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时数〕2学时

〔面授时数〕

〔目的要求〕

了解眼科护理的意义,并掌握眼科的特殊护理方法。

眼病的护理与预防,在古代的眼科专著和一些其他医籍中均有散在记述。护理方面,在《太平圣惠方》、《秘传眼科龙木论》中,记载了煎药、服药方法及饮食注意等护理知识。特別在针拨内障术方面,提出术前调理身体,术后头枕要安稳,进食宜粥饭,便时勿用力,避免呕逆咳嗽等,至今仍有临床意义。预防方面,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千金要方》列举了生食五辛、接热饮食、热餐面食、饮酒不已、房室无节……等多项损目原因,告诫人们注意避免之。《审视瑶函》指出了“目之害者起于微,睛之损者由于渐,欲无其患,防制其微”的早期治疗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经验的积累,眼病的护理与预防知识也日趋完善,现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节 调护

正确的护理,可以缩短病程、提髙疗效。因此,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医护人员具有高尚的医德,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是搞好护理工作的思想基础。眼病患者除一般护理外,尚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医护合作,辨证施护:医护既要分工,更要密切合作。

病房要有健全的护理制度,门诊要结合宣传护理知识。对于眼病,应该辨证施护。凡传染性眼病,患眼的眵泪不要玷污他人,用过的毛巾、手帕要蒸沸消毒。医生检査后要用消毒液洗手,然后再检查他人,如一眼先患者,不要交叉擦眼,卧位宜取患侧,以免眵泪流至并侧,引起健眼发病。同时,眼部禁止封盖,以免加重病情。局部用药时,要将用药方法,用药次数,用药的反应等,一一向病人交代清楚。用时须查对药物、查对眼别、药瓶不要接触睫毛,动作要轻巧敏捷。特别是对于黑睛疾病,更须遵循《秘传眼科龙木论》中“不用强看将手擘,恐因手重出清涎”的吿诫。外敷药物时,勿将药沫掉入眼内。对于眼外伤病人,尤其是真睛破损者,除注意伤眼情况外,还应注意健眼情况。对于手术病人,术前需作细致工作,消除思想顾虑,取得患者合作,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工作。术后遵医嘱处理。如发现病情有变化,需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2.根据病情,合理休养:休养包括目力、体力、精神等方面的休养。凡眼病患者,一般要少用目力,特别在急性期,不要作阅读、抄写等增加目力负担的工作,即使轻的慢性眼病,只宜适当阅读书报,避免用目力过度而加重眼病。如为黑睛等部位的疾病,可戴有色眼镜,室内窗户可置帘幔,灯光适当遮挡,以免光线过强,刺激患眼。如有绿风内障等,不宜在暗室和晚间使用目力,应注意避免看电影、电视等。对于眼内出血等所致的暴盲,必须减少体力劳动,或卧床休息。对于难以速愈或预后较差的眼病,要注意了解病人思想情况,劝其心情开朗,保持七情和畅,切勿焦虑忧郁,正确对待疾病。医务人员要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举止言行,要温和体贴,对病人多安慰鼓励、减少其思想负担。病人居处,不宜接近高温炉灶,更须避免烟熏,室内要整洁,空气要流通,环境要安静,让病人安逸舒适,以利病情痊愈。

3.饮食宜忌,视证酌定:讲究正确的饮食宜忌,可以减轻疾病,辅助药效,促使疾病早愈,前人非常重视。如《世医得效100方》在眼病禁忌中谓:“眼乃一身之主,不能忌口,药亦无功,自陷其身也”。眼病的饮食宜忌,总的原则以食物多样化,又富于营养,且易消化之品为宜。一般说来,凡属实热性质的眼病,忌食五辛、煎炒炙煿及腥发之物,以免助热生火,加重病情。若属虚寒性质的眼病,宜戒食寒凉凝滞之物,以免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司,而妨碍康复。若年老体胖者,以食清淡之品为宜,少食或不食肥甘厚味,以免助湿生痰,变生他证。年幼体虚者,宜多食动物肝脏、瘦肉、蛋类、青菜等,以综合饮食为妥,不可偏嗜,否则营养缺乏,生化不足,目失濡养。嗜烟对身体有害无益,应为戒忌。至于酒类,对于眼病患者,亦以不饮为宜。

