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肉
味甘,性温,无毒。牛者,稼穑之宝,不忍宰杀。而至自死者,血脉已绝,骨髓已竭,不可食,发痼病,令人成疾。牵坠崖死者良。疫死者,食之令人洞下。致积,宜利之。与猪肉合食及桑柴炙食,生寸白虫;同韭、薤食,染瘟黄。常食发药动气。黑牛终不如水牛佳。疟病瘥后,切忌食。
主消渴,益气养脾,消水除湿,补虚。
水牛肉
味甘,性平,无毒。食之不发病。主治与黄牛同。
牛骨
主吐衄血,崩中,带下,肠风。病后合羊髓食,成烦热。
牛髓
主温骨髓,补中续绝伤,益气消渴。
牛肝
和百叶作生食。主热气水气,压丹热,解酒劳,明目。
牛肠脏
合犬肉食成病,主补五脏。
牛心
主忧恚虚忘。
头蹄
冷。不可多食。主下热风患。
牛茎
主妇人漏下。
牛肾
主补肾气,益精。
悬蹄
主妇人崩中带下。
牛脑
主消渴风眩。
牛胆
阴干服之,主明目。
羖羊肉
牡羊也。有褐、黑、白色者。毛长尺余,亦谓之羖羊。北地来无角者最佳,余处都少味而发病,终不若无角、白色为上。味甘,性大热,无毒。反半夏、菖蒲。有宿热者,食之发热;共鲊食,伤人心;同荞麦面食,患大风。天行疫病、疟病后食之,发热困重致死。食牛、羊肉中毒者,甘草芦根汤解之。
主风眩瘦病,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脏气虚寒,小便数。
羊脑
男子食之,损精气,少子。主骨蒸、脑热、头眩,明目。
羊肝
味甘、冷,无毒。主肝风虚热目赤,热病后失明、解蛊毒。与生椒同食,伤人五脏;同苦笋食,患青盲。妊娠食,子多厄。
羊肾
补虚损耳聋,阴弱盗汗,壮阳益胃,止小便。为羹疗劳痢。
羊髓
味甘,温,无毒。主男子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
羊头
性凉,主肾虚劳损精竭。
羊肺
主补肺咳嗽,止小便。
羊肚
补胃虚损,小便数,盗汗。
羊心
主止忧恚,隔气。
羊骨
性热。主虚劳,寒中,羸瘦。
羊齿
主止小儿羊痫寒热。
羊血
主女人产后血虚晕倒,解诸物毒。
羊胆
味苦,性平。主赤障、白膜、风泪,可点眼中。
羊脂
治游风黑?,疗劳痢,润肌肤。
马肉
味辛,性温,有毒。可煮食,馀食之难消。忌苍耳、生姜,同食,令人生气嗽;与仓米同食,必得卒患,十有九死。毙肉不可食,发百病。妊妇及患痢人并忌。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壮健强志。作脯,治寒热痿痹。
马头
微寒,主好睡。骨,令人不睡。
马鬃
主生发。
悬蹄
主惊邪瘛疭,辟恶鬼毒,止衄血。
马眼
主惊痫。
马心
主喜忘。患痢人忌食,误食心闷。
马齿
主马痫。
赤马蹄
疗妇人赤崩,辟瘟疟。
白马蹄
治妇人瘘下,白崩。
马尿
味辛,微寒。主消渴,破癥坚,男子伏梁积疝,妇人癥疾。铜器盛饮之。
黑马尿
乘热能洗诸恶疮。
马屎
名马通。微温。主妇人崩中、吐血、衄血、金疮。如患疔肿,中风疼痛,煼粪熨之,不计遍数,极妙。
白马茎
理丈夫阴痿,坚长。阴干者为末,和苁蓉、茯苓蜜丸,空腹酒下四十丸。
鬐毛?主女子崩中,漏下赤白。
乳腐
酥酪、醍醐,煎牛、羊、马乳成酪、成酥、成醍醐。色白者甘美,性味则一。味甘,性寒,无毒。
主润五脏,利大小便,益十二经脉,润毛发。微动气,小儿患,服之尤佳。
牛乳
补虚羸,止渴。生饮令人利,熟饮令人口干。能治痢疾。
马乳
止渴,发痼疾。性冷,与驴乳性味同。合生鱼食则作瘕。
羊乳
性温。补虚,治卒心痛,温服之。
