠身居富贵,口厌甘肥,忧乐不常,食物不节,既饱便卧,致令胞胎肥厚,根蒂坚牢,行动艰难,因致临产必是难生。八月可服此药,日进二服,补其血而顺其气,使子易生而胎易落也。又治小产,瘀血腹痛及胎衣不下。

保生无忧散

当归 川芎 白芍各七分 乳香 枳壳各一钱,麸炒 木香 甘草各五分 血余烧灰,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治胎肥壅隘,动止艰辛,临月服之,缩胎易产。

瘦胎散

枳壳五钱 香附子三钱 甘草一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百沸汤调服。

一论妊娠至八、九个月服数剂甚好,令易产,腹亦少痛。

达生散

当归身酒洗 白芍酒炒 白术去油、芦,炒。各一钱 人参 陈皮 紫苏各五分 大腹皮洗,一钱 甘草炙三分 或加砂仁五分 枳壳麸炒,八分 尤妙

上锉一剂,葱五根,水煎服。如胎肥气喘,加黄杨脑七个,此黄杨树梢儿也此物能瘦胎不长。夏加黄芩,春加川芎,冬加砂仁。气虚倍加参、术。气实倍陈皮、香附。血虚倍当归,加地黄。性急多怒加柴胡。有热加黄芩。食少加砂仁、神曲。渴加麦门冬。食易饥多加黄杨脑。有痰加半夏,姜汤泡,切片,香油炒,黄芩。腹痛加木香。

一论妊娠七、八月间服此,胎气束,令人易产。凡患产难者,多由内热灼其胞液,以致临产之际干涩而难,或脾气怯弱,不能运化精微,而令胞液不足,亦产难之道也。故令白术、茯苓益其脾土而培万物之母,用黄芩清其胎热①,泻火而存胞液,乃陈皮者,取其辛利,能流动中气,化其肥甘,使胎气不滞,儿身不肥,此束胎之义也。

①清其胎热:原下衍“其胎热”三字,校本同,据文义删。

束胎丸

茯苓七钱半 陈皮三两 黄芩夏一两,春秋二钱,冬五钱 白术二两

上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米汤送下。

一治妇人胎痛。

当归 川芎 条芩酒炒 阿胶炒 香附 玄胡索

水煎,温服。

一治孕妇心痛。

玄胡索五钱 当归一钱 乳香五分 甘草一钱

上锉,水煎,温服。

一治孕妇痛,或胎动不安。

砂仁炒,二两 条芩炒紫黑,一两半 白术去芦,炒,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紫苏汤调服。

一治孕妇腰痛,状不可忍。补骨脂不拘多少,瓦上炒令香熟,为细末,嚼核桃肉半个,空心温酒调下二钱。

一治妊娠偶有所触,或坠高伤折,致胎动不安,腹中痛不忍者。砂仁不拘多少,熨斗内盛,慢火炒,令热透,去皮,捣罗为末,每服二钱,用熟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即胎已安,神效。

一治妊娠大便闭涩艰难。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枳壳去穰 黄连

上锉,水煎,温服。

一论妊娠下痢赤白,腹中痛。

当归五分 白芍二钱 白术五分 白茯苓五分 泽泻五分 木香三分 槟榔三分 黄连五分 黄芩五分 甘草三分

上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空心温服。如白痢,腹痛甚者,恐有寒也,去芩、连,加干姜炒三分。

一治妊娠腹痛下痢,脓血不止。

黄连八分 厚朴姜炒 阿胶炒 当归各六分 艾叶 黄柏 干姜炒。各五分

上为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一论妊娠泄泻,肠鸣,腹冷痛,手足厥逆。

人参 白术炒 干姜炮 甘草炙 加肉蔻、砂仁

上切,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空心温服。

一论孕妇疟疾,寒热相半,并产后疟疾。

当归 川芎 白芍 青皮 陈皮 半夏 白茯苓 槟榔 草果 良姜 紫苏 干葛 甘草

上锉,姜、枣煎,临发日服。

一论妊娠风壅咳嗽,痰喘满闷。

百合蒸① 贝母 紫菀 白芍 前胡 赤茯苓 桔梗 甘草 生姜五片,水煎服。

①蒸:康本、雍本、嘉本无,可参。

一论孕妇咳嗽,用贝母麸炒为末,研砂糖拌匀,丸如鸡头实大,口含化,效。

一论妊娠忽然口噤吐沫,不醒人事,言语错乱。

二合汤①

① 二合汤:嘉本作“三合汤”。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② 怀生地黄 陈皮 半夏姜泡,香油炒 白茯苓去皮 麦门冬去心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石菖蒲 竹茹 甘草

② 酒炒:嘉本作“酒洗”。

上锉,生姜、水煎服。

一论妊娠不语,非病也,闻有此者,不须服药,临产日但服四物汤之类,产后便语。

一论妇人怀鬼胎,如抱一瓮。

《脉经》云:设令宫中人,若寡妇无夫,常夜梦寐交通邪气,或怀似胎而成癥瘕之疾,急当治下,宜用

斩鬼丹

吴茱萸 川乌头 秦艽 柴胡 白僵蚕炒 巴戟去心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蜜酒送下,出恶物即愈。

一论妊娠癥瘕痞块,及二者疑似之间者,久服安养胎气,消散癥瘕,调经进食。

消补丸

枳壳麸炒 槟榔 黄连 黄柏 黄芩 当归 阿胶炒 木香各一两

上为末,水丸,梧子大,不拘时,温米饮下三十丸,日进二、三服。

一论妊娠,或时有白浊白带而下,四物汤合二陈汤,加苍术、牡蛎、龙骨等药。

一论妊娠遗尿失禁。

白薇 白芍酒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调方寸匕,日二服。

一论妊娠痰嗽见红。

当归身 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紫菀各五分 桑白皮蜜炙 杏仁去皮 甘草炙 桔梗 片芩 五味子 阿胶炒,各二分半

上锉,加竹茹一团,水煎,临服入小蓟汁同服。

一妇人每孕不数月即堕,忽又孕三月,患呕吐吞酸,嗳气嘈杂,肠鸣泄泻,胃脘疼痛。

陈皮一钱 半夏曲七分 白茯苓一钱 白术去芦,一钱 苍术米泔炒,一钱 神曲炒,五分 香附炒,一钱六分 藿香四分 黄连姜汁炒,三分 川芎一钱 甘草炙,四分

上锉,姜、枣煎服。

一治胎孕九个月,将产消息,用猪肚一个,依常法着葱、五味煮熟食之,不尽,再服,不与别人食。

一妊娠误服草药及诸般毒药物,白扁豆生去皮为细末,清米饮调方寸匕,神效。

一妊娠下血,服凉血之药,下血益甚,食少体倦,此脾气虚而不能摄血,以补中益气汤治之乃愈。

一治妇人堕胎昏愦,不时吐痰,自用养血化痰之剂,昏愦不醒,自汗发搐,痰涎壅出,彼以为中风,欲用祛风化痰,予曰:此属脾气虚寒所致,遂用十全大补汤去桂加知母、防风、山药、升麻、黄柏、益智仁。

一妊娠气喘痰盛,诸药不应,问治于余。询之云:素有白带,始于目下浮,两月余,其面亦然。此阴虚有痰饮也。用六味丸料,数剂而愈。

一妊娠每至五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后及头面,此是脾肺气虚,朝用补中益气,夕用六君子加苏梗而愈。凡治妊娠,毋泥其月数,但见某经症候,便用某药为善。