4.煎服药物,注意方法:合理地煎煮药物,注意服用方法,可以节省药材,提高疗效。凡辛散轻扬类药物,以武火急煎为宜,味厚滋补类药物,以文火久煎为妥。介类、矿石类药物,可另包先煎,芳香挥发性药物,应该后下。易溶于水的药物,可溶化冲服,贵重、难煎药物,可用磨调,亦可研末兑服。总之,根据不同性质,采用不同方法。

至于服药时间,古代虽分食前服,食后服,晨服,临卧服等,但大部分是食后服。前人认为,病在上者,可借食物之热力载药上升,直达病所。当今实践,以食后休息片刻为宜。否则食咽方罢,药即入口、使食气与药气相搏,反而不能取效。急病重病,以汤剂为主,且可日进一二剂,以便使药力相续。慢性眼病,可用膏丹丸散,逐渐调理。至于汤剂用热服或冷服,宜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以温服居多。

第二节 预防

预防即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是我们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眼病的预防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饮食有规律,起居有常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眼病的发生,切不可暴饮暴食或偏嗜,以免损伤脾胃。平素少食炙煿及膏梁厚味,以免酿成脾胃湿热。已病后饮食之宜忌,需根据病情而定,不可乱开忌口谱。

生活起居,工作学习,文体活动都应适当安排,要有规律。不正常的活动,不适当的用眼,可使身心视觉受到损害。如久视可伤血,久卧可伤气,久坐可伤肉,久立可伤骨,久行可伤筋,生活规律失常、房室不节,可耗血伤精,甚至造成内障,故当慎之。

2.避免时邪,调和七情:时邪七情为害,属眼病常见的病因。从预防出发,为避免时邪,需顺应四时,适其寒温,锻炼身体,结合气功,以增强体质。如时邪广泛流行,一家之内,邻里之中,男女老幼迅速相染者,尽快隔离病人,避免接触,是预防的有效措施。对于工矿、机关、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单位,还可选用适当的预防性药物,及早预防,避免造成流行。

调和七情,即勿喜怒过度,悲哀太甚。因为七情刺激,哭泣悲伤,思虑过度,忿怒暴悖,均可引起眼病。必须七情和畅,愉快乐观,使百脉通调,脏腑安和,方能不病或少病。

3.讲究卫生,保护视力: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预防和减少疾病的有效措施。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剪指甲、勤洗手,不用脏手脏帕擦眼,也不要用别人的手帕、毛巾擦眼。与传染性眼病患者接触后,要用肥皂水将手洗净。公共场所,要有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所用的脸盆、面巾、浴巾等要经常消毒。传染性眼病流行时,游泳池应停止开放。医护的检查器械、药品、敷料尤须严格消毒,以免互相传染。

保护视力是眼科保健的主要方面。青少年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读书姿势要端正,距离读物要保持30厘米远,乘车卧床时勿看书,照明要适中。此外,每日配合按摩眼周穴位,以疏通经络气血,消除疲劳。如有眼疲劳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切勿乱戴别人的眼镜。

4.注意安全,防止外伤:眼外伤可以造成视力严重障碍,甚至完全失明。因此,注意安全,防止外伤,也是保护视力的关键性措施。平时要做好预防眼外伤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眼外伤的基本预防知识。各厂矿单位,要注意改进生产设备和增加防护措施。根据不同工种,健立健全各种保证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农民也要注意预防农业性眼外伤。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要对小孩进行安全教育。一旦发生外伤,须及时去医院诊治。

附: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通过按摩推拿眼周围的穴位,以达到消除眼疲劳、保护眼的健康和预防近视的目的。共有四节,其操作方法摘录如下:

第1节 揉天应穴(攒竹下三分):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分别按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其他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撑在前额上,按揉面不要大。节拍8X8。

第2节 挤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挤按鼻根,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一按一挤共一拍。节拍8X8。

第3节 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扰,放在紧靠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颌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用食指在面颊中央部按揉。节拍8X8。

第4节 按太阳穴及轮刮眼眶: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左右太阳穴,以左右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轮刮眼眶上下一圈,先上后下。上侧从眉头开始到眉稍为止,下侧从内眼角起至外眼角止,轮刮上下一圈计四拍。节拍8X8。

注意,操作时要闭眼,指甲要剪短,手要洗净,按揉要轻缓,以感到痰胀为度。如面部有疮疖等,可以暂停操练,待愈后再作。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眼病护理的意义。

2.除一般护理外,眼病还应进行哪几方面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