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邪身热,热不扬,一候矣。脉数无力,舌苔白不厚,老年正虚乏力,送邪外达,急解之,以防内走。
大豆卷 真川贝 净连翘 枇杷叶 广陈皮 竹茹 白杏仁 霜桑叶 云茯苓
温邪挟湿,胸闷脉数,表热咳嗽,邪恋肺胃也,清解之。
川桂枝 仙半夏 净连翘 大豆卷 广陈皮 云茯苓 广藿香 江枳壳 生甘草
湿温发热四日,有汗不解,脉濡,舌不生苔,邪深恋也。
大豆卷 江枳壳 净连翘 杜藿梗 仙半夏 竹茹 枇杷叶 广陈皮 云茯苓 大麦芽
湿温病一候之前,惟宜解达。
大豆卷 仙半夏 云茯苓 杜藿梗 广陈皮 川通草 江枳壳 白蔻仁
湿温五日,阳明表里兼阻,三焦不通,上下失贯,陡致呃忒,脉细且伏一候,不得大汗,虑其神昏变幻。
枇杷叶 净连翘 云茯苓 玉桔梗 广橘红 柿蒂 白杏仁 竹茹 刀豆子 白茅根
湿温解后,复病灼热,无汗,头蒙膺闷,表里两阻,烦劳之体,兼发劳倦,病甫两日。
温邪挟滞,周体作痛,表热脉数,解达之。
大豆卷 仙半夏 净连翘 霜桑叶 广陈皮 竹茹 白杏仁 枇杷叶 云茯苓 川通草
邪正张扬,非轻浅者。
栀子 枳实 净连翘 淡豆豉 仙半夏 竹茹 制香附 广陈皮 大麦芽
湿温内蒸,一旬余而不解,仍恋阳明。湿乃黏着之邪,是以[纟奄]缠,和之清之。
大豆卷 江枳壳 竹茹 仙半夏 大腹皮 云茯苓 广陈皮 净连翘 川通草 大麦芽
湿温化火内蒸,两候余矣。脉细弦数,舌红苔剥渴饮,初起似疟,灼伤阴液,连热不已,阳明之邪多于少阳,甘凉辛凉相济之。
羚羊角 霜桑叶 净连翘 鲜生地 白杏仁 天花粉 枇杷叶 川贝母 竹茹
湿温病邪迫脏腑而致便泄,表热仍蒸,脉细数软,舌干苔黄,询是湿热内蒸,阳明表里俱病,当从手足二经治之。
杜藿梗 云茯苓 生甘草 淡黄芩 山楂炭 大麦芽 陈广皮 建神曲 青荷梗
温邪退而复蒸,蒸而复退,胸膈稍舒,脉数未和,将在化火,又恐复热,当以清解。
羚羊角 川贝母 云茯苓 大豆卷 净连翘 广橘白 枇杷叶 天花粉 白茅根 青荷梗
湿热蒸于内,暑气侵于外,蒸灼三候有余,舌绛无苔,嗌干渴饮。脉细弦数,阳明热深且炽矣,宜乎甘寒化解。
大生地 肥知母 淡竹叶 大麦冬 川贝母 粳米 生石膏 净连翘 藕汁 枇杷叶 蔗浆
阳明湿邪甫一候,汗出未遍,犹是蒸热,尚在气分,幸未侵营,仍从阳明气分清达滋熄。
羚羊角 白杏仁 玉桔梗 淡豆豉 川贝母 净连翘 大生地 天花粉 橘红 枇杷叶
暴暑侵感,身热往来,脉数渴饮,达之。
香青蒿 江枳壳 竹茹 大豆卷 净连翘 云茯苓 川贝母 广橘白 青荷梗
暑气熏蒸,挟滞阻腑,脘腹痛而便秘,芳香宣通之。
