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散  治风热眼。

当归 赤芍药 黄连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汤泡散煎 (1) ,亦可加乌橙叶十四皮。

卷帘散

蔓荆子 五倍子 白姜不用多  铜青 当归 黄连

上为细末,沸汤泡洗。

五倍子 (2) 散

五倍子 铜青 轻粉 白善土 (3)

上为细末,每服少许,糁 (4) 眼烂处,调搽亦可。

当归饮子  治涩痛瞳 (5) 痒羞明。

生地黄 当归各二钱  黄连 熟地黄各一钱  郁金半钱 (6)  杏仁五个  栀子五个,去壳  黄柏三钱  赤芍药半钱 (7)

上为 咀,分作二服,每用水二盏,煎至半盏,以生绢滤去滓,乘热频频洗。

青金散  治眼赤烂。

铜青 白善土各半钱 (8)  海螵蛸一两  朴硝五钱 (9)

上为细 (10) 末,沸汤泡洗,入乳些子尤妙。

螵蛸散  治烂弦痒赤。

海螵蛸半钱  白矾 五倍子 黄连各半两

上为末,沸汤泡洗。

光明散

用薄荷,不拘多少。

上用生姜汁浸一宿,取出晒干为末,每服一钱,沸汤泡洗。

灵宝散

轻粉 白矾各二钱  海螵蛸 蔓荆子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沸汤 (11) 洗。

美玉散

连翘 黄连各半两

上为细末,沸汤泡洗。

紫金膏 (12)

黄连五两  黄芩二 (13) 两 黄柏 朴硝各二两  当归 赤芍药各一两

上为细 (14) 末,用蜜半斤,水三碗,沙糖四两,慢火熬成膏,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沸汤泡洗。

黄连散  治一切赤肿疼痛。

蔓荆子 黄连 赤芍药 当归 杏仁 滑石 艾灰 荆芥 桑白皮 薄荷

上 咀,白水煎去滓,带热薰洗。

又方 洗赤烂眼。

用胆矾二 (15) 钱,火 (16) 内煅过。

上为末,热水调洗。

又方

铜青 黄连 杏仁 轻粉 麝香

上为细 (17) 末,沸汤泡洗。

又方

用铜青 青盐 轻粉

上为末,沸汤泡洗。

又方

用黄连 黄柏 冬青 (18) 叶

上,浓煎汤,频洗。

又方

当归 铜青 桑柴灰 赤芍药 吉粉 (19)  寒水石

上为末,热汤泡洗。

清霖散  治肿疼痒涩眼。

当归 赤芍药 秦皮 黄连 黄芩 黄柏 石膏 白芷 甘草 大黄

上 咀,每服三钱,水煎,去滓热洗。

绿云膏 (20)  治赤烂风弦。

石膏 滑石 朴硝 国丹 (21)  铜青 (22)  轻粉 海螵蛸 白善土

上为末,热汤泡洗,蒸过妙 (23) 。

痘疮入眼并赤眼

秦皮 秦艽 (24)  防风 细辛 甘草

上 咀为散,白水煎洗。

又方 洗烂弦风眼 (25)

明矾枯 (26) 过,一两  大 (27) 柏皮 铁粉 黄丹各一钱

上为末,井花水调,频频洗。

又方 治烂弦,眼痒有虫。

用覆盆叶

上为细末,水调成膏,纱绢盛之,贴在眼上半时,其虫即出在纱 (28) 上。

【注释】

(1) 汤泡散煎:《明目良方》各本作“汤泡洗煎”,下“卷帘散”“青金散”等方均作“沸汤泡洗”,义胜。

(2) 子:原脱,据《明目良方》各本补。

(3) 白善土:又名白土或画粉,即白垩。

(4) 糁:郑本同,树本、存本均作“掺”。

(5) 瞳:《明目良方》各本作“肿”。

(6) 半钱:郑本同,树本、存本均作“五分”。

(7) 半钱:郑本同,树本、存本均作“五分”。

(8) 各半钱:郑本同,树本、存本均作“各五分”。

(9) 五钱:原脱,据《明目良方》各本补。

(10) 细:《明目良方》各本无此字。

(11) 沸汤:郑本此下有“泡”字。

(12) 紫金膏:下“明目点药类”另有同名方,药治有异。

(13) 二:原字残破,郑本作“三”。

(14) 细:郑本无此字。

(15) 二:原字残破,《明目良方》各本作“三”。

(16) 火:《明目良方》各本作“明火”。

(17) 细:《明目良方》各本无此字。

(18) 冬青:树本、存本均作“青铜”。

(19) 吉粉:所指未明,待考。

(20) 膏:《明目良方》各本正方方名同,目录作“散”。

(21) 国丹:也作“虢丹”,即铅丹。

(22) 青:原字漫漶,据《明目良方》各本及“黄连散”第二、三、五首又方补。

(23) 妙:树本、存本均作“更妙”。

(24) 秦艽:原作“秦芄(wán丸)”,树本、存本同,据文义改。

(25) 烂弦风眼:《纲目·青黛》引载《明目方》“烂弦风眼,青黛、黄连泡汤,日洗”一条,底本及《明目良方》各本皆不见之。

(26) 枯:原字残破漫漶,据树本、存本补。

(27) 大:原字残破,据树本、存本补。

(28) 纱:树本、存本作“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