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以道为宗,融契儒释,会通诸子于一炉之新道学启蒙书;于万卷丹经,尤能解脱缚律,不落恒蹊,提其玄要,撷其神髓,以为生命炼养、人生修证之用。全书功夫与理论并重,圣功与神化同参。玄言百出,精义绝神,特创生命哲学之新局,凡所敷陈,本末兼赅,体用无遗,实为丹道门庭,别开生面,独成一家言之学。

本书为人生实用书,凡不切于伦常日用,无益于身心性命者,概不入焉。故全书最重学行同融,内外兼养,而一以功夫证验与境界三者,为修行历程中之权衡,以为勘证。全书共六卷,除少数外,类多为传道讲稿,部分为散著,故亦可以《文山遁叟传道集》视之,唯先生不俗以此为书名耳。综观其所传述之道法,无不可小用之则小效,大用之则大效者。修其小乘,自可收安乐延年之效;修其中乘,自可收长生久视之效;修其上乘,自可收圣功神化之效。至修其最上一乘,则神不可测,化不可知,浑沦无极,冥入先天,而与道合一矣。与道合一,为先生所创说,即是人与道融合而为一体之境界。在圣人境界、天地境界以上,乃是一种无物之物,无相之相,非涅槃之涅槃,无境界之境界!只许自知自证,而不可以语言文字传之矣。

本书卷一为《圣功神化道大乘集》,首揭静学与内圣心法。其中《评周子濂溪先生之太极图说》,独具只眼,照破乾坤。其见地非自道家功夫中修证过来人,难能道得一语。李石曾老人曾称之以“发先贤未发之隐,断前人未断之案”,实亦当之无愧。读者于此等处,最宜做真参实证功夫,扩而充之,或能有补圣学于无穷之疆也。

本书卷一中《道家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一文,不但为道门中人创新生命,开新天地,且亦为三家中人尽人必参必究之文,其能有补于当前隐溺之世道人心者,当非浅鲜。至其千圣不传之《睡功诀法》一文,非仅为传丹家千古不传之秘,且亦为开中外古今得未会有之奇!以往虽亦曾有传者,然皆止于一二片段而已。若与卷五《陈希夷新传》中所传者综合观之,则实可称为历代睡仙中集睡法之大成者也。何适子不云乎:“百年半在床上过,谁人得遇睡中仙。”今先生晚年老婆心切,不惜金针度与人,然仍须与《道家静坐十二心法》一文,同参互究,方能益臻上乘。

本书卷二为《先天道无极门长生丹法》。考先天道无极门派丹法,修之者寥若晨星,自钟吕而下所开各宗派,迄鲜传人。由其《九三神诀法》、《先天道窍谈》、《先天道玄旨》与《道家三玄显密论》诸文观之,知其源流有自,且确有独得之秘,而为独门之传者,与世间之自称为先天道者,实不可同日而语。

本书卷三为《道家养生药言辑要》,赵夷午老人曾为之题“道家养生秘旨”一书签。所辑全为格言体与语录体,简明精要,易知易行,易修易成。其中亦多有为平时答人问道之语要,以其可供世人师法,特为分类辑录之成卷。

本书卷四为《儒家圣脉内圣修养心法》。卷中对儒家历圣相传道统圣脉之圣功神化修养心法,自万卷经典中,就性命一贯之大道,一一为画龙点睛之拈提。使后世儒家之有事于内圣功夫者,知有所操持遵循,而免徒知在理上讲,于行证上无个入门下手处之诮。自汉以下历代大儒之事圣修者,其用功诀法,不取于道家,即袭之于禅佛,俯拾他人唾余,尽失自家宝藏,此所以孔孟而后无孔孟也。斯文一出,其有功于后世圣修者,当非浅鲜。

本书卷五为《道海外集》,一名《遁叟文存》,所录系自先生散著中辑出,不但全为见道之文,且概系传世不朽之作,内有老子新传等道家人物传记文数篇,宇宙天地人生之大道,悉在其中,切不可轻易放过。其陈希夷新传中之真传睡丹诀,尤为千古不传之秘,此系先生应赵夷午老人之请而传出,否则世人当永无此一因缘矣。文中所附希夷先生手书真迹,尤为希世之墨宝,见之者莫不叹为观止。

辑编既竟,特复于若干文之后,选刊附录文于其后,一以为参考佐证之用,一以为消闲小品之用,一以使人深信静定功夫深,确能收长生久视,圣功神化之效,实无足重轻也。

无能子李德生

一九七三年重九于观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