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头、脂膏、脑、髓、血、心、肝、脾、肺、肾、胰、肚、肠、脬、胆、蹄、甲、屎、齿、乳)

《别录》曰:疗狂病久不愈。

《拾遗》云:压胆石毒,宜肥热人食之。

《千金方》云:补肾气虚竭。

《日华子》云:疗水银风,并中土坑恶气。

《别录》曰:貑猪肉治病。凡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病人金疮者尤甚。

诜曰:久食杀药,动风发疾。伤寒疟痢痰痼痔漏诸疾,食之必再发。

韩〖矛/心〗曰:凡肉有补,惟猪肉无补,人习之化也。

弘景曰:猪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盖虚风所致也。

震亨曰:猪肉补气,世俗以为补阴(阴:原脱,据刘衡如校之《本草纲目》补),误矣,惟补阳耳。今之虚损者,不在阳而在阴。以肉补阴,是以火济水。盖肉性入胃便作湿热,热生痰,痰生则气不降而诸证作矣。

豭猪头肉

时珍曰:猪身上物,并用豭猪者良,豶猪亦可。按《生生编》云:猪肉毒惟在首,故有病者食之,生风发疾。

《千金》:治寒热五癃鬼毒。

《食疗》中云:同五味煮食,补虚乏气力,去惊癎五痔,下丹石,亦发风气。

脂膏

时珍曰:凡凝者肪为脂,释者为膏为油,腊月炼净权用。

《别录》曰:煎膏药,觧斑蟊、芫青毒。

时珍曰:觧地胆、亭长、野葛、硫黄毒,诸肝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

孙真人云:破冷结,散宿血。

《日华子》曰:杀虫,治皮肤风,涂恶疮。

苏颂曰:利血脉,散风热,润肺。入膏药,主诸疮。

苏恭曰:治痈疽。

徐之才云:胎产衣不下,以酒多服佳。

《普济方》:治喉痺已破,疮口痛者,猪脑髓蒸熟,入姜醋喫之,即愈。

时珍曰:补骨髓,益虚劳。按丹溪治虚损补阴丸,多用猪脊髓和丸。取其通肾命,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也。

《日华子》曰:生血,疗贲豚暴气,及海外瘴气。

苏恭曰:中风绝伤,头风眩运,及淋沥。

吴瑞曰:压丹石,觧诸毒。

时珍曰:按陈自明云:妇人嘈杂,皆血液淚汗变而为痰,或言是血嘈,多以猪血炒食而愈,盖以血导血归原耳。然亦有蚘虫作嘈杂者,虫得血腥则饱而伏也。

又曰:古方治惊风癫癎痘疾,多用猪心血,盖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之意。又治卒中恶死,及痘疮倒靥,俱以心血或尾血,调龙脑少许,新汲水服。盖猪为水畜,其血性寒,而能觧毒制阳故也。用尾血者,取其动而不息也。

韩飞霞云:猪心血能引药入本经,实非其补也。

沈存中云:猪血得龙脑,直入心经是矣。

《别录》:治惊邪忧恚。

思邈云:虚悸气逆,妇人产后中风,血气惊恐。

刘完素曰:猪,水畜也,故心可以镇恍惚。

《延寿书》云:猪临杀,惊气入心,绝气归肝,俱不可多食,必伤人。

苏颂曰:治冷劳脏虚,冷洩久滑,赤白带下,以一叶薄批,揾诃子末炙之,再揾再炙,尽末半两,空肚细嚼,陈米饮送下。

时珍曰:肝主藏血,故诸血病用为向导入肝。《千金翼》治痢疾有猪肝丸,治脱肛有猪肝散,诸眼目方多有猪肝散,皆此意也。故曰补肝明目,疗肝虚浮肿。

讱菴云:同夜明砂作丸,治雀目夜不能覩者。

时珍曰:诸兽脾(脾:原作“皮”,据刘衡如校之《本草纲目》改)味如泥,其属土也可验。

思邈曰:凡六畜脾,人一生莫食之。

苏颂曰:补肺。

时珍曰:疗肺虚咳嗽,麻油炒热,同粥食。若肺虚嗽血,煮熟切片,蘸薏苡仁末食之。

俗名腰子。

《别录》曰:理肾气,通膀胱。

《日华子》曰:补膀胱水脏,煖膝,治耳聋。

苏颂曰:补虚壮气,消积滞。

时珍曰:猪肾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方药所用,借其引导而已,《别录》理字通字,最为有理。《日华》补煖之说非也。凡人肾有虚热者,宜食之。若肾气虚寒者,非所宜矣。今人不达此意,往往以猪肾为补,不可不审。又《千金》治消渴有猪肾荠苨汤,补肾虚劳损诸病有肾沥汤,方中皆用猪羊肾煮汤煎药,俱是引导之意。

藏器曰:治肺痿欬嗽。和枣肉浸酒服,亦治痃癖羸瘦。

苏颂曰:疗肺气干胀喘急,杀斑蝥、地胆毒,治冷痢成虚。

之才云:通乳汁。

颂曰:男子多食损阳。

《别录》曰:补中益气止渴,断暴痢虚弱。

《日华子》曰:补虚损,杀劳虫。酿黄糯米蒸捣为丸,治劳气,并小儿疳蚘黄瘦病。

颂曰:主骨蒸劳热,血脉不行,补羸助气,四季宜食。

吴普曰:消积聚癥瘕,治恶疮。

孟诜曰:治虚渴,小便数,补下焦虚竭。

《日华》曰:止小便。

苏颂曰:去大小便风热,宜食之。

时珍曰: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

时珍曰:洗炙食之,治梦中遗溺。同小茴、川楝、破故帋、青盐、酒煮食之,治疝气坠痛。以盐、酒煮食,治肾风囊痒。炙研同黄丹,掺玉茎生疮。一妓病转脬,小便不通,腹胀如鼓,数月垂死,一医用猪脬吹胀,以翎管安上,插入阴孔,捻脬气吹入,即大尿而愈。

