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邑镕凡李一元注
同里云宾谢迁之校
锡邑弘庵贾应壁订
上部
老子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
老君,老子也。闲居蕊珠宫作七,言黄庭之外景篇,解说人身之形,及身形中之诸神。言上有结丹之黄庭,下有玄牝之关元,后有谨密之幽户,前有植生之命门,莫不有神居之,故能呼天之气自坤巽中来,而吸之注于庐间,使入为丹田之主,则华池神水,金鼓其流,上溢玉池,下灌灵根,形因神而不朽,水赖金而长生,审能如是修之,而何不可长存之有?
黄庭中人衣朱衣,关元茂籥阖两扉,幽阙侠之高巍巍。
土从火生,故黄庭中神衣乎朱衣。关元乃阴阳媾精之所,玄牝也,为生死之门,槖籥之户。茂,盛也,阖,闭也。两扉者,门户也。门如何开,扉如何阖,一机交姤,窍自天开。茂其籥者,炼己精熟,而阖扉可开。故幽阙虽卑侠,而大药从斯采来,以植成仙根本,何高而巍巍也。巍巍,高大貌。
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
何见哉?盖呼吸入于丹田之中,何卑侠也。然精气化神,微妙无穷,真水盈溋,上涌玉池,清沁肥美,灌溉灵根,坚韧完固,一气长存,老而不衰,又何其高而巍巍也!
中池有士服赤朱,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神庐之中当修治。
中池,中宫也。盖脾土得心火而生,故其神服赤朱。心为灵台,与黄庭相远三寸,脾正横其下,乃神所居,名曰神庐。掩会闭之于内,罗千闭之于外,中外相距,重关闭护,而固济之密,防守之严,故神庐之中法常修治。
玄膺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
盖舌窍名玄膺,二出气为气之管,二出液,液通膀胱,与肾受精之府相通,急固子精,在于自持。玄膺宅中有士舌也,舌色绛,子能见舌之窍,持舌之液,则灵根有溉润之资,百脉有流通之泽,玉浆金津,通达神明,何病之有?见玄膺乃精气所通,不可不自持。
横理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
心居脾上,脾横胃上,火能生土,若纵横得其调理,而能约制,二土成圭,脾神归胃,则神常守而可无恙,呼吸庐间以偿其日夕所自耗之气矣。长尺者,脾也。《内篇》云脾长一尺掩太仓是已。
子保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心结幽阙流下竟,养子玉树令可杖。
子保气管,精府完坚,则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身泰逸,享受福庆,心广体胖,方寸之中,神藏和葆,精神还归,衰老复壮,心火下降于幽阙,而与肾水混融下竟,灌溉子丹,泽滋玉树,积小高大,拱把可杖。
至道不烦无旁午,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下,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
至道易简不烦,且无旁午之舛错。心君所居曰灵台。其灵上通天君,其位正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之下,玉房之内,乃其神明所御之门户也。言黄庭在心脾之间,故先言心之定处以明之此非臆度妄说,乃是黄庭公子教我而得之者。
明堂四达法海源,真人子丹当吾前。
盖黄庭即明堂也。明堂,王者之常也。建中以定四海之民,出政发令,诸岳朝宗,万方拱极,四通八达,而为法海之源。真人子丹,即黄庭公子也。居此明堂之中,而当吾灵台之前,见建极之有定枢,抱丹之有天窟,非居于心脾血肉躯壳之中。
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绛宫重楼十二级,琼室之中五色集,赤神之子中池立。
三关之中精气深,解见《内篇》。不知所以修,则精耗气散,而死期至矣。昆仑乃水发源之所,子欲不死,则修乎昆仑,而使水产金花,太乙真人乘一叶莲舟,而子丹结黍米之真土,入绛宫,下重楼,十二环。十二环解见《内篇》。还归黄庭琼室之中,而金木水火土五色之英华集焉,则赤神之子立中池矣。火为土母,土为火子,火色赤,故曰赤神之子。
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俗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
下有长城玄谷邑,见防卫之密,不可轻忽也,故曰长生要慎房中急。明当见景忘情,防危虑险,丹房器皿,委而去之,惟恐怀一时之兴浓,忘却平日之辛苦,所以弃捐淫俗,而专心守此子丹之精,则琼室不过寸田尺宅,长生自此。而得,故曰可治生。
鸡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玉女谒,闭子精门可长活,正室堂前神所舍。