妊娠伤寒治法

一治妊娠伤寒护胎法。

井底泥 青黛 伏龙肝

上为末,调匀,涂于孕妇脐中二寸许,如干,再涂上,以保胎孕也。

一治妊娠伤寒伤风,勿轻服药,发热头疼,恶风身痛。

紫苏 陈皮 香附 川芎 白芷 甘草

上锉一剂,姜、葱煎服。

加味四物汤

专治妊娠伤寒诸症。

当归身 川芎 白芍 熟地黄各等分

上锉,每服五、六钱,水煎,温服。

如妊娠伤寒,头痛身热,无汗,脉浮紧,加麻黄、细辛。

如妊娠伤寒中风,表里自汗,头痛项强,身热恶寒,脉浮而弱,加黄芪、地骨皮。

如妊娠中风湿之气,肢节烦疼,脉浮而热,头痛,加防风、苍术。

如妊娠伤寒,胸膈满痛,脉弦,加柴胡、黄芩。

如妊娠伤寒,大便硬,小便赤,气满而脉沉数,加大黄生、桃仁去皮尖,麸炒。

如妊娠伤寒,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

如妊娠伤寒,小便赤如血状者,加琥珀、茯苓。

如妊娠伤寒,四肢拘急,身凉微汗,腹中痛,脉沉而迟,加附子去脐 桂少用。

如妊娠伤寒蓄血症,加生地黄、大黄酒浸。

如妊娠伤寒,身热大渴,蒸蒸如热,脉长而大者,加石膏、知母。

如妊娠伤寒,下后过解而不愈,温毒发斑如锦纹,加升麻、连翘。

如妊娠伤寒,下后咳嗽不止者,加人参、五味子。

如妊娠伤寒,下后虚痞腹满,加厚朴姜制、枳实麸炒。

如妊娠伤寒,不得眠者,加栀子、黄芩。

如妊娠伤寒,汗后血漏不止者,胎气损者,加阿胶、炙甘草、黄芪。

如妊娠伤寒,自利,腹中痛,饮食不下,脉沉者,去地黄、川芎,加白术、炙甘草、茯苓、黄芪。

如妊娠伤寒,头痛项强,身热口干,胸胁疼,用生地黄,加柴胡、前胡、人参、甘草。

妊娠食忌

一受孕之后,不可食之物切宜忌食,非惟有感动胎气之戒,然于物理亦有厌忌者。设戒不能戒忌,非特延月难产,亦能令儿破形母殒,可不戒哉!

食鸡肉、糯米合食,令子生寸白虫。

食羊肝令子生多厄。

食鲤鱼、鲙鱼及鸡子令儿成疳多疮。

食犬肉令子无声音。

食兔肉令子缺唇。

鸭子共桑椹同食,令子倒生心寒。

食鳖令子项短及损胎。

雀肉合豆酱食之,令子面生黑子。

食豆酱合藿,食之堕胎。

食水浆绝产。

食雀肉令子不耻多淫。

食山羊肉令子多病。

食子姜令子多指生疮。

食螃蟹令子横生。

食虾蟆、鳝鱼令儿喑哑。

食驴马肉延月难产。

如此之类,无不验者,则知圣人胎教之法岂非虑有自其然乎?

产育

一产母面赤舌青,母活子死。母面青舌赤,口沫出,子活母死。母唇皆青,口两边沫出,身重,寒热,舌下青黑,反舌上冷,遇此症者,子母俱死,不可治也。

一胎产横逆,多因坐草太早,努力过多,儿身未转,或已破水,其血必干,致胎难转。若先露脚谓之逆,先露手谓之横,当以小绢针于儿手足心针入二三分,三四剌之,以盐涂其上,轻轻送入,儿得痛惊转,一缩即当回顺而生矣。

一论产难,或横或倒,死胎烂胀于腹中者,几觉腹痛,或腰重欲坐草时,将神柞饮即温饮一盏,便觉心下开豁,如渴又饮一盏,觉下重便产,更无诸苦,横生倒逆不过三服即正,子死腹中,不过三服即下,能保母子两全,最为神验。有一妇横产,手出至胛,肿胀,但欲截其手,不保其生,屡服催生药不效,以此药浓煎一碗与服,少倾苏醒,再与一碗,困睡少时,忽云:我骨节都拆开了,快扶起我,血水俱下,拔出死胎,全不费力,可谓更生,以此救人,百发百中。

催生神柞饮

生柞树刺枝如小指大者一握,洗净,锉碎,一叶一刺者,处处有之 甘草五钱

上锉一大剂,新汲水一碗半,入新瓦罐内,用纸三重密封之,文武火煎八分,温服。

一治胎妇临产艰难,或一二日不下者,服此自然转动下生。

三合济生汤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枳壳去穰,麸炒,二钱 紫苏八分 香附炒,一钱半 大腹皮姜汁洗,一钱半 甘草七分

上锉,水煎,待腰痛甚,服之即产。

催生如意散

临产腰痛方可服之。

人参一钱 乳香一钱 辰砂五分

上为末,临产之时,急用鸡子清一个调药,用生姜自然汁调开,冷服。如横生倒产,即时顺正,子母均安。

一论妊娠子死或未死,胎已动,芎归汤加紫苏,酒、水煎服,死者即下,未死者即安。

一论胞衣既破,其血已涸,或元气困惫,用八珍汤斤许,再加益母草半斤,水数碗煎熟,时时饮之,饮尽再煎。孕妇临月预服此药,日进二服,则子易生而胞易落也。

一论横生逆产,须臾不救,子母俱亡。

蛇蜕一条 蝉蜕十四枚 胎发一丸并烧灰

上为末,分作二服,酒调下,须臾进一服,仰卧,霎时即下。

一治产难,凑心不下者,蛇蜕烧灰,同麝少许,研细温酒调下,立产。

一论临产破水,三五日不下,将死未绝者。江月池传

鱼鳔用大者三寸①,香油浸过,灯上烧之,滴下油入酒内,其灰研末,酒调服,立下。

①寸:原字版糊,康本、雍本、嘉本作“寸”,据补。

一论难产沥浆,胞干,胎不得下。香油、蜂蜜各一碗和匀,入铜铫内,慢火煎一、二沸,掠去沫,调白滑石末一两搅匀,顿服,外以油蜜摩母腹上下。

一妇人分娩艰难,产子已死,元气劳伤,用油纸捻烧断脐带,取其阳气以补之,俄间儿啼作声,若以刀物如常断之,其母亦难保生。

夫子死腹中者,多因惊动太早,或触犯禁,或抱腰太重,或频揉拭水,胞衣先破,血水先尽而胎干涸故耳。其候产母唇舌皆青者,子母俱死,若舌黑,或胀闷甚者,然其子已死矣。先以平胃散一两,酒水各半煎,却投朴硝半两即熟皮硝服,或用硝一两,以童便调下亦妙。

一治胎衣不下,鸡子清三个去黄,以酸醋一合和之,啜入口中即下。

一方治胞衣不下,即嚼生葱白数根即下。

一治胞衣不下,红花一两炒,清酒五爵沃之,温服。此乃气弱而瘀血盈于胞也,故用清酒壮其气,红花败其血。

一胞衣不下,因产母元气虚薄者,用芎归汤倍桂以温之,自下。

一治妇人难产及横生逆产如神,用蛇蜕炒焦为末,每五分,酒调下。

一治死胎不下,兼治难产及横生、倒生,用桂心为末,每二钱,痛阵密时用温酒调下。

一方用麝香五分为末,加桂末二钱,酒和服。

一治产后胎衣不下,恶血冲心,腹中血块,锦纹大黄一两为末,以好醋半升,熬成膏,丸如梧子大,以醋化五丸服之,须臾即下。又治月经不通。

一治横生逆产,胎死,腹中不下,公老鼠腰子一付,轻粉一分,松香一分,共捣作三、四丸,辰砂为衣,温酒下。

一治胎衣不下,令产妇衔自己发尾于口中,令呕哕,衣即下。

一论妇人分娩,交骨不开,或五七日不下,垂死者。

活命芎归汤

川芎 当归各一两 生男女妇人发一握,烧灰,存性 自死龟壳一个,如无,占过者亦可,酥炙

上为末,每一两,水煎服,良久,不问生死,胎即下。

一论妊娠十月满足,或因恣情内伤,或患潮热之症,又兼产前多吃热毒之物,瘀血相搏,七情怒气所伤,临产横逆之厄,怆忙不谨,辄用稳婆下手取胎,触死胎儿在腹,不能所治,今备妙方,防此之祸,但服一、二帖,加乌金丸二颗,甚效。

