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虚劳杂病总药

《大全良方》第二十一卷云:夫产后蓐劳者,此由生产日浅,血气虚弱,饮食未平复,不满日月,气血虚羸,将养失所,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则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劳倦,乍卧乍起,颜容憔悴,食饮不消。风冷邪气而感于肺,肺受微寒,故咳嗽口干,遂觉头昏,百节疼痛。营卫受于风邪,流注脏腑,须臾频发,时有盗汗,寒热如疟,背膊烦闷,四肢不举,沉重着床,此则蓐劳之候也。又论曰:妇人因产理不顺,疲极筋力,忧劳心虑,致令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绞刺,名曰蓐劳。(是自产后,得虚劳疾也,蓐则也,产席得此疾也)  

增损柴胡汤        

(老孙太保传)  

治产后虚羸,发寒热,饮食少,腹胀方。(出《养生必用》,云:老孙太保增损柴胡汤云云)  

柴胡 人参 甘草 半夏 陈皮 川芎 白芍药(各三两)  

上㕮咀。每服三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个,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二三服。  

熟地黄散        

治产后入劳,皆由体虚,气力未复,劳动所致,四肢烦疼,时发寒热,不思饮食。  

熟地黄 白芍药 人参 白茯苓 白术(各二两二分) 续断 黄耆 桂心 五味子 当归 麦门冬 川芎(各一两三分二朱)  

胡氏牡丹散        

治妇人产后虚羸,发热自汗,欲变蓐劳。或血气所搏及经候不调,及发寒热,自汗羸瘦,并宜服。  

白芍药 当归 五加皮 地骨皮 人参(各一两二分) 没药 桂心(去粗,各二钱) 牡丹皮(三钱)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水、酒各半盏,合温调服,若不饮酒,则只用水一盏,开元通宝钱一文,麻油蘸之,同煎七分,去滓通口服。煎不得搅匀,服不得吹。  

《大全良方》云:《产宝》论曰:产后虚羸者,因产伤损脏腑,劳侵气血。轻者,将养满百日即瘥;重者,日月虽满,气血犹不调和,故患虚羸也。夫产后气血虚竭,脏腑劳伤,若人年齿少盛,能节损将养,满月便得平复。如产后多因血气虚弱,虽逾日月,犹常疲乏。或因饮食不节,调适失宜,为风冷邪气所侵,搏于气血,流注于五脏六腑,则令肌肤不荣,颜容萎悴,故曰虚羸。  

人参散        

黄耆 人参 草果仁 厚朴 附子(各一两)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木香 川芎 桂心 甘草(各半两) 陈皮 良姜 诃梨勒皮(各三分)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个,煎至六分,去滓,无时温服。  

佛手散        

治产后血虚劳倦,盗汗,多困少力,咳嗽有痰。(《局方》有两种佛手散,此五种佛手散奇方也)  

当归 川芎 黄耆(各二两二分) 柴胡 前胡(各二分半)  

上㕮咀。每服三钱,水一盏,桃、柳枝各三寸,枣子、乌梅各一个,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若有痰,去乌梅。(加半夏欤)  

《产宝方》疗产后虚乏,不思饮食,四肢皆倦,心腹阵痛,补虚治气。  

人参 芍药 桂心 甘草 生姜(各一两) 当归(一两半) 生干地黄(二两) 生姜(一两)  

上㕮咀。每服三四钱,水二盏,枣二个,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服,夜一服。  

产后风虚劳冷

(《大全良方》廿一春)  

夫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复平居,久不平复。若久不瘥,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谓之风虚劳损也。  

黄耆散        

治产后风虚劳损、羸瘦,不思饮食,四肢疼痛。  

黄耆 白术 木香 羚羊角 人参 当归 桂心 川芎 白芍药 白茯苓(各二两) 甘草(一两)  

上㕮咀。每服三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木香散        

治产后风虚劳损,气攻心腹,四肢疼痛,不思饮食。  

木香 人参 陈皮 白茯苓 白芍药 黄耆 川芎(各三分) 熟地黄当归 附子(各一两) 甘草(一分) 桂心 白术(各半两)  

上㕮咀。每服三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产后呕逆不食

夫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以为血气,荣润脏腑。因产则脏腑伤损,有时而气独盛者,则气乘肠胃;肠胃燥涩,其气则逆,故呕逆不下食也。  