山羊肉
味甘,性热,无毒。角生极长,节生一边,与羚羊相似。有挂痕为羚羊,无者为山羊。色青利产妇,不利时患人。
主蛇蛟、恶疮,筋骨急强,中风虚劳,益气。
青羊肝
主眼赤障白膜、风泪,解蛊毒,明目,补肝。
胫骨
治筋骨挛急、屈伸不得、走疰疼痛,或浸酒饮。
羊蹄肉
并骨性平,无毒。主丈夫五劳七伤。
豚肉
味甘,微寒。纯黑而肥大,獖猪豢畜者为上。有足白色名蹢。或只蹄白皆可食,惟花猪或杂色者不可食,客来者次之。反黄连、桔梗,食之杀药、动风,雌者尤盛。秘血脉,虚人不可久食,能虚人肌肉。与牛肉合食,令人生寸白虫;与生葫荽合食,烂人脐;葵菜合食,令人少气;生姜同食,令人患风并发风;羊肝、豆黄同食,令人心闷。凡煮不可闭气,闭则发风动气,宜加皂角子同煮食。
主压丹石热毒,令人暴肥,疗热闭。
猪头
主补虚,乏气力,去惊痫、五痔,下丹石。
脑子
主风眩脑鸣,冻疮,男子食之损精气。
悬蹄
主五痔,伏热在肠,及肠痈内蚀。
四足
主伤挞,诸败疮,下乳汁。
猪心
主惊邪忧患、颠疾,以雄猪心血调朱砂酒,空心服。
猪胆
主伤寒热渴,大便不通,用胆汁和蜜熬成枣子,纳入肛门内,须臾便通。
猪胰脾
主脾胃虚热。
猪肝
主脚气,冷泻,久滑赤白。乳妇若先下痢,则勿食。共鱼脍食作痈疽。同鲤鱼子同食伤人神。
猪肺
主气滞霍乱,补肺。得火麻仁良。不可与白花菜合食。
腰肾
主补肾气,利膀胱,温水脏,疗耳聋。久食令人少子。
猪石子
主惊痫、鬼疰、蛊毒,除贲豚邪气、五癃。
猪肚子
主补中益气,止渴,利小儿疳蛔黄瘦。
猪膏
主煎诸膏药,治皮肤风。腊月者良,久留不败。解班猫、芫菁毒。制硫黄,忌乌梅,不可合梅子同食。杀虫,傅恶疮。
肠脏
主虚渴,小便数,补下焦虚弱枯竭。
白胰
主肺痿咳嗽,痃癖羸瘦。
猪血
主奔豚瘴气,诸淋露,卒下血不止,解诸物毒。
猪粪
主寒热黄疸,湿痹,热病,以东行母猪粪一升,浸一宿,去滓顿服。有患血瘤出血不止,猪母新粪,压血立止。
野猪肉
野生成群,猎人射之。味甘,平,无毒。久食令人肥。肉色赤软胜家猪。食后忌服巴豆药。青蹄者勿食。主补肌肤,雌者补五脏,肠风泻血。
膏脂
炼以酒服,令妇人多乳。久服可供三四孩儿。
猪齿
烧灰服,杀蛇毒。
胆
治恶热毒邪气。
犬肉
味咸,酸,性暖,无毒。反商陆,忌蒜,畏杏仁。凡狗瘦者多是病,不堪食。热病差后,食之杀人,不可炙食,恐成消渴。同菱米食,令人生瘑癞;妊娠食之,令子失音。自死不出舌,食之害人。误食犬、鼠馀物,令人发痿疮。牡者良。白狗肉温补,宜腰肾;黄者大补,余者微补。凡犬伤,研杏仁涂之。
犬肝
脚气攻心。
犬心
主除邪,安五脏绝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填骨髓。
犬茎
主伤中,阴痿不起,除女子带下十二疾。
犬血
主补中,安五脏,白狗血主痫疾。
犬骨
补虚,小儿惊痫。
犬胆
主明目,注目中良。
头骨
主金疮出血,烧灰止之。女人赤白带下久不止,烧灰为末,空心酒调服。
虎肉 虎骨
味酸,无毒。食之入山,虎见有畏。辟三十六种精魅。
虎骨
除邪恶气,杀鬼疰。主恶疮鼠瘘,头骨尤良。
虎膏
主狗咬疮。
爪
辟恶魅。
胆
主小儿惊痫。
眼睛
主小儿惊。
虎威
长一寸,在胁两旁,破肉取之。尾端亦有,不如胁者。常者令人有威,药射杀者不可用。
熊掌 熊胆
味甘,微寒,无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猪熊大耳,又如马状,常忧舐掌。肉发痼疾,终身不疗。食之令御寒,八珍数中一味。
熊胆