活水无忧散

益母草二两 大枳壳一两 当归四钱 川芎一钱 白芍二钱 生地黄二钱 官桂二钱 急性子四钱 陈皮一钱 甘草八分 生鲤鱼一个

上各锉,分二服,每用水三碗,煎至二碗,临服之时加好醋一匙,每一碗加乌金丸一颗,如其死胎不下,急取无根水再煎药渣,连进二服,即救其性命,奥妙不可轻传。

一论临产艰难,横生逆产,胎死不下,及产后诸病。

乌金丸

真阿胶一两八钱,蛤粉炒 苏木一两 艾叶端午日收,去梗,二两 谷麦芽晒干。各二两 龙衣即蛇蜕,要全者一条,焙干,又要蛇头下出的方好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用一丸,童便和酒化下。

凡修合此药,拣天月二德天医生气吉日,凝神安虑,洒扫净室,画太极而生两仪,九宫而分八卦,所忌妇人、鸡犬声、喊音,要在夜间寂静,斋戒至诚,先念净口、净心、净身、净天地神咒,又念咒曰:天精精,地灵灵,精精灵灵,左朝北斗,右朝北辰,人逢此药,各保安宁,急急如律令。

一治横生逆产,并三五日不下,死在须臾。姜师师周传 用从上往下蛇蜕一条,长尺余者,烧灰存性,鹁鸽粪等分为末,黄腊为丸,一个,皮硝化水吞下。

一治妇人交骨不开,产门不闭,皆由元气虚弱,产前失于调摄,以致血气不能运达而然也。交骨不开,阴气虚也,用活命芎归汤、补中益气汤。产门不闭者,气血虚也,用十全大补汤、活命芎归汤方见前。

一治难产兼胞衣不下,及死胎不下。

巴三萆七脱衣裳,细研如泥入麝香,捏作饼儿脐不贴,须臾子母便分张。

一方用蓖麻子十四粒,去壳,研涂两足心,衣即下,可即浣去,如不去则肠出,如此时,就以此药贴顶心,缩回其肠,多用此药不妨,如肠入则浣之,神效。

一治难产或横或逆,或血海干涸,或胎死不下,惶惶无措,死在须臾。戴存愚传

皮硝二钱 壮者三钱,弱者或寒天可加大附子,煨,去皮脐,三、五分

上用好酒半钟,童便半钟,入硝煎一二沸,温服,立下,百发百中。

一治胎死腹中,或产母气乏委顿,产道干涩,或手足冷,腹痛,即

五积散见中寒

依本方去麻黄,加川乌、附子、南星、阿胶炒、木香、杏仁六味。

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十全大补汤方见补益

一治女人出生肠,用脚盆盛贮其肠,取芋煎水洗过,盖芋水甚滑,洗过则肠滑,后用冷水喷胸前,使患者因嗽咳气则肠收,又用人以手托之,使肠入内,后用马恰篼水洗,用渣搭于门口上,女人眠倒,脚高起些,过一时即愈。

产后

脉:产后扶虚消瘀血,脉却宜虚。叔和云:新产之脉缓滑吉,实大弦急死来侵,寸口涩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

凡产毕,不问腹痛不痛,有病无病,以童子小便和酒共一钟温服,则百病不生。少坐上床,倚高立膝仰卧,不时唤醒,及以醋涂鼻,或用醋浇炭及烧漆器,更以手从心捍之脐下,使恶露不至,如此三日,以防血晕血逆。酒虽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且能昏晕。宜频食白粥少许。一月之后,宜食猪蹄少许,仍慎言语、七情、寒暑、梳头、洗足,以百日为度。若气血数弱者,不计日月。否则,患手足腰腿酸疼等症,名曰蓐劳,最难治疗。初产时不可问是男女,恐因言语而泄泻,或以爱憎而动气,皆能致病。不可独宿,恐致虚惊。不可刮舌,恐伤心气。不可刷齿,恐致血逆。须血气平复,方可治事,犯时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岳,可不戒哉!

夫产后血晕虽同,其治特异,若下血多而晕者当补血,以芎归汤为主,或恶露不止者,倍炒黑干姜止之。若去血少而晕者,黑神散主之。但凡血晕,不省人事,用火炭①置产母傍,以醋沃之,使醋气薰入产人口鼻,轻者亦苏,重者亦省人事矣。一法,用韭菜细切,盛于有嘴瓶中,以热醋沃之,急封瓶口,以瓶嘴纳产妇鼻孔中搐之即醒。一法,用旧漆器烧烟薰之即醒。一法,用荆芥穗研末,用一分,吹鼻即醒。一法,用鹿角烧存性,每一钱,酒灌下即醒。

①火炭:原作“大炭”,校本同,据文义改。

夫产后发热,有去血过多者,有劳力过伤者,有恶露不尽者,有饮食失节者,有感冒风寒者,有夹食伤寒者,有内伤挟外感者,有三日蒸乳者,俱能发热憎寒,并身疼腹痛,不可相类而用药也。

一论去血过多发热者,脉必虚大无力,内无痛楚,此非有余之热,乃阴虚生内热耳,以归术保产汤主之。

一论有伤力发热,或早起劳动发热者,亦用归术保产汤主之。

一论恶露不尽,亦发热恶寒,必胁肋胀满,连大小腹,有块作痛者,宜黑神散主之。

一论脾胃虚弱,饮食必难克化,以致停滞发热,必有噫气作酸,恶闻食臭而口中无味,胸膈饱闷,气口脉必紧盛,发热恶寒头痛,宜理脾汤主之。

一论感冒风寒而发热者,其脉弦而紧,恶露欠通,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手足厥冷,肚腹疼痛,宜五积散主之。此药祛除败血,生新血,调和荣卫,滋养脏腑,使阴阳不相胜负,邪气不能相干,则无寒热之患,并加米醋少许同煎,本方去麻黄。方见中寒

一论伤寒夹食必恶食,胸痞腹痛,头疼发热,气口脉来紧盛,宜行气香苏散,一消一发而治之。方见饮食

一论内伤元气,外感风寒,其脉洪大而虚,其症身热而烦,头疼恶寒而渴,自汗气高而喘,宜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方见内伤

一论产后蒸乳发热恶寒者,必乳间胀硬疼痛,令产母揉乳汁通,其热自除,不药而愈。

一论产后发热恶寒,或口眼㖞斜等症,皆是气血虚甚,当以大补气血为主。若左手脉不足,补血药多于气药,右手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一论产后中风,切不可便作风治,不可服小续命汤之类,宜大补气血。若中风口噤,乃血虚而风入夹口,筋得风则急,故口噤也。若角弓反张,乃体虚而风入于诸阳之经,故独腰背挛急,如角弓反张之状也,以归术保产汤去香附、干姜,加秦艽、羌活,又宜当归、荆芥各等分,水一盏,酒少许,煎七分,灌之。如口噤,用匙斡开,微微灌下,但下咽即效。又宜荆芥略炒为末,每服三钱,黑豆淋酒调下,童便亦可。

一论产后虚羸诸病,惟宜十全大补汤,此药性温平,补养血气,壮健脾胃,乃诸虚百损第一方也。

一产后血晕者,乃下血过多而眩晕也。不省人事者,气血大脱而神不用也,故用人参锉剂①,水煎温服。盖人参甘温,益元气之品,可以回气,可以生血①。身热气急者,加童便一爵,身寒气弱者,加大附子三钱,外以炭火,以酽醋沃之,使醋气薰蒸入鼻,则能收敛,神效。