丁香散        

治产后脾胃气寒,心胸满闷,吐逆,四肢少力,不纳饮食。  

丁香 人参 槟榔 白术 桂心 当归 厚朴 前胡(各二两二分) 甘草(一两) 良姜(二两)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开胃散        

治产后胃气不和,呕吐不止,全不纳食。  

诃子皮(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一两)  

上细末。每用别以半夏二分,生姜一分,薤白二十茎,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前。  

又方:疗产后呕逆不止。(邓知县传)  

橘红(一两) 半夏曲 甘草(各二分) 藿香(三两)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六分,不去滓和服无时。  

又方:治产后更无他疾,但多呕逆不能食。  

白术(五两) 生姜(六两)  

上细切,酒、水各七升,煎取二分,三四服。  

产后杂病、产后霍乱

夫产后霍乱,气血俱伤,脏腑虚损;或饮食不消、触冒风冷所致。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乱于肠胃之间,真邪相搏,冷热不调,上吐下痢,故曰霍乱也。经曰:渴而饮水者,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大段虚冷者,加附子。来复丹亦妙。(见《局方》)  

白木散        

治产后霍乱,吐利腹痛,烦渴,手足逆冷。  

白术 橘红 麦门冬 人参 干姜(各二两二分) 甘草(一两一分)  

上粗末。每服四五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温中散        

治产后霍乱,吐泻不止。  

人参 白术 当归 草豆蔻 干姜(各一两) 厚朴(二两)  

上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高良姜散        

治产后霍乱吐利,腹中疼痛。  

良姜 当归 草果仁(各三两)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以沸汤服。  

木香散、理中汤等尤可宜也。  

产后发热

(伤寒伤风《大全良方》第二十三)  

凡产后发热,头痛身疼,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此等疾证,多是血虚或败血作梗。血虚者,阴虚也;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发热,且以平和之剂与服必效,如玉露散、四物汤(以生地黄易熟地黄,加柴胡等分煎服),或人参当归散、秦艽鳖甲散、人参百解散、逍遥散,可选用。多见不学无闻,才见产后发热不退,便以为热入血室,便以小柴胡汤,竟不可救者。亦有用竹叶石膏汤而死者,亦有见前失而投以热温剂,其热愈炽者,诸如此等,非不知罪福,皆是不观古典,杜撰臆度,枉伤人命。殊不知此等疾状,是产后去血过多而阴虚发热,亦有寒极生热。但以上件之药,以脉证选用,无不获安。若是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宜增损四物汤;若败血不散,宜夺命丹、大调经散、五积散,加醋煎服太效。  

玉露散        

治产后乳脉行,身体壮热疼痛,头目昏痛,大便涩滞,悉治之。凉膈压热下乳。  

人参 白茯苓 甘草(各一两一分) 桔梗(炒) 川芎 白芷(各二两二分) 当归(二分二铢) 芍药(一两三分)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若烦热甚,大便秘者,加大黄二分三铢。(自余方见第二十七卷产科二十一论中。私云:正气散,养胃肠,香苏散可通之)  

王子亨云:妇人新产,去血过多,津液燥少。阴阳俱虚,如中风、伤寒、时气之类,虽当发汗,如麻黄,谨不可用。取汗毋令过多,以意斟酌。  

夫人触冒寒气而为病者,谓之伤寒。产妇血气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动,为寒所伤,则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头项、肩背、骨节痛,至七八日乃瘥也。如此皆相似,时气伤寒则方可。《和剂局方》小柴胡汤(加生干地黄)、秦艽鳌甲散、百解散、正气散、香苏散等。  

人参当归散        

治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日烦。其证心胸烦闷,吸吸短气,头痛闷乱,骨节疼痛,晡时辄甚,与大病虚烦相类,急宜治之。  

人参 当归 生干地黄 桂心 麦门冬(各二两) 白芍药(四两)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二盏,先将粳米一合,淡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米、竹叶,入药,并枣二三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虚甚者用熟地黄。  

增损柴胡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发热,饮食少,腹胀等疾。  

柴胡(三分) 人参 芍药 半夏(炮) 甘草 橘红 川芎(各一两三分二铢)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产后头痛

川芎散        

治产后头痛。  

乌药 川芎(等分)  