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痢。然亦多伪,欲试之,取粟颗许,滴水,一道若线、不散者真。
脑髓
疗诸聋,炼作油,摩头,去白秃风屑,发不落。
熊脂
须背上者。冬月则有,夏月则无。腹中肪俱可煎炼。
鹿肉
味甘,性温,无毒。主补中益气,助五脏。服药后不可食,能杀人。合蒲作羹,发疮,令人患发背;不与雉肉同食。
头肉
治烦闷多梦、消渴,生血。
髓脂
主伤中绝脉,筋急痛。
鹿骨
妊娠食之,令子青盲,男子伤精。不可同梅李、李食。
鹿茸
主益气,补虚羸,壮筋骨,暖肾虚冷,腰脊痛,小便浊。
鹿肾
主补肾气,壮阳,作酒及煮粥佳。
鹿角
主腰脊痛,折伤恶血,益阴气,疗恶疮痈肿热毒,醋磨傅之。夜梦鬼交,水磨服之,女子胞中余血不尽,酒磨服之。
豹肉
味酸,平,微毒。多食伤神损寿。脂可涂发,朝涂暮生。
主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
獐肉
味甘温,无毒。似鹿无角,黄褐色,种类颇多,麕是总名。
主补益五脏,能发痼疾。道家为白脯,惟獐、鹿是也。
麂肉
味甘,平,无毒。能堕胎,发疮疖。多食发痼疾。大者名麖,性味一同。
驴肉
味甘,凉,无毒。腹内物皆可食。同荸荠食之,患筋急。
主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解烦。治一切风,妊妇食之难产。
驴尿
主癥癖,反胃。
驴粪
主心腹卒痛,取新湿粪绞汁,顿服半斤。忌陈仓米。
驴头
煮汁服,治多年消渴。
狸肉
味甘,温,无毒。虎斑者佳,猫斑者不佳。一种风狸,江南有牛尾狸,额白、尾如牛尾,冬月极肥。糟以致远,能醒酒,即玉面狸也,性味则一。
主风疰痔病,能润肌肤。反黎芦。
兔肉
大耳缺唇,世少雄者,相舐而有孕,生子从口出。娠妇勿食,恶其不顺。不可合白鸡肉食,令人发黄;合獭肉食,病遁尸;同干姜食,成霍乱;同胡桃食,患背疮;合芥菜食,成积。娠妇食之,令子缺唇。
主补中益气,味辛,平,无毒。
兔肝
主目暗,头眩眼疼。服丹石人上冲眼目,不见物,可食。
兔脑
腊月者,主催生落胎,产后余血不下。主冻疮。
兔毛
烧灰,主灸疮不差。亦煎汤洗豌豆疮。
獾豚肉
极肥,矮,嘴尖,脊黑毛短。味甘,性平,无毒。野味中最佳者。主上气虚乏,咳逆劳热。瘦人和五味煮食,令人长肌。
獭肉
味甘,性寒,无毒。主疫病相染,温气,及骨蒸劳。
獭肝
味甘,性温,有毒。诸畜肝皆叶数定,惟此肝一月一叶,十二月十二叶。其间又有退叶,用之须见形乃可,不尔多伪。
主鬼疰蛊毒,上气咳逆,劳损疾,尸疰瘦病相染,一门悉患者,急以獭肝一具,火炙末,以水调方寸匕服之,日再服。又肠痔,大便常有血,烧肝服之。
粪
主牛马时有疫疾,煮灌之良。
獭爪
主鱼骨鲠不可出者,取爪于项下爬之。亦煮汁食之。
獭皮
西戎将以饰毳服领袖,能拭目尘,即出。
獭胆
分杯,尝试不验。惟涂盏唇,令酒稍高于盏面。分杯之事,古今误传,不可不正之。肝用之有验。
豹
味酸,热,有毒,不可食,消人脂肉,损人神情。
主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灰亦可傅〖匿/虫〗齿疮。
豹皮
主冷痹脚气。熟之以缠病上,即瘥。
猯肉
味甘,平,无毒。主上气咳逆,水胀不差,垂死,作羹臛食。
胞
干之,汤磨,如鸡卵许,空腹服,吐诸蛊毒。
脂
主传尸鬼疰,销于酒中服之。亦治赤白痢,杀马漏疮。
骆驼
出塞北河西。今惟西北方皆有之。性平,无毒。能入药。主顽痹,风瘙恶疮毒肿,损筋骨,火炙摩之,取热气入内。又和米粉作煎饼食之。其脂在两峰肉间。粪:干为末,搐鼻衄。