①锉剂:康本、雍本、嘉本作“锉两剂”,可参。

① 生血:原作“生而”,校本同,据文义改。

一论产后诸疾以求②治之,大补气血为主。此方治一切诸病,气血虚损,脾胃怯弱,或恶露不行,或去血过多,或饮食失节,或怒气相冲,以致发热恶寒,自汗口干,心烦喘急,心腹疼痛,头眩眼黑,耳鸣等症。不语昏愦,不省人事,并皆治之。

② 求:原作“末”,据嘉本改。

归术保产汤

当归酒洗,一钱半 川芎一钱③ 白芍酒炒④,一钱 熟地黄酒蒸,一钱 白术去芦,炒,一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 陈皮八分 香附米童便炒,一钱 干姜炒黑,八分 甘草炙,三分 气虚加人参七分

③ 一钱:原“一”字脱,康本、雍本、嘉本作“一钱”,据补。

④ 酒炒:康本、雍本、嘉本作“酒洗”,可参。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如去血过多,倍芎、归、干姜。胸膈胀满加枳实麸炒、砂仁、厚朴姜炒、山楂去子。两胁肋痛加青皮去穰、肉桂。小腹阵痛加玄胡索、桃仁、红花、苏木,甚者加三棱、莪术,俱煨,醋炒。有汗加黄芪蜜水炒、酸枣仁炒。口干苦加麦门冬去心。身不发热,小腹痛不可忍,用桃仁去皮,捣烂,五钱,韭菜汁和酒送下,立效。恶露不行加益母草、牡丹皮、桃仁,入童便、酒同服。吐痰加半夏、贝母。咳嗽不止加辽五味、桑白皮。着气恼加乌药。昏愦口噤不语加荆芥穗。

一论妇人产后一十八症,服之如神。

黑神散

棕皮灰 当归酒洗 赤芍 白芍 生地黄 熟地黄 香附米炒 玄胡索 干姜炮 五灵脂 蒲黄炒。各一两 沉香 乳香各五钱 莪术 红花 大黑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童便调下。

一胞衣不下,败血攻心,眩晕欲绝,服此即苏。

一将产血多,儿食不尽,余血裹胎,难产,服此弃子救母。

一临产用力太早,儿不及转,横生倒出,亦当急救母命。

一子死腹中,母必肢体冷痛,口角出沫,指甲青黑,服此即出。

一恶露未尽,失而不治,又过食酸咸收敛之物,因而得崩漏。

一血晕眼花,起坐不得。

一血迷心窍,不能言语。

一败血乘虚散流四肢,浮肿。

一败血为害,口渴舌燥,乍寒乍热,似疟。

一败血入心,烦躁发狂,言语错乱,或见鬼神似癫。

一月中饮冷,败血凝聚,腹痛难忍,或致泻痢。

一败血停留肢节间,遍身疼痛。

一败血结聚,小便闭涩,大便艰难。

一肺窍鼻中气黑。

一败血流入小肠,小便出血。

一败血冲心,喉中气急发喘。

一败血滞脾胃中,心腹胀满,呕吐似翻胃。

一产后诸般怪症,难以名状者,多是败血所致,服此立效,真仙方也。

一产后心腹痛,瘀血不行,或儿枕作疼,危急之甚。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白芷 官桂 玄胡索 牡丹皮 蒲黄 五灵脂 没药各一钱 白芍酒炒,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入童便,空心服。

一治产后小腹作痛有块,脉芤而涩,以四物汤加玄胡索、红花、桃仁、牛膝、木香。

一论产后停食,胸膈饱闷,身发寒热,不思饮食。

理脾汤

苍术米泔浸,炒,一钱 陈皮一钱 厚朴姜汁炒,一钱半 砂仁七分 神曲炒,一钱 山楂去核,一钱 麦芽炒,一钱 干姜炒黑,八分 甘草炙,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泄泻加白术、白茯苓。大便闭加桃仁、红花。小便闭涩加大腹皮。

一治产后三日,牙关紧急,眼目直视,四肢厥冷,干姜炒黑五钱,水煎,入童便温服,立效。

一论产后晕倒,不省人事,眼黑耳鸣等症。并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癖疭。

加味佛手散

当归 川芎 荆芥各等分

上锉一①大剂,水煎,入童便温服。

①一:原缺,据康本、雍本、嘉本补。

一论产后恶露不快,腰疼,小腹痛,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亦治久积恶血,月水不调。又疗心痛,小肠气痛,血气痛欲死者。又治心腹疼痛,及儿枕痛不可忍。又,或血迷心窍,不省人事。又治北人青筋症,用三钱,酒调下。

失笑散

五灵脂水淘去砂,醋煮 真蒲黄炒。各等分

上锉,酒煎,温服。一法为细末,每服三钱,酽醋熬成膏,白汤化下。痛甚加川芎、肉桂、元胡索各二钱。

一论产妇小腹作痛,忽牙关紧急,灌以失笑散,良久即苏。又,用四物汤加炮干姜、白术、陈皮。

一治产后血虚,昏晕不醒,以四物汤加人参、白术、茯苓、炮干姜、香附。

一论产后瘀血,心腹疼痛,或发热恶寒者,以四物汤加玄胡索、香附、桃仁、红花、青皮、泽兰、牡丹皮,水煎,童便、酒各一盏温服。若按之反不痛是血虚,宜四物汤加参、术、茯苓。若痛而作呕是胃虚,宜六君子汤。若痛而作泻者,宜六君子汤加干姜炒、白芍酒炒。

一论蓐劳者,产中之名也,产中虚羸喘乏,乍寒乍热,病如疟状,名曰蓐劳。此是虚乏,气血不相顺接,虚故乍寒,壅故乍热,无时休息,症似疟,实非疟也。治宜大补气血,使其气血顺接则病愈矣。故用人参补气,当归补血,糯米益胃,葱豉醒脾,而猪肾者,取其以类相从,能补系胞之区也。

猪肾汤

治产后蓐劳,发热盗汗。

人参 当归各等分 猪腰子一个,切片 白糯米半合 葱白三根 淡豆豉一合

以水煮米熟,取清汁一盏,入药二钱,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一方治产后蓐劳发热,猪腰子一对,去白膜,切作柳叶片,用盐、酒拌,先用粳米一合,入葱、椒煮粥,盐、醋和,将腰子铺盆底,以热粥盖之,如作盒生状,空心服。

一治产后发热自汗,肢体疼痛,各曰蓐劳。

当归羊肉汤

当归酒洗 人参各七分 黄芪一两 生姜五钱

上锉,用羊肉一斤,煮清汁五大盏,去肉,入前药,煎至四盏,去渣,作六服,早晚频进。

一论产妇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四肢抽搐,两目连扎,此去血过多,元气亏损,阴火炽盛,宜十全大补汤方见补益加炮姜,一剂而苏,又数剂而安。

一论产妇筋挛臂软,肌肉制动,此气血俱虚,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论产后血邪,心神恍惚,言语失度,睡卧不安,宜

茯神散

白茯神去皮、木,一钱 人参 龙齿研 琥珀研 赤芍 黄芪 牛膝去芦,各三分 生地黄一钱 桂心五分

上锉,每服用水煎,温服。

论曰:产后不语者何?答曰:人心有七孔三毛,产后虚弱,多致停积败血闭于心窍,神志不能明了。又,心气通于舌,心气闭塞则舌亦强矣,故令不语,如此但服此药。

八珍散

治产后败血停蓄于心,迷塞心窍,舌强不语。

人参 石菖蒲 怀生地黄 川芎各一两 细辛一钱① 防风 辰砂另研。各五钱 甘草一钱

① 一钱:嘉本作“三钱”。

上为末,每一钱,薄荷汤调下,不拘时服。

一论产后咳逆不止,用干柿一个切碎,以水一盏,煎至六分,热呷之,即止。

一论产后汗出不止。

嫩黄芪蜜水炒 熟地黄 牡蛎粉 白术去芦,炒 麦门冬去心 防风去芦 白茯苓去皮 当归酒洗

上锉,红枣二枚,水煎,温服。

一论产后消渴,饮水不止。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② 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 五味子 知母去毛 白茯苓去皮 黄芪蜜水炒 甘草