上细末。每服三四钱。烧秤锤淬酒,乘温调药服。  

一奇散        

治产后头疼。  

当归 川芎  

上细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产后小便数不禁出血等病,在《大全良方》第二十三卷,药桑螵蛸等难得之,仍不抄之,可见彼卷中。(私云:桑螵蛸无则可用代,桑白皮并蚕屎欤)  

产后阴脱玉门不闭

《三因方》云:妇人趣产,劳力弩咽太过,致阴下脱,若脱肛状,及阴挺下出,逼迫肿痛,或举动房劳能发,清水续续,小便淋沥。  

硫黄散        

治产后劳伤阴脱。(《大全良方》第二十三卷)  

硫黄 乌贼骨(各二两) 五味子(一两《千金翼》)  

上细末。研令极细,掺患处,日夜三五度。  

当归散        

(《千金翼方》)  

治妇人阴挺下脱。  

当归(炒) 黄芩(各二两) 牡蛎(二两二分) 猬皮(一两,炙焦) 赤芍药(一两二分)  

上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服之,饮服亦佳。  

《广济方》治状同前。  

皂角(去黑皮,子炙焦) 半夏(炒黄) 大黄 细辛(各一两) 蛇床子(一两半)  

上细末。薄绢袋盛,如指长,内阴中,日二,易之。  

《广济方》治产后阴肿下脱内出,玉门不闭。  

石灰(一升,炒,令能烧草)  

上热汤二升,投石灰汤中,适温冷澄清,坐汤中,以浸玉门,斯须平复如故。(《产宝方》只有此一方,无论。私云:今以石灰汤淋浸阴门,皆有效)凡至平愈,忌举重登高。  

陈氏玉龙汤        

治妇人产后用力大过产门出。  

四物汤入龙骨末少许煎,空心连时数服,以麻油汤熏浸。  

妇人阴蚀五疳方

(虫食阴门)  

凡妇人阴中生疮,名曰䘌疮,或痛或痒,如虫行状,淋露浓汁,阴蚀几尽者,此皆由心神烦郁,胃气虚弱,致气血留滞。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又云:阳明主肌肉,痛痒皆属心,治之当补心养胃,外以熏洗坐导药治之。  

《千金》疗阴蚀疮。  

当归 芍药 甘草 川芎(各二两) 地榆  

上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熏洗,如此日三度,夜一度。(《大全良方》第二十三卷,有数方可)  

又方:蒲黄三两,水银二分,上研匀,以粉阴门痛痒处。  

产后乳汁或行或不行

一方:行产母乳汁。  

葵子(炒香) 缩砂(各三两)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热酒服,日夜三四服,滋养气脉营卫,行津液。上葵张不思方,常用极有验。  

一方:土瓜根为末,酒调服方寸匕,日二三服,见效。  

产后乳汁自出

论曰:产后乳汁自出,盖是身虚所致也,宜服补药以止之。《局方》漏芦汤宜。  

产后吹奶方

(奶,乳房也。《千金要方》在此,万安方第二十二卷痈疮中)  

夫产后吹奶者,因儿吃奶之次,儿忽自睡,呼气不通,乳不时泄,蓄积在内,遂成肿硬,壅闭乳道,津液不通,腐结疼痛。亦有不痒不痛,肿硬如石,名曰吹奶。若不急治,肿甚成痈。又云:产后吹奶,最宜急治,不尔结痈逮至死者,速与服皂角散。服皂角散方词曰:妇人吹奶意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热酒一杯调八字,须臾揉散笑呵呵。  

栝楼散方        

乳香(一钱,研) 栝楼根末(二两二分)  

上研均。每服二三钱匕,温酒食后日三五服。  

天南星散        

天南星为末,用温汤调,以乌羽涂之。  

疗乳硬作痛。嫩桑叶握取汁,合米饮涂之,又干抹以米饮调和,如膏药,摊纸花贴肿硬处。  

又方:丁香细末,以水调涂之,痛甚则与天南星粉,合和敷之。  

又有妒乳病证。  

夫妒乳者,由新产后儿未能饮之,及乳不泄;或乳胀,捏其汁不尽,皆令乳汁蓄结,与血气相搏,即壮热大渴引饮,牢强掣痛,手不得近是也。初觉便以手助捏去汁,更令旁人助吮引之。不尔,或作疮有脓,其热势盛,必成痈也。吹奶、妒乳、乳痈,其实一也,只分轻重而已。轻则为吹奶、妒乳,乳重则为痈。虽有专门,不可不录。  