《别录》曰:治伤寒热渴。

苏颂曰:骨热劳极,消渴,小儿五疳,杀虫。

成无已曰:仲景以猪胆汁和醋少许,灌谷道中,通大便神效。盖酸苦益阴润燥而泻便也。如《卫生宝鉴》治转胞不尿、小便不通、腹胀垂危者,用猪脬吹胀,以翎管安上,插入阴孔,捻脬气吹入,即大尿而愈,亦此法也。

时珍曰:方家用猪胆,取其寒能胜热,滑能润燥,苦能入心,又能去肝胆之火也。通小便,敷恶疮,杀疳慝,治目赤,明目去目翳,清心脏,凉肝脾,入汤浴发,去腻光泽。

《别录》曰:煮汁服,下乳汁,觧百药毒,洗伤挞诸败疮。

时珍曰:煮羹,通乳脉,托痈疽,压丹石。煮清汁,洗痈疽,清热毒,消毒气,去恶肉,有効。

悬蹄甲

一名猪退。

《本经》:治五痔,伏热在腹中,肠痈内蚀。

《普济方》:蹄爪甲煅灰,汤浸滤清,洗痘疮入目。

时珍曰:古方有用左蹄甲者,又有用后蹄甲者。

思邈曰:酒浸半日,炙焦用。

一名猪零。

《别录》曰:治寒热黄疸湿痺。

《日华子》云:主蛊毒,天行热病。并取一升浸汁,顿服。

时珍曰:烧灰,发痘疮,治惊癎,除热觧毒,治疮。御药院中治痘疮黑陷无价散、钱仲阳治急惊风癎惺惺丸皆用之,取其除热觧毒也。

齿

时珍曰:治痘疮倒陷。又中牛肉毒者,烧灰,水服一钱。

时珍曰:小儿体属纯阳,其惊癎亦生于风热。猪气寒,以寒治热,谓之正治。故钱乙云:初生小儿至满月,以猪乳频滴之,最佳。张焕云:小儿初生无乳,以猪乳代之,出月可免惊癎痘疹之患。又杨士瀛曰:小儿口噤不开,猪乳饮之甚良。月内胎惊,同朱砂、牛乳少许,抹口中甚妙。取猪乳法:须提猪后脚,急以手捋而承之。非此法不得也。

犬(肉、脑、齿、头、骨、屎中粟)

狗、地羊

时珍曰:狗,叩也。吠声有节,如叩物也。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是古所谓猎犬、守犬、菜犬也。犬以三月而生,在畜属木,在卦属艮,在禽应娄星。豺见之跪,虎食之醉,犬食番木鳖则死,物性制伏如此。

《别录》曰: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

思邈曰:宜肾。

《日华子》曰:补胃气,壮阳道,煖腰膝,益气力。

孟诜曰: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凡食犬不可去血,则力少不益人。

弘景曰:白狗、黑狗入药用。黄狗肉大补虚劳,牡者尤胜。

《大明》曰:黄犬大补益人,余色微补。

时珍曰:脾胃属土,喜煖恶寒。犬性温暖,能治脾胃虚寒之疾。脾胃温和,而腰肾受廕矣。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黄狗肉煮臛,入五味食之,治虚寒疟疾。

猘犬咬伤,即取猘犬脑敷之,后不复发。

齿

时珍云:磨汁,治犬癎。同人齿烧灰汤服,治痘疮倒陷有功。

头骨

黄狗者良。

《日华子》曰:烧灰,壮阳止疟。

《别录》曰:金疮止血。

时珍曰:治痈疽恶疮,觧颅,女人崩中带下。

白狗者良。

《别录》曰:烧灰,生肌,敷马疮。

《蜀本》:烧灰,补虚,理小儿惊癎客忤。

时珍曰:烧灰米饮,日服,治休息痢。

屎中粟

白狗者良,一名白龙沙。

时珍曰:治噎膈风病,痘疮倒陷,能觧毒也。

时珍曰:凡犬不可炙食,令人消渴。妊妇食之,令子无声。热病后食之,杀人。瘦犬有病,猘犬发狂,自死犬有毒,悬蹄犬伤人,赤股而燥者气臊,犬目赤者,并不可食。同蒜食损人,同菱食生癫。反商陆,畏杏仁。

羊(肉、血、乳、心、肺、肾、肝、胆、胫骨、脊骨)

时珍曰:《说文》云:羊字象头角足尾之形。董子曰:羊,祥也。故吉礼用之。牡羊曰羖,曰羝;牝羊曰〖羊孚〗,曰牂。白曰羒,黑曰羭。多毛曰羖〖羊历〗,胡羊曰䍲羺。无角曰〖羊童〗,曰〖羊它〗。去势曰羯。羊子曰羔,羔五月曰羜,六月曰犛,七月曰羍,未卒岁曰䍮。《内则》谓之柔,又曰少牢。《古今注》谓之长髯主簿。

弘景曰:羊有三四种。入药以青色羖羊为胜,次则乌羊。其〖羊兒〗羺羊及胡中无角羊,止可啖食其乳、髓则肥好也。诸羊皆孕四月而生。其目无神,其肠薄而萦曲。在畜属火,故易繁而性热也;在卦属兑,故外柔而内刚也。其性恶湿喜燥,食钩吻而肥,食仙茅而肪,食仙灵脾而滛,食踯躅而死。物理之宜忌,不可测也。煮羊以杏仁,或瓦片,则易糜。以胡桃,则不臊。中羊毒者,饮甘草汤则觧。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異,不可不知。