② 酒炒:康本、雍本无。

上锉,水煎,温服。

一论产后胸痞腹胀。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陈皮 半夏汤泡,姜炒 砂仁 香附炒 厚朴姜汁炒 甘草 生姜煎服。

一论产后疟疾。

当归酒洗,一钱半 川芎一钱 白芍酒炒,一钱半 白术去芦,炒,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一钱半 柴胡八分 青皮去穰,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白水煎服。

一论产妇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疼痛,以生马齿苋捣烂取汁三大合,煎沸,下蜜一合调,顿服即愈。

一治产后痢疾,不问赤白主方。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炒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 陈皮 木香 香附炒 神曲炒 干姜炒 甘草炙

上锉,水煎,温服。不思饮食加砂仁。小便不利加泽泻。

一论产后痢疾久不止者,以四君子汤加黄芪、粟壳。

一治产后泄泻。

人参 白术去芦,土炒 白茯苓去皮 陈皮 白芍炒 干姜炒 泽泻 厚朴姜汁炒 砂仁 当归酒炒 甘草炙

上锉,姜、枣煎服。

一治产后呕吐。

陈皮 半夏汤泡,姜炒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砂仁 藿香 人参 神曲炒 当归酒洗 甘草炙

上锉,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一治产后头痛。

黄芪蜜水炒 人参 白术去芦,炒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细辛 蔓荆子 川芎藁本 甘草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治产后咳嗽,痰喘发热。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黄 陈皮 半夏姜汁泡,炒 白茯苓去皮 枳壳去穰,麸炒 桔梗去芦 前胡 苏梗 干葛 人参 木香 甘草

上锉散,姜、枣水煎服。

一产妇咳嗽痰盛,面赤口干,内热晡热,彻作无时,此阴火上炎,当补脾肾,遂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论产妇粪后下血,诸药不应,饮食少思,肢体倦怠,此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吴萸、炒黄连五分,四剂顿止,但怔忡少寐盗汗未止,用归脾汤治之而愈。

一论产后大便不通,因去血过多,大便干涸,或血虚火燥干涸,不可计其日期、饮食数,多用药通之润之,必待腹满觉胀,自欲去而不能者,乃结在直肠,宜用猪胆汁润之。若用苦寒药润通,反伤中焦元气,或愈加难通,或通而泻不能止,必成败症。若属血虚火燥,用加味逍遥散。气血俱虚,八珍汤。慎不可用麻子、杏仁、枳壳之类。

一产前产后大便不通。

当归酒洗 川芎 防风去芦 枳壳麸炒。各四钱 甘草炙,二钱

上锉,姜、枣煎服,忌动风之物。用蜜导之亦妙。

一产后五、七日不大便,切不宜妄服药丸,用大麦芽炒为末,每服三钱,沸汤调下,与粥间服。

一论产后胞损,小便淋沥不止。

人参二钱半 白术去芦,二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 黄芪蜜炒,一钱半 陈皮一钱 桃仁去皮、尖,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猪羊胞,后入药煎服。

一论妇人子宫肿大二日,损落一片,殊类猪肝,已而面黄体倦,饮食无味,内热晡热,自汗盗汗,用十全大补汤二十余剂,诸症悉愈,仍复生育。

一论产妇阴门不闭,发热恶寒,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数剂而寒热退,又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数剂而。若肿既消而不闭者,补中益气汤,切忌寒凉之剂。阴门不闭,用石灰煎汤,先薰后洗。一方,用荆芥、藿香、臭椿根皮煎汤薰洗。

一论产后阴门痛极不可忍,桃仁泡去皮尖,研如泥,涂之即已。

一论产后阴户极痒不可忍,食盐一两,涂之即止。

一论产后生肠不收,皆由气虚血弱,所以悬下,但养气和血,其物自收。

人参 白术去芦,炒 黄芪蜜炒 当归 川芎 甘草炙

上锉,水煎服。若悬二日,则入升麻五分升提之,日用热手心常熨腰肚,但腰肚气暖,其物亦收。

一治产后生肠不收,蓖麻子去壳研成膏贴头顶心即收,内服补中益气汤,倍升麻,去柴胡,加益母草二钱。

一论产后因子死经断不行,一日小腹忽痛,阴户内有物如石硬塞之,而痛不禁,此乃石瘕也。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黄 桃仁去皮、尖 红花 大黄 三棱 槟榔 玄胡索 泽泻 香附 血竭

水煎,空心服。

一论产后有种疾郁冒则多汗,汗则大便闭,故难于用药,唯此药最嘉。

二子饮

苏子 火麻子去壳 二味各半合,净洗,研极细,用水再研取汁一盏,分二次煮粥啜之。此粥不惟产后可服,大抵老人、诸虚人皆得效。

一论产后阴户肿大,用吴茱萸煎汤洗之。

一论产妇恶寒发热,余欲用八珍加炮姜治之,其家知医,以为风寒,用小柴胡汤。余曰:寒热不时,乃气血虚。不信,仍服一剂,汗出不止,谵语不绝,烦热作渴,肢体抽搐。余用十全大补二剂益甚,脉洪大,重按如无,仍以前汤加附子,四剂稍缓,数剂而安。

一产妇泻痢年余,形体骨立,内热晡热,自汗盗汗,口舌糜烂,口①吐痰三碗许,脉洪大,重按全无,此命门火衰,脾土虚寒而假热,然痰者,乃脾虚不能统摄归元也。用八味丸补火以生土,用补中益气汤兼补肺金而健其脾胃。

①口:校本同,疑“日”之误。

小产

小产重于大产。盖大产如栗熟自脱,小产如生采,破其皮壳,断其根蒂,岂不重于大产?但人轻忽致死者多矣。治法宜补形气,生新血,去瘀血。若未足月,痛而欲产,芎归补中汤倍加知

母止之。若产而血不止,人参黄芪汤补之。若产而心腹痛,当归川芎汤主之。胎气弱而小产者,八珍汤固之。若出血过多而发热,圣愈汤。汗不止,急用独参汤。发热烦躁,肉筋惕,八珍汤。大渴面赤,脉洪而虚,当归补血汤,即黄芪一两、当归三钱是也。身热面赤,脉沉而微,四君姜附。东垣云:昼发热而夜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安静而夜发热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如昼夜俱发热者,是重阳无阴也,当峻补其阴。王太仆云: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时节而动,是无火也;如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复止,倏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若阳气自旺者,补中益气汤;阳气陷于阴者,四物二连汤,即四物汤加胡连、川连是也;重阳无阴者,四物汤;无火者,八味丸;无水者,六味丸。

一论小产气虚,血下不止,宜

人参黄芪汤

人参 黄芪蜜炒 当归 白术去芦,炒 白芍酒炒 艾叶醋炒,各一钱 阿胶炒,二钱

上锉一剂,水煎服。

一论气血虚半产,宜

芎归补中汤方见妊娠

一论小产后瘀血,心腹疼痛,或发热恶寒。

当归川芎汤

当归 川芎 白芍炒 熟地黄 玄胡索 桃仁 红花 香附 青皮 泽兰 牡丹皮

上水煎,入童便、好酒各半盏同服。

右小产腹痛,以手按腹愈痛,此是瘀血为患,宜用此药或失笑散消之。若按之反不痛,此是血虚,宜四物、参、苓、白术。若痛而作呕,此是胃虚,宜用六君子。若痛而作泻,此是脾虚,宜用六君子送二神丸。