然子精果何如以专守之?盖鸡子抱混沌之真者也。若能混沌之真不失,则鸡子长留,一心安宁,并无外念,志之所推,神之所游,惟此精气神之三奇灵,动而行也,静而闲也,无所事事,而心不外扰,无贼魔之作耗,何太平也!常存玉房之想,而念虑之,神明达焉。时思脾土之太仓,而谷神不死,则不饥不渴,役使六丁,玉女侍谒矣。故闭子精门而不使飞逸,则可长活而不死。琼室之中,明堂之前,为真人常住之舍矣。故曰正室堂前神所舍。
洗身自治无败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腑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固。
又必温养无为,洗心以退藏于密而自治,无败污之瑕,历观五脏,皆视神之节度而不敢拂,六腑皆修治,清洁如素练之色,无一毫之染矣。先师云:先天一炁自虚无而来。又云道自虚无生一气,气从一里定乾坤。至此则虚无之气自然充溢,而道根于心坚固不摇矣。
物有自然道不烦,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寂寞廓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宫,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前,修德明达神之门。
何也?盖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至此则前功已尽,惟俟其自化耳。优而游之,使自得之物有自然之理,势有必至之机,着力不得,又何须烦琐也。但垂拱无为,以俟天下之自化,身体之自安耳。盖神不可以致思,化不可以助长,虚无既得于方寸,而居在帏间,惟当寂寞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宫,恬淡无欲,游于道德之园,致其诚敬,而清净香洁玉女前耳。盖玉女者,丹也,舍于黄室者也。阳从阴中来,故子精曰玉女。修明其德,以达于神舍之门,言温养无为,惟专守子精,以求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而已。若更有作为,适多事以自扰败乃事矣。所以慎在房中急,而又垂拱无为,以俟其自化也。
中部
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骨,长生久视乃飞去。
学道须优游以俟自化,不可欲速不达。又当深潜其义理,而闲居独处,静里行功。性者,先天真一之精,阴也。命者,先天真一之气,阳也。皆从虚无中来,故曰无极而太极。经云:修性不修命,如何能入圣。修命又修性,方入修行径。故作道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明志,怡然自乐,何思何虑,忘物忘我。羽翼者,性也。骨者,命也。积精累气,炼己功深,乃具羽翼也。月华西露,一水归真,乃正扶骨也。十月胎完,温养无为,则羽翼具而翮健凌云,胎骨换而身轻冲举,长生久视,飞去天宫矣。
五行参差同根蒂,三五合气其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
五行各司,同根元始,三五合气,都归一本,谁融之一,星斗聚奎,日月合璧,此言三家相见,共结婴儿也。
抱玉怀珠和子室,子能守一万事毕,子自有之持勿失。
丹既结于黄庭,则抱玉怀珠,而和合于琼室矣。经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正。子能守此真一于室,则万事毕矣。子自有之而敬持无失,斯得扶骨之妙。
即得不死入金室,出日入月是吾道。天七地三回相守,升降进退合乃久。玉石珞珞是吾宝,子自有之何不守?
华池神水真金,乃金室也。入者,使金入于琼室也。故子即欲不死,在入金室而已。金室如何入?盖乾中爻破入坎中,坤中爻破入离中,出之于日者,入之于月,是吾之大道也。日有金乌,月乃水精,水非火既济无机,故必天七所成之火与之合,而始水火有既济之功。金非木招摄无自,故必地三所生之木与之合,而始金木有招摄之妙。水中有金,火中有木,又必五行颠倒,四象旋相为用,而天七地三回,与日金月水相守,然后可以混一而成丹。经云:四象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又云四象会时玄体就,五行全处紫金明是已。又必火候抽添合其升降进退之度,然后子丹永得,而云母玉英,马齿琅玕之玉石,皆落落,是吾之至宝,而入于金室矣。此宝子自有之,何不守之?太上惓惓勉人自奋之意至深切矣。
心晓根基养华彩,服天顺地合藏精,七日之五回相合。
然如何以守之?盖丹入金室,已晓根本之植立矣。又当养其华彩,而服天时,顺地利,依周天,察璇玑,而合乎符火之度,以藏摄其精灵。子时至午,乃七日矣。子午抽添,卯酉沐浴,而回还相合。《契》云始复终坤,如循连环是已。
昆仑之上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
昆仑之上不迷误,服乎天也。九原之山何亭亭,顺乎地也。则中有真人,神通广大,可役使甲丁,侍谒玉女矣。
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昭昭非有期。
蔽以紫宫丹城楼,即下有长城玄谷邑也。丹熟而英华发见,辉煌炫燿,侠以日月,如明珠。言体具阴阳,赫赫金丹,光如明珠,万岁昭昭,何有止期,何其永世之久而万古长存乎!