疗乳痈诸般痈疽。  

橘红(半两) 阿胶(蛤粉炒) 甘草(炙,各一两)  

上㕮咀。分二服,每服泉水一盏半,煎至半盏,去滓温服。  

一醉膏        

(陈日华才)  

治奶痈。  

石膏不以多少,通赤,取于地上以碗覆,出火毒,细研,每服三四钱,以温酒调服,亦更添酒服,醉睡觉再进一服。《千金》疗乳无汁,以水煮煎服。  

又疗乳痈效得令消。赤小豆、甘草,上等分,以醋和,傅乳肿上,立愈。  

又方:鹿角以水石上磨,日夜涂之。又鹿角烧作灰,以酒调涂之。  

金黄散        

治奶痈。(出《妇人经验方》)  

大黄 甘草(各二)  

上细末,以好酒熬成膏。摊纸贴乳肿痛处,仰面卧至五更。未贴时,先用温酒调服二钱匕,就患处卧,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羸弱人不宜服。  

神效栝楼散        

治妇人乳疽、奶劳。李嗣立方也。  

栝楼(一个,去粗皮,焙研为细末。若急用,只烂研。子多有力) 甘草(不炙) 当归(酒洗,焙,各一两一分) 乳香(一钱重) 没药(通明者二钱半重)  

上用无灰酒三碗,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取一碗煮汁,分为三服,食后良久服。若有奶劳,便服此药,可杜绝病根。若毒气已成,能化脓为黄水;毒未成,即于大小便中通利。甚再合服,以退为妙。妇人乳痈方甚多,独此一方神效无比,万不失一。陈良甫云:癸亥年,仆处五羊赵经略听判,夫人年七十一岁,隔一二年,左乳房上有一块如鸡卵大,今忽作楚,召余议药。仆云:据孙真人云:妇人年五十岁以上,乳房不宜见痈,见则不可疗矣。幸而未破,恐是气瘤也。谩以五香连翘汤去大黄煎服,服后稍减则已。过六七年后,每遇再有肿胀时,再合服,必消减矣。(《大全良方》第二十三卷)  

大小便血及口鼻出血

竹茹汤        

治妇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大便血)。  

竹茹 熟地黄(各三两) 人参 白芍药 川芎 当归 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瓜子汤        

治产后肠头如似针刺连谷道,又如痔痛,小便如淋状,或寒热。此由产时用力,气并肠间,亦由阴虚阳邪乘之,毒气攻冲,恐成肠痈。(内痈肠痈和号内疮)  

薏苡仁(四两) 桃仁(去皮尖) 牡丹皮 瓜蒌子(各一两)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治妇人百病

乌鸡煎        

治妇人百病。  

吴茱萸 高良姜 白姜 当归 赤芍药 延胡索 破故纸 生干地黄 山椒 刘寄奴 蓬莪术 橘红 青皮 川芎(各一两) 荷叶灰(四两) 熟艾(二两)  

上细末,煮醋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或七八十丸,服之。汤使如后。  

月水不通,以红花苏木酒服(以酒煎服);白带下,以牡蛎粉酒调服;子宫久冷不怀孕,白茯苓煎服下;赤带下,以茶清服;血崩,以豆淋酒绵灰服;炒黑大豆令焦,入酒服时入绵灰一二钱点服;妊娠胎不安,以蜜酒和服;肠风下血,以陈米饮入百草霜服;心痛,以酒煎菖蒲根服;漏胎下血,以温乌梅酒服;耳聋,以腊茶清服;胎死不动,斑蝥三十个酒煎服;腰脚痛,以酒煎当归;血风眼眩,以黑豆甘草汤服;生疮,以地黄汤煎服;头风疼痛,以薄荷茶服;四肢浮肿,以麝香汤服;咳嗽喘满,杏仁桑白皮汤服;腹痛,以芍药末酒服;妊娠产前后痢,以干姜汤服;赤痢,以甘草汤服;赤白杂痢,则以干姜甘草汤服。又常服,以温酒或醋汤服,并空心食前服。  