一妊娠五月,服剪红丸而堕,腹中胀痛,服破血之剂益甚,以手按之益痛。余曰:此峻药重伤,脾胃受患,用八珍倍人参、黄芪,加半夏、乳香、没药,二剂而痛止,数剂而全愈。

一妇人年二十余,疫疾堕胎,时咳,服清肺解表,喘息不寐,请治。余以为脾土虚不能生肺金,药损益甚,先与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五味、炮姜,四剂渐愈。往视之,又与八珍加五味及十全大补汤,全愈。

一小产下血不止,此气虚之甚也,以补中益气汤去升、柴,加白芍、川芎、香附、砂仁、艾叶、阿胶炒。

乳病

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忿怒①所逆,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血沸腾,故热甚而化脓。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滞痰,口气焮热,含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于初起时便须忍痛揉令稍软,吮汁令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疖。治法:疏厥阴之滞以青皮,清阳明之热细研石膏,行污浊之血以生甘草之节,清肿导毒以瓜蒌子,或加没药、青橘叶、皂角刺、金银花、当归,或汤或散,或加减随意消息。然须以少酒佐之,若加以艾火两、三壮于肿处,其效尤捷,不可辄用针刀,必至危困。若不得于夫,不得于姑舅,忧怒郁闷,昕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大棋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后方为疮陷,名曰奶岩,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际,便能消释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亦有可安之理。

①忿怒:原作“忽怒”,据雍本改。

一论有儿者名为外吹乳,有孕者名为内吹乳,可以急治,宜服

立效散

白芷 贝母

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好酒调服。若无乳行,加漏芦酒煎调服。

一论妇人乳肿作痛,欲成痈毒,宜

神效瓜蒌散

大瓜蒌黄熟者,一个,连皮、子、穰,以重重纸包火煨,捣烂,每一剂半个 白芷一钱半 玄参二钱 升麻五分 归尾一钱 桔梗一钱 连翘二钱 柴胡一钱 青皮一钱 川芎八分 天花粉一钱半 知母一钱 木通一钱 穿山甲炒,一钱 木鳖子二个 玄胡索二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治妇人患吹乳肿痛,未成脓者,用生半夏一个为末,将葱白半寸捣和为丸,绵裹塞鼻,一夜即愈。左乳塞右鼻,右乳塞左鼻,神效。

一外敷吹乳方,葱一大把,捣烂作饼,厚摊乳上,将瓦罐盛灰火扑在葱上,蒸出汗即消肿痛,甚妙。或内将紫苏煎汤频服。

一治妇人吹乳,韭菜地中蚯蚓粪研细末,醋调,厚敷于上,干则再易,三次即愈。

一治吹乳,用益元散五钱,用豆豉葱白汤调下,频服即愈。

一治吹乳法:入患家门,房上或墙头地上掐草四指长,以手捺,默念:我佛面前一棵莲,结下子来献西方,金头娘子害吹奶,明问左边右边,患者应人实告。再说:吹口气来医。即出,不可回顾,将草手心紧捺,出,放在墙缝,以土厚盖,不可透风,即能止痛消肿,妙哉。

一法治吹乳:用黄纸书“山田火大人”五字,贴乳上,立效。

一论妇人年五十外,乳痈初已,而又致穿破不得收功者,宜

冲脉饮子

黄芪每一两用桂一钱煎汤拌,碗盛,饭上蒸熟,每一剂用二钱 人参一钱半 白术一钱 茯苓七分 当归身二钱

白芍酒炒,一钱 川芎一钱 生地黄酒浸,一钱 柴胡五分 青皮五分 宣木瓜四分 皂角子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频服。大便不通润,加火麻仁炒,二钱 黄连酒炒,二钱

一论内外吹乳,乳痈肿痛,已成未成,服之立瘥,牙皂烧存性,蛤粉炒过,等分为末,每服五钱,好头生酒调下,以醉为度,热服,出汗立愈。外用巴豆三个,烧存性,香油调敷,放痈头上,上用膏药贴之,四围用

铁箍散

白及 白白芷梢 赤芍梢 为末,蜜调敷疮四围,立愈。

一治内外吹乳及溃浆,服之立效。

黄芪 人参 当归 川芎 白芍 木通 天花粉 连翘 漏芦 青皮炒 橘蕊 防风 白芷 贝母

瓜蒌 穿山甲炒 皂角刺 乳香 甘草

水煎,食后临卧服。

一治乳劳乳痈,已成化脓为水,未成即消,治乳之方甚多,独此神效。瘰疬疮毒尤妙无比。一名神效瓜蒌散

瓜蒌大者,两个,捣 当归酒洗 甘草各五钱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各一钱

上作二剂,用酒三碗,煎至二碗,分三次饮之,更以渣敷患处,一切痈疽肿毒便毒皆效。

补遗

一治吹乳肿痛不可忍者。

升麻 甘草节 白芷稍 青皮 归尾 连翘 贝母 金银花 瓜蒌仁倍用 橘叶七片

上锉,水煎,入酒半碗同服,不拘时。

一治乳痛风神方。

北细辛一钱 白芷梢八分 归尾一钱 赤芍八分 防风一钱 莪术八分 桔梗八分 乌药一钱 麻黄二钱 小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加热酒同服,以渣搭患处,出汗为度。

乳岩

妇人奶岩,始有核种如鳖,棋子大,不痛不痒,五七年方成疮。初,便宜多服疏气行血之药,须情思如意则可愈。如成疮之后则如岩穴之凹,或如人口有唇,赤汁脓水浸淫,胸胁气攻疼痛,用五灰膏去其蠹肉,生新肉,渐渐收敛。此症多生于忧郁积忿,中年妇人,未破者尚可治,成疮者终不可治。宜服

十味流气饮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① 黄芪蜜水炒 人参 官桂 厚朴姜炒 桔梗 枳壳去穰 乌药 木香 槟榔 白芷 防风 紫苏 甘草

①白芍酒炒:嘉本作“白术土炒”。

上锉,生姜煎服。乳痈加青皮。亦治痘疹后余毒作痈瘤。

一治妇人乳岩久不愈者。

桦皮 油核桃各等分,烧灰存性 枯矾 轻粉二味加些

共为末,香油调敷。

一治妇人乳痈或乳岩初起,先服荆防败毒散一剂以败其毒,次进蒲公英连根叶洗净捣汁,入酒饮之,将渣敷患处,立消。其败毒散即人参败毒散方见伤寒 去人参,加防风、荆芥、连翘是也。

一妇人年逾三十,每怒后乳内作痛或肿,此肝火所致,与小柴胡合四物汤,加青皮、桔梗、香附、枳壳而愈。彼欲绝去病根,自服流气饮,遂致朝寒暮热,益加肿毒,此气血被损而然,予与八珍汤三十余剂,喜其年壮,元气易复,而得愈也。

一妇人乳内肿一块,如鸡子大,劳则作痛,久而不消,服托里药不应,此乳劳症也,属肝经血少所致。先与神效瓜蒌散四剂,更隔蒜灸之,肿少退,再服八珍汤,倍加香附、夏枯草、蒲公英,仍间服前散,月余而消。亦有乳疽一症,其状肿硬木闷,虽破而不溃,肿亦不消,尤当急服此散,及隔蒜灸。斯二症乃七情所伤,气血所损,亦劳症也;宜戒怒,节饮食,慎起居,否则不治。

一妇人患乳痈,气血颇实,但疮口不合,百法不应。予与瓜蒌神效散四剂,少可,更与数剂,及豆豉饼灸之而愈。又一妇人患此未溃,亦与此药三剂而消。良甫云:如有乳劳,便服此药,可杜绝病根,如毒已成,能化脓为水,毒未成者,则从大小便中散之。