《别录》曰:暖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

思邈曰:止痛,利产妇。

颂曰:胡洽有羊肉汤,治妇人产后大虚,心腹绞痛厥逆。

宗奭曰:仲景治寒疝羊肉汤,服之无不验者。

孟诜曰:治风眩瘦病,丈夫五劳七伤,小儿惊癎。

《日华子》曰:开胃健力。

李杲曰:羊肉有形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盖阳生则阴长也。

震亨曰:羊头、蹄肉,性极补水。水肿人食之,百不一愈。

孟诜曰:冷病人,勿多食。

白羊者良。

苏恭曰:女人血虚中风,及产后血闷欲绝者,热饮一升即活。

时珍曰:《外台》云:凡服丹石人,忌食羊血(血:原作“肉”,据刘衡如校之《本草纲目》改)十年,一食前功尽弃。此物能制丹砂、水银、轻粉、生银、硇砂、砒霜、硫黄乳、石钟乳、空青、曾青、云母石、阳起石、孔公蘖等毒。凡觉毒发,刺饮一升即觧。又服地黄、何首乌诸补药者,亦忌之。

又热饮一升,治产后血攻,下胎衣,治卒惊九窍出血,觧莽草毒、胡蔓草毒。

弘景曰:牛羊乳实为补润,故北方人食之多肥健。

《别录》曰:补寒冷虚乏。

甄权曰:润心肺,治消渴。

《日华》云:利大肠,治小儿惊癎。含之,治口疮。

时珍曰:治大人干呕及反胃,小儿哕啘及舌肿,并时时温服之。

颂曰:蜘蛛咬毒,腹大如妊,徧身生丝,啖羊乳而疾平。

丹溪言:反胃人宜时时饮之,取其开胃脘,润大肠之燥也。

白羝羊者良。

《日华》曰:有孔者杀人。

《别录》曰:止忧恚膈气。

藏器曰:补心。

《别录》曰:补肺,止欬嗽。

时珍曰:通肺气,利小便,行水觧毒。

《别录》曰:补肾气虚弱,益精髓。

《日华子》曰:补肾虚耳聋阴弱,壮阳益胃,止小便,治虚损盗汗。

时珍曰:《千金》、《外台》、《深师》诸方,治肾虚劳损,消渴脚气,有肾沥汤方甚多,皆用羊肾煮汤煎药。盖用为引向,各从其类也。

青羖羊者良。

苏恭曰:补肝,治肝风虚热,目赤暗痛,热病后失明。

时珍曰:羊肝补肝,与肝合,引入肝经,故治肝病。今羊肝丸治目有效,可征。

青羯羊者良。

时珍曰:肝开窍于目,胆汁减则目暗。目者,肝之外候,胆之精华也。故诸胆皆治目病。

《别录》:治青盲,明目。

震亨云:同蜜蒸九次,点赤风眼。盖羊食百草,蜂採百花,故有二百花草之名。点眼除风烂暴赤。

张三丰真人碧云膏:腊月用羯羊胆,装白蜜,纸套笼住,悬簷下,待霜出,扫下点眼,治一切目疾,神效。

胫骨

孟诜曰:治虚冷劳。

杲曰:齿者骨之余,肾之标。故牙疼用羊胫骨以补之。

时珍曰:羊胫骨灰可以磨镜,并头骨可以消铁,故误吞铜铁者用之,取其相制也。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烧灰擦磨牙良。

脊骨

《别录》曰:虚劳寒中羸瘦。

时珍曰: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

牛(肉、鼻、乳、血、心、肺、肝、肾、胃、胆、喉、靥、齿、角䚡、口涎、齝草)

时珍曰:《周礼》谓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内则》谓之一元大武。元,头也。武吴迹也。牛肥则迹大。牛之牡者曰牯,曰特,曰犅,曰㹍;牝者曰挲,曰牸。纯色曰牺,黑曰〖牛俞〗,白曰㹊,赤曰〖牛辛〗,驳曰犁。去势曰犍,又曰犗。无角曰牛。子曰犊,生二岁曰犋,三岁曰犙,四岁曰牭,五岁曰〖牛介〗,六岁曰犕。牛齿有下无上,察其齿而知其年。三岁二齿,四岁四齿,五岁六齿,六岁以后,每年接脊骨一节也。牛耳聋,以鼻听。马病则卧,阴胜也;牛病则立,阳胜也。

时珍曰:仲景云:噉蛇牛,毛发白而后顺者是也。人乳可觧其毒。

《内则》云:牛夜鸣则㾞,臭不可食。病死者有大毒,令人生疔暴亡。

藏器曰:黑牛白头者不可食。独肝者有大毒,令人痢血至死。

《食经》云:牛自死、白首者,食之杀人。疥牛食之发痒。牛肉入杏仁,煮之易烂。恶马食牛肉,其性即驯,物之相制如此。

《别录》曰:安中益气,养脾胃。

思邈曰: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

韩〖矛/心〗云:牛肉补气,与黄芪同功。

藏器曰:水牛肉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

《别录》曰:消渴,止啘泄,安中益气,养脾胃。

水牛鼻

藏器曰:同石燕煮汁服,治消渴。

宗奭曰:火炙热熨口眼斜。

黑牛乳胜于黄牛乳

《别录》曰:补虚羸,止渴。

《日华子》曰:养心肺,觧热毒,润皮肤。

思邈曰:老人煮食有益。入姜、葱,止小儿吐乳,补劳。

震亨曰:反胃噎膈,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嚥之,并服四物汤为上策。不可用人乳,人乳有饮食之毒,七情之火也。