猕猴
味酸,平,无毒。肉主诸风劳,酿酒弥佳。为脯,主久疟;皮:主马疫气;粪:主蜘蛛咬;头骨:烧,空心酒调,治鬼疟进退。
狐肉
味甘,无毒。补虚劳,治疮疥。
头尾
烧灰,治牛疫,水灌之。
五脏
味苦,微寒。主蛊毒寒热,小儿惊痫。
胆
主暴亡,死不移时者,温水微研,灌之即活。
肝
治风邪,作狐肝散用之,生服治妖魅。
阴茎
有毒,主女子绝产阴痒,小儿阴?卵肿。
麋
味辛,无毒。主补中益气,治腰脚风湿痹。不与雉肉、生菜、梅、李之属同食。能发病。
骨
除虚劳,可煮汁酿酒饮之。
茸
甚胜鹿茸,仙方甚重。麋茸利补阳,鹿茸利补阴。壮筋骨,助阳道。茄茸太嫩,长数寸,破之如朽木,色如马瑙者最佳。
猬
味甘,有毒。主理胃气。
脂
治耳聋。
骨
食之令人瘦。
皮
主肠风五痔,阴蚀下血,赤白带下五色,阴肿痛、引腰背,腹痛疝积,蛊毒下血,并皆烧灰服之。
羚羊
味咸,性寒,无毒。北人多食。南人食之,免为蛇虫所伤。
角
主中风筋挛,伤寒时气,寒热恶疮,血痢蛊毒,魇寐不祥,产后心闷,并以水磨服之,烧灰亦得。羚羊有神,夜宿以角挂树,不着地。取角弯中深锐紧小、有挂痕者为真,否则伪。
犀牛
味苦,寒,无毒。其角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疗伤寒瘟疫、头痛寒热、诸毒气。
山犀
能去客热头痛,五痔,诸痢。若食太饱,令人烦闷,即取麝香少许,水研服之即散。
肉
主诸蛊、蛇兽咬毒,功用劣于角。
水犀
其角两种,功用亦同。赤白痢,丹石痢,烧作灰治之。
麝
味辛,温,无毒。主辟恶气,杀鬼精,瘟疟,蛊毒,蛇毒,痫痉,去三虫,疗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去目中肤翳,一切恶气,鬼疰百疾。一名遗香,是麝子脐闭满,其麝自于石上,用蹄尖弹脐。落处一里,草木不生,并焦黄。人若收得,此香价与明珠同也。
豺
味酸,热,有毒。不可食,消人脂肉,损人神情。主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热傅诸疮及〖匿/虫〗齿疮。
皮
主冷痹脚气。消熟以缠脚上即痊。
鲮鲤
味甘,凉,无毒。以鲤有四足,能水能陆,穿山。开甲如死,令蚁入甲中食其肉,闭其甲,蚁死而食之。
血
性味同。
甲
主诸痔漏,恶疮,疥癣,蚁瘘,惊啼,烧灰为末,酒调服。
诸脯腊
诸脯见水不动者,烧不动者;脯久而尘土不去者;诸腊藏五种米中食之人闷;羊脯三月后生虫者;市得野脯多有射罔,不可食;曝肉不燥,人腹不消;曝肉不干者;雨漏沾脯者;已上皆不可食。凡服药人不可食鹿肉,减药力,以鹿常食解毒九草,制散诸药故也。
九草:葛叶、鹿葱、白蒿、水芹、齐头蒿、甘草、鹿药、荠苨、苍耳。
诸血
味甘,平,解诸药毒、菌毒、丹石毒,即诸禽、诸兽之血。
主补人身血不足,或患血枯,皮上麸起,面无颜色,并生饮之。
诸肉
六畜肉热血不断者不可食。羊心
有孔者杀人。
自死及疫死有毒。肉落水浮不可食。犬悬蹄肉有毒。诸兽赤足不可食。乳酪煎鲙不可食。马悬蹄肉有毒。食生肉、饱乳,变成白虫、血虫。诸肉煮熟不敛水,食之成瘕。白马鞍下肉,食损人之五脏。诸肉落地不着土者,不可食。诸禽兽自死无伤处,不可食。诸兽自死、口不闭者,不可食。马蹄夜目,五月以后能杀人。凡祭祀肉动者,食之能杀人。秽饭、餧肉、臭鱼,食之能伤人。凡食肥肉热羹,不可饮冷水。诸肉中有星如米者,能杀人。兽歧尾杀人。鹿豹文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