杜藿梗 火麻仁 广橘白 制香附 大砂仁 云茯苓 瓜蒌仁 江枳壳 大麦芽
暑湿热混蒸,发热呕恶舌垢,便利,脉濡数,三焦不通,先以解达兼和之。
真川连 仙半夏 竹茹 杜藿梗 广陈皮 云茯苓 大豆卷 江枳壳 川通草 大麦芽
病一候酷暑助邪,郁蒸于阳明,表不达汗,脉细数不显,舌红苔垢,邪伏也,非轻浅者。
黄连温胆汤加羚羊角、枇杷叶。
病九日,酷暑日逼,更易化火,舌绛液涸,脉极数,急清之。
乌犀角 川贝母 江枳壳 羚羊角 天花粉 净连翘 大生地 霍石斛 淡竹叶
暑伤气营,舌绛脉数,辛寒甘寒清解之。
乌犀角 生石膏 净连翘 大生地 川贝母 枇杷叶 大麦冬 肥知母 淡竹叶
暑暍薰蒸发热,朝缓夕剧,头蒙,脉濡,舌垢,邪深恋伏一候,解达为幸。
杜藿梗 广橘白 飞滑石 淡豆豉 江枳壳 云茯苓 仙半夏 净连翘 白蔻仁 川通草
暑热薰灼,晨退午蒸,阳明病也。一候之前,只宜解达。
杜藿梗 仙半夏 净连翘 淡豆豉 广橘白 云茯苓 江枳壳 竹茹 六一散
表解而里未和也,清之和之。
温胆汤加鲜石斛、莲子、谷芽。
病一候,暑湿深伏阳明呕恶,舌垢,脉数不歇,邪恋不解,且与苦泄。
黄连温胆汤加广藿香、净连翘、飞滑石。
暑湿内蒸,身热作咳,舌垢脉数,一候矣。仍当解达。
黄连温胆汤去草加枇杷叶、白杏仁、飞滑石、川通草、香薷。
伤暑发热,旬日愈而复蒸,神蒙脉数,舌有苔,渴症非浅者。
羚羊角 仙半夏 净连翘 大豆卷 广橘白 竹茹 杜藿梗 江枳壳 云茯苓
素有血症,阴分内热,近感暑热,日午潮热,脉细小数,阴虚内热,宜乎清化。
羚羊角 川贝母 净连翘 大生地 天花粉 香青蒿 霍石斛 广橘白 云茯苓
烦劳伤中,藉感暑邪表发热,频呃[口忒],手振脉数而虚,气虚邪恋,非轻浅者,扶气达邪投之再处。
人参须 江枳壳 公丁香 旋覆花 竹茹 柿蒂 枇杷叶 刀豆子 白茅根
暑伤气,气虚呃[口忒],清暑必主扶气。
人参须 仙半夏 刀豆子 旋覆花 广橘红 柿蒂 代赭石 竹茹 生甘草 枇杷叶
暑风闭腠,发热头蒙,胸闷呕恶,脉濡,数汗不遍身,舌无苔,邪深恋也。解达之。
香薷 仙半夏 杜藿梗 川连 广陈皮 云茯苓 大麦芽
汗出热不退,邪深恋也。病已一候,清达为宜。
羚羊角 枇杷叶 净连翘 大豆卷 竹茹 广陈皮 白杏仁 江枳壳 生甘草
风热内蒸,暑风外侵,三候余而表热未解化,火伤阴劫津,脉极滑数,深恋阳明,势将走入阴经,非轻浅清解达泄,辛凉甘凉兼施之。
乌犀角 川贝母 枇杷叶 羚羊角 肥知母 白茅根 鲜生地 净连翘 竹沥 金石斛 冬瓜子
阳明热炽,劫津生痰,深恋肺胃,咳不爽,脉濡数,与西昌法。
乌犀角 霜桑叶 净连翘 鲜生地 白杏仁 枇杷叶 生石膏 川贝母 生甘草 竹沥