时珍曰: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老人煮粥甚宜。

又曰:乳煎荜茇,治痢有效。盖一寒一热,能和阴阳耳。

讱菴云:噎膈不通服香燥药,取快一时,破气而燥血,是速其死也。不如少服药,饮牛乳加韭汁或姜汁或陈酒为佳。

时珍曰:治金疮折伤垂死。按《元史》所载:一将从太祖征回回,身中数矢,血流满体,闷仆几绝。太祖命取一牛剖其腹,纳之牛腹中,浸热血内,移时遂甦。凡金疮折伤,屡用屡验,故特书之。

黄牛者良。

《别录》曰:治虚忘,补心。

水牛者良。

藏器曰:补肺。

《别录》曰:补肝明目。

孟诜曰:治疟及痢,醋煮食之。

时珍曰:妇人阴〖匿/虫〗,纳之引虫。

《别录》曰:补肾气,益精。

思邈曰:治湿痺。

黄牛、水牛俱良。

诜曰:消渴风眩,补五脏。醋煮食之。

时珍曰:补中益气,觧毒,养脾胃。

黄牛、青牛者良。

《别录》曰:除心腹热渴,止下痢及口焦燥,益目精。

苏恭曰:腊月酿槐子服,明目,治疳湿弥佳。

颂曰:酿南星末,阴干,治惊风有奇功。

时珍曰:除黄杀虫,治痈肿。

昂曰:内石灰于胆内,悬挂风处百日,治金疮良。

白水牛者良。

时珍曰:疗反胃吐食,肠结不通。用牛喉一条,去两头节并筋膜脂肉,醋浸炙末,每服一钱,陈米饮下。

水牛靥

时珍曰:治喉痺气瘿,古方多用之。

齿

《外台》云:治小儿牛癎。

时珍曰:六畜齿,治六癎,从其类也。

牛角〖角思〗

即角尖中坚骨。

《本经》:下闭血瘀血疼痛,女人带下血。燔之,酒服。

藏器曰:烧灰,主赤白痢。

宗奭曰:黄牛角䚡烧灰,主妇人血崩,大便下血,血痢。

《药性》曰:水牛者烧之,止妇人血崩,赤白带下,冷痢泻血,水泄。

时珍曰:治水肿。

口涎

《日华》曰:以水洗老牛口角,盐涂之,少顷即出,或以荷叶包牛口,使精力乏,涎出取之。治反胃呕吐。

思邈曰:水服二匙,终身不噎。

时珍曰:吮小儿,治客忤。灌一合,治小儿霍乱。入盐少许,顿服一盏,治喉闭口噤。糯米粉拌作小丸,煮熟食,治噎膈反胃。

齝草(音痴)

一名牛转草,即牛食而复出者,俗曰回噍。

藏器曰:绞汁服,止哕。

时珍曰:牛齝治反胃噎膈及霍乱,取象回噍之义,而沾濡口涎为多,故主疗与涎之功同。亦治小儿口噤风。

牛黄

丑宝

恭曰:今出莱州、密州、淄州、青州、巂州、戎州。牛有黄者,必多鸣吼,喝迫而得者,谓之生黄,最佳。黄有三种:散黄粒如麻、豆;漫黄若雞卵中黄,藏在肝胆间;圆黄为块,形有大小,并在肝胆中。多生于〖牛秦〗特牛,其〖牛吴〗牛未闻有黄也。

颂曰:今出登、莱州。他处或有,不甚佳。凡牛有黄者,身上夜有光,眼如血色,时复鸣吼,恐惧人。又多照水,人以盆水盛之,伺其吐出,乃喝迫之,即堕下水中,取得阴干百日。一子如雞子黄大,重叠可揭折,轻虚而气香者佳。然人多伪之。试法:但揩摩手甲上,透甲黄者为真。

雷曰:此有四种:喝迫而得者,名生神黄;杀死在角中得者,名角中黄;牛病死后心中剥得者,名心黄,初在心中如黄浆汁,取得投水中,沾水即硬,如碎蒺藜,及豆与帝珠子者是也;肝胆中得者,名肝黄,大抵皆不及生黄为胜。

宗奭曰:牛黄轻松,自然微香。西戎有犛牛黄,坚而不香。又骆驼黄,极易得,亦能相乱,不可不审之。

《本经》:治惊癎寒热,热盛狂痓,除邪逐鬼。

《别录》曰:疗小儿百病,诸癎热,口不开,大人狂颠,又堕胎。

《日华子》曰:主中风失音,口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

甄权曰:安魂定魄,辟邪魅,卒中恶,小儿夜啼。

寗原曰:清心化痰,除热凉惊。

时珍曰: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夫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因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故还能治心及肝胆之病。正如人之淋石,复能治淋也。

东垣曰:牛黄入肝,治筋病。凡中风入脏者,必用牛、雄、脑、麝之剂,入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若风中腑及血脉者用之,恐引风邪流入骨髓,如油入麫,莫之能出也。

昂曰:《经疏》云:牛食百草,其精华凝结成黄,犹人之有内丹,故能散火消痰觧毒,为世神物。若云牛病之黄,岂可同言而语耶?

白马溺

《别录》曰:治消渴,破癥坚积聚,男子伏梁积疝,女人瘕积,铜器承饮之。

时珍曰:马尿治癥瘕有验。热饮,治反胃,杀虫。昔有主、仆皆患心腹痛者,仆死,胸中有一白鼈,赤眼仍活,治以诸药不死。有人乘白马来观,马溺沾鼈而缩。遂以灌之,即化成水。其人服白马尿而疾愈,此其征也。反胃亦有虫积者,故亦能治之。

