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

【组成】  芎䓖、阿胶、甘草各4g,艾叶、当归各6g,芍药、干地黄各8g。

【调剂及用法】  上七味,以水200mL,煎至150mL,去渣,一日分三回温服。

【方意解说】  当归、芎䓖、芍药顺血行、调月经,阿胶、艾叶有止血作用,地黄补血兼止血,甘草与芍药配合,治腹痛。地、芍、归、芎为四物汤方,是妇人月经胎产之主要方剂。本方一名“胶艾四物汤”,乃治子宫出血之专剂。

【适应标的】  《金匮要略》云: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按:所谓漏下者,乃月经过多的子宫出血,半产后因续下血是流产后的子宫出血,妊娠下血为流产之前兆,凡此均为子宫出血之疾患,本方主之。

【运用范围】  妇人月经过多、子宫出血、怀孕期子宫出血、流产后及产后的出血,均可用本方。又痔疮出血。出血体质之紫斑病、鼻衄、齿衄、肾出血、血尿、直肠出血、便血等均适用。

【诸家治验】  妊娠颠踬,胎动冲心,腹痛引腰股,或胎觉萎缩,或流红不绝者,速用本方,胎不殒者即安,已殒者即产。(《类聚方广义》)

又肠痔下血,绵绵不止,身体萎黄,起则头眩,四肢无力,或血痢不止,腹无热满实证,唯腹中挛痛者,此方屡效。(同上)

按:此方为补血止血最稳健平和之主要方剂,故凡妇人月经胎产之一切出血,用之绝无一流弊。此外其他原因之出血,均可应用,因出血而继发性贫血者尤佳。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组成】  当归、芎䓖各8g,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各10g。

【调剂及用法】  上六味,各研成粗粉,混合,绢包,一日分三回煎服,每次煎成50mL,去渣服。或作一次煎,以水300mL,煎至150mL,去渣,一日三回分服。

【方意解说】  当归、芎䓖、芍药调经、顺血行,缓解子宫神经痉挛,调整月经。白术、茯苓、泽泻,为利尿驱水药。综合而成妇人调经利尿剂。主治怀孕妇之羊水过多,月经不调、带下、腹痛、足肿等。

【适应标的】  《金匮要略》云:妇人怀娠,腹中疼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又云:妇人腹中诸疾,当归芍药散主之。

按:本方为妇人月经痛、月经不调、怀孕期腹痛等之主要方剂。

【运用范围】  妇人妊娠中如浮肿、胎动不安、羊水过多、腹痛、常习性流产等,持续服本方,有防止流产之效。慢性肾脏炎、浮肿性脚气、高血压、血管硬化症、妇人月经痛、痔疾、脱肛等。

【诸家治验】  苏州妇人求诊。病者患腹痛,自以手按其腹,主诉谓腹痛日夜无间,旷日已七年,求医四方,服药针灸百治无效。先生诊之,脐旁至胸下,挛急疼痛,乃与归芍散方,三日而沉疴顿去。(《续建殊录》)

本方妊娠产后下利腹痛,小便不利,腰脚麻痹而无力者,有卓效。(《类聚方广义》)