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讲解的录音仅限于提要,其他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贾谊新书》云:“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司马迁传》有云:“金柜玉版,图籍散乱。”如淳注:“玉版,刻玉版,书为文字也。”此题中之“玉版”,是说把某些重要的文献刻在玉石上,这样能保持很长的时间,甚至上千年,以广于流传;篇末有“论要华矣”句,故合之而为“玉版论要”。全篇主要内容是讨论色气、脉气的病机变化。全篇可分作三节。
【讲解】此篇内容总体来说属于中医诊断学的范畴。可惜词语多不绩,文章不太完整,不少地方都有脱落。
第一节 神机的基本概念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提要】疾病之浅深,色脉之变化,皆有机理存乎其中,“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揭示出全篇的主旨。
【讲解】此节内容,是讲病情有轻有重,病邪有深有浅,病人的气色、脉象会随之而改变。病轻者,脉象的改变不很明显;病重者,脉象的变化就会很显著。不管病情轻重、病邪深浅,其中都有一个病理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色脉之象不是无根生有。
文献中云:“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这是整篇文章的重点所在。过去有位老前辈认为,这是《内经》最重要的两句话,我不太同意他的看法,这句话没有他说的那么神。但是在这篇文章中,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重点讲解一下。
这里的“神”与前面讲的“神”没有什么区别,是对人体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包括现在所说的免疫力、抵抗力、应激能力等,都可以认为是中医学“神”的范畴。“神转”是神机运转的意思,“转”是“健运”之意,一个神机旺盛的人,会充满活力、朝气蓬勃、豁达乐观、积极进取,这种人可以应对邪气、抵抗邪气,这就是“神转”的意思。“不回”之“回”是“逆”之意,不管什么病邪来袭,都能抵御之。如人的卫气白天行于阳二十五周,晚上行于阴二十五周,这就是“神转”,营气卫气能够正常的运行,那么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淫邪气就不能伤害到人体。“回则不转”,人体因某种原因神机不畅,甚则逆转,这会怎样呢?首先就会表现为易感,稍微开了下窗就感冒了,稍微饮食不当肠胃就不适了,动辄受病也是“回”的表现。为什么会这样?“乃失其机”,“机”就是指“神机”,神机失去了正常运转的功能。这里还提出了一个要点,即外在致病因素是次要的,内在的神机状况才是发病的主要依据,而“神机”是人类所独有的。
第二节 客色的基本病机
【原文】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
【提要】讨论色气的病机。
【讲解】此节主要的内容是讨论“容色”问题,是讲色气的病理变化。所谓“容色”我认为应作“客色”,至少要作“客色”解。“客色”就是病色,非正常的气色,多表现于人的容面。
第三节 脉气的基本病机
【原文】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
【提要】讨论脉气的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