白马通

马屎曰通

《别录》曰:止渴,止吐血、下血、鼻衂,金疮出血,妇人崩中。

时珍曰:绞汁灌之,治卒中恶死。酒服,治产后寒热闷胀。烧灰水服,治久痢赤白。和猪脂,涂马咬人疮,及马汗入疮,剥死马骨刺伤人,毒攻欲死者。

驴溺

藏器曰:辛寒有小毒。浸蜘蛛咬疮良。

时珍曰:治反胃噎膈病,狂犬咬伤,癣疠恶疮,并多饮取瘥。

震亨曰:一妇病噎,用四物汤加驴尿与服,以防其生虫,数十帖而愈。

阿胶

傅致胶

时珍曰:阿井,在山东兖州府阳谷县,即古之东阿县。有官舍禁之。

郦道元《水经注》云: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即此也。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踈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颂曰:其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始为真也。但其井官禁,真胶难得,货者多伪以黄明胶,乃牛皮所作。

《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可通用。但今牛皮胶制作不精,止可胶物,不堪入药。

陈藏器言:诸胶皆能疗风、止洩、补虚,而驴皮胶主风为最。此阿胶所以胜诸胶也。

时珍曰: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瑿漆者为真。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湿软。凡用,或炒成珠,或以麫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各从本方。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按陈自明云: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

成无己云: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

杨士瀛曰:凡治喘嗽,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盖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踈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所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

《本经》: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别录》曰: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时珍曰:疗吐血衂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

黄明胶

牛皮胶、水胶

时珍曰:《本经》:白胶名鹿角胶,煮鹿角作之。阿胶名傅致胶,煮牛皮作之。后世乃用驴皮。黄明胶即今水胶,乃牛皮所作,其色黄明,非白胶,亦非阿井水所作。然其功用,亦与阿胶仿佛。苟阿胶之真者难得,则黄明胶亦可权用。其性味皆平补,宜于虚热。若鹿角胶,则性味热补,非虚热者所宜,不可不辨。水胶治吐血、衂血、下血、血淋下痢,妊妇胎动血下,风湿走注疼痛,打扑伤损,汤火灼疮,一切痈疽肿毒,活血止痛,润燥,利大小肠。乳疖初发,醋化涂之。瘰疬结核,溶化摊贴。已溃者,搓作線,絍入孔中良。

鹿角胶

白胶、粉名鹿角霜

时珍曰:今人呼煮烂成粉者,为鹿角霜;取粉熬成胶,为鹿角胶。按胡〖王荧〗《卫生方》云:以米泔浸鹿角七日令软,入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以东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许,取角捣成霜用。其汁,加无灰酒,熬成胶用。

《本经》: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

《别录》:疗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作痛,多汗淋露,折跌伤损。

《药性》云:男子损脏气,气弱劳损,吐血。妇人服之,令有子,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

时珍云:炙捣酒服,补虚劳,长肌益髓,令人肥健,悦颜色;又治劳嗽,尿精尿血,疮疡肿毒。

苏东坡《良方》云:鹿阳兽,见阴而角觧;麋阴兽,见阳而角觧。故补阳以鹿角为胜,补阴以麋角为胜,其不同如此。

敩曰:凡使鹿角,胜于麋角。鹿年久者,其角更好,为胶入药弥佳。

鹿角

敩曰:鹿角要黄色紧重尖好者。此鹿食灵草,故特異耳。

时珍曰: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则益肾补虚,强精活血。鍊霜熬胶,则专于滋补矣。

《日华子》曰:水磨汁服,治脱精尿血,夜梦鬼交。醋磨汁,涂疮疡痈肿热毒。火炙热,熨小儿重舌、鹅口疮。

《别录》曰: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除少腹血痛,腰脊痛,折伤恶血,益气。

孟诜曰:蜜炙研末酒服,轻身强骨髓,补阳道绝伤。又治妇人梦与鬼交者,清酒服一撮,即出鬼精。烧灰,治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以酒服方寸匕,日三甚妙。

时珍曰:鹿乃仙兽,纯阳多寿,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角肉食之有益无损。

鹿茸

宗奭曰:茸,最难得不破及不出却血者。盖其力尽在血中故也。此以紫茄者为上,名茄子茸,取其难得耳。然此太嫩,血气未具,其实少力。坚者又太老,惟长二、三寸,形如分歧马鞍,茸端如玛瑙红玉,破之如朽木者最良。人有以麋角伪者,不可不察。凡用茸,其毛上先以酥薄薄涂匀,于烈焰中灼之,候毛尽,微炙。不以酥涂,则火焰伤茸矣。

时珍曰:有用酥炙、酒炙及酒蒸焙用,各随本方。

《本经》:治漏下恶血,寒热惊癎,益气强志。

《别录》曰: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数利,洩精溺血,破瘀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不可近丈夫阴,令痿。

《日华子》曰: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带下,炙末,空心酒服方寸匕。壮筋骨。

时珍曰: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运虚痢。

诜曰:鹿茸不可以鼻齅之,中有小白虫,视之不见,入人鼻必为虫颡,药不及也。

虎(骨、肚、睛、牙、爪、须)

乌〖虎免〗(音徒)、大虫

时珍曰:虎,象其声也。山兽之君。黄质黑章,项短鼻齆,锯牙鉤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倒刺。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声吼如雷,风从而生,其搏物,三跃不中,则舍之。其噬物,随月旬上下而啮其首尾。食狗则醉,狗乃虎之酒也。立秋虎始啸,仲冬虎始交,孕七月而生,虎不再交。