妇人产后诸病总疗

人参养血丸        

(《局方》)  

治女人禀受怯弱,血气虚损。常服补冲任,调血脉,宣壅破积,退邪热,除寒痹,缓中下坚胀,安神润颜色,通气散闷。兼治妇人怀身,腹中绞痛,口干不食,崩作为眩晕,及产出月羸瘦不复常者。  

熟干地黄(五两) 乌梅肉(三两) 当归(二两,去芦) 人参 川芎 赤芍药 菖蒲根(炒,各一两)  

上细末,蜜杵数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温酒、米汤饮任意,食前服,或若有痃癖积聚血块,则加蓬术。京三香附子。潮热痰喘则加半夏、秦艽、黄耆、鳖甲、五味子各二两,血崩则加蒲黄三两。  

当归养血丸        

(《局方》)  

治产后恶血不散,发歇疼痛,及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兼室女经候不匀,赤白带下,心腹腰脚疼痛。  

当归 牡丹皮 赤芍药 延胡索(炒,各二两) 肉桂(去粗,一两)  

上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或五十,乃至百丸,温酒若米饮任下,疼痛甚则细嚼咽下。  

四神散        

治产后留血不消,积聚作块,急切疼痛,犹如遁尸,及心腹酸痛下痢。  

当归(三两) 黄耆 芍药(各二两)  

上粗末。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神授散        

治产后一切疾病,不问大小,以至危笃者。  

青皮 桂心 牡丹皮 陈皮 白芍药(各三两) 红花(一两二分)百合 干姜 甘草 当归 川芎(各二两半) 神曲(炒) 人参 麦柏(炒,各三两)  

上末。每服二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空心服。孕妇不得服。(一本不用红花)  

交感地黄煎丸        

治妇人产前、产后眼见黑花,或即发狂,如见鬼状,胞衣不下,失音不语,心腹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寒热往来,口内生疮,咽中肿痛,心虚忪悸,夜不得眠,产后中风,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崩中下血,如豚肝状,脐腹疼痛,血多血少,结为癥瘕,恍惚昏迷,四肢肿满,产前胎不安,产后血刺痛,皆治之。  

生地黄(净洗,研,以布绞汁留滓,入生姜汁,炒地黄,滓以地黄汁炒生姜滓,各至干,堪末为度) 生姜(滓与地黄滓同,各二斤) 延胡索(以糯米交,炒赤,去米) 当归 琥珀(别研,各一两) 蒲黄(炒香,四两)  

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二丸,以当归化,食前服。  

加减吴茱萸汤        

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冷,胸膈满痛,腹肋疼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羸困,及因产脏气暴虚,邪冷内胜,宿疾转甚,并皆治之。  

防风 干姜 当归 牡丹皮 桂心 茯苓 甘草(炙) 麦门冬 半夏 桔梗 细辛(各一两) 吴茱萸(汤洗,炒,三两)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热服。  

吴茱萸汤        

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冷,胸膈满痛,腹肋疼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羸困,及因产脏气暴虚,邪冷内胜,宿疾转甚,并皆治之。  

防风 干姜 当归 牡丹皮 桂心 茯苓 甘草(炙) 麦门冬 半夏 桔梗 细辛(各一两) 吴茱萸(汤洗,炒,三两)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热服。  

吴茱萸汤  

(《局方》)  

证治全同前。  

桔梗 防风 干姜 甘草(炙) 当归 细辛(各半两) 熟干地黄(三分) 吴茱萸(炒,二两)  

上煎服,同上用。  

熟干地黄丸        

(《局方》)  

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眩头昏,饮食无味。  

熟干地黄(酒浸,炒,一两) 人参(三两) 麦门冬(二两) 瓜蒌根(四两) 甘草(炙,半两)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二盏,糯米一撮,生姜三片,枣三个,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以上自第三十一卷至三十八卷,妇人要方如此。自外诸病与男子同,则中风虚劳传尸肢气肿疮等之众疾,散在于诸卷中,此外治方病证,博可见诸家方书。《圣济》《千金》《圣惠》《三因》等,病名药治,奇特妙术等甚多,不可屈于此小部抄出耳。  

《覆载万安方》卷第三十八  

此卷第八段之次,治产后乳汁不行,方药两条有之。(为令撰易,恐恐记之)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