神效瓜蒌散方见前

小柴胡汤方见妇人虚劳

四物汤

八珍汤俱见补益

通乳

一论妇人素禀怯弱,血气虚耗,产后无乳,宜补养之剂,宜

当归补血汤

当归身酒洗,五钱 嫩黄芪蜜水炒,一两

上锉一剂,葱白十根煎服。

一论产后乳脉不行,身体壮热疼痛,头目昏痛,此凉膈压热①下乳。

①压热:嘉本作“散热”。

玉露饮

当归一钱三分 川芎五钱 芍药一钱半 人参二钱半 白茯苓二钱半 白芷五钱 桔梗炒,五钱 甘草二钱半

上锉,水煎,临卧温服。如烦热甚,大便结,加大黄一钱二分、金银花。乳脉不行,结成痈肿疼痛,黄芪蜜炙、当归、金银花、甘草各二钱半,水煎,入酒半钟,食后温服。

一方下乳。

三母散

牡蛎 知母 贝母 为细末,以猪蹄汤调下。

一论产后乳汁绝少,用猪蹄一只,通草四两,先水煎肉汁,后同通草再煎,去渣,食后服之。又用木梳头上梳垢,取下男梳者①,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丸,空心顺流水下。

①男梳者:原作“男流者”,校本同,据文义改。

一论产后气血不足,经血衰弱,乳汁涩少。

猪蹄下截,四只 通草二两 川芎一两 穿山甲十四片,炒黄 甘草一钱

上用水五升,煮汁饮之,忌生冷,避风寒,夏月不宜失盖。更以葱汤频洗乳房。

一治乳汁不通。

通草七分 瞿麦 柴胡 天花粉各一钱 桔梗二钱 青皮 白芷 木通 赤芍 连翘 甘草各五分

水煎,食远服,更摩乳房。

一治乳妇思虑滞结,乳汁不行,宜

涌泉散

王不留行酒浸 白丁香 漏芦 天花粉 白僵蚕炒 穿山甲炒黄色,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后,用猪蹄汤调服。

一治乳汁不行。

核桃仁十个,去皮,捣烂 穿山甲末一钱 黄酒调服。

一治产妇少乳。

穿山甲 天花粉各五钱 入猪蹄水煮令烂,去渣,服之立愈。

一妇人产次子而无乳,服下乳药但作胀。予谓人乳皆气血所化,今胀而无乳,是血气竭而津液亡也,当补其气血,自然有乳矣。乃与八珍汤,倍加参、术,少加肉桂,十数剂奏效。

断乳

一论小儿三四岁,或五六岁,当断乳而不肯断者,宜用。

断乳画眉膏

山栀子三个,烧灰,存性 雄黄少许 辰砂少许

上三味为末,入生麻油、轻粉各少许调匀,候儿睡了,抹于两眉上,醒来便不食,未效再抹。

一论妇人欲断乳方。

归尾 赤芍 红花酒洗 牛膝酒洗

水煎,临卧服。

一论妇人血气方盛,乳房作胀,或无儿吃,乳胀痛,增寒热。麦芽一、二两炒,水煎服,立消。其耗散血气如此,何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方中多用之?一云:麦芽最消肾,若气血虚而乳汁自①出者宜十全大补汤。服之其子多不育。

①自:原作“目”,康本、雍本、嘉本作“自”,据改。

妇人通治

夫通治方者,盖胎前产后一切杂症,皆可治也。或一方而治数十症,不可入于专门,皆是素试之有验者。虽曰通治,亦不可胶柱而鼓瑟也。

一论妇人胎前产后诸病,三十六种冷血风,八十二种风,疝气,中风,淋沥血聚,胎孕不安,死胎不下,胞衣不落,一服立效。产后腹内脐下如刀刺,赤白带下,呕逆填塞,心气烦满,怀胎近产,一日一丸,临产不觉痛苦,经脉不通或来频,饮食无味,面赤唇焦,手足顽麻,麻身生黑点血斑者,产后中风伤寒,体如板者,麻黄汤研化服。

神秘万灵丹

何首乌去皮,用黑豆拌,九蒸九晒,忌铁器 当归酒洗 两头尖各五钱 川乌火炮,去尖 草乌水煮过,去尖 大茴香 川芎 人参去芦 防风去芦、尾 白芷 荆芥穗米泔浸 甘草炙 麻黄用水煮三四沸,去节 天麻以上十一味各二两 白术去芦,米泔浸 木香不见火 辽细辛 血竭另研,以上各五钱 苍术半斤,米泔水洗过,入酒浸一宿,晒干为末

上共二十味,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黄酒送下。

一论妇人胎前产后一切之症,功效甚大。

济阴返魂丹

益母草五月端五、六月六采梗、叶并子,阴干,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米饮吞下。

一胎前脐腹刺痛,胎动不安,下血不止,水煎,秦艽米汤,或当归汤亦可。

一胎前产后,脐腹作痛作声,或寒热往来,状如疟疾者,俱温米汤下。

一临产并产后各先用一丸,童便、酒化下,安魂定魄,血气自然调顺,诸病不生,又能破血,养脉息,调经络,功效不能尽述。

一产后胎衣不下,落在胞中,及产前一切难产横生不顺,死胎经日不下,胀满腹中,心闷心痛,炒盐汤下。

一产后中风,牙关紧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童便、酒各半送下。

一产后气喘咳嗽,胸膈不利,恶心,口中吐酸水,面目浮肿,两胁疼痛,举动失力者,温酒下。

一产后两太阳痛,呵欠①,心忪气短,肌肤羸瘦,不思饮食,血风身热,手足顽麻,百节疼痛,温米汤送下。

① 呵欠:原作“呵吹”校本同,据文义改。

一产后眼前黑暗,血晕血热,口渴烦闷,如见鬼神,狂言,不省人事,薄荷自然汁下。如无生者,浓煎干薄荷汤下,及童便、酒各半送下。

一产后面垢颜赤,五心烦热,或结成血块,脐腹奔痛,时发寒热,有冷汗者,童便、酒各半送下。

一产后未经满月,血气不通,咳嗽,四肢无力,临产自汗不止,月水不调,久而不治,则为骨蒸之疾,童便、酒下。

一产后鼻衄,口干舌黑,童便、酒各半送下。

一产后大小便不通,烦躁口苦者,薄荷自然汁下,如无生,浓煎干薄荷汤下。

一产后痢疾,米汤下。

一产后漏血水,煎枣汤下。

一产后赤白带下,煎胶艾汤下。

一血崩漏下,糯米汤下。

一勒奶痛,或成痈,为末,水调,涂乳上,一宿自瘥,或生捣烂,敷上亦可。

一妇人久无子息,温酒下,服至一月,决有效验。

一论此方治产前产后腹痛,体热,头痛,及诸疾,才产了,未进别物,即先服此药,能除诸疾,逐败血,生新血。

佛手散一名芎归汤

川芎 当归酒洗,三两

上锉,水酒各半煎,温服。

一治诸般失血,伤胎去血,产后去血,血崩去血,金疮去血,拔牙去血不止。

一切去血过多,心烦眩晕,闷绝不省人事,头重目暗,举头欲倒,悉能治之。

一产后眩晕,宜加酒炒芍药治之。

一产后腹痛不可忍者,加桂心等分,酒与童便煎服,立效,名桂香散。

一妊娠子死或未死,胎动不安,酒水同煎,连进数服,若已死,服之便下;未死,其胎即安,此经累效,万不失一。

一妊娠临月服之则缩胎易产,兼治产后诸疾。

一治虚损羸乏,腹中痛,往来寒热,吸吸少气,不能支持,头眩自汗,腹内①拘急,每服用精羊肉一两,姜十片,水煎熟,温服。

① 腹内:原作“腹肉”,康本、雍本、嘉本作“腹内”,据改。

一妇人室女心腹痛,经脉不调,用水煎服。

一妊娠胎气不安,产后诸疾,加酒煎服。

一妇人血气,上喘下肿,二味等分为细末,每二钱,空心艾汤调服。

一产后虚损,败血冲心,腹胀气绝者神效。

一难产倒横,子死腹中,先用黑豆一大合炒熟,水一盏,入童便一盏,药末四钱,煎至一盏,分为二服,未效再作。

一产后恶血注心,迷闷喘急,腹痛,依前用黑豆加生姜自然汁半合,煎服。

一脏毒下血,每服一钱半,炒入槐花末半钱,水煎服,三日取下血块即愈。

一产后头痛,加荆芥煎服。

一吐血②亦宜服之。

② 吐血:嘉本作“吐泄”,可参。

女圣丸

香附米乃女中之圣药,以其气香则窜,无满气也,味苦能降无道之火,其性勇毅发畅,可解妇女郁结多怒之偏。本草只言益气,世俗多言耗气,男子不敢服,非也。先春去皮、毛,用一斤净,分作四制,一用盐水加姜汁浸透略炒,主降痰,调下部血;一用水醋浸透煮熟略炒,主气补血;一用山栀仁四两同炒,去栀子不用,主降郁火;一用童便洗过,不炒,为末,一方加芎归各二两,共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五七十丸,随引子送下。经水不调,酒送下。胎前诸病,艾汤下。产后诸病,芎归汤下。胸胁胀满,用姜汤下。头晕,薄荷荆芥汤入姜汁下。白带非冷,乃自庚辛金来,主分心气所致,用小茴香汤或木香汤吞下。其余病者与男子同症,随意用引,不能者只用白汤下。