虎骨

颂曰:用头及胫骨,色黄者佳。凡虎身数物俱用,雄虎者胜。药箭射杀者,不可入药,其毒浸渍骨肉间,能伤人也。

时珍曰:用虎之诸骨,并搥碎去髓,涂酥或酒或醋,各随方法,炭火炙黄入药。

《别录》曰:治邪恶气,杀鬼疰毒,止惊悸,治恶疮鼠瘘。头骨尤良。

甄权曰:治筋骨毒风挛急,屈伸不得,走注疼痛,治尸疰腹痛,伤寒温气,温疟,杀犬咬毒。

弘景云:杂朱画符,疗邪。头骨作枕,辟恶魇。置户上,辟鬼。

孟诜曰:煮汁浴之,去骨节风毒肿。和醋浸膝,止脚痛,胫骨尤良。

颂曰:李绛有虎骨酒,治臂胫痛。崔元亮治腰脚不随,有虎胫骨酒方。

汪机曰:虎之强悍,皆赖于胫,虽死而胫犹矻立不仆,故治脚胫无力用之。

时珍曰:虎骨通可用。凡辟邪疰,治惊癎温疟,疮疽。若头风当用头骨,治手足诸风当用胫骨,腰脊诸风当用脊骨,各从其类也。

吴球云:虎之一身,筋节气力,皆出前足,故以胫骨为胜。

时珍曰:治反胃吐食,取生虎肚,勿洗,煅研,入平胃散末一两和匀,白汤服三钱,神效。

虎睛

《别录》曰:治癫疾。

孟诜曰:疟病,小儿热疾惊悸。

《日华子》云:惊啼,客忤,疳气,镇心安神。

时珍曰:《千金》治狂邪,有虎睛汤、虎睛丸,并用酒浸,炙干入药。又明目去翳。

虎牙

时珍曰:杀劳虫,治猘犬伤发狂,刮末,酒服方寸匕。

《别录》曰:系小儿臂,辟恶魅。

弘景曰:虎须治齿痛。

犀角

弘景曰:入药惟雄犀生者为佳。若犀片及现成器物皆被蒸煮,不堪用。

颂曰:凡犀入药有黑白二种,以黑者为胜,角尖又胜。生犀不独未经水火者,盖犀有捕得杀取者为上,蜕角次之。

宗奭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锐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入汤、散则屑之。

敩曰:惟取乌黑肌皱、折裂光润者,错屑,入臼杵,细研用。

李珣曰:凡犀角锯片,当以薄纸裹入怀中蒸燥,乘热捣之,应手如粉。故《归田录》云,翡翠屑金,人气粉犀。

《本经》: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

《别录》:治伤寒瘟疫,头痛寒热,诸毒气。令人骏健。

甄权曰:辟中恶毒气,镇心神,觧大热,散风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疗时疾,热如火,烦毒入心,狂言妄语。

《日华子》曰:治心烦,止惊,镇肝明目,安五脏,补虚劳,退热消痰,觧山瘴溪毒。

孟诜曰:烧灰水服,治卒中恶心痛,饮食中毒,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中风失音,皆瘥。以水磨服,治小儿惊热。山犀、水犀,功用相同。

时珍曰:磨汁,治吐血、衂血、下血,及伤寒畜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痘疮稠密,内热黑陷,或不结痂,泻肝凉心,清胃觧毒。盖犀角乃犀之精灵所聚,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觧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症。

抱朴子云:犀食百草之毒,及众木之棘,所以能觧毒。凡蛊毒之乡,有饮食,以此角搅之,有毒则生白沫,无毒则否。以之煮毒药,则无复毒势也。

《北户录》云:凡中毒箭,以犀角刺疮中,立愈。水多怪物,燃犀照之,则水族见形。

《淮南子》云:犀角置穴,狐不敢归。则犀之精灵辟邪,益可见矣。

讱菴云:能消胎气,妊妇忌之。

羚羊角

麢羊

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鹿则比类,而环角外向以自防;麢则独栖,悬角木上以远害,可谓灵也。故字从鹿,从灵省文。后人作羚。

藏器曰:山羊、山驴、羚羊,三种相似,而羚羊有神,夜宿防患,以角挂树不着地。故角湾中深锐紧小,有挂痕者为真,无挂痕者非也。

时珍曰:羚羊似羊而大,角有节,最坚劲,出西域。按《寰宇志》云:金刚石百鍊不消,惟羚羊角扣之,则自然冰泮;貘骨伪充佛牙,物不能破,惟羚羊角击之即碎。物各相畏,而相制耳。

《本经》云: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常不魇寐。

《别录》曰: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湿风注毒伏在骨间,及食噎不通。久服,强筋骨轻身,起阴益气,利丈夫。

孟诜曰: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作末蜜服,治卒热闷,及热毒痢血,疝气。磨水,涂肿毒。

甄权曰: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恶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以治小儿惊癎,治山瘴及噎塞。

藏器曰:治惊悸烦闷,心胸恶气,瘰疬恶疮溪毒。

时珍曰:羊,火畜也,而羚羊属木,故其角入厥阴肝经甚捷,同气相求也。肝主木,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癎,妇人子癎,大人中风搐搦,及筋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魇寐卒死,而羚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发病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瘘疬,产后血气,而羚羊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羚之性灵,而筋骨之精在角;故又能辟邪恶而觧诸毒,碎貘骨而烧烟走蛇虺也。

麝香

时珍曰:香气远射,故谓之麝;其形似麞,故曰香麞。

弘景曰:麝夏月食蛇虫多,至寒则香满,入春脐内急痛,自以爪剔出,着屎溺中覆之,常在一处不移。此香绝胜杀取者。

颂曰:香有三等:第一生香,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然极难得。其香聚处,远近草木不生或焦黄也。其次脐香,乃捕得杀取者,麞性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欲自剔其香,已来不及,就挚而死,犹拱四足以保其脐。故今言人被祻者,云噬脐莫及。其三心结香,乃麝见大兽捕逐,惊畏失心,狂走坠死。破心见血流出脾上,作干血死者,不堪入药。

李廷飞曰:麝香不可近鼻,有白虫入脑,患癞。久带其香透关,令人成異疾。

敩曰:凡使麝香,用当门子尤妙。

《本经》:辟恶气,杀鬼精物,去三虫蛊毒,温疟惊癎。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

《别录》:疗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去面䵴、目中肤翳,妇人产难堕胎。

弘景曰:佩服及置枕间,辟恶梦,及尸疰鬼气。又疗蛇毒。

《日华子》曰:治蛇、蚕咬,沙虫溪瘴毒,辟蛊气,杀脏腑虫,治疟疾,吐风痰,疗一切虚损恶病。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下。