外本三阳神自来,内拘三神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庶几结珠固灵根,玉芪金籥身完坚。
且珠之来也,外本三阳,珠之结也,内拘三神。三阳者,乾也。三神者,精气神也。三神能拘于内,而己炼基筑,三阳自来于外,而寄物即归,天机感召,神因物之来而拘益固,物因神之拘而来自速,性命双修,魂魄相拘。盖人之生也,魂生于天,魄成于地。人之死也,魂升于天,乃还魂于天,魄降于地,乃还魄于地,常道之自然也,能解脱者鲜矣。庶几乎来之拘之,而结此明珠,以固灵根,则玉芪金籥,炼己完坚,或可免魂魄之返还耳。不然上天入渊,常道自然,三阳不来于外,三神何从内拘,而长生永世哉!
载地悬天周乾坤,象以四时赤如丹。前仰后卑列其门,选以还丹与玄泉,象龟引气致灵根。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
盖地曰戴,地在上也,天曰悬,天在下也。三阳交泰,乾清坤宁,天关在手,地轴由吾,象以四时,木火金水寄土,各旺一季,珠赤如丹,金水木火成圭,而龙珠耀彩。戴地者,感地之气也。悬天者,引天之阳也。周乾坤者,汞以迎铅混而为一,历鹊桥昆仑而至黄庭,合周天之度也。象以四时者,四象会而成土也。土从火生,丹红而黄,故曰珠赤如丹。前仰者,仰望其时也。后卑者,礼下于人也。列其门者,抵户而谨候其时,敬以求之也。选以还丹与玄泉,俟其时至而辨别药之生,源之清也。选者,精择严辨之意。象龟引气,吸而取之,引而受之也。长春真人名之曰取水朝天有黑钦海之法。歌云:能骑三足马,惯使独角牛,若人能会得,黄河水逆流。诗云:灵龟吞造化,象气有何难。会使绵绵息,撒手过羊关。又云:华池玉液入丹田,配合须知造化源。河车搬运昆仑顶,能教衰老返童颜。致灵根者,运归土釜,培植灵根也。中有真人巾金巾,解见《内篇》。负甲者,取得金来也。持符者,夺得子来也。七窍齐开,吸受金精。此非枝叶之繁文,实是本根之确论。昼夜思持,可以长存而不死。
仙人道士非异有,积精所致何专仁。人尽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溉。
仙人道士能不死者何哉?非有神异之术也,特积精所致耳。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无一毫虚假,纯一片诚心。仙人道士何其仁之专,而无外诱以耗此精乎!故人尽食谷与五味以为爽口养生之资,不知爽口味多终作疾,张良辟谷赤松游,曷故哉?仙人道士则独食太和阴阳一元之始炁,而积精累气。以为真,故能不死,而魂不上天,魄不入渊,一与天相为灌溉,同其悠久无疆矣。西江月华乃太和也,阴中之阳气也。读者莫泥气之一字,庶免千里之谬。
诚说五脏各有方,心为国主五脏王。
诚说五脏,肝司东方青帝也,名勾芒,心司南方赤帝也,名祝融,肺司西方白帝也,名正蓐,肾司北方黑帝也,名玄冥,脾司中方黄帝也,名后稷。虽各有方位,然心为神明之官,一身之主,故为国主,而乃五脏之王。国喻身也,因云王,故并谓之国。此如齐楚秦鲁韩赵魏,虽各为一国之主,而周天子尤为各国主之共主也意同。
意中动静气得行,道自将我神明光。昼日昭昭夜自守,渴可得浆饥得饱。
心之所向,百体从令。心之所发谓之意,意之所至,气亦至焉。受意欲动欲静之旨,而气始奉而行之,故曰志者,气之将帅,气者,志之卒徒。心无所主则气乱矣,心有所生则气顺矣。气受心之节制,则道自我得,而将神明之舍光明洞达,昼日昭昭不昧,昏夜藏密自守,道腴中存,饥渴不能为心害,津满而渴可得浆,气满而饥可自饱,不假谷味,而太和自充。
经历六腑藏卯酉,通我精华调阴阳。转阳之阴藏于九,常能行之可不老。
由是经历六腑,而周天温养,卯酉沐浴,而顺时潜藏,通利精华,调燮阴阳,初则中藏离阴,今则剥转阳中之阴而成纯乾,则中藏乎九矣。阳穷于九,丹底于熟,常能行之,可以不老。