暑风发热,袭于肺中咯吐腥痰,脉极数,舌绛干涸,阳明热炽戕阴也滋清之。
羚羊角 真川贝 白杏仁 鲜生地 肥知母 净连翘 大豆卷 天花粉 冬瓜子 白茅根
现发疝气,厥阴疾也。又袭暑风,音嘶发热,舌白腻,脉浮数,阳明病也。先去客邪而后治疝,从阳明表分立方。
杜藿梗 仙半夏 净连翘 大豆卷 广陈皮 云茯苓 玉桔梗 江枳壳 川通草 青荷梗
表热里泄,脘闷腹痛,脉弦数,舌红苔黄,暑湿兼滞,病在少阳阳明之间,宜乎表里两解。
柴胡 淡黄芩 福泽泻 粉葛根 山楂炭 广橘白 广木香 建神曲 云茯苓 大砂仁
里泄虽止,表热未清,谷入腹痛,仍应温中。
真川连 建神曲 广陈皮 粉葛根 山楂炭 云茯苓 淡黄芩 生米仁 大麦芽 飞滑石 生甘草
伤暑发热,[纟奄]缠匝月,发热不壮,当可纳谷,是以未走营分,仍在气分,尚当清达。
香青蒿 霜桑叶 竹茹 淡黄芩 江枳壳 冬瓜子 白杏仁 川贝母 云茯苓 玉桔梗 净连翘
暴暑薰蒸,偶尔感受,呕,妨谷,脘闷,蒙,脉濡且数,三焦不宣,先当清暑主用芳香。
广藿香 仙半夏 江枳壳 干佩兰 广陈皮 云茯苓 飞滑石 净连翘 大麦仁 青荷梗
始而作咳,继而咽塞,妨谷,脘闷,腹膨,脉濡涩,且便溏泄。三焦不宣,不贯吸,受暑邪,致此芳香宣达,以通三焦。
杜藿梗 江枳壳 云茯苓 玉桔梗 建神曲 川通草 大腹皮 广陈皮 鲜荷叶
失血之后,阴虚内蒸,又感暑邪发热,二候脉细数,宜乎从阴化邪。
鲜生地 淡豆豉同打 净连翘 淡竹叶 天花粉 枇杷叶 羚羊角 川贝母 青荷梗
伤暑旬日,表里俱阻,气逆呕吐,脉濡数伏,不慎起居,病将增剧,为可就诊,伤暑而又被暑侵也,如之何则可。
真川连 江枳壳 云茯苓 仙半夏 建神曲 鲜稻叶 广陈皮 竹茹 鲜荷叶
昼暑夜凉,感于阳明,兼走少阳,脉弦数,舌黄苔垢,妨谷粒。阳明邪多于少阳,清化之。
羚羊角 霜桑叶 净连翘 鲜生地 仙半夏 冬瓜子 大豆卷 江枳壳 芦根 枇杷叶 白杏仁
伏暑似疟,挟湿内蒸,表热甫退,脉滑数,舌红苔黄而垢腻,邪未净也。清化之。
香青蒿 天花粉 净连翘 鲜石斛 川贝母 竹茹 枇杷叶 肥知母 广橘红 鲜稻叶
秋暑蒸灼,但热不寒,有似瘅疟,脉细数弦滑,起于午,蒸于晡,剧于夜,甫于一候,仍应解达。
大豆卷 江枳壳 云茯苓 老苏梗 天花粉 川通草 净连翘 广陈皮
伏暑发热,甫四日,邪恋阳明之表,先当解达。
杜藿梗 江枳壳 净连翘 淡豆豉 广陈皮 云茯苓 枇杷叶 白蔻仁 大麦仁 川通草
日晡不寒而热,脉濡数滑,舌红苔黄。暑邪内伏欲化火,辛凉清之。
香青蒿 粉丹皮 净连翘 白杏仁 川贝母 广橘红 枇杷叶 肥知母 云茯苓 大麦仁
