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风为疟,化热蒸灼,脉弦数,嗌干渴饮,阳明疟也。和解兼清之。

银柴胡 江枳壳 云茯苓 瓜蒌 广陈皮 大麦芽 淡黄芩 淡竹茹 青荷梗

寒轻热重,脉数而弦,舌苔不布,胸脘瞀闷,阳明邪多于少阳也。仍与柴胡加瓜萎汤。

柴胡加栝楼根、川通草、火麻仁、大麦仁。

暑风为疟,疟日作,作于夜,脉弦而数,寒热俱甚,解达之。

柴胡温胆汤加枇杷叶、大麦仁。

暑湿为疟,疟虽轻短,余邪留恋,脉濡极数,居素中虚湿恋不清也,和之乃稳。

六君子汤去参,加生姜、大枣、大腹皮。

老年元虚,不克疟扰殊深变症,扶正达邪。

小柴胡汤合当归桂枝汤治之。

暑风化火为疟,必须甘寒化解,与仲圣法。

竹叶石膏汤去芩治之。

暑风湿热溷蒸为疟,疟作间日,寒轻热重,舌白苔黄,脉弦数,头痛胸闷,暑湿深重也。当与提达兼和之。

银柴胡 仙半夏 云茯苓 淡黄芩 广陈皮 川通草 瓜蒌仁 江枳壳 鲜芦根 大麦仁 淡竹茹

湿温疟,间日作,作时呕恶,头胀,少阳阳明疟也。和解兼清之。

香青蒿 大腹皮 云茯苓 肥知母 广陈皮 淡竹茹 江枳壳 生姜皮 生甘草

湿温化疟,疟久伤阴,脉细弦,少阳阳明两不和谐也。滋清化之。

大生地 肥知母 天花粉 鳖甲 仙半夏 淡竹茹 香青蒿 广陈皮 云茯苓

三阴疟,将及一载,犹是蒸灼,脉细数而弦,独在少阳一经,只宜和解。

银柴胡 白归身 仙半夏 鳖甲 大白芍 广陈皮 何首乌 粉甘草 云茯苓

疟转三阴,由阳入阴也,势所[纟奄]缠。

鳖血拌银柴胡 仙半夏 云茯苓 鳖甲 广陈皮 大麦芽淡黄芩 淡竹茹 江枳壳 炙甘草

疟作三阴,经年矣。虽能纳谷,脉细犹弦,三阳腑病而为三阴脏病,宜其拖延岁月,达邪宜顾阴,宜益气,气能生阴,则不能伤气,气充而疟可退也。

银柴胡 何首乌 煨草果 於术 仙半夏 白归身 黄芪广陈皮 大白芍 鳖甲 淡黄芩 云茯苓 粉甘草

疟后脉和,司消导失权,营卫尚不和谐,惟恐寒热复作。

何首乌 仙半夏 白归身 肥知母 广陈皮 大白芍 煨草果 粉甘草 云茯苓 鲜稻须

疟复作,犹间日,脉犹弦,当和解,不宜补。

银柴胡 江枳壳 云茯苓 肥知母 仙半夏 粉甘草 煨果草 广陈皮 大麦仁 白归身

疟作寒重热轻,秋凉束暑也。

瓜蒌桂枝汤合二陈以治。

秋气已肃,疟犹未止,必须两和营卫。

银柴胡 仙半夏 白归身 川桂枝 广陈皮 大白芍 煨草果 云茯苓 炙甘草

伏暑疟间日作而转为三日一作,邪兼厥太少,是以设之三阴疟也,久则耗气伤阴,治宜和补,截之未善也。

何首乌 仙半夏 白归身 左牡蛎 广陈皮 大白芍 丝瓜络 云茯苓 粉甘草 钩藤勾

伏暑疟转为三阴疟,寒颇重,脉反强细,邪深伏也。截之尚早,宜乎两调管卫。

银柴胡 仙半夏 白归身 川桂枝 广陈皮 大白芍 淡黄芩 云茯苓 生姜 竹茹 粉甘草 大枣

疟邪深伏募原,暑湿热三气颇重,节交秋令,疟邪当令和解,疟邪必兼达原。

银柴胡 仙半夏 槟榔 真川连 广陈皮 云茯苓 瓜蒌枳实 粉甘草

伏邪郁蒸、瘅热不寒,日晡而作瘅疟也。阳明邪兼少阳,咳嗽,脉浮且数,宜从少阳阳明清之。

羚羊角 川贝母 净连翘 香青蒿 江枳壳 枇杷叶 霜桑叶 淡竹茹 白杏仁 广橘红

伏暑疟已在深秋,秋凉气肃,反助郁蒸,望七之年气营两衰,必当扶正而后达邪,宜和解。小柴胡汤治之。

新寒引动伏邪,疟发间日,寒颇重而热轻短,脉细小而迟,卫气不与营和也。当归桂枝汤治之。

疟复作,中虚不化也。湿重。

白术 仙半夏 大白芍 江枳壳 广陈皮 云茯苓 秫米

胎疟本易反复,因循失治,邪恋募原三月矣。元不能复,营卫失调,则阴阳不和,纳少便溏,脉微,宜平中宫。

於术 仙半夏 炙甘草 大白芍 广陈皮 秫米 炮姜云茯苓

疟后,余热未尽,内蒸,由秋未至春初不瘥,黄昏犹是潮热,脉细极数,面目虚浮,元气不振,余邪未净也。邪虽留恋,不可从表,只宜扶助正元,元气充复则余邪自退矣。

制首乌 於术 地骨皮 大鳖甲 仙半夏 广橘红 大生地 女贞子 云茯苓 大麦冬 香青蒿 炙甘草 料豆衣

似疟非疟,[纟奄]缠二月余,咳嗽,形消色夺,脉芤数,曾失血,青年得此大非所宜,怯之一途不免矣。

制首乌 川贝母 广橘红 大鳖甲 女贞子 炙甘草 料豆衣 地骨皮 香青蒿 大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