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歌诀
一日二日,太阳膀胱。头痛体热,腰痛脊强。寒则伤营,恶寒无汗,脉浮而紧,麻黄表散;风则伤卫,有汗恶风,脉浮而缓,桂枝宜宗;营卫俱伤,宜大青龙。
二日三日,阳明胃经。鼻干目痛,身热倍增,脉洪而长,不睡惺惺,有汗桂枝,无汗葛根。恶寒病实,大柴通论。
三日四日,少阳胆腑。寒热往来,呕逆口苦,胁痛耳聋,脉弦而数,小柴胡汤,是本经药,胆无出入,和解为常。只此加减,再无他方。
四日五日,传脾太阴。腹满作痛,口干脉沉,桂枝大黄,可与之通,脏寒自利,附子理中。
五日六日,少阴肾经。脉沉口渴,汤宜小承,沉弱不渴,四逆是称。
六日七日,厥阴在肝。唇青筋急,烦满囊拳,脉如不浮,建中可安,浮缓如疟,各半之间,辨经用法,又固如是。
以日论经,犹恐为末。日数虽多,但见表症,亦宜汗之;日数虽少,但见里症,亦宜下之;半表半里,即和解之。邪之中人,初亦无常,或入于阴,或入于阳。有在太阳,全不传者;有从太阳,即传阴者;有不从阳,直中阴经;而即病者,又曰巡经。越经传者,语下表里,及得度者,合病并病,两感等名,非常其道,宁造其精。三阳脉浮,则当汗瘥;不浮不沉,法宜和解。三阴脉沉,有无力分,有力宜下,无力宜温。汗下温凉,俱非细放,苟或一差,变症蜂至。病若少愈,宜慎起居,食复劳复,安可忽诸?所谓伤寒,得之冬月,故仲景方,为冬月设,非冬寒时,法当有变,四时伤寒,世俗之见。非时感冒,致用辛凉,九味羌活,小柴胡汤,葛根败毒,竹叶等汤。
主治方
麻黄汤 麻黄汤内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儿,发热恶寒身体痛,须知一服汗淋漓。
麻黄(六钱) 桂枝(四钱) 甘草(炙,三钱) 杏仁(二十个)
加葱五茎,姜三片,水煎服。
桂枝汤 桂枝汤内药四般,芍药甘草一处攒,若把二方合宜用,方名各半治伤寒。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炙,二钱) 姜(五片) 枣(二枚)
水煎服,取微汗为度。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不用猜,麻黄汤中用石膏,风寒俱盛如烦躁,须教服此汗滔滔。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石膏
加姜、枣,水煎服。
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四味,更加芍药甘草是,伤寒发热与头痛,汗出恶寒风热治。
升麻 赤芍 甘草(炙,各一两) 葛根(一两半)
每服三钱,水煎热服。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半夏枳实此为良,赤芍黄芩通六样,姜枣前来利大肠。
柴胡(半两) 黄芩 赤芍(各二钱半) 大黄(半两) 半夏(二钱) 枳实(三钱)
分作三服,生姜、大枣水煎,温服。如不利,再服。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只五般,半夏人参一处攒,更有黄芩与甘草,生姜枣子水同煎。
柴胡 黄芩 甘草 人参 半夏(各三钱)
每服五钱,加姜、枣水煎,不拘时服。
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三件药,枳实大黄并厚朴,结胸谵语大便坚,每服五钱汤沸哈。
大黄(半两) 厚朴 枳实(各三钱)
分作二服,加姜三片,水煎服。未利再服,绞汁服。
四逆汤 四逆汤中姜一两,生附减半去皮尖,二两甘草水煎服,逆而下利用之痊。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 附子(半两)
每服五钱,水煎,温服,不拘时。
建中汤 建中汤内药何如,甘草芍药同桂枝,又有黄芪建中者,即于此内加黄芪。
甘草(一钱) 白芍(三钱) 桂枝(钱半)
水煎服。内加黄芪钱半,名黄芪建中汤。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半夏姜,细辛肉桂与麻黄,芍药五味同甘草,八般水煎服之良。
半夏 干姜 细辛 肉桂 麻黄 芍药(各三钱) 五味(二钱) 甘草(炙,三钱)