妇人杂病

一论妇人、寡妇、师尼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症类时疫,但肝脉弦长,欲男子而不可得者。

断欲丸 一名抑阴丸

生地黄二两,酒浸,柞烂 黄芩五钱 硬柴胡五钱① 赤芍一两 秦艽五钱

①五钱:原作“各五钱”,据嘉本改。

上为末,加炼蜜少许,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乌梅煎汤下。

一论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恶寒发热,全类疟者。

柴胡抑肝散

苍术炒,一钱 香附一钱 川芎七分 神曲炒,八分 山栀炒,一钱 连翘五分 柴胡二钱半 青皮炒,二钱 赤芍一钱半 生地黄五分 牡丹皮一钱半 地骨皮一钱

上锉,水煎服。

一论妇人与鬼交通者,由脏腑虚,神不守,故见气得为病也。其状不欲见人,如有对误,时独言笑,或时悲泣是也。脉息迟伏,或如鸟啄,皆鬼邪为病也。又,脉来绵绵,不知度数,而颜色不变,乃亦是此候也。宜

安神散

白茯神去皮、木,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 人参 石菖蒲各一两 赤小豆半两

上锉,水煎,温服

一论妇人心气不足,精神恍惚,夜梦颠倒,与鬼交通,语言错乱,或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不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当服补养气血,安神镇心,宜此

妙香散

黄芪一两 人参五钱 白茯苓去皮,一两 白茯神去皮 心,一两 山药姜汁炒,一两 远志甘草泡过,去心,一两 木香二钱半 桔梗五钱 甘草炙,五钱 麝香一钱,另研 辰砂三钱,另研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服。

一论妇人阴肿起者,是虚损受风邪所为,胞络虚而有风邪客之,风气乘于阴,与血气相搏,令气痞涩①,腠理壅闭不泄越,故令肿也。宜

①痞涩:康本、雍本、嘉本作“痞塞”,俱通。

菖蒲散

石菖蒲 当归 秦艽 吴茱萸

上锉,葱白五寸,水煎,空心服。

一治妇人阴中肿痛不可忍,洗法:

艾叶五两 防风三两 大戟二两

上锉,水煎,热洗。切宜避风冷。

一洗法

小麦 朴硝 白矾 五倍子

上锉,同葱白煮,热水洗之。

一论妇人阴痒者,是虫蚀所为。三虫在于肠胃之间,因脏虚三虫动作,蚀于阴内,其虫作,热微则为痒,重乃痛也。宜

将军散

大黄微炒 黄芩 黄芪炙。各一两 赤芍 玄参 丹参 山茱萸取肉 蛇床子各五钱

上为细末,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

一治阴痒,以小蓟不拘多少,水煮汤,热洗,日三次用之。蒜煮汤亦可。一方用杏仁烧作灰,承热绵裹,纳阴中,日二易之。

一治妇人阴冷痒方。

远志二分 干姜生 莲花各三分 蛇床子 五味子各四分

上为细末,先以兔尿涂阴门中,然后绵裹一钱纳阴中,热即为效。一方以硫黄末煎汤洗。

一治阴门下脱,先以淡竹根煎水洗,次用五倍子、白矾为末掺之。

又方,用温盐汤洗软,用五灵脂烧烟薰之,次用蓖麻子研烂涂顶上,吸入即洗去。

一治妇人阴中生疮。

杏仁烧末① 雄黄 矾石 麝香少许

①杏仁烧末:嘉本作“杏仁研末”,可参。

上四味研细末,和敷阴中。

一治妇人阴户作痒,用猪肝炙燥,纳入阴户,则虫俱引出而痒自止。

一治女人生门硬如石,衣撞着痛不可忍。

青鱼胆七个 或鲫鱼胆七个亦好,用丝绵二三钱烧灰存性,同鱼胆调,取鸭毛搽上,立效,其硬不过半个时即软。

一治女人生门翻出,流黄臭水作痛,取绵茧二三钱,烧灰存性,酒调,鸭毛搽上,其毒即收,一时即愈。

一妇人交肠病者,粪从小便出,尿从大便出,混浊不分,必是夏月伏暑而致,须用五苓散加牛膝、海金砂、木通、通草,但令大小便各归本脏即安。西园公治临颖徐少川母,服此药而愈,加车前子。

一凡妇人淫乱思色,久之必有猫鬼相侵,情意相通,似睡不睡,交接昏迷,淫精泄漏,隐而不说,日见容色衰瘦,用鹿角屑捣细末,以水调方寸匕服之,即言实也。

一治女人阴中生疮,如虫咬痛,用桃叶捣烂,绵裹纳阴中,三四次易即瘥。

茄病

一治女人生门上茄病,取茄锉烂,煎水洗。若另出者,用巴豆将丝线二人牵住,用巴豆捋之,用丝线缠其毒上,过一晚即落,推生门边缚上,亦用茄煎水洗。如在内,用枯矾与茄同煎水洗。

一论妇人茄病,原因生产月未满足,因取重物,膀胱坠下,若是红茄、紫茄者可治,白者不治。

人参三钱半 白术去芦,二钱半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白芍火煨,三钱 怀熟地黄二钱半 陈皮去皮,三钱 枳壳麸炒,一钱半 沉香二钱 肉桂二钱 吴茱萸汤泡,二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二剂,除沉香磨水,生姜一片,水煎,空心服。再服

白薇散

白薇二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三钱 怀熟地黄三钱 白芍火煨,二钱半 苍术米泔浸,三钱 牡丹皮一钱半 泽兰二十片 灵霄花即紫葳花,三钱

上锉一剂,泽兰叶每剂十片,水煎,空心服。后薰洗之药,其物自上。

洗药①

① 洗药:嘉本作“薰洗方”。

宣黄连五钱 金毛狗脊八钱② 水杨柳根一两 五倍子八钱 鱼腥草一两 枯矾七钱

② 宣黄连五钱 金毛狗脊八钱:嘉本作“蛇床子一两 金银花一两 茄藤七钱”。

上为散,每贴用如数,大罐储药,煎滚,放桶内,去罐上纸盖薰,候药水略温,倾小半在盆内洗。

次日再将前药煎滚,薰如前,洗,其物自收,次服三茱丸断根。

三茱丸

吴茱萸水泡七次 家茱萸陈者佳,温水洗去尘垢 山茱萸去核,各一两 白蒺藜炒,去刺,八钱 小茴香七钱,炒,入盐少许 海藻八钱,洗去盐 玄胡索七钱半 牙桔梗八钱半 白茯苓七钱半 川楝子去核,一两半 五味子七钱半 花青皮去穰,七钱半

上十二味俱要足秤,不可短少,为极细末,用真正头酒调早米粉,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白汤、淡酒任下。

寿世保元庚集七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