伏暑发热,退而复蒸,舌红苔黄垢腻,脉弦滑数,秋令行燥,与西昌法。
羚羊角 生石膏 净连翘 霍斛 霜桑叶 广陈皮 鲜生地 白杏仁 生甘草 枇杷叶
伏暑挟湿,内蒸似疟,不准脉细弦数,舌苔滑腻,纳谷腹膨,表热不振,邪恋阳明,老年气虚而不能振达也。
杜藿梗 广陈皮 净连翘 大腹皮 生姜皮 云茯苓 桑白皮 江枳壳
新凉束暑,屡欲发热,不定日期,脉弦细,舌灰苔干,阴分渐虚,暑湿犹恋,当清少阳之热。
香青蒿 川贝母 江枳壳 大生地 地骨皮 广橘红 霍斛 净连翘 云茯苓 竹茹
阳明伏暑,经腑交病,表热里泄,脉弦细数,五日矣。与柴葛解肌法。
柴胡 仙半夏 建神曲 粉葛根 广陈皮 生甘草 淡黄芩 江枳壳 云茯苓 竹茹
伏暑两候,邪火深炽,劫夺阳明津液,势将内陷生风,形神色脉一派火象,急投辛寒甘寒,已嫌迟也。
乌犀角 霍斛 净连翘 鲜生地 川贝母 陈胆星 大麦冬 肥知母 人中黄 竹沥
伏暑甫热,微蒸不寒而热,脉细弦高年矣,轻味清化之。
香青蒿 肥知母 广橘红 大生地 地骨皮 云茯苓 霍斛 净连翘 稻谷
秋暑化燥,燥邪入肺,咽痛咳呛,入夜微热,舌红苔黄,脉细数,少阳之阳明兼症,清达之。
黄连温胆汤加霜桑叶 枇杷叶 白杏仁 玉桔梗
凉风束暑,暑热内蒸,不达于表,头痛脉弦,膺闷[纟奄]缠多日,由阳明而走少阳,仍应清化。
羚羊角 地骨皮 广橘白 大生地 女贞子 云茯苓 白蒺藜 净连翘
秋暑灼肺,咳呛发热,头痛,脉细数,衰年矣,虑其不胜灼热,内走之虞。
羚羊角 霜桑叶 净连翘 大豆卷 川贝母 青荷梗 玉桔梗 江枳壳
伏暑逾一候,依然薰热,舌红不起,苔唇燥,皮赤者,邪化火而不达,复增寒热咳嗽,邪兼于肺,幸也。宜从阳明立方。
羚羊角 白杏仁 净连翘 大豆卷 川贝母 枳实 枇杷叶 天花粉 广橘红 竹茹
秋金燥邪,灼肺咳呛,晡热,脉浮数,舌红苔黄嗌干,宜清之。
大豆卷 霜桑叶 净连翘 玉桔梗 白杏仁 蛤壳 枇把叶 川贝母 广橘红
伏暑内热,[纟奄]缠两旬,似疟不准,退而复热,热而复退,舌白脉濡,膺闷未经汗解,邪犹深恋少阳,阳明兼症,辛凉甘凉相济而施,一定之理也。
羚羊角 仙半夏 净连翘 白杏仁 广陈皮 大麦仁 枇杷叶 枳实 云茯苓 竹茹
伏邪发热,秋杪燥令尚甚,热恋阳明,化火内炽,唇燥齿干,脉数身热,剧于夜分,清达宜主辛凉。
乌犀角 川贝母 净连翘 金石斛 肥知母 枇杷叶 大生地 天花粉 人中黄
伏暑发于秋末,先寒后热,已交初冬,似疟不准,从未服剂,伏邪深恋,清解少阳阳明,一定之理也。
茯苓 霜桑叶 仙半夏 天花粉 淡黄芩 广陈皮 竹茹 香青蒿 江枳壳 枇杷叶
伏暑至秋半而发,不寒而热,热作于夜,脉细弦,舌苔腻,口甜作渴,妨饮,阳明湿热暗助少阳之暑邪也。本质之湿热浮于秋令之暑热,桂枝白虎合二陈汤二法兼施,加稻谷。