甄权曰:熟水研服一粒,治小儿惊癎客忤,镇心安神,止小便利。又能蚀一切痈疮脓水。

孟诜曰:治百病,一切恶气及惊怖恍惚。

好古曰:疗鼻窒,不闻香臭。

李杲曰:麝香入脾治肉病。凡风病在骨髓者宜用之,使风邪得出。若在肌肉用之,反引风入骨,如油入面之不能出也。

时珍曰:严用和言中风不省者,必先用麝香以通其关,而朱震亨言风病、血病必不可用,皆非通论。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痛、惊癎、癥瘕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是非不可用也,但不可过耳。《济生方》治食瓜果成积作胀者用之,又治饮酒成消渴者用之,云果得麝而坏,酒得麝而败,此得用麝之理者也。

东垣曰: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冰片入肾,治骨。

昂曰:中风不省,麝和清油灌之。中恶客忤,麝合乳汁涂口。中恶霍乱,醋调服之。皆古方而甚効者也。

熊胆

时珍曰:熊者,雄也。形大如豕而竖目,人足黑色。春夏臕肥,每升木引气,或堕地自快,俗呼跌臕。冬月热时不食,饥则舐其掌,故其美在掌,谓之熊蹯。是为八珍之一。陆佃《埤雅》云:其胆春近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

周密《齐东埜语》云:熊胆善辟尘,试之以净水一器,尘幕其上,投胆米许,则凝尘豁然而开也。

颂曰:熊胆阴干用。然多伪者,但取一粟许滴水中,一道若线不散者为真。

钱乙云:熊胆佳者通明。每以米粒点水中,运转如飞者良。余胆亦转,但缓耳。

苏恭曰: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痢,疳〖匿/虫〗心痛疰忤。

《日华》曰:治诸疳、耳鼻疮、恶疮,杀虫。

孟诜曰:小儿惊癎瘛疭,以竹沥化两豆许服之,去心中涎,甚良。

时珍曰:熊胆,苦入心,寒胜热,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药也。故能凉心平肝杀虫,为惊癎疰忤、翳障疳痔,虫牙蚘痛之剂焉。

《外台》云:十年痔疮,熊胆涂之神效,一切方不及也。和片脑猪胆汁,治肠风痔瘘,涂之即瘥。

《圣惠方》云:熊掌难胹,得酒醋水三件同煮,即熟大如皮毬。

《日华子》曰:食之可御风寒,益气力。

象牙

许慎《说文》云:象字篆文,象耳、牙、鼻、足之形。

《南越志》曰:象闻雷声,则牙花暴出,逡巡复没。

《古语》云:犀因望月纹生角,象为闻雷花发牙。

时珍曰:象有灰白二色,形体臃肿,而且丑陋。四足如柱,无指而有爪甲。行则先移左足,卧则以臂着地。身长丈余,高称之。头不能俯,颈不能回,其耳下軃。鼻大如臂,下垂至地。鼻端甚深,可以开合。中有小肉爪,能拾针芥。食物饮水皆以鼻卷入口,一身之力皆在于鼻,伤之则死,耳后有穴甚薄,刺之亦死。口内有食齿,两吻出两牙夹鼻,雄者长六、七尺,雌者才尺余。其性能久识。嗜刍、豆、甘蔗与酒,而畏烟火、狮子、巴蛇。按《真腊风土记》云:象牙杀取者上也,自死者次之,蜕于山中多年者下矣。或谓一岁一换牙者,非也。象出交、广、云南及西域诸国,番人酋长则饰而乘之。其牙用饰床座,或作器具。

甄权曰:象蜕牙自埋藏之,崑崙诸国人以木牙潜易焉。

《开宝》:治诸铁及杂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之,立出。治癎病,刮齿屑,炒黄研末,米饮服。

苏颂曰:诸物刺咽中,磨水服之,亦出,旧牙梳屑尤佳。

时珍曰:主风癎惊悸,一切邪魅精物,热疾骨蒸及诸疮,并宜生屑入药。小便不通胀急者,生煎服之,亦淡渗滑窍之义。烧之灰饮服,又能治小便过多,以其从火化也。

象皮

时珍曰:象身高大,象奴以钩钩其皮,挽之而上,钩出皮合。故治金疮不合者,用其皮灰,亦可熬膏入散。又治下疳,象皮烧灰,和油涂之。

藏器曰:胆不附肝,随月在诸肉间。

徐铉曰:象胆随四时:春在前左足,夏在前右足,秋后左足,冬后右足也。

敩曰:象胆干了,上有青竹文斑光腻,其味微带甘。入药勿便和众药,须先擣成粉,乃和众药。

《日华》云:明目治疳。

《海药》云:治疮肿,以水化涂之。

时珍曰:象胆明目,能辟尘去膜也,与熊胆同功。

《炮炙论》云:象胆挥粘是也。

《日华》云:生煮汁服,治小便不通。烧灰饮服,又治小便多。

时珍曰:味淡而滑,其通小便,取淡渗滑窍之义。烧之则从火化,故又能缩小便也。

獭肝(胆、髓、骨、足、爪)

