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证门
辨三关手纹诀
夫小儿三岁以前,血气未定,呼吸至数太过,难以准候。若有疾,必须看其虎口纹脉,辨验形色可察其病之的要。食指初节为气关,中节为风关,末节为命关。古人云:初得气关病易治,传入风命便难陈。
气关易治,风关病深,命关黑死。
有此通度三关脉候,是极惊之候,必死。余并可医。
男看左手,女看右手。
青是四足惊,赤是水惊,黑是人惊。
辨三关病源之诀,未易言之,详见吴洪方及范元鼎“虎口脉纹掌诀”,郑氏《幼幼新书》,此则持其大略矣。面青、眼青,肝之病;面赤,心之病;面白,肺之病;面黄,脾之病;面黑,肾之病。先欲别其五脏所主,次看禀受盈亏,昭气虚实,明其形候,审定生死,然后施治,是为良医也。陈氏云:青主肝实,白主肝虚,赤主热,青主风入肺,赤主肺气热。一云:红赤而惨,主伤寒。
辨面色主病诀
歌曰:
儿子天中青,多因果子癥。
若也天中紫,稞食所伤因。
黄色天中见,看来乳积成。
龙角青筋起,皆缘四足惊。
或然虎角黑,水扑是其形,
赤色印堂上,儿惊必是人。
眉间赤黑子,急疗莫沉吟。
红赤眉毛下,分明死不生。
又歌曰:
面色黄时疳积攻,青而黯色是惊风。
吐而乳白兼黄白,若是伤寒色赤红。
辨儿形色歌
紫色红伤寒,青惊白色疳,
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方。
五脏受惊积冷热形证
诗曰:肝惊起发际,肝积在食仓。
肝冷面青白,肝热正眉当。
肝脏受惊积冷热论
肝脏受惊论
论曰:候起发际,其色浅白。若至丞相印,即变惊风。浑身发热,夜间多啼,宜下惊风药。若退,即可调治,若其色不退,下至东岳,即有死候。耳前穴黑,金克于木,若是外候,鼻干燥,眼睛吊上。肝主筋,筋缩则睛无光,即是肾绝。瞳子不转,即是肝绝,爪甲黑也。
肝脏受积论
论曰:候起食仓,其色微黄,下侵衬眉,即是受积。黑睛黄赤,早晚发热,则爱睡,乃死候,啼哭无泪是也。
肝脏受冷论
论曰:面青淡白,眼中泪出,齿龈淡白,口中清水,大便酸气,日中多睡,夜间煎逼是也。
肝脏受热论
论曰:候起正眉,薄有赤气,即冲丞相、心里于肝,两眼亦赤,多有眼脂,小者吐奶,大者吐食,有痰生风,早晚发热,多啼少睡。
诗曰:
心惊在印堂,心积额角荒。
心冷太阳位,心热面颊装。
心脏受惊积冷热论
心脏受惊论
论曰:候起印堂,其色微黑,下至眉心,赤则生风。若至鼻柱,即有死候。皮无血色,更生血席,水克于火,恶即两日,亥子难过。外候多焦渴,吃乳不收,舌出口外是也。
心脏受积论
论曰:候起额角太阳穴虚,两眼白赤,小便如汨,面合地卧,即吐热气,此恶候也。
心脏受冷论
论曰:候起太阳,黑筋脉子来侵印堂,面色淡赤,目即无光,要转奶食,口吐清水,日多烦渴。
心脏受热论
论曰:候起面颊,更脸赤色多惊,少睡,发干,烦渴,鼻下赤烂,口气冲人,牙龈恶臭,睡卧开口,多有烦躁。外候则吐虫也。
诗曰:
脾惊正发际,脾积唇应黄。
脾冷眉中岳,脾热穴太阳。
脾脏受惊积冷热论
脾脏受惊论
论曰:候起发际,其色微青,即传于肝。若至眉心,其色渐赤,即传于心。若至鼻柱,其色必白。若分两耳,黑气连之,即生惊风。如此不退,周时必死。其侯唇不盖齿,口无津液,此是脾绝。四肢逆冷,胃主四肢,此是胃绝。五日后寅卯时,死。外候则泻黑血也。
脾脏受积论
论曰:口唇黄色,两眼沉肿,早晚面浮,太阳穴调。外候头疼,腹胀,大便食不消化,频频夜起,伤冷则泻白粪。若脏热,则赤。若冷热不调,则赤白痢。
脾脏受冷论
论曰:候起眉心、中岳,其色淡白。来侵鼻柱、元珠,外候粪白,食不消化,泄泻无时,下应唇白乃呕逆,面色黄赤。
脾脏受热论
论曰:候起太阳穴,白薄皮起如竹膜,口唇干燥兼有口气。外候小便赤,大便秘,夜间颠叫。
诗曰:
肺惊发鬓赤,肺积发际当。
肺寒人中见,肺热面腮傍。
肺脏受惊积冷热论
肺脏受惊论
论曰:候起发鬓,其色微赤,传于司空,则生惊风。外侯气喘无力,多啼叫。若至鼻梁,即主死侯。作鸦声,喉中响,哭无泪,鼻干黑燥是也。
肺脏受积论
论曰;候起发际,其色微赤,下至眉心,腹胀恶心。若至鼻梁,更到准头,即是死候。气喘不回,只三日午未时死。
肺脏伤寒论
论曰:候起人中,下至承浆下颐,春即青,夏即赤,秋即白,冬即黑。外候鼻涕流,两眼赤昏,两颊赤,喘气喉响。其恶候则面黑咬人,鼻黑身热,气喘不定是也。
肺脏受热论
论曰:候起面颊,其色青白,到冲承浆。若外候鼻中出血,夜间多啼,有烦躁,甚则为疳也。
诗曰:
肾惊耳前穴,肾积眼泡相。
肾冷额色紫,肾热赤食仓。
肾脏受惊积冷积热论
肾脏受惊论
论曰:候起耳前穴,其色微黄,下侵潮口。若外候梦中咬牙,乃侵地阁,则生。恶候面黑,恶叫,汗出如胶粘,其耳前穴黑也。
肾脏受积论
论曰:候起两眼深沉,其色微黑,眼睛微赤。外候停耳兼聋,囟门生疮,愈而又发是也。
肾脏受冷论
论曰:候起额上,色紫而微青,下侵中岳,满面青白,多叽,顽涎,亦多睡,少精光也。
肾脏受热论
论曰:候起食仓,其微赤下到准头,而还日久涎烂。外候耳重听,多眼脂,小便赤色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