伏邪发于初冬,不达于外,内蒸转剧,发热咳嗽,脉极数而细软,[纟奄]缠之邪,未达而阴骤虚,舌绛黄,苔灰垢,邪犹内燔,正气不支,邪正两脱,不可不虑也。
金石斛 生石膏 石决明 生地 川贝母 茯神 大麦冬肥知母 枇杷叶
阳明热炽,邪已化火,灼阴涸液,肝风欲动,仍在险途也。
鲜生地 肥知母 云茯苓 生石膏 石决明 淡竹沥 大麦冬 枇杷叶
阳明邪火内炽,连进甘寒,似有出表之机,且与西昌法。乌犀角 霜桑叶 川贝母 鲜生地 白杏仁 生甘草 大麦冬 生石膏 枇杷叶
阳明热炽,暗灼真阴,滋阴涤热必然矣。
乌犀角 生石膏 茯神 鲜生地 川贝母 枇杷叶 大麦冬 肥知母 淡竹油 石决明 净连翘
感冒新寒,营卫失和,诸络酸楚,脉濡涩细,当归桂枝汤加味治之。
白当归 炮姜 广陈皮 川桂枝 上白术 云茯苓 大白芍 大麦冬 生甘草 枸杞子
新寒裹食,身热而脘痛,且和之,疏泄之。
紫苏梗 仙半夏 净连翘 白杏仁 广陈皮 云茯苓 大麦冬 江枳壳 大腹皮 南楂炭
新寒袭卫,恶风发热,头痛脉浮数,解达之。
大豆卷 仙半夏 白茯苓 白杏仁 广陈皮 川通草 霜桑叶 江枳壳 枇杷叶 净连翘
营阴卫阳不和,营不守,卫不护,当归桂枝汤加橘半宜之。
风伤卫,头痛脉浮,恶风,翕翕发热,太阳病也。疏解之,桂枝汤加减治之。
风伤卫,恶寒恶风,脉浮缓,热芒于夜,表邪犹在,仍作太阳治之,用桂枝汤加减。冬温一候,头蒙发热,脉浮数,舌红嗌干,风化火也。清泄之。
羚羊角 霜桑叶 净连翘 大豆卷 白杏仁 大麦仁 枇杷叶 江枳壳
冬温发热,咳嗽脉浮数,清解之。
大豆卷 霜桑叶 净连翘 玉桔梗 川贝母 鲜藕节 白杏仁 广橘红
冬温六日,邪恋肺胃,入暮热之极,呓语,咳嗽气急,舌红口渴,脉未达者,已化火也。先从阳明解达,得汗乃妥。
羚羊角 霜桑叶 云茯苓 大豆卷 白杏仁 净连翘 玉桔梗 川贝母 白芦根 枇杷叶 江枳壳
风温病,阳明兼走少阳,表热乍蒸乍退,脉数,咳嗽一候矣。从少阳阳明清之。
香青蒿 霜桑叶 净连翘 大豆卷 白杏仁 枇杷叶 玉桔梗 川贝母 鲜霍斛 地骨皮
冬温一候,化火内蒸,表热不扬,舌红苔黄,脉浮数,邪恋阳明,犹蒙表分,解达兼清以宣化气机之蒙遏也。
羚羊角 霜桑叶 枇杷叶 大豆卷 肥玉竹 白茅根 玉桔梗 江枳壳 白杏仁 净连翘
冬温化热,阳明少阳兼症,朝凉暮热,脉弦数,舌绛苔黄,仍以清化。
羚羊角 香青蒿 枇杷叶 鲜生地 川贝母 广橘红 大麦冬 肥知母 生甘草 生石膏 净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