每服五钱,加生姜四片,水煎温服。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朴硝,大黄等分不须饶,厚朴倍加并枳实,通肠四味甚奇佳。
大黄 厚朴 枳实 朴硝
每服看症斟酌多少,先煮厚朴、枳实至七分,纳大黄,煮至五分,去渣,纳朴硝,煎二三沸,通口服,以利为度。未利再服。
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药是三,芒硝甘草大黄参,水煎服之须再利,便秘狂言医素谙。
大黄(三钱) 芒硝(一合) 甘草(三钱)
水煎温服。
三一承气汤 三一承气如何藏,大小调胃三合一,甘草硝黄枳朴同,都来五件同煎汁。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各半两) 甘草(一两)
水二钟,煎至一钟,纳芒硝,煎一沸,去滓,通口服,不拘时,每服一两。
六一顺气汤 六一顺气六方并,四承大陷大柴等,大黄厚朴枳芒硝,甘芍柴芩铁锈领。
大黄 厚朴 枳实 甘草 芍药 柴胡 黄芩 朴硝
先水煎滚二三沸,后入药,煎至八分,临服时铁锈水和服。
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五般奇,甘草硝黄与桂枝,血症发黄并血渴,狂言乱语总相宜。
桃仁 甘草 芒硝 大黄 桂枝
水煎服。
大陷胸汤 大陷胸治大结胸,芒硝甘遂大黄攻,伤寒下早回成此,服教快利斯为功。
大黄(二钱) 芒硝(三钱) 甘遂(五分末)
分作二服,每服水一钟,煎大黄至六分,纳硝煎一二沸,绞汁调甘遂末二分半,温服,未快再服。
小陷胸汤 小陷胸治小结胸,黄连半夏瓜蒌同,以其苦泄辛能散,微吐黄涎气便通。
半夏(四钱,汤洗,全不剉) 黄连(二钱,剉) 瓜蒌实(大者一两半,惟剉其壳,子不剉,剉其子非也)
水三钟,煮瓜蒌汁一钟半,纳药,煎至一钟,绞汁两次,温服,以吐涎为度。
白虎汤 白虎汤中用石膏,甘草知母本方抄,人参亦有加之者,热渴虚烦用此熬。
知母 石膏(四两,末) 甘草(炙,一两) 加粳米(一合)
每服五钱,水一钟,煎六分,温服无时。加人参半两,名人参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更用参,甘草人参半夏临,生姜以及陈仓米,虚烦燥渴热相寻。
石膏(一两) 半夏(二钱半) 人参(二钱) 麦门冬(五钱半,去心) 甘草(炙,二钱)
每服五钱,水一钟,入青竹叶、生姜各五片。又云:竹叶十片,至半去滓,入粳米百余粒,再煮米熟,去米,温服,不拘时。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柏黄芩栀子是,退黄解热又除烦,去血便红皆可治。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各等分,每服一两,水二钟,煎至一钟服。
既济汤 既济汤中药七般,甘草参芪半夏攒,竹叶门冬兼附子,阴阳隔绝四肢寒。
甘草 人参 黄芪 半夏 门冬 附子 竹叶
真武汤 真武汤中芍药魁,白术茯苓甘草随,附子炮来加减用,生姜水煎总相宜。
芍药 白术 茯苓 甘草 附子(炮)
每服五钱,加生姜,水煎温服,不拘时。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生地黄,川芎白芷细辛防,黄芩苍术同甘草,能代麻黄桂枝汤。
羌活 防风 苍术(各钱半) 甘草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细辛(各一钱,惟细辛五分)
水钟半,加姜三片,葱白三茎,煎一钟,温服,食后取微汗为度。如无汗,啖稀粥助之。
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桔梗,川芎甘草茯苓等,枳壳前胡羌独活,柴胡十味性凉冷。
人参 柴胡 甘草(炙) 桔梗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枳壳 前胡(等分)
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七分,去渣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