肝之为气修而长,罗列五脏生三光,上合三焦下玉浆,我神魂魄在中央。津液流泉去臭香,立于玄膺舍明堂,雷电霹雳往相闻,右酉左卯是吾室。
肝之为气三句,解见《内篇》。我神魂魄,子精也。中央,金室也。精液流泉去臭香,《内篇》则云玄液云行去臭香,立于玄膺舍明堂《内篇》则云取津玄膺入明堂,文少异而意则同,俱解见前。雷电者,木火之光。霹雳者,雷电之声。若火候不谨,一夜忽轰雷,难免烟霞满寥少之叹。往往惟恐雷电霹雳之相闻,而右酉左卯,慎终如始,屯蒙协律,既未符辰,则姹女长存,灵胎永结而还丹,无价之珍永住吾家之金屋耳。魂不返天,魄不返地,不死不老,仙人道士。
下部
伏于志门候天道,近在子身还自守。清净无为神留止,精气上下开分理,精候天道长生草,七窍已通不知老。
志者,心之所之也。伏于志门者,心意候乎大乘之天道也。紫阳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契》云:炼己稍欠,神明不来。《悟真》云: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不必远求,近在子身,还而自守,必静必清,毋劳尔形,毋摇尔精,乃可以长生。回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而无为欲净,神育气累,精留和葆,自真气薰蒸,精神充溢,彻上彻下,关窍开通,百脉洞摄,四大充和,三田精满,五脏气盈,大用现前,六根俱定,方可入大乘之道,而精候活子时,临一阳初动长生之草,永命之根。经云:透得里头消息子,三关九窍一齐开。迎其药之将至,而急采之,引过鹊桥,七窍已通,灵根火发,海屋精还,百有二十,亦可还丹,不知年老,景慕桑榆。
还坐天门候阴阳,下于喉咙神明通,过华盖下清且凉,入清灵渊见吾形,期成还年可长生。
抽回斗柄,拨转天关,提过鹊桥,运至银河,还坐天门,候下喉咙,神明通达,降下华盖,清凉沁美,入于神室,清灵之渊,见吾元神之形,十月胎完,期年有成,返老还童,可得长生。
还过华下动肾精,立于明堂望丹田。将使诸神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灵根,阴阳布列若流星。
还过华盖之下,真一之水与吾肾水之精一机会合,融化成丹,立于明堂之中,望于丹田之上,将使木火金土诸神结成一家,永立灵根,而命门大辟,天道通利,灵根长存,阴阳布列,若流星之交错绕缠乎丹室,而不离之矣。
肝气似环终无端,
试以诸神之关通言之,肝则木气周流,循环无际,始终无端。
肺之为气三焦起,上座天门候故道。津液醴泉通六腑,随鼻上下开二耳,窥视天地存童子。
肺则金气起于三焦,金木相恋,得火而升,上至天门,候由故道,玄膺水溢,津液醴泉通溉六腑,随鼻之呼吸,上天下地,开两耳之聪明,窥视天地之神机,存此童子之真一。
调利精华治发齿,颜色光泽不复白。
则五内调和,精华发外,而发齿颜色光泽不复白矣。
下于喉咙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入绛宫紫华色,隐藏华盖观通庐。专守心神传相呼,观我诸神辟诸邪。
由是下于重楼,落落如甘露。落落者,继续不断之意也。诸神皆会,互相求索,结作一家,彼此资益。下入绛宫之中,绛宫之色紫而华,故曰紫华色。隐藏华盖之下,窥通神庐之君,专守心神,听命国王,转相呼唤,抽铅添汞,金火相摄,满鼎转红,显我神明,辟诸邪秽。晦翁朱夫子曰:观者,有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也。
脾神还归依大家,致于胃管通虚无。藏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将有馀。
