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诠释 作者:徐大椿

内经诠释

作者徐大椿,字灵胎,原名大业,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县人,清初著名医家。约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成书。《内经诠释》是徐氏摘录《内经·素问》中62篇的部分内容进行诠释。其所选内容较少,但多为《内经》中较重要的条文,然后依文理进行诠释。徐氏注释经文,注重阴阳学说,常以阴阳变化的机理阐释经文义旨,认为疾病的发生,本于阴阳的异常变化。徐氏力倡“阴阳为病之本,不识阴阳逆从,焉识病之所主!”故其注释多以阴阳为纲领,来揭示多种病证的发病机理。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故半百而衰也。”针对这段经文,徐氏首先从阴阳着眼,分析酒的性质,再以不同人体质的阴阳盛衰,揭示“以酒为浆”者“半百而衰”的机理。其云:“酒性纯阳,阴虚得之则蒸热致损;酒质纯浆,阳虚得之则助湿致虚。”可以看出,徐氏较巧妙地运用阴阳学说阐释了酒既可“蒸热致损”,又可“助湿致虚”。然而酒的双重致病作用又取决于人体素质的阴阳盛衰。徐氏的这种解释,无论于临床实际或理论的阐发,都独具匠心之慧。《内经诠释》其注文语言畅达易懂,对经文的选择亦较精当,对于初学《内经》者,不失为较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