时珍曰:水獭状如青狐而小,毛色青黑,似狗,肤如伏翼,长尾四足,水居食鱼。

颂曰:诸畜肝叶,皆有定数,惟獭肝一月一叶,十二月十二叶,其间又有退叶。用之须于獭身取下者为真。不尔,多伪也。肉及五脏皆寒,惟肝温。

《别录》曰:治鬼疰蛊毒,止久嗽,除鱼鲠,并烧灰酒服之。

苏颂曰:传尸劳极,虚汗客热,四肢寒热疟及产劳。

宗奭曰:獭肝治劳,用之有验。

颂曰:张仲景治冷劳有獭肝丸,崔氏治九十种蛊疰、传尸骨蒸,伏连殗殜,诸鬼毒厉疾有獭肝丸。

葛洪云:尸疰甚凶。鬼疰乃五尸之一,又挟诸鬼邪为害。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使人寒热,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无处不恶。积月累年,淹滞至死。死后传人,乃至灭门。古方有獭肝丸:以獭肝一具,阴干为末,水服二钱,日三,以瘥为度。烘干亦可。

颂曰:治眼翳黑花,飞蝇上下,视物不明,入点药中。

时珍曰:去瘢痕。

弘景曰:含之,下鱼骨鲠。煮汁服,治呕哕不止。

藏器曰:煮汁服,治鱼骨鲠,并以獭爪爬喉下。

时珍曰:为末。酒服,治劳瘵虫。

猬皮

时珍曰:猬之头觜似鼠,刺毛似豪猪,踡缩则形如芡房及栗房,攒毛外刺,尿之即开。

弘景曰:人犯之,便藏头足,毛刺人,不可得。能跳入虎耳中,而见鹊便自仰腹受啄,物性相制如此。

谈薮云:蝟鼠见虎过,则以毛刺虎,虎必生虫疮,溃烂至死,故曰猬能制虎,犹蜈蚣制龙、蛇,蜒蚰、蛞蝓制蜈蚣耳。

敩曰:细剉,炒黑入药。

《本经》: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服之。

《别录》曰:疗腹痛疝积,烧灰酒服。

甄权曰:治肠风泻血,五痔多年不瘥者,炙末饮服,或烧灰油调敷,水服亦佳。烧灰吹鼻,止衂血。

藏器曰:溶滴耳中,治聋。

时珍曰:涂秃疮疥癣,杀虫。

时珍曰:点耳止涙,化水涂痔疮。

萧炳:治痘后风眼,发则两睑(睑:原作“脸”,据刘衡如校之《本草纲目》改)红烂眵涙。用胆汁点入,痒不可当,二三次即愈。

兔屎

明月砂

时珍曰:兔屎能觧毒杀虫,故治目疾,目中浮瞖,劳瘵五疳,疳疮痔漏。而诸家本草并不言及,亦缺漏也。

《日华》云:治消渴,压丹石毒,俱煮汁冷饮。

刘纯《治例》云:反胃结肠,甚者难治,常食兔肉则便自行。

时珍曰:凉血,觧热毒,利大肠。

弘景曰:孕妇食之,令子缺唇。

藏器曰:兔尻有孔,子从口出,故妊妇忌之,非独为唇缺也。小儿食之,稀痘疮。

时珍曰:凉血活血,觧胎中热毒,催生易产。刘氏兔血丸小儿服之,永不出痘,即出亦稀少。于腊月八日生兔刺血,和荞麦麫,少加雄黄,候干,丸如菉豆大。初生小儿,以乳汁送下二、三丸。遍身发出红点,是其征验也。但儿常以兔肉啖之,尤妙。

时珍曰:催生滑胎。

时珍曰:按刘守真云:兔肝明目,因其气有余,以补不足也。

《眼科书》云:兔肝能泻肝热。盖兔目瞭而性冷故也。

腽肭脐

海狗肾

时珍曰:似狐似鹿者,其毛色也,似狗者,其足也;似鱼者,其尾也。入药用外肾。而曰脐者,连脐取之也。今人滋补丸药中多用之,精之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大抵与苁蓉、琐阳之功相近耳。

宗奭曰:其状非狗非兽亦非鱼。前脚似兽,毛似狗而尾即鱼也。其脐治腹脐积冷、衰弱、脾肾劳极有功。

《異鱼图》云:试其脐于腊月冲风处,置盂水浸之,不冻者为真。

敩曰:置睡犬头上,其犬忽惊跳若狂者为真也。以汉椒、樟脑同收则不坏。

李珣曰:味甘香美,大温。以酒浸煎熟合药。

甄权曰:男子宿癥,气块,积冷劳气,肾精衰损,多色成劳憔悴。

《日华》曰:补中,益肾气,暖腰膝,助阳气,破癥结,疗惊狂癎疾。

《海药》曰:五劳七伤,阴痿少力,肾虚,背膊劳闷,面黑精冷,最良。

藏器曰:治鬼气尸疰,梦与鬼交,鬼魅狐魅,心腹痛,中恶邪气,宿血结块,痃癖羸瘦。

貑鼠矢

弘景曰:两头尖者,是雄鼠屎。

《日华子》曰:治癎疾,明目。

时珍曰:牡鼠屎入足厥阴经,故所治皆厥阴血分之病。煮服治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通女子月经,下死胎,研末服,治吹奶乳痈,觧马肝毒,涂鼠瘘疮。烧存性,傅折伤、疔肿诸疮、猫犬伤。

牡鼠

《别录》曰:生捣,傅踒折,续筋骨,三日一易。

诜曰:猪脂煎膏,治打扑折伤、冻疮、汤火伤。

时珍曰:石灰捣收,傅金疮效。

弘景曰:煎膏,治疮瘘。

刘完素曰:鼠善穿而用以治疮瘘者,因其性而为用也。

时珍曰:鼠目夜明,其精在胆。注于瞳子,故能明目治聋。取胆汁点目,治青盲雀目不见物者。滴耳能治三十年老聋。若卒聋者,不过三度也。凡滴耳,令人侧卧,沥胆入耳中,汁从下出。初时益聋,十日乃瘥矣。

弘景曰:鼠胆随死辄消,不易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