脾神还胃,戊己归宗,返守黄中,曰依大家。大道在我,气复虚无,藏养灵根,岂得复枯?闭塞命门,长存命宝,丹熟人间,身飞玉都,寿亿万岁,年有余龄,难以数计。如者,行幸之称,如史载帝如房州之类,谓身涉其地也。
脾中之神主中宫,朝会五脏列三光。上合天门合明堂,通利六腑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
脾中之神,中央土也。位主中宫,朝会五脏,布列三光,上合天门,三华通顶,中合明堂,一真御极,通利六腑,调和五行,金木水火会而为土,土成一统,四海之主。
通利血脉汗为浆,修护七窍去不祥。
通利血脉而汗为琼浆,修护七窍而辟去不祥。真液灌溉,魔贼退藏。前言心为五脏王,以主运之柄言之也,此言土为五行王,以混合之规言之也。
二神相得化玉英,上禀天气命益长,日月列布张阴阳。
脾神归胃,二土成圭,相得相合,化为玉英。上禀一阳元始之天气,而我命益长,日月侠列,布张阴阳,而在吾卷舒中矣。布张,卷舒也。
五藏之主肾最精,伏于太阴成吾形,出入二窍入黄庭,呼吸虚无见吾形。
五脏之主肾为最精,肾水府也,水肾之精也。先天真一寄坎而伏于太阴之家,唤归而成吾婴仙之形,出入阴阳之二窍,交姤日月之双精混合成丹,贮于黄庭,呼吸先天一气之虚无,成立吾庭子精之形廓。
强我筋骨血脉盛,恍惚不见过青灵。坐于庐下见小童,内息思存神明光,出于天门入无间。恬淡无欲养华茎,服食玄气可遂生。
强我筋骨,盛我血脉,恍恍惚惚,用之不见,过青虚之府,灵感之台,坐于神庐之下,结胎见我小童,温养保育,息任自然,专心内守,志存神光,动行静间,出入无间,一心天门,所见之小童,是守恬淡无欲,以养此初结之华茎。华者,花萼也,蕊之初吐者。茎者,英也,英之初发者。服食玄膺之气,以遂小童之生。
还过七门饮大渊,道我玄膺过青灵,坐于膺间观小童。
然服食何?如导引玄膺之气,还过七窍之门,饮注元海之渊,过青虚灵府,直抵膺间,与婴仙相见,以滋养之。小童,婴仙也。膺间,仙所止处也。故曰坐。
问于仙道与奇方,服食芝草紫华英。
然问其所以成仙道之奇方,则服食芝草之紫华英耳。盖白虎气见初弦,如芝草初发之英,其华紫而已矣。芝草毓灵产奇,虽不易得,然亦世所常有,非绝无而仅有者。见药物之近而易求,非远而难办。
头戴白素足丹田,沐浴华池生灵根,
白素,金色白也。头戴白素,言首得此华池神水真金,而保足于丹田也。沐浴华池,卯酉不进火,玄膺玉浆灌溉灵根,使之生长耳。
三府相得开命门。五味皆至善气还,被发行之可长存。
三府心肾脾也。火中生木,水中生金,而成真土,则丹成而我命不由天矣,故曰三府相得开命门。五行会合,祖炁归庐,曰五味皆至善气还。由是笃于行道,急于修为,无暇束沐。而被发以行之,如孔子之忘食忘寝是已。果能如此行之,则长生不死,与天同运,而大道毕矣。善哉!欧阳修曰: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乎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资,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学道者常念及乎此,斯为得之矣。
大道荡荡心勿烦,吾言毕矣慎妄传。
然是大道也,荡荡平平,无反无侧,不可思议,不可作为,安心静守,无为俟化。切勿心烦,助苗之长,吾言至矣尽矣,无复有他说矣。慎勿妄传,择德而授。《太上内篇》,大道剖露已尽,虑人犹或不晓,复作《外篇》以申明之。故与《内篇》情词叠见,不厌重复,其引诱后学之心,真如天覆地载,父生母育,恩列为三,事之惟一,幸获是诠,而成道者,可不择人而授,使星昭大道,传之万劫,以报师恩于不替哉!然则道果可私乎哉!道果可秘乎哉!倖受者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